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木清的头像

刘木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04
分享

一笔一画一菩提


作者:刘木清

 


当人在相对短时间内对某种特定事物或活动或人为对象产生倾向性态度、想法或情绪时,就成为个人兴趣。兴趣把玩久后则成爱好。爱好的最高阶段即为专才。倘若爱好过于浓烈,非大众所趋从,视为嗜好。很多人有纵酒习惯,即如此。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石曼卿即典型一例,他自幼爱好诗文作字,终成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尤工诗。他尚有一爱好——饮酒,且每每过度——纵酒,成为嗜好。其饮酒方式十分独特,人们将之归纳为巢饮(每与客痛饮,登于树)、囚饮(露髮跣足,著械而坐)、鳖饮(以毛席裹身,伸头出饮)、了饮(边唱挽歌边哭泣而饮)、鬼饮(夜间灭烛而饮)和鹤饮(饮一杯后登树,复下再饮)。真乃奇人。不过,嗜好多生庸疏,是爱好生发的一颗龋齿。

通常,兴趣有两种结果,要么兴过则废,要么成为爱好。成爱好,一如恋人,难以割舍。然爱好诚笃,会陪伴你一生,亦能成就你一世。贾宝玉当年抓周,抓了胭脂类,令贾政大怒。本许是幼小的宝玉因喜其色彩鲜明,偶生兴趣而为,然其父母将宝玉自幼置于钗裙之中。日久,性情乖戾,不思进取,不博功业,视男性为须眉浊物,难改喜食女孩胭脂口红之癖,最终飘逸出尘。

兴趣自幼而生,发展至爱好,往往出人头地,其例俯拾皆是。古代书圣王羲之,自幼专喜练字,“吃墨”美传,令后人敬仰;华佗自幼学医,终成一代神医。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对好奇的事物充满兴趣,喜欢试验。长大后,为攒钱以满足发明之需,拾破烂,卖报纸,省吃俭用,最终成为“世界发明大王”。当今年轻的钢琴家、舞蹈家、书画家等不胜枚举,无不是自幼培养兴趣,走向专业,成就大家。如此种种,古今中外,无不可以佐证始于兴趣,成于爱好这一铁律。兴趣的种子,经过时间沃土孕育,终会结满爱好的硕果。



我似乎也属于被规律化者。自上私塾习字始,至今仍是玩着儿时的爱好,一是书法,二是文学。撇开文学不论,仅就书法而言,当初的兴趣,成了一生的爱好,虽无所造就,但书法爱好于我如一泓清泉,清冽甘美,闪耀生命意蕴。

谈及书法爱好,忘不了幼时学字。那是一段抹不去的粉色记忆。上私塾时,跟先生学写字。先生的字,笔酣墨饱,入木三分。小学阶段,语文老师的字,秀美洒脱,气韵流畅。每堂“大字课”如同艺术欣赏课,习字伴随审美,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兴趣的种子。

小时家里穷,练习写大字缺少条件,没钱买习纸练,只好四处找来废纸、香烟盒、用过的作业本之类。买不起墨汁,就把家里灶上的锅端下,用铲子将锅底上的黑灰铲下,倒入适量水,用手搓匀,捏成墨块,置太阳下晒干后研磨使用。出于对写字的兴趣,我的大字课作业总会按质按量完成。小学后期,我已不满足只是在学校完成大字作业,跃跃欲试的总想书写点什么,一种软笔书法的愿望日渐强烈。一次,见家里一扇房门很平,适合在上写点什么。于是找来白色油漆,想了一句在当时较时髦的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认认真真、自上而下的写在了门板的正中央。写完后一看,自己都颇为惊讶,虽不谙章法布局,亦无宣纸的枯涩浓淡之美,但筋骨尚备,工整有度。那是我儿时首幅带有书法意味的楷书大字作品,来者见了无不赞叹。参加工作四年后回家探望父母时,那扇门仍在,七个大字依然赫然醒目,经久耐看。

有了写毛笔字的兴趣,便有了写钢笔字的热情。刚上小学那阵,多数农村孩子买不起钢笔,有一只像样的蘸水笔就很满足了。见同学有钢笔,心里特羡慕,于是便向父母索钱。后来终于买了一支最便宜的,便如获至宝,反复把玩。玩着玩着,笔夹玩断了。再玩,笔顶也弄丢了。觉着吸墨水挺有意思,每次总是反复用力挤捏墨管,不多久,薄薄的橡胶墨管就开始脱落,墨水时常洒出,书本衣物常弄得污秽不堪,手上的墨迹似乎从未洗净过,如胎记一般。

