搜索
李三祥的头像

李三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29
分享

向 往 关 山【随笔散文】

向 往 关 山【随笔散文】

 

李三祥

 

        从军出陇坂,骑马度关山。关山之美,美在文字里流淌着的旷古诗意。那是一种伴随着陇头歌辞,传唱至今的文化血脉,一种足以让人抬头仰望,穿越了时代,在历史长河中,被打上了风尘岁月的胎记,折射出人文情怀与苍凉之美的象征。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透过古代诗人的吟叹,眼前的陇山,伴随着远古的足音,让人顿觉有一种悲凉、愁苦的情绪弥漫了心头。时光在流逝,关山依旧在。在陇水呜咽的丛林弱泥间,在羊肠九回的跋涉里,飘然一身的游子,穿行在群山之中的漫道旅途中。西上陇坂,在夕阳西下的这一时刻,站立山头,呈现在眼前的,依然是黄昏笼罩下的莽莽群山,山高谷深,居人稀少,一派苍凉景象。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侧身西望,道阻且长。此间情怀,对于手攀弱枝,已然脚酸,但在夜幕降临的情势所迫下,仍需前行赶路的行人,是何等的凄苦与艰辛!好在朝发欣城,暮宿陇头,过去在这里,是可以安身过夜,得以缓解旅途困顿的。此情可待,时光在流走。思想的羽翼,徜徉在古代旅行者西行的叹息里,总是摇曳着无限的况味,让人在品味和回忆的瞬间,头脑里滋生出穿越千年的感动,令人心驰神往。

赶上秋末,时间的钟摆,游移在2020年立冬前,即庚子秋天的最后一天,自己的足迹,终于在这个有幸而恰如其分的时光里,踏上了通往关山的旅途。一大早起来,趁着晓月在天,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从自己的家里走出来,开始忙碌的这个时候,我们车行的身影,已经抛离城市的繁华,穿行在通往张家川的公路上,沿着牛头河谷底,朝着县城方向,一路逆流而行,在上午9时刚过的这一刻,已经来到了位于县城的文旅局大院。

多年来一直被关山吸引着,但几次来到张家川,总是因为它离县城路途较远,加上马鹿所在的陇山地域,要去老爷岭,上山的道路容易受下雨等天气状况的影响,故而几次前行却未能如愿。在自己的心里,能够有机会登上关山,这已然是一种心仪已久的梦想。关山古称陇山、陇坻、陇坂,风水岭。关山作为一座历史名山,在地理意义上,它是泾河与渭河支流葫芦河、牛头河、汧水天然的分水岭。它也是一种象征,一种被赋予了厚重文化底蕴的历史标志。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北与地处宁夏境内的六盘山南端接壤,而六盘山又称大陇山,关山属小陇山,这里地处关陇古道,自古以来,就是由关中通往陇右的必经之路,用关通三省这样的字眼,的确是恰当不过的表述了。

 驱车沿着东南方向出了县城不久,沿公路爬坡前行,时隔不到20分钟的光景,于940分下山路过距县城大约20公里的恭门镇。这里四面环山,因秦昭王时,派大良造白起始筑弓门堡,为驻兵防御西戎之地,当地人也把弓门堡叫白起堡,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东堡子是弓门堡的核心,白起堡在镇子西面的高台上,南侧是一个峡口,西北侧就是通往县城的道路。这里在宋代始称寨,民国时改为恭门镇。时至今日,附近尚保留有四座烽火台遗址,形成自东南向西北沿线五堡联防的阵势,发源于陇山的樊河,由东而来,绕过东堡子下由南向西流过。距恭门镇20公里之遥,就是秦人养马的秦家塬。过了恭门镇60公里左右,就是位于关陇古道马鹿镇境内的重要站点长宁驿。在通往马鹿方向的爬山公路继续穿行,路径转入谷底,途经闫家乡,看手机导航显示,时间是957分。沿着缠梁公路折而下山,一路走来,看这里地处峡谷地带,周围是群山环绕,山大沟深,而据文献所载,这里据关陇要塞,也是过去由陇县固关经关山过境的唯一通道。以过去的闫家店命名当地的闫家乡,其所承载的历史意蕴,当地的地理位置之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已不言而喻。

