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沾云的头像

王沾云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806/04
分享

智慧闪烁的时光

智慧闪烁的时光


——鲁院笔记



王沾云


在鲁迅文学院学习,关键的不是记住老师说了什么,而是老师所说的,能否转化成我追寻文学创作的养料,让我找到电光石火般的创作顿悟,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空间,找到自己独有的创作优势。

——题记




1

5月24日。星期二。

走进鲁迅文学院——

用来自山旮旯里的渴望,吮吸全国文学名家的思想。用全国文学名家的智慧,点亮山旮旯里迷茫求索者梦想的心灯。

我是在夜色苍茫的时候走进鲁迅文学院的。

接待我的是一位40多岁的保安。应该说,我是“鲁迅文学院第24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51个学员中最先来报到的一个。在门卫室里,保安详细地查看我的证件。得知我携带的行李中有一箱书时,他说,让我帮你搬这件行李吧,我对书很尊重。得知我就是这箱书的作者时,他说,很喜欢写作,经常到鲁迅文学院举办的培训班旁听,写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己经在国家级报刊发表了数十篇散文和诗歌等文学作品。听了这位保安的话,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走近大海,方知一滴水的渺小。走进沙漠,方知粒砂的渺小。走进鲁院,方知自已的渺小。

鲁迅文学院真是一汪大海呀。随便跃出一滴水,都会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门卫室的这位保安,就是这样的一滴水。透过保安的自信,我看到了鲁迅文学院的深隧。

走进鲁迅文学院,我的写作水平能得到提高吗?

入夜,我将走进鲁迅文学院的消息发在微信、微博和QQ空间里,朋友们都纷纷祝贺,希望我倍加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好好学习,多写美文。

大家对我走进鲁院寄予厚望,我也对参加这次学习培训寄予厚望——

不敢希望在写作上实现脱胎换骨,只希望在思想认识上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从理论上丰富和拓展自已的写作探索和实践。


2

5月25日。星期三。

现年46岁的吉布鹰升住在我的隔壁。这个来自四川省大凉山的彝族汉子,从家乡昭觉县出发,乘坐30多个钟头的火车,到达鲁迅文学院时,已是凌晨2点。

早上10点钟见到他时,正在宿舍里看一本新出版的《民族文学》。他黑黑瘦瘦的面庞,映衬着他的坚毅与执着。交谈中得知,这位年长我一岁的仁兄,善长散文创作,而且成果丰硕——

截止目前,已先后在《人民文学》、《儿童文学》《绿色中国》等报刊发表作品,部分作品还在美国、菲律宾、加拿大、香港等地发表。出版了《彝人族语》、《隐匿山间》、《智慧心语》、《有一种感觉叫思念》4部散文集,这些图书远销北美、日本、香港、台湾等地,被国家图书馆和全国各大学图书馆收藏。他还获得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2011年冰心儿童文学奖,2012年全国孙犁散文奖,第五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奖、首届四川散文奖、四川省报纸副刊一等奖等奖项。

他说:“为什么写作?我在守望家园,守望凉山,我的笔下流淌的文字让我找到了自我精神的回归。”

吉布鹰升用带着温情的文字,轻轻地感觉凉山,默默地守望凉山,静静地书写凉山,在遥远的大凉山上快乐而幸福地追求梦想……

吉布鹰升,我学习的榜样。

曾入龙,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这位现年22岁的布依族小伙,来自贵州省安顺市,现为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大三学生,是鲁迅文学院第24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最年轻的学员。

见到曾入龙,是在食堂晚歺的时候。戴着黑框眼镜,剪着小平,人很干练,也很精神。言谈举止彰显了他有较为广泛的社交阅历。众多的在校大学生相比,他有着更为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对人生、对生活充满自信。

他的自信源于他的自强。生于1994年的曾入龙,自2013年考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新闻学专业后潜心写作,每年的稿费收入达3至4万元,其中2015年高达5万元,不但解决上学的书学费和生活费,还有了一笔数额不小的积蓄,令同学们钦佩不已。

自强让在创作上不断收获成功。不断成功让更加自信。自信又推动不断走向成功。

在交谈中得知,曾入龙至今已先后在《诗刊》《星星》《美文》百余种刊物发表作品,经常有作品在各类评选中获奖。2015年5月,他受邀参加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山东寿光·青春诗会”,并获“谭克平杯”青年诗词提名奖,是年龄最小的获奖者者。2015年12月,他的组诗《放牧云朵的风》刊于《安顺文艺》2015年第12期并年度佳作奖,是年龄最小的获奖者。截止目前,他已在全国各种征文中获奖一百多次。

2016年1月,曾入龙的新书《何曾吹落北风中:从宋诗里开出花来》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贵州大学里引不小的轰动。

后生可畏啊!

我对这个年轻的布依族后生的发展充满期待……


3

5月26日。星期四。

在班会上,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邱华栋到会作了讲话——

鲁迅文学院是文学的殿堂,是作家的摇篮。鲁院参加培训,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大家都是各民族的作家,在鲁院学习,一定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激发大家不断共同进步。

的确,邱华栋院长的出现,教室里就形成了一个很强大的气场。邱华栋是当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10多部,中篇小说30部,短篇小说180多篇。各种作品结集为90多种版本800多万字是作家们学习的楷模。

有文学评论家这样说——

邱华栋在作家群里,至少在新生代作家群里的确是鹤立鸡群。他的一系列作品在文学备受冷落的今天,依然保持着骄人的印数和发行量,实在让他的不少同行望尘莫及。纵观邱华栋的作品,篇篇都属于现实主义之作,他的作品溢洋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像年轻人的脉搏一样强烈地波动。

聆听邱华栋院长关于文学创作的见解,我的感悟犹如拨开层云见曙光——

他说,诗歌是语言中的黄金。诗的特殊性在于浓缩,浓缩到了无法稀释的就是诗。我总是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读诗,以保持我对语言的警觉。我希望我的小说有诗歌语言的精微、锋利、雄浑和穿透力。

他说,散文随笔的写作,最重要的就是见性情,不能空泛,陈腐,不能长篇大论地抒情和议论。散文只有贴近地面和人性,从细处着手,通过微观察耐心地去叙述那些琐碎庸常的事物,并把自己独特的个性、思想和感知贯彻始终,作家的精神世界才会大放异彩。

他说,作家视野开阔了,胸襟扩大了,才可以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大作品。

学院培训部副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赵兴红说,鲁迅文学院是一个平台,既是文学创作的提升,又是各民族的融合。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能够学有所得,超越自己,提升自已。

她说,文学昭示于人的,不是小我之忧愁与苦难,而是直面创伤、战胜苦难、修复病痛的坚强与勇气文学的使命在于照亮生活,温暖心灵。

她说,人性、尊严、信仰、大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不管以前有多少忏悔与坎坷,人们都能在文学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和救赎。在文学的昭示下,作家在历经一字一句的敲击与修炼之后,一定会到达圆满的彼岸。

赵兴红老师用文学评论家的视角,为作家们实现超越自我提升自已进行了铿锵有力鼓劲。

一定珍惜机会认真学习,超越自我,提升自己我暗下决心。


4

5月27日。星期五。

在开班典礼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吉狄马加的讲话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

他有一句话,让我深感热爱文学的自豪——

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对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有一句话,让我深感身为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者的自豪——

少数民族作家扎根丰富多彩的创造实践,创造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对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凝聚各民族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他有一句话,让我深感少数民族作家的责任重大——

少数民族作家,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唱响爱国主义旋律,牢记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把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神圣职责担负在肩,坚守中华文华立场,创作出具有中华底色、鲜明中华精神的文学作品,反映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运与发展变化,引导全国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现,通过文学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彰显时代风貌、民族精神与中华气派。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和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诗人,吉狄马加一直在诗歌创作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观点与实践——

诗歌的本土写作,说到底就是要求诗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成为自己所代表的文化符号,都应该义无反顾地代表这个文化发出自己必须发出的声音。诗人之所以被称为诗人,其从来就不是一个职业的称谓,而这一称号却是一个人所共知的社会角色,诗人在更长的历史时空中,其承担的社会角色,毫无疑问就是他的祖国文化的第一代言人,同样也是他的民族的无可争议的良心。在这个消费至上和物质主义的时代,或许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怀疑诗人在今天存在的价值,对此不用担心,因为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类伟大的文明的延续就不会停止,而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的诗歌,就不会丧失其崇高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这个让人类处于极端困惑,并正在遭遇深度异化的现实世界里,诗歌除了其固有的审美作用,以及用词语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人类精神高度外,其实诗歌已经勇敢地承担起了捍卫人类伟大文明的重任,已经成为了反抗一切异化和强权的工具。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今天的诗歌写作,已经不仅仅是诗人的个体活动,当面对强大的经济世界主义和国际经济强权的压迫时,一个世界性的诗歌运动,正在这个地球的许多地方开展起来,而这一诗歌运动本身,正以其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抚慰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的心灵,并用诗歌点燃的火炬去引领人类走向一个更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理想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别的,它会让人类再一次相信,这个由诗歌构建的精神高地,就是通往明天的真正的乌托邦!