小时写字,曾遭母亲一次奚落。那是放学后在家写作业,见小朋友们在外面玩,心里痒痒,着急写完去玩,不料被母亲看见。母亲说,我不认识字都看得出来,你这是写的么字啊,像小鸡在上面跳过一样!我不禁羞红了脸。母亲的话,总是形象而生动,话虽不多,却语出惊人,让你铭记。我自幼自尊心强,此后,就学着克制自己,按照“横要平,竖要直,撇捺要有锋”的要求,一丝不苟的写字,后提高很快,常受到老师表扬,心里美滋滋的。

对我写字有影响者,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即我家兄弟排行老二。二哥长我三岁,小时爱学习,且常帮父母干活,很少有时间陪我玩。儿时记忆里,我们间几乎没有小时玩伴那一页。二哥学习成绩好,我似乎尚不懂事理时他就考入学府,后投笔从戎,步入军校,很快成为一名蓝天娇子。我入伍后,我们之间方开始书信往来。接到他的来信,我欣喜若狂,除却亲人关怀的温暖之外,更多的是被他那一手清秀的钢笔字所倾倒。他的字,如铁画银钩,劲健婉转,姿态横生,仿佛一股馥郁芬芳在字里行间流淌。在那买不到字帖的年代,他那一封封家书便成了我的钢笔字帖。我大哥是一名教师,字写得也很好。是他们,触发了我见贤思齐的动力。

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陶醉于写字之中。无论走到哪里,但凡拿起笔来,一种笔落惊风雨的豪迈会油然而生,身旁赞扬声如敲冰戛玉,余音袅袅。有时想,写得一手好字多好啊,既装点了颜面,也粉饰了内涵,光彩照人,好不虚荣。不过,真正重要的是,在书写过程中,一笔一画,张扬的是满满的自信。这种自信,影响人生。

 

 

参加工作后,练习硬笔字和软笔字均提上议事日程。硬笔字和软笔字是两兄弟,“一荣俱荣”,得两手同时抓。当年,无论软笔硬笔字帖,一帖难求,仅有的一本颜真卿楷书字帖和黄自元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字帖成为我写字起家的资本,也是我书法根基所在。

九十年代中期,一次机会,结识了省市书法界诸多名家。自那时起,便拜师时任市书协名誉主席程永丰,承蒙老师指点,书艺多有进益,便兴致蓬勃,遂重置书案,购买碑帖,书房四宝一应置全。闲暇时间,醉心临池,精研欧楷,沉酣“二王”,不曾懈怠。

时间久了,我便觉着学习书法会慢慢滋生一癖好——酷爱“四宝”,尤笔砚,其兴趣与书艺俱增。癖好如地里韭菜,割了一茬又出一茬。曾一段着魔似的跑“书院门”,当年宋徽宗赵佶喜爱的李廷珪墨、紫金砚匣、青铜水滴虽不曾见,但玛瑙砚、象牙管笔、和田玉镇纸尚可淘得。有时,我会在一砚台前踌躇很久,终因囊中羞涩,难下其手。临了,犹如欣赏了一番他人的新媳妇。白看。一次,京城一好友送予我一方松鹤石砚,品相极佳,喜爱之情不亚于当年米芾钟情于他的“青眉”,至今不舍开封。由此,我想到米芾与其那方紫金砚的故事:米芾书法造诣极深,但秉性孤傲,纵观书坛,唯对苏轼佩服有加,极言盛赞。苏轼长米芾十四岁,米芾却终身以丈人(当时的尊称)待之。米芾喜藏砚,自然有珍宝在身。一天,苏轼来访,见书案上放一方紫金砚,喜爱之极,玩弄半日不释,临走时对米芾说“带回去观赏几日”。此系米芾心爱之物,见苏轼索玩,内心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忍痛慷慨:“坡公拿去吧。”谁知,苏轼回去后,得风寒一病不起,临终前嘱其子将紫金砚随其入葬。米芾得知后,急得跳了起来,连夜赶到苏府,将紫金砚抱了回来。可见其何等珍视。

