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福恒的头像

宋福恒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07
分享

素油

素油

久居城里,吃着从超市里挑来选去的绿色食品,虽然下口,可总觉得有些淡寡。就说食油吧,瓶装桶盛,品种繁多: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香油……看上去黄橙橙、亮晶晶,摇一摇,通底清澈洁净。揭开盖儿,却嗅不出半点油味。倒出来,淋淋漓漓,稀得像泉水一样。用它爆炒,气清味浅;用它煎炸,泡少色薄。不由想起父亲用土榨榨出的素油了。

      素油,其实就是胡麻油。

    那年头,每到收秋后,生产队的社员大都学大寨去了,他们修梯田、打坝,在野外战天斗地;父亲凭着榨油的手艺,赤条条在油坊里忙碌,接受着烟与火的洗礼。榨一冬天油,既劳神又费力。虽说终日与油打交道,却从没吃胖身子,还浸了满身的油泥,滚烫的热水也蜕不下那身油皮。母亲说,这是油垢入骨,只有风吹太阳晒才能慢慢汲出去,只好让他铺一床破被褥,独自睡到凉房享清“福”了。

       队里的油坊座落在村子中央。朝阳的房子,一里一外。外边两间掏空,北面角落砌了地扒灶,上面斜按着平底炒锅,旁边是落地仓子。炒胡麻人端坐炒锅前,用磨秃的芨芨扫帚搅动锅里的胡麻。灶里炭火彤红、锅上胡麻翻飞,尘烟团团升起。呛得炒胡麻人咳嗽不止,双眼噙泪也不停手。只等胡麻变成褐红色,当肚爆开白花,才用秃扫帚推到仓里。

       仓子旁边是一盘大碾子。白砂石的碾盘、牛腰粗的碾子、碗口般的老榆树碾杆。黑布蒙了眼的小公驴拉着碾子飞跑,还不时甩甩尾巴,喷喷地放屁。看碾子的老头忙不跌地用簸箕铲起仓里的熟胡麻,转着碾道把它均匀地洒在碾脐下,再把碾到盘沿红糖似的油餎收起来,倒入里间的蒸锅中。

        里屋内,前面是火炕,靠窗台放着一溜油津津的铺盖卷,供干活的人休息。后面是油炕,按装了油榨。那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槽,铁板油底,扇形般油嘴伸到木槽边的油缸口。两根小胳膊粗的铁棒直躺在油底上面,那是用来固定油垛子的走条。炕上堆放着麻团、铁圈、垫子、油楔,墙角立着大锤。过道靠墙处盘着蒸锅。出号大锅上平放了打着孔的隔板,围着锅沿砌了二尺多高的筒型墙壁。碾好的油餎倒入蒸锅内,盖上厚实的柳木锅盖。坐在板凳上的小伙子不紧不慢地拉着风箱,火苗儿舌头似的舔着锅底。只等蒸锅冒上一个时辰大气,站在锅边的小伙子便揭开锅盖,操起大木铲,上下翻动着黑褐色的油餎。他裸着身子,小肚下围着条油渍渍的长毛巾。绽出条条肌肉的胳膊上下翻动,锅内的油餎哗哗作响。

        油炕上,身板结实脊背油光的父亲蹲在昏暗的油灯旁,捏着羊枪(用羊后腿骨做杆,锯短的子弹壳作烟锅)抽水烟。一锅烟燃尽了,敝足气一吹,烟灰划着弧线落到地上。右手在猪水泡揉制成的烟包里搓捏片刻,一个扁豆大的烟蛋儿团成了,伸出手按到烟锅上,压严实,贴紧灯火燃着,咝啦----,咝啦----吸着。看上去满悠闲的,其实他的目光从没有离开蒸锅。

         瞅着瞅着,他从气色上看出油餎熟透了。马上扔了羊枪蹦起来,抢过小伙子手中的大铲,猛地把熟料翻个底朝天。吆喝拉风箱的小伙子停手,让他从水缸里舀来水。父亲接过水桶,用瓢往蒸锅里均匀地泼水。泼过几拨水后,飞身到了油炕中间,把垫头放平、铁圈稳正、铺入麻团、捋顺麻捻,招呼油炕上小伙子把蒸锅里的油餎赶快用小笸箩端来。

