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郎咸勇的头像

郎咸勇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806/24
分享

读芦芙荭《一只鸟》

读芦芙荭《一只鸟》

芦芙荭的《一只鸟》,内容非常简单,说的是一位法官(“他”)因为错判了一件冤案、退休后良心不得安宁的故事。

故事之所以波澜起伏,彀纹迭起,顾盼生辉,摇曳多姿,原因就在于作者笔端狡狯,叙述方式别致,就在于作者让小说始终保持着步步蓄势、层层铺垫的态势,直到最后抖开包袱,揭开谜底,读者豁然开朗,故事方才戛然而止。

故事是从“他”退休后的生活写起的。

每天清晨,当“他”走进公园后,“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因为“盲眼老人是遛鸟的”,他“一手提着只精致的鸟笼,笼里养着一只他叫不上名的鸟儿”。

作者对这只鸟儿直抒胸臆道“鸟儿好漂亮好漂亮”,接着又对其进行了一番“肖像描写”,只见它“一身丰泽的羽毛油光水亮;一双乌黑的眼珠,顾盼流兮,滚珠般转动着”,“特别是鸟的叫声,十分的悦耳”,鸟儿如此之美,尤其是“那只鸟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

为什么“阿捷”这个名字会“令他怦然心动”呢,作者就在此设置了悬念,从而留下了想象空间,而文章之蓄势,也就从此展开了。

尤其当“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更让“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令他踯躅不安”。

这里,作者刻意以“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一言施予了深深的暗示,遂而再次设置悬念,继续蓄势。

随后,作者描述了他“是个很古板的老头”,并追述了他退休后,“不会下棋,不会玩牌,对侍弄花儿、草儿,养狗儿、养鸟儿也几乎没有什么兴趣”。

为什么没有兴趣?窃以为,作者在此就暗示了读者,那错判的冤案,就像磐石一样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丝毫不得轻松,他哪有心思下棋玩牌,侍弄花草,养狗养鸟啊,于是,他只有“每早来这公园里遛遛达达”,算是排遣疏散一下那沉重的心理负担。

但是,“自从他见了那个盲眼老头养的那只叫阿捷的鸟儿之后,他就从心底生出了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一只鸟,至于么,作者就继续设置悬念,继续蓄势,吊人胃口,让读者急于一探究竟。

为了那“强烈的占有欲”,“他就千方百计地有意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而“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于是“他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了,行文至此,作者一直在设置着悬念,在步步蓄势着。

尤其是,他能得到了那只鸟儿么,读者焦渴之至,急于一睹为快。

其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能得到鸟儿的,因为作者在此刻意设置了一句暗示之笔——“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

随后,作者岔开笔墨,转而描述“盲眼老头”的身世了,读者也知道了他是“孤苦伶仃一个人”。

为什么是“孤苦伶仃一个人”呢,作者再次设置了悬念,继续蓄势。

“他”开始向那只鸟下功夫了,先是“每天早晨他便准时赶到公园去陪老头一块儿遛鸟”,“把盲眼老头那只鸟看得比什么都贵重”,并且“隔个一天两天,他便去买很多鸟食,送到老头家”。

尤其是,当“他和老头一边聊着天,一边看鸟儿吃着他带来的食物。常常就看得走了神,失了态”,这一笔十分重要,这里使用细节描写,深刻揭示了他灵魂的不安,再次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情节在发展着,“有一天,他终于有点按捺不住了”,“让盲眼老头开个价,他想买下那只鸟”,然而,“尽管他的话很诚恳”,但是盲眼老头听了,“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表示“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为什么盲眼老头“吃了一惊”,继而摇头不卖,这就表明也触及了盲眼老头的心灵世界,于是再次悬吊了读者胃口,留下了想象空间

他在继续加着码,“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他甚至有些急了。

然而,盲眼老头依然不为所动,只因感于其诚,盲眼老头说“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

但是,他很固执地表示“只要你这只”,尽管他“好说歹说”,“打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主意”,甚至“交谈了几次”,老头仍然“不卖”,这让“他很失望”,而“一次次失望,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他甚至病倒了,“儿孙们又是要他吃药,又是要他住院。他理也懒得理”,因为“他心里明白是因为什么”。

这里,“他心里明白是因为什么”一言,更是悬吊着读者的胃口,让人困惑至极,异常难受。

后来,盲眼老头知道他病了,特别是当他“知道病因就出在自己的这只鸟儿身上”时,“虽然不舍得这只鸟儿”,但他还是狠狠心,咬咬牙,忍痛割爱,“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看他”,并将鸟儿送给了他。