我这人有一陋习,过于讲究。但凡喜好之事,定会努力做到极致。为此,屡遭内人数落。以锻炼身体为例:最初锻炼项目为游泳。我在河边长大,自幼游泳就是“狗爬式”,毫无规范和美感可言。后来,在游泳池里,恁是按规范学会了自由泳、蛙泳等。后因身体原因,割爱游泳,改打乒乓。打乒乓球还是在小学阶段,找一块破板子在水泥台上玩耍的功底。为规范要领,我请来几位好友(原省乒乓球队队员和教练),从零开始,接受了很长一段时间专业训练。后索性购置一台自动发球机和一架“红双喜”球台,摆在自家玻璃房里刻苦自练,每次,汗水如沐浴一般。一度,被太极拳阴柔之美所魅惑,便想探究,遂下决心,并置好行头,请来教练,有模有样的开合虚实……

正是这种陋习,成全了我的书法爱好。书法乃我最爱,故下功夫之多为其它所不及。稍有闲暇,便临池弄墨,终迈入书协殿堂。然事业与爱好实难兼得,后临池常辍,以致至今笔致拙劣,未成大气,这是必然,也无憾。


 

在书法这条道上,因浮躁,曾走过许多弯路。当临帖到一定程度后,便自满,急于形成自己的 “风格”。于是,大量的书写作品。然而,面对一地白纸黑字,却无一张令人满意,总觉缺少新意,过于拘谨守旧,与当今书坛之风相去甚远。于是,痴想独树一帜,行书曾一度追求重墨,结果像一头头墨猪;尝试灵动,可又成了墨猴;探索清秀,却像一只只螳螂;欲寻捷径,竟成了他人面孔,倒像一只只缺腿的螃蟹。在自我迷失的时间里,自己都觉得不是写字,而是画字,令人贻笑大方。

一次,看一个书法讲座,便联想到宋徽宗赵佶独创的 “瘦金体”。赵佶的书法、绘画艺术造诣很高,当年在高俅的引诱下,在樊楼认识了汴京名妓李师师,便产生洛神下凡错觉,遂沉溺于与李师师的幽会之中,以致魂不附体,不可自拔。后索性召进宫来,边欣赏李师师的曼妙舞姿,边挥毫泼墨,将书法的结体与用笔节奏融入李师师的舞蹈旋律之中,从中感悟书法的神韵。日久,竟形成了被后人称之为的“瘦金体”,极具个性,乃书法史上之独创,开一派之先河。我再次翻出其代表作“千字文”,凝神品读,只觉得,字字似裙袂飘逸,笔笔如丝带飞扬,李师师那风骚神态跃然纸上。字中韵律,仿佛系李师师千幅轻歌曼舞娇态幻化而成。

从赵佶的“瘦金体”,我想到了书法“悟”的要义。古代书法大家,多以临习前人而“悟”成器。颜真卿的书法,初习褚遂良笔意,后得张旭笔法,方使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一变出新,世称“颜体”。可见,悟,是何等重要啊!

临了许多古帖之后,发现古代书法大家虽人各一派,书风迥异,但无一离宗弃祖,无丝毫轻浮之气,这是其千年不朽的根本所在。我不由庆幸自己醒悟尚早,知歧而返。

书法界,自古有书如其人一说。清代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即是说,书写者的人品、志向、情绪、心境,都体现在其字里。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曾说:“心正则笔正”。西汉著名辞赋家扬雄说得更直接:“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意思即为,字是心灵的反映,从其字中可判别系君子或小人。

古人言引起我共鸣,国人在汉字世界里生存,因意识使然,一个人的书写风格定会是其心理意念和思想品格之外露。“人如其字”,“字如其人”,是由汉字的创造、认知和书写等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在哗众取宠、癫意画字之风尤盛时期,我未苟同,不入其流,乃本性也。我想,做人为要,追宗认祖,把字写成字方为本,天性所书乃为一己风格;中和端平,外秀内慧,含蓄儒雅将为我终生追求的正宗品质。


 

我一生有我钟爱的事业,学习书法,不为名所求,不为利所困,纯粹爱好,爱好纯粹。断断续续练字几十载,我始终做着一件事:临帖。一为师承,二为效法,三为修性。临帖,一如我一日三餐的那碗白米饭,不厌。

有幸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看来此生是放不下了。兴趣——爱好——成才之路,三步我走了两步。眼下尽管未达笔老墨秀之境,但仍未放弃对笔墨凝炼、简洁灵动的孜孜追求。我将继续珍视这一爱好,在汉字的一笔一画中解悟人生真谛,在中文的世界里,明心见性,求得证悟,期成正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