上午1013分,车过马鹿镇。沿着通向关山老梁的道路,都是依着山形地势迂回穿行,时而爬坡,时而顺谷而下,穿过大南沟,一路所见,都一些是沟坡交错的情形。在原始空旷的地面上,朝向北坡的阴山地带树木密集,而地处南地带的地表间,则是草浅树稀,时不时可见的桦木树影,树干略显红韵,在阳光普照下,显得格外耀眼。时不时可见露出地表的裸露岩石,零落无序地自由生长着。还有那些奇形怪状的古树枯枝,或盘曲成堆,或横七竖八,纠缠着藤蔓植物的枝条,散漫铺展,装点着这里显得有些原始苍凉的地表,让人感觉有一种旷古而遥远的气息,涌上心头。当我们经过这里的时候,可以看到在路边坡面上放养的数十头黑色的牦牛,还有三五匹低头啃着吃草的浅色枣红马,有了这群生灵,在这人烟稀少的山区,不由地让人捕捉到一种与秦人牧马相关的人间烟火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在心里生发出几许温馨与感动。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我们乘坐的车辆,顺着坡形地势新修的道路,爬坡绕行了几个弯道,时隔不久,便来到了这次关山活动的核心地带---老爷岭。

当自己的足迹,踏上老爷岭地面的时候,时针刚好指向2020116日上午11点钟。站立山头,纵目四望,眼前的景象,让人顿生有一览无余之感。看陇山莽莽,一岭横卧,形如马鞍的,朝东而望,是沿着西高东低的走向,连绵起伏的群山,只见山头,不见人家。在位于马鞍形沟底的中间部位的一处高台上,坐落着三间房屋大小的庙宇,从远处看去,还以为是随处可见的土地庙,近前观看,才知道是一座四面没有围墙,院庭前面只设简易铁丝护栏的关帝庙。这一发现,让人突然明白,怪到来人们把关山这里叫老爷岭,原来竟然是因为这里有武圣关老爷坐镇。

从陇县固关通往马鹿方向的关山古道,是沿着庙宇前门口的台阶路面经过,向西翻梁而下,是一道沿着山势低落的山间夹谷,遥瞰远处谷底出口地带的山下,便是马鹿当地一派繁华的人家烟火气象。

在自己根深蒂固的印象中,关山是陇山古道通向陇山以西的一个关口,关山也是一部弥漫着历史的风尘,萦绕着金戈铁马与刀光剑影的传响,更是被历代的行吟诗人,在陇头流水的浇灌下,被西部的苦难磨洗得煜煜生辉的诗篇。

这次关山之行,自己在吟诵着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的诗句,寻觅着杜甫当年曾经走过的路,一路走来,怀揣着对过去历史的回望,追寻着马背上吟哦的行迹,在寻寻觅觅中,思绪里总是被一种苍凉旷远的精神所吸引。在一眼千年的回望中,岁月的匆匆流逝,已然在历史的长廊中,铭刻和留下了足以启示后人的精神遗产。当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在时代大潮的涌动中,抒写着自己梦想。在读诵着古代诗人浩如烟海的文字的时候,能够伴随着文化强国,发展旅游经济的时代节奏,得以登上关山,见证和亲历一次为杜甫诗碑揭碑的文化活动。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时代的声音,感受一次为时代立传的文化之旅。其中的情怀,在现代交通高度发达,风力发电设施作为一种新能源,助力于当地城乡发展的进程,眼前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壮观,已然成为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标志。这里发生的一切,正在让古老的关陇古道,变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关山老爷岭,把秦州杂诗刻碑立铭,沿着关陇古道,续写现代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华章,其中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相信一定会山高水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