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镇冰的头像

镇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19
分享

游屈原祠

初冬,带领学生拜访了位于秭归长江边上的屈原祠。它面江而立,如同江边群山一样巍峨却又是孑立在江边。行至它的脚下,极富地方特色的建筑令人耳目一新。拾级而上,阶梯陡峭,犹如蜀道之难,想着太白在《蜀道难》里喟叹着人生道路难于上青天的语句,不由想到了屈原的一生所遇。

太史公在他的《屈原列传》中记载了一段渔父与屈原的对话,渔父问屈原“何故至此?”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段话真可以算作屈原对自己一生所遇的总结。公元前317年,在屈原离开家乡3年后,他入主楚国政治中枢,开始主持进行变法改革,第二年他的变法跟所有历史上试图改变现状的人一样遭遇到了既得利益者的顽强反抗,他的前辈商鞅如此,他的后辈王安石也是如此,屈原终于不敌国内顽固保守派的打击,于公元前314年去职并于第二年流放至汉北地区,满腔的抱负尽付东流。随后的岁月里,等待他的是一次次的疏远和排挤,虽然在前299年他曾短暂的回到楚都郢,但三年后他又一次的被放逐到江南。政治上的不得志是他忠于的国君对他的不理解,更是同僚们对他的嫉妒和怀恨。没有人在政治上给予了他理解和信任,他是一个独行者,正如他自己在《九章·抽思》中所说的“既惸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没有一个知交,也没有谁介绍,只有一人孤独的彳亍于江边。

人们常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任何一位有志之士在仕途不顺时才会将所有精力都放到文学创作中。屈原更是如此,他那些流传千古的名篇大多是在他流放的过程中创作的。由于他的天才学识和楚地特有民俗民风的滋养,使得他的作品在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想象瑰丽奇特,句式变化参差错落。开创了与《诗经》齐名的“楚辞”体系,后以“风”“骚”并称于世。这种体式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活年代离他不远的宋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现在关于宋玉是否是他的学生尚存争议,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宋玉的作品一定是受到了屈原的影响,并且是深远的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宋玉作为屈原的学生也是可以的。只是从继承者方面,宋玉只能是只能是文学体式上的继承,而并不是一名屈子精神合格的传人。宋玉尽忠的是楚王而不是楚国,这从楚王“兰台问风”可以看出,“兰台”是楚王游玩享乐之所,这天楚王在此台上被一阵风吹的非常舒服,不由得问旁边侍奉的宋玉说:“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得焉?”而宋玉的回答几近谄媚“此独大王之风尔,庶人安得而共之。”固然是才华横溢,就算是才思敏捷,但是在为人处世上却是一副“明哲保身,寡廉鲜耻”之态,虽然史载宋玉活了七十六岁,但比起陈江殉国的屈原却是高低立判了。看来,屈原在他生后仍然孤独着。

继续沿着台阶而上,来到了屈原祠的主殿,空荡荡的大殿中只有一座屈原的雕像,孤零零的屹立在那。旁边有着不少游客转了一圈后马上一头扎进旁边的纪念品店里去购买纪念品了。

缓步向下,我没有回头,因为我发现我永远都触摸不到那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屈原了,永远都探访不到那个满怀柔情,激扬文字的屈原了,更不要说那个满怀孤愤,毅然殉国的屈原了。

我在旁人“不走回头路”的吆喝声中从另一边回到了祠堂的大门口,一眼望见了近在咫尺的长江,在阴沉的天气中缓缓东流,对岸的群山如同千年前一样沉默。这种天气是不是和三闾大夫沉江那天一样呢,我不禁沉吟许久,写下了如下的句子:

屈原祠中觅屈子,祠中空余橘颂文。

青山隐隐藏卜居,薄雾冥冥匿远游。

稚子童声传天问,声声切切达九章。

门外千载水送舟,欸乃一声江自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