这让他激动极了,他先是“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接着又“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丢”,作者在此接连使用了系列细节描写,深深刻画了他几欲失控的情绪,就为了一只鸟,何至于此啊,于是文章在继续蓄势,再次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于是乎,围绕一只鸟儿,二人于尺幅之间,你来我往,递招拆招,从而使得文章摇曳生姿,扑朔迷离,潮涨潮落,波澜迭起。

接着,作者以二人的对话描写,表明了这只鸟“不过是一只极普通的鸟”,而他之所以“想要这只鸟”,也“并没有将它看成是什么名贵的鸟”,那么,他为什么如此渴望得到这只鸟呢,作者故意讲述的云山雾罩,扑朔迷离,从而使人不明就里,焦渴之至。

盲眼老头把鸟儿送给了他后,过了几天,“又拄着拐杖去看他”,其实他“是去看那只鸟”的,然而进屋后,却没有见到鸟儿,因为他“把鸟放了”,小说至此,波澜再生,文章继续蓄势,继续悬吊着读者。

随后,作者描述道“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但是他“能想像得出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时那种满脸诧异的样子”,这里再次使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他五味杂陈的心理世界。

果不其然,盲眼老头听到这里,“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什么?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

是啊,盲眼老头如此珍惜鸟儿,得知他放了鸟儿,当然费解了,当然激动了。

而他呢,如此渴望得到鸟儿,如今得到鸟儿了,竟又把它放了,这就更让人费解,于是小说的蓄势达到了极点。

蓄势已达极点,读者满目苍茫,困惑不堪,强烈渴望揭开谜底,作者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于是,他开始揭谜底,抖包袱了。

原来,他是一名法官,一生判案无数,“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但是无意间,却判错了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新改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如今“我现在已退下来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

可是,自从“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了”,因为“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

作者随之描写了他那“扑面而下”的泪水,表达了他那沉重的痛悔和深深的自责。

接着,作者转换镜头,描向了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听了这话,竟然变得木木呆呆的样子,那双凹下去的眼也有泪水流了出来”,这里再次使用细节描写,刻画了盲眼老头那沉重的心里伤痛,此时此刻,读者肯定已经猜出他与“阿捷”的密切关系了。

至此,我甚至觉得他的失明,也与“阿捷”不无关系,然而他“始终没有说一句话”,此言也,就呼应了上文的“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一言。

因为沉重的心理打击,“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呜呼,痛哉!

盲眼老人去世了,我们可以为之盖棺论定了,他是一个生活的强者,儿子含冤去世,遂让他陷入了孤苦伶仃、晚境凄凉的悲惨境地,但他身上却折射出了人性的坚忍无私和宽容厚道,他虽然活得黯然失色,但是其灵魂深处却时时闪烁着温暖纯净的亮色。

哦,天性至厚,仁者所秉,其情可悯,其人可敬,盲眼老人眼盲而心不盲啊。

盲眼老头的后事,自然是由他亲手操办的,因为他是“盲眼老头的挚友”啊,并且他这么做,既是一种道德救赎,也是为了情节需要。

“办完后事,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他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这让他不禁“看了照片一眼,又看了照片一眼”,因为,“照片上这个年轻的后生,与他记忆中的那个阿捷竟然是那样的相像”,“他不知道,照片上的后生真的就是那个阿捷呢,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文章最后,尽管作者故意模棱两可,欲再次留下想象空间,但是读者会毅然认定,照片上的后生就是阿捷无疑。

于是,小说的谜底欻然揭开,给人以豁然之感。

沉思之余,我不禁想起了相声这门艺术,相声艺术讲究的是层层蓄势,反复铺垫,铺平垫稳,前呼后应,甚至有时还得借助点云山雾罩,故弄玄虚,最后才能取得蓦然抖开、满堂皆响的效果。

窃以为,芦芙荭的《一只鸟》就具有了相声艺术的品格。

另外,标题的拟定很重要,它一如窗口,又如眼睛,可让读者窥视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情调,洞见文章主旨。

而《一只鸟》者,就做到了一语双关,内蕴丰富,具有明暗两层含义,明意呢,当然就是一只鸟儿了,而暗意则是他那不安的心灵,因为“判错了一个案子”,致使那个叫阿捷的病死狱中,于是他的心灵就被囚禁起来,成了笼中的“一只鸟”了,他之所以要不遗余力地买下那只鸟儿,并放飞它,貌似荒诞,其实是为了救赎自己的灵魂,更象征了其职业道德的高度清醒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