实践创造辉煌。这位从大凉山深处走出来的中国当代著名彝族诗人,已在国内外出版诗集、文集四十余种。曾获第三届新诗(诗集)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诗歌奖最高奖、第四届民族文学诗歌奖、庄重文文学奖等。2006年被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章和证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在我们面前,他不仅是中国作协和鲁迅文学院的领导,更是创作实践的一座高峰。

敬畏文学,热爱文学,投身文学,用丰富多彩的创作实践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5

5月27日。星期五。

聆听中央党校文史部原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熙明教授的专题讲座《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文化思维》,他对文化独特见解,犹如划过天边的一道道闪电,让我在迷茫的求索中获得不少新的启示

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化和化人——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人类文化是与宇宙演化、生物进化并存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化的首要功能是培育和塑造人让更多的人变得优雅、高雅和高贵,成为精神自我的文化存在。文化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的生活态度人是文化道德价值的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载体。文化是有生命的整体真正的文化真实的文化都有生命的气息、生命的温度、生命的情怀、生命的趣味、生命的意志、生命的秩序。人是文化的存在,说文化,其实就是说人本身,是在说人性、说人生。

文化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

讲文化,不只是教给受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唤醒受众的文化自觉,唤醒受众对人生对命运的认知自觉。文化解决的,不仅是知与不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去掉信与不信去讲文化,就犹如剥离灵魂去解剖文化尸体。

文化的进步才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不是终极目标。如果不把人的精神需求、文化的进步作为发展目标,政治和经济无论如何繁荣和发展,社会终将是混乱的。就一个家庭来说,只把挣钱作为目标,家庭最后终将毁灭。就个人来说,追求名利并没有错,错的是将追求名利作为追求的目标,终将成为名利的奴隶而走向毁灭。名利只是手段,精神上的追求才是目标,这样才不会被名利所累被名利所害,名利才会成为助推你不断走向成功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

中国人的特质是中国文化——

中国人在精神世界里注满了中华文化的生命个体。儒家文化倡导的“天地君亲师”和“仁义礼智信”,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遗传基因密码。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来说,既是客观的外在,又是主观的内在,是一种主客俱在内外兼备的生命个体。

核心价值观的固有根本传统——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最大公约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精神的公共品,不分民族种族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信仰,每个人都能使用和享用。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是有其固有的根本。传统就是固有。抛弃传统,就是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传统是现代的营养液和土壤,现代是传统的空气和阳光。二者是统一生命体的两端:传统是根须,现代是枝叶。背对现代的传统只能是死去的文物,离了传统的现代只能是无根的浮萍!


6

5月30日。星期一。

聆听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的专题讲座《作为方法的边地》,对正在创中探索的我来说,就像茫茫黑夜里突然出现的明灯,让我欣喜若狂——

中心点的选择,是空间上的自我认定,也是心理上的自我认定,也是文化上的自我认定。每一种文化,都倾向于以自己的世界为中心。每一位作家,都应当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地图。在这张地图里,我是中心,我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心。从这个中心出发,去透视世界、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提出对世界的认识和阐发。

李敬泽先生曾任《人民文学》主编,长期从事文学批评文学创作,荣获过中华文学基金的冯牧青年批评家奖、花地文学榜年度批评家奖、鲁迅文学奖批评家奖、华语传媒大奖批评奖等奖项,出版多部文集和专著。他的观点,是方法,更是路径,让我的自信被撞击出顿悟的火花——

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一个身处边地的作家,拥有自己独特传统、文化和地域,就拥有了一种先天的优势。每一位作家都需要有一种自觉,以我在地理上、空间上、心理上、精神上所站的原点看世界,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判断。作家以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地方为中心,必须认识自己所在位置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对世界有什么意义,在世界背景下思考自己比较自己,用自己独特的传统和经验来应对世界各地汹涌而来的复杂的普遍的现代的经验,提出自己新的看法、新的发现、新的判断,提出具有普遍性的、对世界有指导意义的看法和观点。

聆听李敬泽先生的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以边地为中心看世界,作家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少数民族作家应当反复思考,我的创作在这个时代和这个世界上意味着什么,我的所在地意味着什么,可以成为自己的力量,或许会成为我的限制。但是,任何限制在艺术上都是风格和特的先决条件。作家应当知道自己的限制条件何在,这些条件决定了作家能看到什么能做到什么。在这些限制条件下作家看到了也做到了,这就是作家的创作风格和特

作家的创作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须深刻琢磨自己的风格在哪里,而且要在现代经验的前提下思考它。要身处其中想问题、看问题和表现问题。要身处其中,用独特的视角感受到生命的充沛、饱满、复杂,进行独特的艺术表达。

作家的创作要形成自己的色,必须从内心深处明白什么是自己的特色。特色不是标志性的、符号性的特色,而是生活中、人性中那些在各自的条件各自的传统各自的内在生活中所发展出来的特殊的记忆和独特的认识。特色不在于外在的景观上,而在于内在的本质真实的生活。符号性、标志性的东西,只是外在的特色。深刻认识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普遍性的、一般性看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特的问题和看法,才能写出深刻的内在的独特的特色。

总之,李敬泽先生的讲座,既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养料,又为我们的创作实践指明了方向和路经,收获颇丰。


7

5月31日。星期二。

聆听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土家族作家叶梅的专题讲座《光荣的荆棘之路》,我犹如一朵旱地的野花获得雨露的滋润,守望的目光化成了奋发的自信——

一个人所以成为作家,是因为他习惯于辨别事物的根本性质和特色。别人只看到了事物的部分、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他却看到了事物的全部、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和精神。

叶梅老师的话,让我顿时明自了成为作家的条件。要达到这个条件,我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辛努力。

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上,叶梅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她创作了很多少数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获得过《中国作家》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湖北文学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奖项。叶梅老师曾担任《民族文学》主编,曾担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等评委,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鉴赏水平堪称权威。

听了叶梅老师的讲座,我对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准确把握创作价值的要义和方法。文学的价值所在,就是展现灵魂和精神的模样。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就是因为文学能够体现对复杂的社会、复杂的生活、复杂人性的忧思。少数民族文学一定要体现民族精神攀升的高度,通过作家独特的发现构建时代精神少数民族作家要善于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独特的思考,写出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复杂善于从普通人身上捕捉到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要的本质和精神。

善于抓住创作路径的性质和特质。少数民族的文字,是这个民族不可磨灭的记忆,是这个民族存留的活化石,是这个民族的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抓住根本性质和特色的路径。少数民族的很多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是通往文学创作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路径。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和宝藏。每一个少数民族作家,都要善于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中找到这些特质和宝藏寻找具有特别意义的事物,通过复杂的生活,将其中的特质提炼出来。将所写的事物置放在时代与社会中进行比较,看是否抓住了事物的全部,或只是抓住了部分,找出与其他作家书写的差别,这就是抓住了事物的特质。停留在文化事象的描写,只是抓住了文化的标签,而不是文化的本质。

灵活运用创作原则的技巧和方法少数民族文学是时代的发声,也是自己民族的时代发声。面对时代进步,少数民族作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写作作出思考判断面对现代化,少数民族作家善于把独到的、令人忧危的、令人深思的本质挖出来,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放在事物所在的县、乡、村的具体环境里进行比较,通过对小地域的书写,阐发对全域现代化的忧虑和思考。要善于处理文学跟政治的关系,既不脱离政治,又不屈从政治从生活出发,对时代进行深情的、善意的关注,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思考,对生活进行深刻的剖析。政治在作家的心理上不是枷锁和桎梏,而是文学对生活的表现和阐发。要增强批判意识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事实的描绘、对故事的讲述,提炼出一种对时代对世界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和价值。文学创作不回答是与不是或对与不对或好与不好,而是在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的关注过程中,发现人的命运,讲述人的故事,张扬好的东西和美好生活,批判不好的东西和丑恶现象。

选择文学创作,就是选择了一条光荣的荆棘之路。这条路上充满着探索、充满着艰辛。选择文学创作,我无怨无悔。


8

6月1日。星期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清华教授的专题讲座《当代诗歌写作的直觉与无意识活动》,用新的思维、新的视角,为文学创作中的追寻者、探索者带来新的启发、开启了新的视野。

无意识活动在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

诗歌中的无意识内容,已经成为一个现代的美学要素,因为现代人思维的丰富与复杂性,业已超出了古典时代单纯的道德化,它承认了无意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合法性。而且,其暧昧性、不确定性和复合性,其诉诸无意识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敏感与微妙,都成为诗歌的必要和必然内容的一部分。在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中,无意识活动也同样是一种重要的美学要素。

无意识活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大量存在——

用弗落伊德的心理学观点审视,可以从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读出男权主义叙事经验。在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著名中,都流淌着男权主义意识。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话语流露,是一种隐藏着的文化,跟作家的道德没有关系。

文学创作离不开无意识活动——

诗歌是一种与无意识活动密切相关的创造,需要“灵感”。“灵感”是一种无意识活动,无论古今,诗歌中都有活跃的无意识。现代诗歌中更多,而且更加强烈地走在前台。好的诗歌,不止是诉诸人们的情感、思想、理性和观念,也是诉诸于人们无意识。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

掌握无意识活动的基本理论是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无意识活动的前提——

意识结构犹如冰川,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次。意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川的一角。前意识是中间部位,是可从无意识进入意识的记忆。无意识处于最底层,是被压抑的的记忆。

人的意识结构决定着人的人格结构,人格结构又影响着意识结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

本我处于心灵最低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自我处于中间一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理性或正确的判断。

超我处于最上面一层,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照至善原则活动。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

