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其他
201905/22
分享

陇南影子腔

陇南影子腔,又名“灯调”或“梅花腔”,是甘肃特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在陇南民间已经流传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后经过挖掘整理、改革提高,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搬上舞台,正式定名为“陇南影子腔”。

陇南影子腔发源于西和、礼县一带,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末年至道光年间,它的兴起,与陇南当时社会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陇南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由于历史上多民族杂居,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当时,广泛流行与西北大地的主流大戏秦腔,由于受舞台演出条件的限制,很难进入闭塞的山区。山区民间艺人为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文化娱乐,以及求神还愿等需要,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各种艺术形式,借鉴秦腔、川剧的一些特点,逐步创立了风格独特,适宜山区演出的小戏——影子腔。

影子腔最早诞生在西汉时期,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地区,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影子腔既高亢粗犷,而又悠扬婉转,有时直接采用当地流行的秧歌曲调,有时套用民间鼓乐曲牌,因此有人说陇南影子腔是陇南秧歌剧。但影子腔音乐在保持民间音乐风格的同时,又有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曲音乐,有一套较为固定的剧板式和唱腔,如“二六”、“慢板”、“冒腔”等。特别“冒腔”,类似川剧的帮腔和陇剧的嘛簧,是影子腔音乐中最富表现力的曲调之一。在唱腔末句或高潮时,一人唱,众人和,渲染气氛、加强效果,成为影子腔特有的艺术风格。

在电影还没有发明以前,皮影戏有着不可取代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民众欢迎。尤其是在文化生活很不丰富的古代社会,皮影戏更是一种不得多得的“可视”艺术。唐高宗李治就对皮影戏情有独钟,在政务的极度劳累后,常常用观看皮影戏来放松,甚至亲自操作表演,乐此不疲;尤其是在他头风病日益加重的晚年,更成了他疗养、娱乐、打发时光的主要活动了。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影子腔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评价。可以说影子腔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民国初年,中国影子腔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影子腔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陇南影子腔也不例外,难逃厄运。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中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其艺术创作颇有成果,陇南影子腔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如今,陇南民间每逢春节、庙会,还可以看到零星表演。很显然,在影视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落后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无法进入都市,乃至走向世界。倒是儿童动画影视,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传播方式,用其原理和视觉效果,来制作儿童动画片,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使其在信息时代的网络传媒中得以生存,难得有此一席之地。其如何传承发展,还需要很好地探讨研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