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云广的头像

张云广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12
分享

小窗幽记

门与窗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通道,前者沟通着物质世界,门外有尘嚣,有俗世;后者连接着精神家园,窗外有风景,有移于风景的情思。

喜欢明人的《小窗幽记》,首先喜欢这个书名,于窗前凝思悟理,从容喜乐,自是一份别样的情怀了。尤其喜欢其中的一句:“鸟衔幽梦远,只在数尺窗纱。”窗内,人酣睡;窗外,鸟欢鸣。正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喜爱唐人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中的诗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在幽静的山中有一处居所的诗人已是让人羡慕,更何况窗前还有一片翠竹撑起的清阴。翠竹疏影印窗纱,酣眠抑或小睡都会是别有情调的。诗人定是像宋人辛弃疾那样“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段闲暇”。

宋人杨万里在一首《闲居初夏午睡起》的诗歌中写道,“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绿窗纱外,有绿芭蕉,有飘飞的柳絮,也有捕捉柳絮的烂漫儿童,好一幅美妙的夏日闲居图!

唐人杜甫的小窗外更是风景多多。你听,两个黄鹂鸣翠柳;你看,一行白鹭上青天;你远看,门前有东吴驶来的航船;你再远看,还有西岭上座座白色的雪峰。春天来了,景色美不胜收,因好友严武再次到蜀地为官而重返成都草堂的诗圣此时的心情也是极佳的。

窗外最丰富的风景可能在东晋陶渊明的眼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窗内,孤傲的陶渊明把一片孤傲的情怀洒在窗外的景色中。窗外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呢?有犹存的松树和菊花,有可以怡颜的庭树,有倦飞知还的鸟雀,有无心出岫的云朵,有一片苍翠的南山……

当夜幕拉下,小窗外更见几分妩媚之色和空灵之韵。

窗外月光静谧,最能拨动无眠者的情怀。“床前明月光” 触动诗仙李白的乡愁,“月色入户”让苏轼起身去承天寺寻友人一起散步。李白拟思妇情怀的一首《春怨》写得同样精彩,“落月低轩窥烛尽”,一个“窥”字 就让人遐思不尽。

晋人陆机《拟明月何皎皎》一诗中有句:“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在那一个宁静的夜晚,明月从小窗里探进身来,洒下一地清辉,爱怜之心大作的诗人想掬一把月光来亲近,月光却轻飘如纱总是不能满握。

爱月已成痴的诗人当属唐代的陆畅。他的《新晴爱月》一诗中有云,“起来自擘纱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安详宁和的夜晚,为了让几许月光轻落枕畔,诗人不惜把自家的纱窗弄破。而一个“恰”字是否也彰显了诗人物理学之光学常识的深谙?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这是宋人汪藻一首《点绛唇》中的词句。那一夜,月光柔和,铺在江面,铺于青山,把几条梅枝的疏影映在窗上,如一幅清浅的水墨画,难怪“人人都说江南好”。那一夜,词人展纸研墨,将此情此境写入词中。

虫鸣夜愈静,一个响着声声虫鸣的夜晚走进唐人刘方平的那首《月夜》中。“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窗外,人家院落一半月光一半暗,满天星斗向西斜去,天快亮了,一声声虫鸣透过绿色的窗纱传到室内,唧唧复唧唧,咏叹的是春日里生机勃勃的喜人调子,那是染绿的声音呀。

小轩窗,正凝望,窗外景色撩人,这次第,怎一个美字了得!


                                                                                ( 本文作者:张云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