掌握无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在文学创作中灵活运用无意活动的路经——

古代诗歌中无意识内容,主要是利用直觉经验。当代中国诗歌中的无意识内容分为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和个体无意识的内容。个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表现形式有精神分裂式的话语升华、性意识的巧妙改装、利用性直觉经验及其他直觉经验,如记忆的恍惚性、幻觉与恐惧、下意识的扩展等。


9

6月2日。星期四。

读《民族文学》,著名满族作家蒋巍的几句话深深地触动我。他说,少数民族作家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责任。他说,只要少数民族作家回到家乡那个神秘的泉眼——娘唱的英雄史诗,饱饮一泉圣水,然后静坐听雄魂长啸,历史回声,且看哪个不豪情万丈、石破惊天!他说,我们要像老祖宗拔出腰刀一样,从史诗的泉眼中拔出最锋利最耀眼的想象力之剑。

是的,作为布依族,布依文化是我的精神家园,是流淌在我灵魂深处的血液。只有牢牢抓住布依文化悠远的源流,我的写作才会源源不断才会生机蓬勃。只有站立在布依文化巍峨的山峰上,我的胸襟我的视野我的思维才会变得更加广阔。

是的,作为布依族,我没有理由远离布依文化更不可能远离布依文化的滋养。只有深深地浸泡在布依文化浩瀚的汪洋里,我的想象力我的构建力我的表达力才会得到永恒的润泽。

是的,作为布依族,只有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才会自觉敬畏布依文化、自觉吮吸布依文化、自觉坚守布依文化、自觉传承布依文化、自觉弘扬布依文化,让布依文化成为润泽布依族地区发展的甘露,成为润泽布依族作家创作出不愧于民族不愧于时代的作品的养料,让布依文化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繁荣。

牢记布依族的文化特色,书写布依族的传奇故事,我没有资格懈怠,只能坚持,永远坚持。我相信,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文学创作的求索路上,一定会是阳光灿烂、鸟语花香!


10

6月3日。星期五。

听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著名学者白庚胜的专题讲座《增强文化自信 建设精神家园》,理论上增强了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从思想上增强了少数民族作家书写文化自信的责任提当。

书写文化自信,要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性——

各民族的文学要发展,中国的文学要走向世界,需要各民族的作家,需要中国的作家们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有生动力,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不可有中国梦的实现。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一旦消退,就很难重新崛起,有的还会渐渐在历史的长烟中消失。

书写文化自信,要深刻理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最根本的内容。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的肯定,具有行为肯定、经验替换、语言鼓励、情感满足、信仰坚定五个层次。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以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为支撑坚持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

书写文化自信,要坚守民族文学的珍贵特质——

文学是引领文化繁荣发展的先锋,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旗手,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中国道路的主力。少数民族文学是保存少数民族文化最鲜活的形式要突出国家情怀,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仅本民族所有、其他民族所无的优秀特质。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书写开拓和张扬,源于那些极有价值的珍贵特质。少数民族作家要坚守审美标准,立足民族文化与历史,以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依托,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为民族书写、为人民放歌、为国家抒怀,创作出具有时代高度和国家情怀,能体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作品。

书写文化自信,要把握民族文学创作的原则——

坚持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旗帜鲜明地歌唱共产党、歌唱社会主义、歌唱改革开放,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方面承担战略重任,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坚持对各民族的生存智慧、生产经验、生活知识、精神道德进行最敏感、最前沿、最深厚的文化表达深度书写与开拓创新,通过文学创作推进文化建没,不断增强各民族的自豪感、自识力、自信力。

坚持发挥风淳、气正、言美、境远、意深、思精的品质优势,尊重多样化,包容差异性,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批评,从形式到内容,从体裁到题材,从风格到技巧,从观念到意识,全面发展繁荣,更好地交融于中国文学的整体进步之中。

坚持把弘扬崇尚自然、爱惜生灵、热爱生活、勤劳简朴、各族相亲、敬重长者、热情好客、守望相助、讲求道义、勇敢无畏、信守承诺、非义不取、自尊自爱、重情重理等美德和理念作为重要内容,让文学的养心、育人、教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扬。


11

6月6日。星期一。

聆听《南方文坛》杂志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张燕玲的专题讲座《当下民族文学创作的难度》,我心灵深处的顿悟弥漫成了创作的深沉理智——

少数民族作家,少数民族的边地作家,在市场化的背景下,要引起文学界的普遍认可,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依靠作品。用自己独特的书写,将民族思想情感的独特性与世界的普遍性联通起来,这样的作品一定能够引起关注。总之,作家只能靠作品说话。

    聆听张燕玲老师的讲座,我深刻体会到,少数民族作家在创作中要做到“将民族思想情感的独特性与世界的普遍性联通起来”,需要把握五个方面的要求——

进行有难度的写作。回到传统,回到经典,这是阅读和创作的根本。在信息时代,信息碎片化,阅读碎片化,获得的经验都是间接的。生活在当下,却不关心、不了解这个时代。所以,应当提倡有难度的写作。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信仰坚守、历史文化、生活景象等,都需要这个民族的作家向外界进行讲述。多读经典,进行有难度的写作,是少数民族作家讲述民族传奇故事的终极目标。

抓牢做人作文根本。市场化是双刃剑,它与大众传媒的共谋,会给文学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但不能完全去迎合市场化,甚至在庸俗、低俗、恶俗中丧失文学之面、人生之面、世界之面,丧失人性的追求和能力。一个人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情怀、良知、风骨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只有打通、接续、连接和传承现代的文脉和中华民族的或者各多民族的优雅、高贵,做人和作文的根本才不会失落。

永远坚守文学内核。文学是人类精神最内在的本质反应,核心的含量、重量、质量都不可能改变,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民族文学的格局怎么变化,文学的本质和品相都不会改变。只有对文学内核的坚守,才可能有新鲜的发现、感知、表达,这个新鲜的发现,就是别人没有你有的东西,就是独特性,就是个性,个人性。个性化是文学的特质。

关注文学创作高度。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首先要关注写作本身,然后关注自己的民族身份,因为民族身份已经融入血液。只有更多地关注作为文学创作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才会去思考如何去接续哪一个文脉,适合哪一个文脉,包括脚下的大地,接地气,追求理想,追求穿透世道人心的艺术语言,追求地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艺术性的有机融合,然后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学世界。

书写民族独特优势。民族地区的差异性、思想情感的独特性是民族文学创作的丰富资源。在差异性和独特性中去探求人类所共有的普遍性,是民族文学的优势所在。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在写作中去追问文学永恒的、与经典相通的那一部分。坚持以传奇历史与现实的资源去书写本民族历史与民间精神,以乡土情结、生命意识与世界眼光去挖掘民间地域以及民间文化的秘密,并呈现出他其中的诗性,然后用想象力去赋予它生命力、赋予它故事、赋予它历史。

聆听张燕玲老师的讲座,我还对散文的创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她说,散文是一面照妖镜。作家的学养、功力、叙述、文采、品性怎么样,散文写出来一看就明白。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的内在神韵,缺乏一种及物的写实精神,写出的散文一看就知道他的高下。

她说,要想把散文写好,必须寻找文脉。在动笔之前,要先读一些先秦散文,看一些魏晋歌赋,了解老祖宗们是怎么写散文的。同时,还要多读众多前辈的散文作品,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她说,写散文是以我为中心的叙事活动,要以真实的面目面对读者,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虚伪。散文的写实注重鲜活的细节,强调沉默比抒情更重要,追求结实有力和有精神有风骨,是用有力度、有温度的文字去叙说生命。

在顿悟中行动,我将固守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人心、走向人性的品象,用散文创作体现少数民族文学的地方性关怀。


12

6月7日。星期二。

来自《民族文学》期刊的安殿荣和孙卓两位编辑老师,通过点评学员作品的方式,就文学创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对话。两位编辑老师各自点评3位同学提交的作品。其中,安殿荣老师点评诗歌,孙卓老师点评散文。

我提交的《山林豺狗》和《患病更觉父爱酽》两篇散文,得到散文编辑孙卓老师肯定与好评。她认为,这两篇散文最大的成功就是运用了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山林豺狗》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通过书写边远山村的山林,在现实与历史的交替中,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构建提出了深刻的发问。《患病更觉父爱酽》具有强烈的感恩情怀,通过书写个人的私密情感与故事,用难予割舍的亲情表达与大众产生共鸣。生动的细节描写,让两篇散文的叙事变得生动感人和具有艺术感染力。

文学大刊编辑老师的肯定,让我的创作自信得到增强。


13

6月8日。星期三。

聆听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著名作家成曾樾的专题讲座《发现与切入》,我在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上获得了很多新感悟和新收获:

文学创作需要阅读——

阅读是作家获取信息知识和写作技巧和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阅读有书本阅读和体悟阅读两种。体悟阅读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具有扩充眼界、见识和知识的作用,是一种活的阅读,给人的记忆深、感触深、收获大,弥补了书本阅读的不足。作家需要这种弥补,用考古的兴趣、细致和耐心去考今。

文学创作重在发现——

文学创作需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新东西,发现别人无法想到的深度。短篇小说创作的才能,就是发现才能。若想把生活写透,那就需要从寻觅和发现入手,善于从生活里找到自己的描写对象,找到那个用以“见大”的小东西。短篇小说的创作就是一种探索、寻觅和发现的过程。

