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夜郎仡佬的头像

夜郎仡佬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8/11
分享

萤火虫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当听到校园里传来这首清脆悦耳的《萤火虫》儿歌时,勾起了我对儿时追捕萤火虫的一些回忆。

曾记得,夏天天黑时,房前屋后、院坝里、道路上到处飞串着萤火虫,像夜空中的星星眨眨的流动。有了萤火虫的夜晚是一种无声的热闹。萤火虫我们叫它亮火虫。只要是天晴的夜晚,我们都要伙同一起出门去追捕萤火虫。看到萤火虫飞时,先要仰望它,看它飞到哪里去息。当萤火虫飞得高高时,我们都要唱着那首“亮火虫,矮矮,下来诓你的崽崽。”的儿歌,希望它飞到一个矮的地方。当萤火虫飞到一个地方息起时,自认为唱的那歌儿起了作用,便轻轻地用手去蒙住,然后放进墨水壶里。如果萤火虫没有蒙住,被飞走了,这时又急又气,便又大声地唱那首“亮火虫,矮矮,下来诓你的崽崽。”的儿歌。捉了有小半墨水壶萤火虫后,就用壶壶盖盖住,拿回家里,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或枕头边,当着照明。望着那墨水壶里的萤火虫要欣赏个够,看萤火虫屁股发亮的样子,看萤火虫扇翅爬动的过程,那些萤火虫忽明忽暗的闪闪的绿光恰似清幽的梦,勾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奇思妙想。

过了一整子,萤火虫不亮了,好不高兴地将萤火虫又倒出,让它飞去。望着飞去的虫子又发出闪闪的亮光,心情又好起来,笑嘻嘻地望着飞去。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萤火虫真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小精灵。

萤火虫确实让人喜爱。这小小的精灵,触发了古今不少诗人的灵感和情思,激发了他们的遐想和联想。他们借助诗歌这一载体吟咏萤火虫。咏萤诗确实是诗苑的一枝奇葩。

   南朝萧绎《咏萤》诗中写道:“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诗句描述了萤火虫本附在秋草上,入夜在晚风中轻盈飘飞的情景。通过“类星陨”、“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四个生动的比喻,把萤火虫的异常光彩鲜明地凸现出来。诗中托物寓意,运用拟人手法,以萤火虫的口吻,表示只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献出微薄的力量。

   唐朝虞世南《咏萤》诗中吟道:“的历流光小,飘摇若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诗句形容萤火之小,萤翅之轻,表明萤火虫不甘默默无闻,独自在暗夜发光,以昭示自己的存在。诗人虽然没有揭示寓意,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唐代李白:《咏萤火》:“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该诗句句写萤火,却未见萤字。前两句以务实的笔法赞美萤火虫,突出萤火虫的整体视觉形象:既是雨打不灭的灯,又是风一吹就更加鲜明的光亮。后两句展开想象,以务虚的笔法为萤火虫定位:如此不怕风吹雨打的萤火,它的走向,假若不是上天去,也一定是月亮旁边的一颗星!想象奇特,引人遐思。

唐朝韦应物的《玩萤火》:“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秋夜赏玩萤火虫的情景。诗虽纤巧,却以清新的笔调、晓畅的语言写出了萤火虫形体微小,发光细弱的弱点。后两句对萤火虫在月下竹林飞来飞去的情景,刻画得尤为形象。

    唐朝诗人杜牧《秋夕》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轻罗小扇扑流萤”,含蓄蕴藉,耐人咀嚼。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的。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象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此驱赶包围着她的阴冷与索寞。

而今读了古代诗人咏萤的诗句,对晶莹剔透的萤火虫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情与感悟,回忆儿时捕捉萤火虫的情景更加觉得有番情趣。

“含尔一身微,秋来处处飞;放光唯独照,引类欲相辉。”有关萤火虫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