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春彦的头像

张春彦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8/24
分享

虞山相伴

        

 

频长江而卧,让半壁入城。阳光明媚的时候,山倒映在水里,青黛如洗;水徜徉在山间,粼粼似画。有风拂过,山的倒影被迅速吹皱,层层荡漾开去,与不远处湛蓝的天衔接在一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婀娜妩媚。

花开荼蘼的季节,念叨着“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诗句,我来到虞山,看见了这样的景致。

原本想寻觅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古刹,原以为它应与贤明的舜帝或风情万种的虞姬有这样那样的关系,面对它时才知道,自己错了,大错而特错!这似卧牛般延绵而沉默的山,得名于另外的人,长眠了那么多的英魂,峰峦叠嶂的青黛里,除了袅袅的钟磬禅音、迷离的山光潭影、啁啾的莺啼蝉鸣外,竟然还有那么深沉厚重的历史掌故、文脉流芳、壮志悲歌、沉沉浮浮。

“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三千年多前,生长于秦川的泰伯和仲雍兄弟,为了完成作为部落首领的父亲---古公亶父齐家振邦兴国安天下的愿望,以到南方采药为父亲治病为由,离开所钟爱的三秦大地,跋山涉水一路坎坷地奔波到当时尚未开化,被称为“荆蛮”的吴地,用“文身断发”的行动,既表明融入当地生活、接受当地文化洗礼的决心,又毅然决绝地斩断了回归故土的路。兄弟二人在那荒芜的地方,建立“勾吴”国,带领当地人民披荆斩棘,战天斗地,孜孜不倦地传播黄河流域的农耕技术和先进文化。兄弟二人先后为王,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当凤鸣岐山,天下归一,父亲的梦想终于实现,原本只回旋在西北大地的黄钟大吕的声音在华夏神州久久荡漾时,兄弟二人早已离开这世界,仲雍更是葬在了这个山头。因仲雍的次曾孙被周武王封为虞国国君,所以仲雍也被后人尊称为虞仲。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衣冠开国俗,俎豆继春秋”的功绩,把山改称虞山,一直叫到了现代。如今,仲雍的墓庐在虞山东麓寂寂而立,经历了岁月沉沉浮浮的三块墓碑,在千百年风霜雨雪的洗礼下斑驳嶙峋,除了刻有“先贤虞仲周公墓”的那块外,其它两块的字迹虽早已模糊不清,但依然流露出深深的历史沧桑。从石碑回望,隐藏在浓浓的绿荫里的三道石牌坊依次排列,卓立挺拔。其中第二道石牌坊又称“清权坊”,横额题“南国友恭”,石楹联为“道中清权垂百世,行俟夷惠表千秋”,背面刻“让国同心”四字,概括了仲雍一生友恭礼义、淡泊权力以及教化吴地的不朽功劳。当年,浪漫的诗仙李白专门来此地凭吊,高亢激昂地写到:“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而低调的元朝诗人郑东面对它时,却平静的如同一池春水,认为仲雍因隐逸与清权,才让人一直念念不忘。“死无归国梦,人识逸民心”,对于懂他的人而言,在“海虞山上月”时,就欣然“梅里共沈沈”了。纪念一个人,无论诗文的浪漫豪迈抑或格调平淡,只要能传达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就一样旖旎。

立国辟疆,原本是少数英雄才能成就的事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伟大,但平凡的人一样可以不朽。当地人就坚定地认为,作为平凡人,春秋时期的言子以文化人的不朽功勋,丝毫不吝于仲雍的伟大。“路转城西最上峰,昔贤遗寝翠微中。弦歌共沐流芳远,文学还钦吴道东”,离仲雍墓不远,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来怀念言子的崇高:同样是巍峨的三道牌坊,同样是睥睨的气度,同样有凌然的肃穆。第一道冲天式三楹石坊,石头已呈青幽的色彩,表明了历史的久远,坊额题“言子墓道”,隐隐的厚重。第二道石坊,刻“道启东南”的大字,赞叹言子把孔子的思想在南方地区传播并发扬光大的业绩,是对这位孔子唯一的南方学生中肯的评价。因而,看到第三道牌坊写着“南方夫子”时,你就不会觉得惊讶了。言子又名子游,小孔夫子45岁,是他晚年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重视礼仪教化、渴望世界大同的精神,并言传身教,让这样的精神在南方大地生根发芽怒放乃至今天的硕果累累。后人感激他,感慨到“青瓜延罗宗枝茂,丹桂流芳子孙贤。礼乐四方尊教化,弦歌百里熹相传”。明时的顾炎武受他的影响深远,面对他的墓庐,油然而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积淀起开启民智、教化万民的思绪,并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发出“为万世开群蒙”的呐喊,喊得这山更加俊俏艳丽,喊得这水更加清澈剔透,喊得这里的人骨子里拥有了更为自觉的家国情怀。

