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邱风的头像

邱风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19
分享

那年明月照到今


  

 

我想我此生是走不出故乡的月亮了。

又是一年月亮最圆时中秋节,人们争相买月饼,分月饼,送月饼,当然主要还是尝月饼。市上,各式月饼粉墨登台,苏月、广月、盒装、散称,花样繁多,目不暇接。可是,说实在的,面对如今这么丰盛的月饼,我却怎么也品不出孩童时代的那份甜淳,就是扑面而来的这个传统佳节,尽管各种媒体大肆渲染节庆气氛,给大众心理上以喜气洋洋的冲击,也依然激不起儿时那种急盼与快乐的感觉,倒是空中挂起的那一圆的月亮,令我想起时故乡的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与春节、端午并列的传统三大节日之一。此时正值农历三秋的一半,故曰“中秋”。因此时秋高气爽,云淡辽阔,夜晚的月亮更加圆润明亮,故民间称为团圆节。“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红楼梦》的这首诗,现地反映了中秋节月圆人的情景。

而且中秋在乡下,又处在夏收登场、秋粮播下,刚刚结束“双抢”鏖战的时,天气也渐渐由酷热转凉,正是应当好好庆贺和享受一番的。虽然那个时代的乡村十分贫瘠,物资匮乏,但乡亲们的生活热情如生产热情一样高涨。我的记忆中,大人们为了“应节”,首先是“打发”孩子们,想尽办法给小伢们尝到月饼。乡村离镇子远,没有卖月饼的店铺,大队部的代销店里只有一种叫月亮糕的饼,还是在这节日期间特供的,几分钱一个,很少有人家去买,人们手上的现金太紧张啊。但我的父亲无论如何都要在这一天给我和弟妹们各买一个月亮糕,这种糕是用白色米粉压实而成,圆圆的,硬硬的,边缘有棱,象块木板铸出的车轮子,当然没有馅,也没有包装,只是面上画着嫦娥奔月之类的简单线条画,但红红绿绿地很好看,饼的边缘压着一根小绳,就象铜锣上的提绊,可以把月饼提起来,挂在脖子上。这种月饼,拿在手中有沉甸甸的感觉,缺少柔软的手感,吃起来也不酥软。但就是这质量粗糙的月饼,在那时却是奢侈的食品,不到中秋是品尝不到的。中秋佳节能得到这样一块月饼,如同捧着王母娘娘送的蟠桃,心中说不出有多高兴。我们往往把月亮糕挂在胸前,从塆子这头跑到那头,或与小伙伴们媲美,是很久都舍不得吃一口的,有时馋极了,就在饼的边棱啃一点点,慢慢品咂,有一种特殊的香脆口感,甜滋滋的,节日的幸福和快乐瞬间渗透全身,沁入心田至今,每当回味起来,那种甜蜜仍然氤氲婉转于舌尖。童年的中秋节像个快乐的天使,为我们敲开永远值得记忆的幸福的大门。

博爱无私的大人们,用月饼先把小伢们打发了,再来思量自己的节日饮食。平常生产劳作极忙,日子是清苦的,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个传统的节日,生产队上能够给一天假期,那是无论如何也要做上一桌可口的菜肴,享受一顿丰富的美味。应节的月饼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店铺里的月亮糕当然买不起那么多,那就自己做“月饼”罢。故乡的亲人们极聪明,他们把米粉或面粉,加些捣碎的芝麻、花生、绿豆,用糖水揉和,进行发酵,做成甜饼,我记得那时很多人家连砂糖都没有,只是用两小粒糖精,化水和粑,烹饪出 “团团圆圆”、“时来运转”之类的中秋节特色佳肴。

现在回想起来,这纯天然手工做的食品,虽然没有如今各种包装花俏的月饼精美,但味道淳朴,极有特色,令人难以忘怀。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把握。

就是这样自制的特色月饼,在中秋节里还不能作主餐的,因为数量并不多,要留着等到月亮升起后,作赏月之用。那时,往往看到母亲做的月饼,摆放在碗里,留等夜间时,我们这些小伢馋得连晚饭都不想吃了。

中秋节的高潮自然是夜晚,过节的主戏是一家人团聚在明亮的月光下吃饼赏月这个时候在外工作或办事的人,都要尽量赶回来,与家人团圆赏月。我们小伢子们最盼望这浓情蜜意的一幕。掌灯时分,晚餐吃过了,澡也洗过了,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惬意融融地到屋外场地上乘凉。大人们早就把场坪打扫出来,并洒了清水以降尘降温,家家户户都把竹床、竹椅、小方桌之类搬出来,一字儿摆开,准备着一家人坐卧赏月。小伢们是节日的主演,邀集一起走东串西,到这家椅凳上坐一下,到那家竹床上打个滚儿,嘴里唱着过节的童谣,闹起赏月的前奏,就等空中那一轮明月的升起。

引颈长盼间,月亮缓缓地从山头上露出了脸儿。她似乎知道今晚的人间都在观赏它,所以在后台精妆扮了一番,此刻闪亮出场了,圆圆的脸蛋上带着淡淡的羞郝,随着她的倩影一点一点向上登高,脸色由原来红润变成淡黄,最后变成晶亮银白。过了一会儿,她便妩媚地站在村塘堤埂的泡桐树枝上,饱含深情地将清辉洒在场坪上。那是一轮多么明净,善解人意的月亮啊,以最圆最亮最温柔的光芒,给今夜团圆的人家带来祝福。