文学创作讲究角度——

文学创作要善于从一个人们普遍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调动人们的视觉和情感。当人们还沉浸于某一特定氛围之中的时候,要学会超越那些暂时的、表面化的、情绪化的状态,善于在现实与未来、现实与永恒之间搭起一座精神相通的桥梁。小说创作的有效角度是“宜智取,不宜强攻”。写小说与打仗的道理一样,正面强攻往往都没有好的结果,所谓的费力不讨好。实践证明,凡属于正面表现某一主题或重大事件、题材的小说,往往成功率都不高。而有些作品,表面上看似乎与所谓的重大事件隔着一定距离,或是侧面表现,或是间接表现,但这些作品反而常常是最后大获全胜。这就是“智取”。生活就在身边。作家的生活体验与童年记忆,对创作非常重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生活,用个体的记忆去触发大众的时代记忆,作品就容易获得成功。

文学创作强调细节——

文学的功底在细节上见功夫。细节描写是一种细微的、具体的、艺术的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的表现方法,是作家在作品中表达自已独特发现与感受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形成文学作品强大生命力和深厚艺术魅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无成功的细节描写,衡量一篇作品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好的细节有五个特征:一是必须是真实的;二是应当是独特的;三是有助于刻划人物性格或情节发展;四是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或值得回味的内涵;五是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力,能在读者的头脑里铸成永久的记忆力。一位著名作家和评论家说,评判好作品的标准关键是看细节:有没有细节,有多少细节,有多少好的细节!

    是的,生处一个伟大的时时代,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总得发出自己的一些声音,发出一点与众不同的声音,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否则愧对自己的人生,愧对伟大的时代。学习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用作品的魅力从精神上调动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4

6月9日至11日,星期四至星期六。端午节放假。

阅读由中国作家协会编辑、作家出版社出版的“2013.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论坛文集”《中国梦的多民族文学书写》。书中的很多观点,都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共鸣,让我深受启迪。

《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说——

传播美好是我们的责任。实现“中国梦”,写好中国故事,每一个民族作家,都应当把自己民族最美好的人物形象写出来,而不是去揭短和展示丑陋。

是的,少数民族作家,就是要让读者从自己的作品中看到那些激荡人心的正能量,就是要让读者从自己的作品中看到各民族同胞在融入大时代过程中迸发的奋进精神,就是要让读者从自己的作品中看到少数民族地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是的,我们一定要牢记,传播美好是少数民族作家的责任。

著名作家梁鸿鹰说——

书写中国梦要讲述中国真相。隐在历史或现实表面之下的真相,那为我们所未知、所未尽知的一切,极具文学价值,有待作家深入挖掘,揭示真相经常成为作家的创作冲动,或直接变成文学创作的母题。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度,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时光推移中,不断消磨、掩盖甚至泯灭其真相,成功揭示真相的文学书写在当今特别值得推崇。

书写中国梦要写好中国变化。要表现好中国变化的根源,多书写各族人民满怀梦想,积极参与中国变化、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历程,书写对世界贡献越来越大背后所蕴藏着的各民族创造的巨大力量。中国变化是贯穿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中的一条鲜明红线,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举世瞩目变化,值得各民族作家倾力书写。写好中国变化,各民族作家要立足展现积极的、正向的生活。要热情关注当下中国主流社会和谐奋进的现实生活,积极表现当下中国社会、当下现实问题和人民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付出的智慧和心血,将中国各阶层的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行动作为文学书写的一个重要内容。

书写中国梦要展示中国价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有积极的思想价值、道德力量,尤其在主流价值方面,倡导什么、弘扬什么、坚守什么,通过自己讲述的故事,可以得到最为鲜明的反映。这是文化建设、文艺创作中带有根本意义的追求。写好中国梦,述说美好的道德价值坚守,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生活的更加完善,是文化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书写中国梦要树立人民形象。要塑造中国各族人民新形象,深入挖掘新人的品格,把他们身上蕴藏的实现变革的动人之处揭示出来,将那些有改变现实的行为能力、心灵向往美好的人们作为文学的重要书写对象。要心怀面向未来的勇气,多书写在新时代、新社会变化中新人形象的新风貌,多向外部世界展示那些蓬勃向上、心灵美好、有目标、有追求和有实现理想能力的新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

梁鸿鹰关于如何书写中国梦的论述,是观点,更是经验,是方法,更是路径。对于生长和生活在少数民族区域的少数民族作家来说,认真书写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真相、变化和民族地区的精神、民族群众的形象,是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地区实现繁荣发展、团结进步的需要,是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中树立少数民族形象的需要,必须永不停歇地走下去。

著名作家赛娜.伊尔斯拜克说——

当代世界文学的格局中,不少获得诺贝尔文学的作家在该国都拥有该国少数民族作家身份。他们立足于民族命运的经验,但总是能够吸取多种文化营养,书写民族精神的尊严,更有效地超越民族的界限,对一般的、普遍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的文学表达。每个民族都面对着共同的世界,可每个民族却又有其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少数民族文学在整个世界文学格局中有多大的发言权,取决于对民族特殊意义世界的进入程度,以及能不能真正进入本民族的最隐秘的心史,找到并创造出一系列能够横向扩展延伸的富有世界意味和生存普遍意味的话题。少数民族作家所依托的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特色浓郁的场景,仅仅是一种叙事媒介,是可以寄寓象征的文化符号,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精神普遍审视的过程和结果。处理某一题材、反映某一截面的生活时,要对其作历史的、人生的、文化的、人性和道德的多方面的思考,让作品的主旨超越所写生活的表面,让作品的思想内容具有更广的涵盖面和具有更深的历史穿透力。要以悲天悯人的大智慧、大爱心去观察关爱社会和人生,从不同命运遭遇的个人身上看到人性的喜与悲,并以此呼唤人的良知,从而满足更大层面读者的审美需求,引起不同民族、不同派别乃至不同国度的人的共鸣。

从赛娜.伊尔斯拜克的这段话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成为一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有声誉的作家,至少必须做到三点:一是要立足于民族命运的经验,书写民族精神的尊严,更有效地超越民族的界限,对一般的、普遍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的文学表达。二是要真正进入本民族的最隐秘的心史,找到并创造出一系列能够横向扩展延伸的富有世界意味和生存普遍意味的话题。三是要以悲天悯人的大智慧、大爱心去观察关爱社会和人生,从不同命运遭遇的个人身上看到人性的喜与悲,引起不同民族、不同派别乃至不同国度的人的共鸣。


15

6月12日。星期日。

举行文学创作面对面对话。鲁迅文学院培训部副主任、文学博士、著名文学评论家赵兴红和培训部教师谭杰、赵飞,采用点评作品、回答提问等方式,就学员们创作中的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提出了很多对文学创作具有共性指导的观点和方法。

谭杰老师——

成熟的诗人在作品中都少有排比句,也少用成语和嗷口的句子。即使要用,都要换成其他形式的句子。

散文要真实。但书写真实不是照像,不是平铺直叙的记录,需要的是对个体生命、情感的升华的体验,需要有在真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象。在表达上,要留足作者与文本的空间,不做或少做说教式或口号式的表达。

赵飞老师——

如何把乡情、亲情类题材的文章写得与众不同?突出本民族的生活与文化跟其他民族不相同的地方,写出自己的秘密,写出个人化的、私人化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增强读者意识,将自己的秘密与读者的秘密联通起来,用自己的秘密触动读者的秘密情感形成共鸣。

赵兴红老师——

文学作品不是给读者一种答案,而是给读者一种发现或呈现,是对传统、对文化的一种发问。

文是书写个体生命体验的文学作品,需要用价值观和方法论来提升这种体验。以边地为中心,思想的深度、境界的高度、视角的宽度、目光的长度,决定着作品的深度、高度、广度和远度,决定着作品的影响力。以边地为中心,要放眼世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才能在作品中提出一种与众不同但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发问,才能让读者从作品里获得一种全新的发现。

写散文需要积累和顿悟,有的甚至需要多年的积累和顿悟。

借鉴小说的笔法来写散文,散文会显得更有艺术感染力。


16

6月13日。星期一。

聆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一级作家、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柠的专题讲座《当下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及评论问题》,我的创作视野和境界得到了拓宽。

知道了当前文学关注的热点——

“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是作家以记者的眼光观察生活,用作家的思维思考生活,用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和新的形式透视人的心灵和思想,是作家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延伸,用文学的艺术剖析人的命运和社会的本质。“非虚构写作”与报告文学的区别在于,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非虚构写作”只有写实没有新闻,没有先入为主的定调,既记录好的一面也记录不好的一面。在“非虚构写作”过程中,作家不是记者,但要像记者一样如实记录。“非虚构写作”强化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关注社会,关注他人。

年轻人关注的重点。文化程度不高的那部分,关注的是网络文学。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出生的这批年轻人,被称之为“小清新”一代,在审美趣味上,他们喜欢比较清新的东西,喜欢清新一点的风格,比如带有中国古典美学风格的作品。他们对“物语”比较迷恋,重在关注“物”自身的历史,比如一朵樱花的绽放和凋零的历史,而不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一代人审美趣味的变化,影响着当代文学传播。