这沉甸甸的家国情怀,冥冥中给这一方水土所养育的人打上深深的烙印。秉承并坚守这一情怀的人,万古流芳;淡漠甚至忘却了这一情怀的人,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种对比,越是在国破家亡、金瓯残缺的时刻,越能得到充分地验证。不相信这一点,你就无法理解虞山西北的拂水岩旁,竟然还长眠着一位奇女子---柳如是。奇怪的是,她并没有与自己的夫君钱谦益合葬。史料上说,在82岁的钱谦益病逝一年零四天后,46岁的柳如是在钱氏族人的逼债声里,毅然悬梁自尽。自尽后,钱氏族人仍对她有莫名的恨,不允许她与钱谦益合葬,甚至不让她埋入钱氏祖坟。这样的身后事,让人唏嘘不已。料想钱柳二人,当初肯定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愿望,肯定幻想着既然生未同裘,那就死同穴吧,造化弄人,是耶非耶?其实,当年23岁的柳如是,嫁给60岁的钱谦益时,就不被士林看好。好多清流和钱谦益的族人都认为,青楼出身的柳氏,配不上权高位重、才华横溢的东林领秀、士林首揆钱谦益。论出身,相比于钱谦益,柳氏是卑微不堪的;但若提及对家国的爱、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对大丈夫精神的承继,柳氏不知高过所谓名士的钱谦益多少。不知道柳如是在决心终了自己的生命时,是否后悔过这段姻缘?是否觉得大节有亏的钱谦益是浪得虚名、不过尔尔?至少在国破家亡,她动员身为南明礼部尚书的钱谦投水殉国,钱谦益说“水太凉,不能下”,并把她从水里硬生生拉上来,随即投敌变节时,她的内心肯定是凄凉而痛苦的。回望往昔,肝肠欲绝来时路,一种凄凉,十分憔悴,芙蓉泪里,伤心如许。虽然钱谦益晚年也曾极力想重塑个人的爱国情怀与传统美德,也曾偷偷支持过江南的反清活动,甚至临时前还呼喊“当初何不死在乙酉日”,但既未见谅于士林,被讥讽为“江浙五不肖”之首;又被清廷录入“贰臣录”,孤独与迷茫的后半生里,陪伴他的,还是这位刚烈的女子。颇具嘲讽的是,对于钱谦益而言,反而因柳氏的申明大义家国情怀、因柳氏在他落难时多方奔走的救助、因柳氏在家境困顿时的不离不弃,减轻、淡化了他的恶名。其实,两个人最终没有葬在一起也是好事,“我见青山多明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掩映中,明媚如柳如是者,用坚定的精神,不屈的气节,坚守着民族大义,凤凰涅槃般地践行了一个人不可以选择出身,却可以选择道路的伟岸与崇高。

不知道瞿式耜的选择,是否有柳如是的影子。作为钱谦益的门生之一,他骨子里的浩然正气、肩膀上的民族精神,要远远胜过老师许多。在大明朝苟延残喘的末日,朝廷稍有安稳,就虐他千百遍,弃之如敝履;但在最为危难的时刻,他铁肩担道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拼搏,企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甚至一度让南明看见最后的曙光。1650年正月,桂林大乱,城中无一兵一卒,瞿式耜知道已经无力回天,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决心,把桂林当成最后的归宿地,把死亡当成唯一的必然的选择,与他的学生张敞端坐城中,饮酒赋诗,从容就逮。瞿式耜何尝不知道生命的珍贵,人世间的美丽,但因“纲常万古一身留”的信念,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被俘后被囚禁的日子,他一身正气,骂退前来劝降的孔友德,拒绝了剃度出家即可活命的条件,用以死殉国的抉择,传递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节。“莫笑老夫轻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生命的最后时刻,鬓须皆白的他依然正襟危坐,怀着对故乡难舍的思念,恭恭敬敬地祭拜过北方的家园,留下“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的绝命诗,在桂林城北的彩叠山下,遥望故土山河,从容不迫地说:“吾生平最爱山水佳景,此地颇佳,可以去矣”,大好头颅一掷轻,留取丹心照汗青。几十年后,他的后人把他的尸骨迁回故土,葬在他念念不忘的虞山。“三更白月黄埃地,一寸丹心紫极天”。斯人已去,他的忠魂业已化作碧血,但精神却永远芬芳。身后那白月、黄地、丹心、紫极相互掩映的画面,绚烂的姹紫嫣红。

青山隐隐伴忠骨,绿水迢迢忆香魂。千百年时光流转,虞山依旧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山高水长、苍苍莽莽的世事轮回里,花开花谢、风卷云舒的变幻莫测中,被淹埋了的、忘却了的,有许多许多;唯有那民族的、每个人灵魂深处都应拥有的风骨、气度以及精神,在这青山之巅、绿水之畔,朝气蓬勃,熠熠生辉,万古飘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