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新立的头像

王新立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902/27
分享

放风筝

时序刚过立春,在我生活的小城街头,便早早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有蝴蝶形的、蜈蚣形的,花花绿绿,给小城增添了一道诱人的风景。在那一排排风筝前面,挤满了身着各式新衣的孩子,他们瞧瞧那个,摸摸这个,透着灵气的风筝早已占据了一颗颗幼雅的童心。这其间,也有一对对情侣挽着手仔细挑上一个,然后甜蜜地相视一笑,便拿着精心挑选的风筝走向郊外的田野,让美丽的恋情随着风筝一起飘荡。

看着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玩风筝的情形:一望无际的麦田,象一块整齐的大草坪,微微的南风吹着,碧绿的麦苗掀起一浪浪涟漪。那时候的风筝没有现在街头上的那么精致,都是自己做的:有飞鱼、老鹰、大钟、八卦,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甚是好看。放风筝的时候,大都是大人拿着引线跑,小孩子们跟在后边喊,当风筝一摇一晃升上高空时,我们便仰着脸狂奔,有时不小心摔倒了,就在麦地里打几个滚,翻几个跟头,然后再爬起来,继续看风筝。

看得久了,我也想有自己的风筝,于是,跑回家找来几根竹篾子,用铁丝捆好,学着大人的样子,也扎起了一只蜈蚣,并偷偷地把妈妈裁衣服剩下的碎布条接起来,做成风筝的尾巴,拴上引线,撒开脚丫子就跑向田野。当风筝冉冉升起时,我的心中有一种异样的心情在升腾。让我最难忘的是和老杨叔家的小丫一块放风筝的情景,那时,小丫刚刚八、九岁,头上扎着一高一低两个羊角辫,穿着一身碎花衣,可爱极了。因我们两家是邻居,我就带着她到野外放风筝,面对着兰兰的天,悠悠的云,微微的风,我神气地把风筝送上天,然后让小丫抓住引线,一下一下的晃动着直至风筝越飞越高。有一回,小丫望着飘向云际的风筝,若有所思的说,我要是能象风筝一样飞上天空该有多好啊。听着小丫天真的话语,我心中也升起一个美好的希冀。

随着时光的飞逝,我渐渐长大了,对风筝有了太多的理解,特别是对古人吟咏风筝的诗句更是过目不忘。如唐人高骈的七绝: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读《红楼梦》时,探春编制的风筝灯谜更是铭刻在忘记中,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边,蔓向东风怨别离。不仅如此,在古今游子的眼中,风筝往往是寄托相思的信物,台湾诗人余光中就曾经写过一首诗,诗中说,他就是一只风筝,不论飘得多远多高,故乡就是那根绳子,绳子握在妈妈手中……,读着这流溢着浓浓思乡情的诗句,我常想起风筝,想起小丫,想起太多太多的童年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