边地少数民族题材写作。在国内,北京、上海是中心,其他地方都是边地。中心地区经济社会很发达,但不一定就是文化或精神的中心。很多人,既享受这种发达,又责骂这种发达,想离开,却又舍不得离开,于是在责骂中赖着不走。这是中心地区普遍存在的“口是心非”文化。生活在中心城市的作家们,因为受到“口是心非”文化的污染,在叙事上越来越复杂,复杂到了已经让人看不懂。词汇系统与语义系统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裂痕,一方面是语言符号大量繁殖,一方面是基本情感的表达力几乎丧失。边地题材文学、少数民族题材文学,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表达的情感是纯净的,语言也是透明的,叙事重返了简洁、简单、明白和确定性。提供的是一种非常确定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坚守自己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坚持用透明的语言表述文化与精神的担当,是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坚持的创作方向。

知道了“文化小说”的基本特点——

“文化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模式就是“人不变环境也不变”,人物性格发展退到了次要位置,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世界的永恒关系等文化问题被推到了前台。人不变,环境也不变,但世界在变,人的生活里总有生、老、病、死在发生。不同的人,对待生、老、病、死的态度不一样。不变当中有微变,这就是“文化小说”的叙事基础。在应对生老病死这些基本人类事件之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采取的应对方式也不同,所以“文化小说”的叙事具有浓郁的边地文化色彩。而且这种边地文化,对于正在黔驴技穷的中心文化、汉文化,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强烈的一种对比,让读者觉得这个作品非常好读和想读下去。

知道了边地文学的常见写法——

边地题材的文学作品主要写神圣生活和日常生活两大主题。藏族作家江洋才让的长篇小说《康巴方式》写的就是边地题材,但它的叙事重心,是处理边地世俗的日常生活。日常故事的背后有一个基座,有一个垫底的东西,那就是神奇性:神奇的景观、神奇的人物和神奇的视野,这三个神奇的要素,尽管在叙事中并不占核心地位,但像影子一样跟在叙事后面,构成了世俗生活底部的神圣性。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作家把笔墨和注意力集中到边地少数民族对待世俗生活和世俗事件的处理方式上,把神圣东西垫在底下,把神圣生活和信仰隐藏在日常生活细节里,使之水乳交融,用文学性来感染人,这是边地文学创作的正途。


17

6月14日至18日。星期二至星期六。

赴海南开展社会实践。

在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先后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博鳌论坛会址”、“玉带滩”、“蜈支洲岛”、“南山佛教文化苑”、“天涯海角”、“亚龙湾”、“呀诺哒热带雨林”和“海瑞纪念馆”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

到海南开展社会实践,我的视觉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内心深处感悟到了社会实践所蕴藏的创作秘诀。

在炎热中寻找一片清凉——

盛夏的海南,37℃的高温,热得令人难受。但好景诱人,再热的天气也挡不住前行的脚步。寻找一片清凉,是最折中的办法。戴一顶凉帽,将直照脑门的阳光挡住;戴一副墨镜,让耀眼的阳光变得清淡;摇一把凉扇,热闷时摇几下获取几缕凉风,炎日下举在头顶遮住烈焰照射;在树边的树下站一站,边走边歇。凡此种种,都是寻找清凉之法。

写作亦是如此,在艰难中书写的时候需要有一股迎难而上的精神力量来支撑,需要寻找一种恰当的方式让迎难而上的精神变成常态。

用宽广的胸襟倾听世界——

在海南参观考察,最令人激动的是海。在“玉带滩”,在“蜈支洲岛”,在“天涯海角”,在“亚龙湾”,所见到的都是海,即便参观“博鳌论坛会址”,也是在海边。海的美丽在于宽广与壮阔,所谓海纳百川,就是因为海的宽广与壮阔。在看海的过程中参观“博鳌论坛会址”,就更有启发意蕴。

作文即是做人。作家写作比拼到最后的,就是比拼作家的人品。作家的胸襟有多宽广,他作品的气量就有多宽广;作家的视野有多宽广,他作品的广度就有多宽广。少数民族作家,要用大海一样的胸襟包容本民族之外的一切,立足边地,心怀世界、放眼世界、倾听世界,在世界的背景下发出民族的、边地的声音,用开放的、高远的、宽广的发现与未来相约、与世界同行。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

用文学的方式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是作家重要的时代使命。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和“海瑞纪念馆”,让作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养料。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唯一的娘子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和勇求解放、敢为人先、坚贞不屈的精神气概,成为激励作家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财富。在“海瑞纪念馆”,明朝著名政治家海瑞不畏权贵、廉洁奉公、为民请命、执法如山和一生为国家、为百姓、为家乡殚精竭虑的精神境界,成为成为激励作家树立高尚人格的精神动力。

是的,作家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坚守做人的根本,写出的文章才会有风骨。

用辩证思维审视身边美——

参观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的世界最狭长的冲积沙滩、分隔海与河的最狭小的沙滩——玉带滩,我蓦然发现,这里的美竟然是咸与淡、壮阔与柔美的辩证统一。玉带滩横亘在万泉河和南海之间,一边是壮阔的南海,一边是海南的母亲河万泉河。海水的咸浊与河水的清淡,在这里交汇相融,让海的壮阔与河的柔美形成了一个整体,美的气韵就形成了。

在“蜈支洲岛”、“天涯海角”、“亚龙湾”等地看海,目光所及都是如织的游人,尽显现实的喧嚣与浮华。都是看海,都是走沙滩,但海与海却不相同,沙滩与沙滩也不一样,各有特点,各显风韵。游人形形色色,心境各式各样。不同的人看同一个景物,看到的景况各不相同;不同的心境看同一个景物,看到景况各不相同。追求浮华的人,在这里看到的是喧嚣,人声鼎沸的喧嚣里,让追求浮华的人虚荣的内心得到满足;追求淡泊的人,在这里看到的是宁静,人影绰绰的海岸边,让追求淡泊的人内心变得跟大海一样深邃和宽广。喧嚣与浮华的现实里,蕴藏着宁静与淡泊的美丽。透过喧嚣与宁静、浮华与淡泊的辩证,我看到的是海和沙滩别样的韵致。

是的,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没有发现美。美的独特性都蕴藏在平淡的事象之中,需要用辩证思维来审视。作家书写生活,书写生活的发现,更需要用辩证思维审视身边美,唯有这样,众多蕴藏在平淡事象之中的独特之美才会被发掘出来,被升华成为普遍的审美取向。

注重生态意识书写创新——

参观“呀诺哒”热带雨林,公司化运作的开发、管理与经营,让海南黎族的一句本土方言成为一个景区的文化品牌。“呀诺达”是形声词,在海南本土方言中表示一、二、三。景区赋予它新的内涵,“呀”表示创新,“诺”表示承诺,“达”表示践行;“呀诺达”被演绎为欢迎、你好,表示友好和祝福。走进景区大门,每一处有工作人员服务或站立的地方,都会看到工作人员向你伸出“呀诺达”手势和呼喊几声“呀诺达”。以“呀诺达”为文化品牌,景区将原始热带雨林打造成了新奇绝美的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在这里得了很好的诠释。

作家在创作中书写生态意识,是时代发的需要,更是环境保护与开发的需要。书写生态意识,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开启,需要用创新的眼光来打量,才能从原始的、传统的事象与事物中提炼出新的发现与表达。

抓住地域文化差异特色——

地域特征的差异凸显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文化旅游追求的是特色,是与别地不一样的景观与文化;文学创作的书写追求的也是特色,是与别人不一样的发现与阐发。

比如佛文化,海南对拜佛程序就与别地略有不同,很多地方都是先烧香后拜佛,而海南却是先拜佛再烧香,对观音施善更是划分成若干类型,所求不同,所拜的观音类型也各不相同。

比如生态文化,海南的海洋生态、绿色生态、文化生态、热带雨林生态等,与外地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差异呈现特色,差异凸显看点。

文化特色的看点,其实就是作家创作的切入点。抓住地域文化差异特色,永远是一个不可丢弃的创作方法。

世间很多事物,看似毫不相干,但彼此间却又有着很多相互通融的微妙的联系。比如到海南开展社会实践,如果是其他单位组织开展的,我绝对只是从视觉的审美上去体会海南的别样美丽,但因为是鲁迅文学院组织开展的,我自然就会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创作探寻联系起来,竟然还有了一些感悟,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新收获。这些看似有些牵强附会的个人理解,若对别人有所启发,将会感到莫大的欢喜与欣慰。

 

18

6月20日。星期一。

对外经贸大学艺术培训中心主任王燮老师的专题讲座《聆听国乐——中国传统音乐赏析》,是在介绍与欣赏、讲解与演奏中进行的。听这样的讲座,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提升了艺术修养。

王燮老师是80后的美女,她的美不但在她的颜值,更在于她的艺术修养。她从小学习古筝演奏,是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古筝演奏专业的文学硕士,在古筝演奏方面有比较突出成就,获得国际古筝比赛金奖第一名两项,国内比赛金奖多项,在北京音乐厅等地演出三场,获得音乐界同仁很高评

在讲座中,她一边介绍中国传统乐器的知识,一边通过视频让大家欣赏用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一边讲解中国传统音乐名曲的审美,一边现场应用古筝演奏这些古典名曲。她弹奏古筝的时候,美妙的音韵在她美妙的动作中从弦上滑落,让人获得了无限的美感,激发了人的无限想象。

