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文刚的头像

李文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0/16
分享

丰收节里忆稻花香

农历秋分,华夏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进入新时代举办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致敬农民、礼赞丰收,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我回到阔别以久的家乡——酉水河畔的酉港镇苗山村,此时的酉港,田垄交错,望不到头的是万亩金灿灿的稻田,饱满、成熟的稻穗,在微风的轻拂下,此起彼伏,一直连接到远处的天边,蓝蓝的天、洁白的云,无处不在的水,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的田园画。此情此景,让人情不自禁地吟诵:“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不禁也让我的思绪回到了并不遥远的儿时,充满温暖的农事记忆。

酉港镇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关云长取道攻长沙郡,曾于酉时跃马过溪,后因洪水冲刷,地形变动,酉溪拓展为酉河,河口称为酉港,最有名的要属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于太白湖纵情濯足放歌:“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北去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后来酉港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中国杰出的诗人,故称“太白湖”。外公的家就在“太白湖”边上不远的地方苗山村,当地人称“八百亩”,比盛夏更早一点时节的初夏季节荷花飘香,沁人心脾,红的是莲花、绿的是莲蓬、嫩的是藕尖,在阳光里格外俏丽夺目,摇曳的是风景。

现在正是洞庭湖平原深秋季节美丽的风景,也是农民们盼望着的丰收季节,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粮仓,六十代曾经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把湖围起来,于是就成了良田沃土,当然,后来证实这样大面积的的围湖造田对自然环境是有影响的,就有了进入新世纪后的退耕还湖,无论历史怎样变迁,都在诉说着这块土地的神奇与魅力。

如今,在金色田野里,已见不到往昔人头簇动的热闹景象,联合收割机主宰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张着大嘴把田地里的庄稼吞进去,吐出来金子般的谷子。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在进入了新时代之后,悄然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极大地缓解了“农民伯伯”繁重的体力劳动消耗,已收割完稻子的田野,平展如镜,连泥土也散发着芳香。离开苗山村30多年,重回儿时这熟悉的土地,如同喝上一顿芬芳的美酒,沉醉在稻花香里,闻到了生我养我、湿润清甜的泥土芬芳,成长了的我感到格外惬意,洞庭湖水养育我长大,苗山村这片大自然中最原生态的芳香,是生命的芳香,也是记忆深处的温暖。

站在田间地头,看到过去空旷的马路边,耸立起一栋栋美丽的房子,田园、湖泊、蓝天和不远处村边、屋前嬉闹、奔跑的孩子们发出的阵阵欢笑声,虽然多年前家家户户拉板车“交公粮”已成为历史,在晒谷场上堆成小山似的金色谷子,告诉人们,又是一年丰收季,眼前孩子们天真的笑容、老人们满足幸福的神态,让人不禁想起《桃花源记》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富庶景象和乡村的绚丽风光,真的在一千七百多年以后,成为了新时代的真实生活的反映和写照。

三十多年前,每逢暑假,母亲就把我送到苗山村的外婆家,这个时节正好能赶上那个年代俗称“双抢”的农忙,这是洞庭湖区“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的一个特有说法,稻谷熟了,就要及时的收割,否则就会烂在地里,于是村里能上的劳动力都会下田干活,今天你帮别人家,明天别人帮你家,用来“脱谷”的老式 “脱粒机”并不多见,通常是一个村就那么一两台。年幼的我,也能在这样的大场面农活中找到位置,那就是“递把子”,大人们将收割的稻子一把把放好,我们几个小孩子就抱着“稻把子”递给踩 “脱粒机”的大人,从稻叶上脱下来的“谷子”飘着香味,偶尔会从谷仓里蹦出来“亲吻”我的脸庞,一点也不觉得疼,丰收的喜悦之情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外公古铜色的脸在这个季节笑得最多、最灿烂,而我“递把子”时每隔半个小时就会钻到池塘里游两下,一天下来,上下池塘十多次,如同一条“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啊鱼”,无忧无虑地快乐地成长。

除了“递把子”以外,我还有一项特别喜欢的农活,那就是放牛,大我五岁的小舅经常带着我,年龄相差不大,就有了“少来舅舅当兄弟”的说法,我们在一起嬉戏、游泳、钓鱼、骑牛,他牵着牛,我骑在牛背上,好一派“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乡村意境,如若稍有对我照顾不周,小舅就会被外婆一顿“训斥”,记得有一次,小舅带我骑牛,我试图踩着牛头两只角的部位骑上牛背,被老牛一甩头,掉进了鱼塘的中央,幸好学会了两招“狗咆式”,好不容易挣扎着爬到了岸边,吓坏了小舅,一再叮嘱我回去后不要给外婆讲。童年的味道就这样美好与纯真,留下了许多让人珍藏一生的记忆往事。

那时候的我比较喜欢“双抢”时节,不仅是丰收的感觉让人快乐,也源于对美食的渴望,每年收获之后,外公就会从村里借来“板车”,载上粮食到镇上去“交公粮”,我也会跟着“板车”一起到镇上去逛一圈,外公忙完了以后,就会在集市上买回猪肉和好吃的糖果,回到家,外婆会做几个好菜慰劳大家,标配就是炖上一㶽自家养的鸡,来一盘辣椒炒肉,吃饭的时候外婆总会给我浇上一点炒肉的油汤,大鸡腿都是我的碗中之物,狼吞虎咽、津津有味,让我年年都回想这样的时节,我想,热爱“双抢”也是热爱那农家的味道。

正当我思绪飘飘飞向并不遥远的过去时光,初中同学提醒我应该回去吃晚饭了,我跟随他一路走,一路看,苗山村这些年新盖了许多的住宅,特别是酉水河对岸的“西湖管理区”移民家的房子清一色的红砖楼房,玻璃窗户,成片成规模,十分的惹人注目,“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让农村马路笔直干净,直通到家门口,四周绿树掩映,屋坪花草盛开,家家户户的门口,男女老少不时飞出欢声笑语。

夕阳西下,温柔地勾画出苗山村的清晰轮廓,这是充满生机、生生不息的甜蜜宁静。我忽然想起朗州司马刘禹锡发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感慨,是否也是身临其境,见识过我的勤劳的家乡人民盛夏盛大的“双抢”?此刻,藏在心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梦,俨然变成了现实,浑然天成,远处田野边牧归的老牛,散播出遥远的哞声,那是一支动听的田园的恋歌。

想到这一切,我停在稻田边,俯下身子用双手捧起一把稻谷,一股沁入心田的芳香扑面而来,让我如痴如醉,依稀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那个日夜眷恋、哺育我成长的苗山村,也飘来了浓浓乡愁滋味的稻谷芳香,人生也许会老去,稻谷香却能永远飘香。

如今,党中央把9月23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让我们牢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主席谆谆教导又在耳畔响起:“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丰收节以后,我的家乡一定会更美、更好、更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