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柳老松的头像

红柳老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0/18
分享

长篇散文 闲话永昌 第九章连载

长篇散文

            闲话永昌

              孙志明

                9

永昌在解放前曾遭遇过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与兵燹匪患,地震、干旱、风沙、洪水、虫害、霜冻、冰雹和瘟疫频繁发生,严重破坏了本就十分脆弱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经济凋敝、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

解放后,永昌曾有过一次辉煌的机会,在五六十年代,在苏联人的援助下,综合利用城北北海子泉多水多的优势,在东山头下的东水泉旁,因水质优良,建起了在那时很现代化的养鱼场;西流泉边因双湾宁远广种甜菜,建起了糖厂;观河塔下因县域内胡麻种植广泛,胡麻秸杆大量废弃,建起了亚麻厂;塔后石崖下利用聚集起来的泉水落差,建起了小型发电厂;石嘴子后建起了面粉厂,当然是为了永昌的优质小麦。这五个在当时大型而且很现代化的工厂,都是因地制宜、布局合利、循环利用城北丰沛的水系、小麦和胡麻等资源的优质项目。工厂刚投产不久,中苏交恶,撤走专家和技术人员,养鱼厂、糖厂、电厂、面粉厂相继荒废,剩下亚麻厂一直生产,直到七十年代毁于一场人为过失造成的大火。诺大的厂子里有几十座麻垛和胡麻秸杆垛,那些垛每个像是一座人字型房屋,着了怎么救都救不灭,燃烧了七天七夜,直到把车间机房库房办公楼都烧的干干净净,方才罢休。短短几十年过去,这五大厂消失得连痕迹都没有,城北丰富的水资源还在那白白日夜不息的流淌着,永昌县城周边至今再没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大点的工厂,使得永昌失去了一次工业农业同步发展的大好机会,但农业强县的目标最终还是实现了。

若那几个工厂没有荒废,一直生产,永昌的水磨坊不会存留到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才吃上虹鳟鱼,双湾宁远的甜菜也不会销不出去,导致绝种,县城周边甚至更远点的乡村不至于七十年代初才通上电,农民也不会不愿意多种胡麻,但世事沧桑,光阴多变,一些事物是不由人的。

七十年代毁于人为不慎造成大火的还有城西焦家庄的老油坊,那是一家很有些年份的老榨油坊,墙壁地面屋顶全是厚厚黝黑的油泥,不用火上浇油,窜升起的火焰照亮了半边天空,着了三天三夜才灭。

而在此期间,永昌有了三大水库,特别是农业学大寨期间,平田整地,广修水利,由西向东的几条横向输水渠坝得以修复加固,从头坝娘娘桥始,从南到北至金川峡水库的东大河渠得以畅通无阻,使得永昌大地的无数良田有了水利的保障,既使遇到旱灾也不怕,奠定了农业大县和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基础。那些当年修建的水利设施,直到今天还在厚泽辽阔的永昌大地。更了不得地是有火车站的河西堡由几个破落的小村子崛起,逐渐成为河西地区的一个工业大镇,给永昌地方增光不少。

在风云际会的年代,永昌也有过光辉的历史。1936年11月,红军西路军在永昌征战四十余天,曾先后在八坝、水泉子、北海子、东二十里铺、郭家下磨庄、水磨关、南沿沟、东寨等地同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部艰苦鏖战,同时积极开展红色政权的创建,建立起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____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及基层政权,其间,红军指战员的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和英勇不屈的牺牲精神,在永昌大地上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激发了永昌人民求解放、闹翻身的强烈向往。

县城北,校场山前,北海子森林公园内,建有一座座北朝南的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每到清明节和五四青年节,碑前献花缅怀革命先烈的学生、青年以及群众络绎不绝。

革命先烈播撒下的火种没有熄灭,鲜血没有白流,这首曾经流传于刘克庄、南泉、北泉、梅家寺等地的小曲《父子对唱》就是明证:

 (父)叫声娃娃听,

       你们都年轻,

       早早儿入红军,

       消灭那马匪军。

 (子)爹爹你放心,

       儿去当红军,

       消灭那马匪军

       大家们享太平。

(共十二章未完待续)

2018.9.8.晚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