我对音乐与文学联系的理解,在聆听她美妙的古筝演奏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艺术是相通的,文学和音乐从不分开——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配器等手段组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文学与音乐虽然在表现方式上有很多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人类感情流露的艺术手段,是人类思想感情的抒发和呈现。

文学和音乐都属于时间艺术,时间是这两种艺术存在的框架,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声音动态结构,文学是在时间中连续呈现的词语有序结构。音乐的旋律比文学的文字更为抽象,它对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听众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的自由。而这一特点正是文学所努力追求的。

音乐的创作离不开文学性因素,这体现了文学的重要性。文学作品的表达也离不开音乐,通过音乐才能展现文学作品的形象内涵。不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音乐作品中,两者只有通过各自的因素相互交映,相互融合才能使创作者创作出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很多著名作家对文学与音乐的关系都有深刻的论述——

著名作家余华说,音乐的叙述和文学的叙述,都暗示了时间的衰老和时间的新生;它们都经历了情感的跌宕起伏,高潮的推出和结束时的回响。音乐中的强弱,如同文学中的浓淡之分;音乐中的和声,就像文学中多层次的对话和描写;音乐中的华彩段,就像文学中富丽堂皇的排比句。不同的是,文学的道路仿佛是在地上延续,而音乐的道路更像是在空中伸展。

很多国外著名作家都将音乐艺术融进了文学创作当中——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音乐品位对一个作家相当重要。文章就像音乐,也可以通过字词的组合、语句的组合、段落的组合、软硬与轻重的组合、均衡与不均衡的组合、标点符号的组合以及语调的组合营造出节奏感。文章有节奏,故事有节奏,接下来自然会文思泉涌。写作时在脑海里自动将文章转化为声音,用声音构架出节奏。

英国现代派诗人艾略特说,诗人研究音乐会有很多收获。音乐当中与诗人最有关系的性质是节奏感和结构感。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作《四个四重奏》,采用音乐的手法,每一首诗都以一个与诗人的全部经验中某一时刻相关的地方命名,每首诗都分成五个部分,结构回转跌宕,严谨而富于流动美,使人们在“倾听”中领略到作品的美感。

是的,文学和音乐从不分开。在文学创作中,我们需要用音乐洗涤一方净土,用传统音乐寻找传统文化之根。


19

6月21日。星期二。

聆听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邱华栋老师的专题讲座《民族文学的世界眼光》,我深刻感受到作家的眼光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民族文学具有世界性眼光和表达手艺后,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瑰宝。少数民族作家具有世界性眼光后,视野才有可能变得更深远更广阔,回顾自身时才能够看得更清更细,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才能够走得更远更有个性。立足自身的文化资源,少数民族作家应当思考的是,如何把民族文化更宽阔更深远地融进文学创作中,突破时空界限后变成世界的精神财富,让世界上任何民族、国家的人读你的作品时,都能从中读到自己。

邱华栋老师的讲座,重点讲了“诗是什么”、“怎么写诗”和“诗写什么”三个问题。在讲座中,邱华栋老师先对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采取从个别到一般、从文本到理论的方式,就“诗是什么”、“怎么写诗”和“诗写什么”三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

写诗从自发状态到自觉状态的过程,就是参透“什么是诗”的过程。

怎样写诗?诗写什么?写系列,写出你独特的符号。

李小龙创造的“截拳道”,特点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快的速度击倒对手。

写诗,就是对情绪的捕捉,是个体生命体验和语言相遇一瞬间迸发的产物,就像运用“截拳道”,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快的速度击倒对手。

写诗,不要写别人都熟悉的句子,而要找到一些奇绝的句子,让人从中获得一种陌生的美感。

他说——

诗是文学中的最高题材,一定要表达情感,一定要记录场景。

诗是语言中的黄金,追求的是简洁。

写诗,可以借鉴“汉简”的形式:每首一行至四行,犹如古代的汉代的竹简,在内容上突出“风”(世象)、“禅”(顿悟)、“露”(情感)。

写诗,首先要给自己找到一个适合的表达形式。有人善长写长诗,有人善长写短诗,有人善长写组诗,有人善长写无题诗。所以,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形式。写诗的路有千万条,但根本的是要从本民族的诗歌的传统表现形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形式。

写诗,要对本民族的文学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要尊重和热爱本民族的传统诗歌和诗人。一个诗人,如果不热爱本民族的传统诗歌和诗人,很难相信他会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民族文化,他在人格的风骨上总是令人失望。

他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是用语言承载文明的使者。写诗具有创造力,诗人是用语言创造艺术。

诗人,一定要从本民族的文学传统中,找出与世界级诗人相碰撞的形式,走出自己独特的路。

诗人的世界眼光,就是诗人要从自己民族的文学传统中找出世界通用的表达形式。

很多诺奖获得者诗人,就是把本民族的神话、传统、文化、历史、语言完美地高度融合,穿越时空成为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

在讲座中,邱华栋从诗人的世界眼光谈了作家的世界眼光谈到了民族文学的世界眼光,结合学员的课堂提问,从写作就是记录、写作需要超越、写作必须阅读三个方面,对如何历练作家的世界眼光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说——

写作是对自我的一种发现。要面对自己的心灵。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作品。一个人的内心里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来,就是别样的作家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成长过程会使得很多东西加注在这个生命个体上,而写作就记录这个个体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同样也记录时代。人的日常生活本来就是琐碎的,记录个体生命的成长,就是记录美好的琐碎。以小见大,是记录时代的一种方法,美好的琐碎就是时代的美好见证。

他说——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实现自我超越,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新突破。这需要作家从过去的写作题材中走出来,重新寻找和发现一些细小的、新鲜的事物。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生活多年的环境和熟悉的环境,更细致、更深入地观察,一定有新发现。写一种题材久了,就换另一种题材来写。就一种题材的写作来说,可以按主题写系列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写。也可以从过往的经验上进一步去细化。总之,作家在写作中不能重复自己,每次写作都要有新变化,或者题材,或者结构,或者叙述语调等等。作家能够不断突破自己,才是一个生长型的作家。

他说——

阅读是提高一个作家写作能力的唯一手段。只有阅读,才知道同行干得有多么出色。作家要从阅读中寻找写作的勇气和信心,在阅读中焕发自己写作的斗志和精神

阅读,要读自己想读的书。阅读,要用平常心态去读自己喜欢的古今中外的作家的作品,用开放的胸襟接纳不同的文化与观点。阅读,要讲究方法,有的书,只需大体了解,而有的书,则需要深入研读。阅读,关键的不是你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你读了多少与你志趣相同的书。

听了邱华栋老师的讲座,我更加明白:文学创作是个手艺活多读多写,是创作成功的唯一途径。


20

6月22日。星期三。

召开班级学员交流会,通过让学员上讲台发言的方式,介绍自已的学习收获与写作经验。

交流会上,来自内蒙古的云丁鼎、来自云南的和四水、来自四川的王志国三位学员,就诗歌的创作与鉴赏畅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来自四川的吉布鹰升和来自贵州的我,就散文的写作畅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在发言中我对同学们说,写了二十多年,没有找到方向。什么都想写,什么都写不了。什么都写,什么也没写好。参加鲁院培训,突然顿悟:以边地为中心,以系列为途经,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写下去!!!回首往昔,有三条经验可以坚持:一是书写自已的发现,让小人物走上报刊大版面。二是书写自已的情感与思想,让个人的情感与大众的情感在交流中产生共鸣。三是书写自己的政见,用有温度的语言与大众易于接受的文本表达思想,让自己的话语穿透时代。展望未来,在文学创作的探寻路上,当好俗人,向往文人,用好民族特质,写好边地生活,开创属于自已的写作空间。


21

6月23日。星期四。

读《民族文学》,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的一句让我对好文学的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好的文学,其中倾注的必定是一种深沉之爱。好的文学,会是书写者的灵魂形态,能够用来散布宽厚,宣扬达观,标记灵性。是书写者重新回到普通人位置,与物欲横流的越来越猖獗所进行的个人阻渡。一次文学意义上的书写,必然是某些经验元素积累到临界点后的一次酣畅淋漓的重组,幻变而成的新生。这样的经验,只靠肉体积淀是不行的,得有通过灵魂的升华。

是的,一篇好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就是一个人生命升腾灵魂出窍的结果。

朝着灵魂召唤的方向行走,走向好的文学诞生的地方,让自己的灵魂升腾成为触动他人灵魂的文字……


22

6月24日。星期五。

聆听鲁迅文学院培训部主任、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副研究员王冰老师的专题讲座《散文的常态》,我对散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又有了新的认识。

要在作品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大厦——

作家要在全国文坛上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必须着力培养自己回望中国三千年文学精神、精髓的能力,必须像大树从土壤的深层里汲取养料一样,从中国的文学传统中汲取精神和养料,在作品中构建出自己的精神大厦。必须坚持从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中找出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从而避开他们已经形成的经验,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要有记录时代和判断历史的能力——

散文作家书写历史,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与判断,有一个熟悉和了解历史的方式,有一个细微的口子深入历史,有记录时代和判断历史的能力。散文作家书写历史,要从大的历史背景中发现新的亮点。对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关键的节点,都要弄清前后左右的情况。只有在一个巨大的背景中找到一个亮点,才能把这个点看得更细致更深刻。

