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领航员的头像

老领航员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11/06
分享

“小人物”李希凡走了

人固有一死,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而文艺界名人之死,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不,近几天,李咏、金庸之死,又成为网上热门话题。一个美籍华人,一个香港作家,生前大红大紫、风光无限,赚足了中国人眼球和金钱,死后又热闹非凡,再次“网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时去世的文艺界另一位人物李希凡,却鲜有人问,悄然无息。看来,人之后事各异也像生前贫富悬殊一样,世界怎么如此失衡?

昨天晚餐时,我忽然冒出一句:“李希凡死了!”

妻子愕然,儿子诧异,问道:“李稀罕是谁?”

“是李希凡!”我正色道,“那可是个人物,有故事的人物。”

“大人物?”

“不,当年毛泽东钦定的‘小人物’”

儿子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一个小人物李希凡与大人物毛泽东有缘,一定大有故事,老爸,讲讲吧。”

“好吧!”难得出现一位年轻的拥趸,岂能错过?于是,我借机向儿子讲述了下面内容:

李希凡,1927年生于北京通州,祖籍浙江绍兴,原名李锡范,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红学”家。2018年10月29日逝世,享年91岁。

风起于青萍之末,事肇于红楼之梦。那是1954年,李希凡刚刚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又在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读研。年轻气盛又善于学习的他和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同事蓝翎,不苟同于当时“红学”的主流,连续撰写了两篇文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对“红学”权威俞平伯为代表的“红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提出质疑和批评。

第一篇文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最初发表在1954年9月山东大学学报《文史哲》上,引起了高层关注,《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约见李、蓝,很快《人民日报》予以转载。

1954年9月底,《文艺报》主编冯雪峰约见李、蓝,也转载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

1954年10月10日,李、蓝的第二篇文章《评〈红楼梦研究〉》在《光明日报》发表。

一石激起千层浪。重要的是,事情进入了毛泽东的视野,1954年10月16日,他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在党内高层和文艺界领导人中传阅。毛泽东在信中把李、蓝的文章称为“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称他们为“两个‘小人物’”,批评了文艺界某些领导迷信权威、压制小人物的错误,由此,在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政治风波。

李希凡、蓝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闹腾”了这一番,这一番不是那一凡,不但改变了他俩的命运,而且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1954年李希凡研究生毕业后,愿意做一名研究型学者,要求到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毛泽东不同意,说“那不是战斗岗位”,于是调到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蓝翎当时是北京某中学老师,也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不幸的是他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农场劳改,好在他坚持到了1978年平反。2005年去世。

李希凡虽然幸运一些,但他最终也没有躲过政治运动的旋涡,沉浮其中。据他自己说:“1964年8月的一天,林默涵同志(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打电话给我,说江青要找我谈话,叫我在报社等候,中南海会有车来接。在此以前,我也不认识江青。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她对当时文艺界的意见;并以毛主席的名义,批评我在文艺界精神麻木,缺乏敏感。谈到《海瑞罢官》的问题时,批评我与吴晗同志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论争是‘书呆子气’,说《海瑞罢官》是为‘三自一包’鸣锣开道等等。对江青讲的很多问题我听不懂,也不理解《海瑞罢官》与‘三自一包’究竟有什么关系。特别是听了她对文艺界一些领导人的意见,更觉得糊涂。我认为,这是他们领导之间的事,不该和我谈。她说的我接受不了,后来我就参加‘四清’去了。1965年我回到工作岗位后,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了。江青曾向当时的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同志谈到,她找我谈话时,我精神状态不好。”陈丕显也曾回忆起江青对他谈道:“1964年下半年,她在北京找李希凡写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李希凡表示不能接受,于是她才来到上海。”

“文革”初期,李希凡被冠以“反革命修正主义的黑苗子”、“反动学术权威”、“漏网右派”等罪名,遭到批判,送进“牛棚”接受改造,写了30多万字的检讨。他也曾写信给江青,承认自己没有承担写批判《海瑞罢官》文章的“罪责”,争取“改过自新”的机会。

“文革”后,李希凡又回到《人民日报》工作,先后任文艺部编辑、评论组长、副主任、常务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全国第二、八届政协委员,全国第四届人大代表,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国家艺术科学规划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

他一生著作等身,出版有《红楼梦评论集》《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红楼梦艺术世界》等,主编《红楼梦大辞典》《中华艺术通史》(14卷本)等。2013年出版了回忆录《往事回眸》,该书是时代风雨中与众不同的个人记忆,如李希凡与另一个“小人物”蓝翎先生的合作以及后来的是非恩怨;毛泽东、周恩来对他的特别关怀和知遇之恩;江青对他的“赏识”以及他的“不识抬举”;“四人帮”对他的拉拢;文艺界一些“大人物”在运动中的沉浮;“南姚北李”之说;《人民日报》一些重要社论出台的内幕,等等,都是这本书精彩的看点,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他也检讨了对俞平伯等人的伤害,总结了自己教训。2014年,又出版了7卷本《李希凡文集》,至此,他完全实现了自己心愿。

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讣告,对李希凡盖棺论定,称,李希凡在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国现代文学、鲁迅创作、电影创作等,集中对《红楼梦》各方面的艺术成就特别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经验做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成为当代红学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学者。

原文化部长高占祥为其撰写了挽联:馨德恒留斯人已觉梦中梦,文名不朽浮世犹存身外身。

天不遗一老,李希凡走了。不走的是他“小人物”的名字和等身之作。(老领航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