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振凯的头像

刘振凯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18
分享

灯下偶拾

刘振凯

1

我们读拜伦的《唐璜》,读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读王实甫的《西厢记》,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尽管书里面有洋人,有中国人,但我们对他(她)们的命运会生出大体相同的感受。比如,林黛玉爱使小性子,太敏感,太尖刻,太爱伤人,太极端化,太顾影自怜,太愤世嫉俗,人们的看法大致相同,因为感动人的那些东西是千古不变的。

2

这些年,我们总可以在各种场合听到一些民谣、民谚。这些口头文学大都不是出自文人之口,而是出自平民百姓之口,其中亦不能排除无足轻重的蝼蚁之辈和鸡鸣狗盗之徒的参与。

冷静思之,此类民谣、民谚多笑料,善幽默,不无讽喻,“于嬉笑诙谐中包括绝大文章”。(李渔语)关心国运民瘼,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尖锐的针砭,简直是时代和社会的一面镜子,“善为人言笑,热合乎大道”。(司马迁语)有的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乏“深刻的片面”。

民谣、民谚多并不能看成是一件坏事。处于盛世,更应作如是观。依我观之,民谣、民谚之多寡与思想的自由度有关。因为更多的思想自由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民谣、民谚里寄托着百姓的爱憎褒贬,骨子里是希望社会前进的呐喊。

3

当今作家,多有浮躁之气。是为大病也。

试想,中外文学史上的那些传世之作,哪一部不是凝聚着创作主体的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情感积累和强烈的生命体验的产物。

走出浮躁。

陈忠实走出了浮躁,方有《白鹿原》。

4

“大辩不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聃的这些话说得精妙之至这里的“大辩”与“不言”,“大音”与“希声”,“大象”与“无形”都是“有”与“无”之对立统一。“大辩”、“大音”、“大象”是一种极高的境界。

我们常说的“有理不在声高”、“此时无声胜有声”、“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5

一般来说,人总是要经历青少年、中年、老年这三个阶段的。由于阅历不同,人们对人生、社会的认识的深度也不同。青少年阶段,年轻气盛,志存高远,犹李太白诗“登高壮观天地间,黄云万里起风烟”。到得中年,阅世渐深,壮怀激烈,如杜工部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抵达老年,看破红尘,宁静致远,就像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尔后了结此短暂而漫长的人生之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