要下功夫去进行有难度的写作——

散文作家对决定书写的题材,要下功夫去分析,找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发现。要下功夫去进行有难度的写作,才能写出让别人不一样的作品。对决定书写的题材,要深入了解这个题材的背景的时代精神,从题材的表象中挖掘出内在的本质。对农村题材,要挖掘出农村的精神;对城市题材,要挖掘出城市精神。对收集到的题材,要认真辨别慎重选择。选材是否得当,决定着写作的成功与失败。不是所有的题材,都可以写进文学作品里。书写不能进入文学中的题材,从一开始就注定已经失败。

要坚持用文学的语言来呈现美——

呈现美是散文的属性之一。散文对美的呈现,要用文学的语言来表达。游记散文是呈现美的一种散文形式。要把游记散文写得优美写得新颖,要有作家的修养与境界作支撑。在游记散文呈现的美的背后,站着一个有修养有境界的作家,一个有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一个旅游者。作家是以游子心态来看景物,而不是游山玩水的游客。一个真正的游子,其内心都怀有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用游子的心态来书写游记散文,体现的是作家在生命旅途上的跋涉,是作家的修养境界在美的呈现中的融入。

要灵活把握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散文写作提倡真实书写。但散文中的真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而是艺术真实。人很复杂,也很单纯,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丰富多彩。作家在书写真人真事时,需要对所选择的题材进行艺术处理,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在散文写作过程中,作家的任务不是像记者一样记录真实的现实,而是在对现实进行一个判断后,对写作材料进行有思考的选择,进行创造性的解构和重组,进行艺术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散文的写作过程中,作家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想象和虚构。

要灵活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技巧——

散文的个性化表现,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表达技巧。对叙述的结构、顺序、方式、语言等的运用程度,决定了散文艺术性的高低。运用穿插、颠倒的叙述方式,能够让叙述变得跌宕起伏和具有艺术魅力。叙述方式的变化或转换或改变,需要加入一些紧张的情景或情绪或情感,才能让平静的语境产生动感。运用圆形式的叙述,可以将事件过程的所有时间节点都视为事件发生的起点和结点,能更好地将事物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来书写。作家在叙述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自己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文字,通过对动作、语言、场景、心理、感受等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表达自己愤怒、悲伤、高兴、喜悦等情感,用文学的方式对情感进行艺术性的表达,而不是用愤怒、高兴等词语来书写。


23

6月26日。星期日。

聆听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文学博士、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一鸣的专题讲座《血水清水碱水泡出的文学》,我的心在震撼中豁然中顿悟——

好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经过血水清水碱水泡出来的。在血水里泡过,让作家与这个世界有了血肉的联系,感受到了父老乡亲的心愿,忧着百姓之忧,乐着百姓之乐。在清水里泡过,让作家以人文的视野、悲悯的情怀观察万物和感受自己的内心。在碱水里泡过,让作家以真理的、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看宇宙。三次浸泡,把作家的心泡得透亮,把作家的眼泡得透明,使作家有了第三只眼睛看社会看世界。从此,作家的世界有了不同,文学有了不同,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写出了自己眼中的世界心中的世界。

聆听李一鸣老师的演讲,我深刻认识到,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民族作家”,必须让自己的血要跟天下百姓的血流淌在一起。

他说,翻开中国文学史,字里行间流淌的都是血,是百姓的血,是英雄的血,是作家的血,是作家与百姓流淌在一起的血。英雄的血水,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流。作家的血水里,流淌的必须是天下情怀、国家情怀、民族情怀和人民情怀。

他说,作家只有将自己的血与百姓的血融在一起,把父老乡亲挂在心头,他们的痛苦,他们的诉求,他们的心声,才能流进作家的血管里。只有血管里流淌着对百姓滚烫的情感,作家才会自觉地成为百姓的代言人,自觉地书写百姓的愿望、百姓的心声、百姓的追求。只有作家的血跟百姓的血流淌在一起,作家才有资格被称为“民族作家”!

他说,文学是心灵的美化。作家面对世界,是用心灵来表现。优秀的作家,都应当具有强烈的天下情怀、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都应当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人,用心忧天下、心国家、心忧民族、心忧人民的博大情怀,将心放在天下百姓的身上。优秀的作家,就是要忧百姓之忧、乐百姓之乐,表达百姓的心声,表达百姓的情感,呈现百姓的生活,塑造百姓的灵魂。

聆听李一鸣老师的演讲,我深刻认识到,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必须具有同情、悲悯、怜悯的情怀。

他说,中华民族讲究“人文文化”。“人文文化”是知识,是方法,更是精神。“人文文化”强调的是一切以人为中心,在万事万物中,人是最高贵、最重要的。一切为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发展,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等观念,是一种典型的“人文文化”,应当像清泉一样流淌在作家的心里。

他说,作家的同情、悲悯、怜悯情怀,是创作的源泉之根。面对一朵花,面对一棵树,面对一匹马,作家在联想中想到自己的人生与命运。这是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感受。面对一双鞋,面对一只夜壶,作家在联想中想到自己的人生与命运。这是一个生命面对另一种静物时的思考与感慨。面对自我,作家听到自己的心跳。

他说,作家用清水洗亮自己的眼睛,用清水洗亮自己的心灵,面对自然的时候,就会以仁慈的目光去观看,面对动物的时候,就会以悲悯的情怀去分析,面对物象的时候,就会以高贵的灵魂去感受;面对他人的时候,面对世界的时候,就会以这样的情怀洗涤自己的灵魂,照亮这个世界前行的道路。

聆听李一鸣老师的演讲,我深刻认识到,作家要写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大作品,必须坚持用哲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世界。

他说,生活在酒、财、色、气和手机构成的具体生活里,我们已经无暇顾及世界的万物。但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又远远不够。放眼苍穹,宇宙是何其之大,人类是何其之小。因此,需要用碱水来净化和擦亮我们的目光。

他说,碱水是哲学,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哲学。生命中的很多偶然,常常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的生活,就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常常是,在你不经意的一瞬间,世界上就已经发生了很多事,生与死,痛苦与欢乐,失败与成功,高尚与卑下,都在那一瞬间实现了辩证的统一。

他说,大作家都是大思想家。中国的现代著名作家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老舍、冰心等,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张承志、刘震云、余华等,都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深刻的、丰富的哲学思考。

他说,优秀的作家,必然是在碱水中泡出来的。作家写出大作品,无不是经过哲学碱水的浸泡。作家在碱水里浸泡,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眼光分析世界,并不是让作家将文学作品写成哲学论文,而是要用哲学的方法将世界的混沌书写出来,让不同的人从中读出不同的生活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观点。作家书写大作品,需要静下心来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和笨功夫,更需要静下心来进行广泛的阅读。将若干优秀作家的精神、语言、技艺和方法融汇在一起发酵,就会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独有的写作路子。


24

6月27日。星期一。

聆听《民族文学》主编、文学评论家石一宁的专题讲座《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现状》,我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认识了少数民族民族文学的文化价值——

文学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与灵魂的沟通。文学更易于加强各民族读者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少数民族文学,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底蕴和色彩,既记录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本身,是中国文学多样性的呈现。有了少数民族文学,中国文学变得风情万种、色彩斑斓,美美与共、美不胜收。

认识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主要焦点——

对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命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焦点。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创作的长达400多行的长诗《我,雪豹……》,以濒危动物雪豹为主人公,传达了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生命意识,让人联想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夹缝中民族文化的艰难前行与悲壮坚守。生态题材是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一个优势。生态文学跟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有天然的关系。保护生态、造福人类,是少数民族作家一个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

表现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生活习惯和现代与当代现实生活的冲突,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焦点有的把民族生活和文化传统与现代市侩观念的冲突,放置到历史故事的框架中加以表现。这类作品的特色是,表面看起来是在书写历史,而实则是书写对民族的生活和传统的关怀,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在表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冲突方面,并不都是对民族文化都抱着仰视和歌颂的态度,而是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严肃的反思。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就是通过地域历史的书写展开关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反思,对那个时段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政治的反思,对现实的思考。

用碎片化、日常化、花絮化的民族民间化手法书写宏大主题对底层边缘人物的励志书写对反腐倡廉社会热点的关注等,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焦点。

对时代生活的真实感受、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性的拷问、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对物欲横流的批判等,也是当下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焦点。

认识了少数民族文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选材的狭窄、写作的同质化、重复化、类型化突出,原创性严重不足,是少数民族文学最突出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少数民族作家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关注本民族、本区域以外的生活,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民族身份,自觉探索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身处民族区域的少数民族作家,需要更深刻的思索和表现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长或居于都市的少数民族作家,要深刻思考如何对待自己的民族身份、如何利用好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来滋养自己的创作和营造作品的特色。

认识了少数民族作家准确书写农村生活的方法——

准确书写农村生活,需要准确了解全局大趋势,准确了解当下农村的现状。面对当下农村的空巢、空村等现象,不能一味地表现出悲观失望、满腹牢骚,不能一味地进行严厉的批判,而要应用定位准确的视角,从中看到农村走进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的发展事实,从而客观地、准确地、真实地把握农村的现状,作品书写的农村题材才能更真实、更准确地呈现农村真实的现实,才具有时代的正能量,让读者从中看到奋进的力量和生活的美好。