看着圆圆的月亮,我们这些平时好动好闹的小伢,也好像得到特别的抚慰,突然间不闹不跳了,只是静静地仰着头望着天,夜空湛蓝辽阔,星星少,淡淡地有一些云彩,还不时变幻着各种动物,向月亮缓缓走过来。我们不时地捧起挂在胸前的月亮糕,对着月亮比划一下,这叫“望”(映)月,意思是跟月亮媲美,这是大人教给我们的中秋游戏,但大人们又警告说,不要用手指头点月亮呀,不然月亮姐姐要下来割耳朵的。那时也真的有小孩子的耳朵上,长疮化脓。我们这话,不觉心生对月亮的敬畏。

我们一直在焦急等待,等着全家人在一起吃月饼的时刻,可家长们总在说:“再等等,再等等,要到月亮最大最圆时才吃!”其实就是看见刚吃饱晚饭,要等稍稍饿了一点才吃,这有点加餐的意思。终于等到夜深了,月亮走到空正中,大地明亮如昼,这时,父母才屋里端出“月饼”的瓷碗,放在竹床上上,另外还摆出一些花生、炒黄豆,和刚从地里摘回的黄瓜自制的月饼在碗里堆积得象小山包,月饼表面油光光的,在月下闪着诱人的光亮,我们顿时喜笑颜开,味蕾生津,忙不迭地将手伸向碗里,拿起月饼大口大口地嘴嚼起来,好香好,我恨不能将抓月饼的手指头都多舔几下。而大人们似乎对月饼没那么热衷,只是随手掰一小块,在嘴里慢慢品咂以后我们才知道,那时是大人们看见碗里的月饼不多,自己舍不得吃,而“细”(省)着给我们这些贪吃的小伢们家长们那种慢咽而满足地看着我们吃月饼的神情,至今难忘。

沐浴如水的月,品味节日的甜蜜,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聊天,将快乐的心情心情释放。瞎眼的祖母还会不失时机地把中秋节的传说讲给我们听,那些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美丽故事,将赏月的气氛进一步营造得情款款,

故乡里关于中秋吃月饼的来历,有好几个版本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个。一个是说来源于民间慰问岳家军的故事。相传南宋时,岳飞率岳家军抵抗金兵,屡打胜仗,收复了被金人占领的广大地区。有一年八月十五,岳家军凯旋经过这里,老百姓夹道欢迎,为了慰问他们,用小麦粉拌红糖烙成大大的圆饼,中间镶以红枣,名曰同心饼。是夜月华如水,军民同食同心饼,欢歌笑语,当地有民谣道:“吃了同心饼,大家一条心,不投岳家军,今生不为人。”后来,同心饼就演变成了八月十五吃月饼。

还有一个版本,是讲中秋节互赠月饼来源的。说是元朝时,蒙古统治者为防止汉人造反,收缴了老百姓的铁器,连菜刀也是十几家共用一把,且只准白天使用,夜晚收回。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这种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组织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把控严密,义军无法传递消息这时军师刘伯温便出一计,命人做一种包酥式面饼,把“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纸条作馅子包入饼里,成后其形如鼓,故称为“麻鼓”,再派人把“麻鼓”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到了八月十五夜里,以月亮升起为号,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就攻下元大都。后来,朱皇帝特地下谕,每年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麻鼓”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称作“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从此流传开来。至今,鄂东黄梅、武穴一些区人们还有叫月饼为“麻鼓”的。

故乡的中秋,除了互赠月饼,还有“中秋送喜”的风气。我见过一次,塆里有位婶母,中秋节那天在自家菜地摘些黄瓜、南瓜,叫人挑着送给邻村的亲戚。后来听说,中秋节又称为女儿节,哪家媳妇过门后迟迟未孕,亲友就在中秋节特地送些新鲜的瓜果去,以祈“有喜”之兆。如果这家媳妇果真有喜,还要请客还礼。清代诗人叶调元有《竹枝词》:“中秋云是闺人节,瓜果中庭礼月华。一路送瓜图热闹,不知喜信应谁家”。可见此习俗由来已久。

中秋“送节”是故乡流行的习俗。哪家小伙子谈了对象,就要在中秋节前给女方送礼,谓之送节或送情,一般是送衣服、饼子之类如果这一年的中秋节”特别丰盛,用大箩筐挑上一大担,甚至还雇人帮着挑礼物送到女方,那就预示着这一家今年想把媳妇接过门来。那么,这个中秋节的送节也就叫“说话”,意思是向女方说,要定娶亲的日子。

春去秋来,光阴流转。不经意间,故乡那轮中秋的月亮,着我从儿时走向成年,从故乡走向远方,匆匆间,竟挂上知天命之年的岁月上空。那些渐行渐远的往事,大多忘却然而,儿时中秋夜的情景,却是清晰地定格在记忆深处每每想起,都倍感亲切倍感温馨。那融融的月色,那圆圆的月饼,我每年的中秋节都会吃到,都要赏过,再也没有孩童时的激动和期盼了。特别在远离家乡的江南这座城市工作后,每年的中秋节,看到天上的圆月,就体会到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之苦,那时中秋还没有法定的假日,我的小家庭里自然也会在中秋晚上,摆上购的月饼和水果,在明月朗照下品尝,但这时月饼已不是心目中的奢侈品了。此时不在乎品尝什么月饼,只是为了应景吃着吃着,我不禁想起儿时月亮糕和家长们自制的月饼来,想起故乡的中秋,更想起了仍在家乡的亲人。虽然我知道我的现在不会象过去那样,把月饼“细”给孩子们吃,但我能想象到,此时他们孤独赏月的情景和思念远方儿孙的心情。这时节,我只有把心思寄托于天上明月我知道,这一轮明月在照耀我的同时,也照耀着远方的父母、乡亲,这明月看见我今天吃着精美的月饼,也见过我们当年自制的粗粮月饼,见证过我胸挂月亮糕在故乡的大地奔跑的童趣。我凝神望月,遥寄情思,心中充满对故乡对亲人的默默祝福

原稿于2008年9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