        小伙子手脚麻利,笸箩穿棱于蒸锅垫头之间。父亲娴熟地将油餎倒入铁圈内的麻团上,梳理麻捻,收拢团紧,拧成疙瘩,隆在铁圈中央。再回手把两个铁圈掰匀称,就拽住拴在房梁上的绳头,纵身跳到铁圈正中。左脚踩在隆起的疙瘩上,双手揪着绳头撑起身子,顺时针旋转开来,右脚灵活地拍打着突起的麻饼边儿。那动作多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主演吴琼花的舞姿,脚尖点地,跃动转体。身轻如飞燕,空中舞翩跹。他在油垛子上跳着芭蕾,浑身的劲都用在脚板上,有节奏地搓揉着麻饼儿。这可是重苦力活,累得他大汗淋漓。蓬蒿般头发,杂乱无章,像刚从水盆拉出来一样。眉毛胡须挂满汗珠,大腿根的汗涔涔涌出,顺着腿的内侧流下去,直落到脚下的油垛子里。他顾不得擦汗,只把隆起的部分踩平,麻饼边拍光滑,才一松手跳下油垛子,继续原来的动作:放铁圈、铺麻团、接笸箩、倒油餎、撕麻捻、绾疙瘩,、拽绳上垛、跳芭蕾……十二次的重复后,蒸锅里的油餎尽了,一人多高的油垛子戳在油炕上。

       父亲跃起跳下,上气不接下气。釉光的额头青筋绽出,嘴唇发紫,大口喘气也不停下。他忙用绳索捆了油垛子,唤两个小伙子一齐上手,三个人合力把包好的油垛子推到油榨里的走条上,放倒整顺,摆好垫木,插入油楔。两个小伙子从墙角提起十八磅大锤轮圆了,使出全身力气,你一锤我一锤狠劲砸在油楔上。“嘿!”,“咚”,“嘿!”,“咚”的声音震得窗户的麻纸忽凸忽凹。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据他说,从蒸餎到上榨是一个连绪活,容不得半点松懈,否则会影响出油率),取下搭在肩上的毛巾,擦干身上的汗,蹲在油炕上喘气。灯苗儿随着轮锤扇起的风一闪一闪,映着父亲爬满油垢脸庞。   

        几百锤下去,两个小伙子弓着的脊背上滚出碗豆粒大小的汗珠。铁圈箍着的麻捻间冒出串串油泡,丝丝缕缕落到油底,汇聚起来流到油缸里。细微的“啦啦”声钻入父亲扎楞着的耳朵里,他紧绷的脸这才舒展开来。油楔砸到底,小伙子起出爆了头的楔子,换上厚一点的木垫子,把新油楔插上,再轮锤。只挤得走条上的油垛子一毫半分地向前移动,俩只铁圈并紧,麻饼锤头一般硬,麻捻上油泡不起才停手。这时,两个小伙子累的像断了纠头筋,立不住身子,耷拉着头爬到前炕油津津的褥子上喘粗气。父亲掀开缸盖眨巴着眼晴估算着这一榨的收成。

        一榨下来,百多斤的油缸满盈盈的。父亲将这半成品舀出来,过滤、回锅、加盐、高温、冷却后就是上乘的素油了。等进了腊月,乡亲们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提着瓶罐、背了罈篓来到油坊分油。父亲满脸堆笑,忙前跑后地打油,过称。稍有闲空,和乡亲们说几句笑话,做个鬼脸,还用油浸浸的手捏捏孩子们露在外面冻紫的小鸡鸡,逗得大伙儿乐呵呵的。

       一冬天烟熏火燎般的炼狱生活让父亲受尽苦难,但也得到颇丰的回报。他既多挣了半个成人的工分,还按出油率领到十多斤素油的奖励。这些油留够家里过年用的,父亲背了余下的到矿上跑了一趟“黑市”,换回百十斤玉米面,足够一家人度过春荒。

       当父亲得意地提着油瓶走回家时,一开门我就嗅到一股甘醇厚实的味儿。待到拧开瓶盖,浓烈喷香的油味沁入心脾。翘起瓶,紫红色的液体似膏如浆般从口儿涌出来,落入锅内,树起半尺高的油柱儿,倾刻又落下漫开,形成涟漪向锅边扩散。加温后,素油分子满屋运动,钻进我们头发里、衣缝中,走在街上还窜入路人的鼻孔呢!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水一般清洌,还一股劲冒泡泡。把筷子伸到油锅里,油泡泡顺着就爬上来,这正是炸煎的火候。母亲忙把备好的料放入锅内,随着“嚓啦啦”、“嚓啦啦”的声响,炸物就变色了。等大气冒过,熟物就浮出油面。黄灿灿的油糕、紫如如的油饼,看着就眼馋。咬一口,嚓嚓响,越嚼越耐嚼,越嚼越油气。咽到肚里,打上饱嗝还油星味呢。常言说,吃一个油花激灵三天,我想,吃一顿炸糕怕要激灵上一年吧!

      时过境迁,大型榨油机取代了土榨子,工序也减少了。加工出来的食油大桶小瓶地摆满超市的柜台,包装花丽、琳琅满目。店主美其名曰绿色食品。可我觉得还数老油坊榨出来的饱含着父亲汗水的素油别有滋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