25

6月28日。星期二。

聆听《人民文学》副主编、著名作家徐坤的专题讲座《文学的救赎》,我看到了一条新的文学创作路径——

面对社会上的众多突发事件或坏人坏事或社会阴暗面或敏感政策的实施等具体的现实生活时,作家应当如何去书写?如何去思考?如何将其中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场景纳入到文学的写作当中来,通过文学形式的表达,让包含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抓住人性的救赎,以拯救切入点,关心人、关注人、挖掘人的本质,对人性当中的恶进行拯救。

应当说,徐坤老师关于“文学的救赎”的观点,给正在创作路上苦苦索求的作家点亮了一盏路径的心灯。

她说,文学无力改变现实,但能劝善民众,唤醒良知,抚慰心灵。文学救赎的意义,就是找回人失去的善。文学的救赎,既是表现主人翁的自我救赎,又是主人翁对他人、对众人的救赎,是作家通过文学的方式来完成对人心的书写、对心灵的感染、对灵魂的教化,让精神变得更加充盈和饱满,更是作家通过文学形式对大众的救赎、对社会的救赎、对时代的救赎。

她说,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救赎的书写,是对弱者、不幸的人和善良的人倾注同情与关爱,是对济世情怀和道德良知的深情表达,是对美好人性的不懈追求人性是复杂的,作为每一个生命个体它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作家在作品中不管是描写人性的美好还是人性的残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一种善意的宗旨,而写人性恶的东西时正是抱着善意的态度,来把人性恶揭露、展现出来,使人们看到这些,然后希望人们变得善良,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改善人心,改良人生,或者说改善人性。这就是文学的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在讲座中,徐坤老师通过对刘庆邦小说《神木》的分析,为作家们梳理出了一个有效处理新闻与文学关系的方法新闻结束的地方,是文学的开始。

文学和新闻的区别在于,新闻是写别人,文学是写自己;新闻是信,文学是疑;新闻是客观,文学是主观;新闻主要是逻辑思维,文学主要是形象思维;从语言来说,新闻用大众传播语言,文学使用个性化、心灵化的语言;用小说语言写新闻是不允许的,用新闻语言写小说也构不成文学艺术;从指导思想、认识生活的武器上看,新闻需要新闻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文学的思想武器却要更宽泛,美学、宗教、自然科学等等都用得上,所以从事文学掌握的思想武器越多越丰富越好。

《神木》的故事来源于新闻报道。将新闻报道的事实写成小说,作家从案件报道入手,用文学的方式再现新闻报道的故事,写人、写人心,写人的情感。在新闻结束的地方,作家虚构了一个高中生寻父的情节,围绕这个线索,作家另起炉灶重新安排故事、安排细节,用一些理想的东西照亮小说,有节制地写了人性的复苏、良心的发现,写出了人性的两面性、丰富性。虚构之光照亮小说,彰显了文学的巨大力量。

从对“文学的救赎”这个的观点的阐述,到“新闻结束的地方,是文学的开始”这个方法的提出,徐坤老师的讲座,让正在创作路上苦苦探寻的我找到了一条全新的创作路径。顿悟,在这一刻又有了新的透亮。


26

6月29日。星期三。

聆听著名作家郭雪波的专题文学讲座《民族文学与自然》,我深刻认识到,人要想强大起来,拥有自己的思想,必须有自己的感悟——

作家要自觉回归自己的地域。文学具有自然属性。地方与水土,决定着一个人的智慧与命运。这是人的自然属性。地方与水土,养育了作家,赋予了作家的血液。作家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来自哪里?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才会自觉地回归自己的地域与民族,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文学是人学。文学必须由作家成长的、熟悉的环境来承载。地域决定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文学的自然属性。作家只有深切关注自己生存的那片土地和养活自己的那片水土的发展与变化,才能写出具有自己熟悉的地域、文化、生活特色的作品。

作家要主动融入精神。文学具有神性。神,是精神,是先哲们总结出来的思想。世界上没有神,但有精神存在。精神不是物质化的,而是思想化的。作家创作,要主动融入精神。真正的作家,都能够听到超个人的声音和召唤。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所蕴藏的智慧超越了作家本身。所谓“神来之笔”,便是如此。作家只有跳出本民族的区域,跳出固有的认识和思维,站在更高的层次,用更高的角度、高的视野,才能准确认识、反思、反视自己的民族和整个人类,才能把自己民族的和人类的历史与文化看得更透、更深,才能用“神来之笔”创作出超越地域、超越民族,达到更高境界的、具有世界共同精神的作品。

聆听著名作家郭雪波的专题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优秀的作家,要具有五个关键要素——

要具有民族性。民族性不是民族身份。具有民族性,必须读懂自己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必须读懂自己的祖先的历史与足迹。不懂自己民族和祖先的历史,没有资格称自己属于这个民族,只是这个民族的一个符号,而不是这个民族的人。一个民族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积累,经过了无数次的与其他民族的交融、分化和演变,都具有深厚和长远的历史与文化。所以,少数民族作家,一定要用敬畏的的精神去了解自己民族和祖先的历史与文化,对自己的民族有精准的认识。

要具有书卷性。读书使人聪明使人睿智。不读书的人很无知、很苍白、很粗鲁、很空洞。读书会让人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经常学习、经常补脑,成为书虫,才有成为作家的资格。读书,一定要读名著,多读经典,读进去,爬出来,再读进去,再爬出来,书就成了滋养你成为作家的养料。不读书,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作家。

要具有地域性。地域性包括地方、水土、民族、文化等,重点是风水。风遇水则停,水遇曲则灵。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流途,凡有拐弯的地方,必然要崛起一座大城市,必然要涌现一批有思想的文化巨人。作家能够灵活运用风水的精髓来进行文学创作,作品才有可能从地域中崛起。

要具有历史性。对世界的、国家的、民族的、地方的历史,作家都要了解。要用历史的眼光审视、透视社会和生活,思考自己为什么写作。一切事物,都要被时间以一种为所欲为的方式遗忘。写作,就是对这种遗忘进行抗拒。只有书写,才能记录历史,才能留住历史。

要具有情感性。作家的写作必须是有情感表达,读者不需要无情的作家。对社会有担当精神和有责任感的作家,不能将自己隐藏起来,对社会、对生活进行冷眼围观,必须当好民族和民众的代言人,为这个民族和这个民族的同胞说话。作家对社会、对生活的书写,只有经历和亲历过很多事,才能做到真实、正义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判断。经历和亲历是作家进行文学想象的坚实基础和永续的源泉,没有经历和亲历的想象,是苍白的,也是没有基础和不能长久的。

聆听著名作家郭雪波的专题文学讲座,我深刻认识到,要创作出高水平作品,必须注重写作技巧的运用——

注重人物塑造。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发展,不必拘泥原先的构想,而是任由其自由地推进,甚至还要根据人物命运的改变来灵活调整写作提纲。

注重结构布局。不能一边想一边写,而要有一个总体的结构框架,开头和结局写什么,人物的发展轨迹如何推进等,都要进行细致的设计。甚至可以先把文章的结尾和核心部分写出来,然后在倒推回去的过程中完成整体写作。

注重文学语言。文学语言不是华丽的词藻,不是优美的诗句,而是符合文章表达需要的语言。语言要简洁,不能说得太透彻,要为读者留足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注重题材选择。这是解决创作时“写什么”的问题。以生态文学的书写为例,不能总是停留在对山水、花草和鸟虫的书写,这样很难写出新意和新的发现。在书写自己熟悉的环境的物象与内涵过程中,要注入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内涵,赋予生活和环境的神性,写出来的作品才会具有神性。


27

6月30日。星期四。

在“鲁迅文学院第24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结业典礼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白庚胜深情寄语来自全国9个省区、19个少数民族的51名学员——

希望你们牢记时代与民族赋予的使命,在各自的高原上书写辉煌的诗篇,崛起成为一座又一座文学的高峰!

希望你们牢记时代与民族赋予的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统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粮食,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希望你们牢记时代与民族赋予的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自觉贴近群众,自觉贴近生活,自觉贴近实际,把各族人民群众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主体,树立大众情怀,生动表现各族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人民大众喜爱的精品力作。

希望你们牢记时代与民族赋予的使命,自觉担当承继民族文化的责任、肩负开拓创新的使命,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特有的审美物质,坚持民族风格,保护民族性,面向未来,体现时代性,以包容的胸襟创新,努力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跨越,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作出积极贡献。


28

    7月1日。星期五。

离开鲁迅文学院——

我无法看到智慧,却能真实地感受到智慧的存在。

我渴望智慧,智慧就 汩汩滔滔地流进了我走进鲁迅文学院的这段时光……

一次一次地聆听老师们的专题讲座,老师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就一次一次地流进我的灵魂深处,积淀成了滋养我在文学创作路上不断前行的阳光雨露。

我珍惜在鲁迅文学院学习培训的每一天每一刻。

离开鲁迅文学院,我将回到自己生活、工作和创作的原点。以我的边地为原点审视世界,老师们闪光的智慧是照亮我前行的航灯。

离开鲁迅文学院,我挥一挥手,有些眷恋,却又不得不加快前行的脚步。我虽流连,但终将得回到我的原点,重新开始我的生活、我的工作和我的创作。

离开鲁迅文学院,我挥一挥手,毫不犹豫,把老师的智慧在我心里撞击而出的顿悟、老师的智慧在心里燃烧而生的激情、老师的智慧在我心里汇集而成的自信……,都一一收进思想的行囊,与渐飞渐高的飞机一起,让自己的梦想越飞越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