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春彦的头像

张春彦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21
分享

金庭朝圣


到嵊州,原应先品尝下香茗,这里青山绿水,自然有上等的茶饮。因心里有急切去拜谒王羲之安息之地的冲动,所以不等朋友演艺茶道,就急忙拉着他,直奔金庭山而去。

到了山脚下的金庭村,时间已近正午。两旁住户的门都关掩着,朋友说村里不少人是王羲之的后裔,顿时觉得里面肯定有神秘的故事,异样的感觉油然而生。

走在青鹅卵石铺就的墓道上,恍惚中走进了崇尚“风骨”、羡慕“清谈”的晋代:

那是百花争艳的盛夏,太守郗鉴准备为自己貌美如花、才华横溢的女儿挑选佳婿,消息柳絮般传出去,世家子弟纷纷上门求婚。太守说:让来的人都在家里住下,我要亲自挑选。接下来的日子,留下来的年轻人或紧张不安,或不以为然,或自命清高,或狂放不羁。唯有王羲之宛若平常。一天,别人都正襟危坐等待太守时,王羲之感到天气太热,袒胸露乳地安坐于东床,目不斜视,流露出清俊、安闲。太守大喜,说就是他了!于是,有了东床快婿的佳话,有了“东床袒腹王佑军,西厢画眉张京兆”的传奇。

那是永和九年的暮春,他和朋友们在兰庭举办了一场民间诗会。结束时都说要记录一下盛况,别人都在推脱着不能或不敢下笔时,王羲之站了出来,一挥而就: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庭......写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展现了真名士的理想家园。字铁画银钩,绵里藏针,如龙飞长天;文风韵烂漫,潇洒飘逸,似虎啸深渊。

那是他名满天下,书法作品朝野上下一字难求的初秋,他在小溪边漫步,看到一村妇养的一群鹅正嬉戏玩耍、引吭高歌,觉得它们“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样子着实美妙,要求买下这群鹅。没带钱,就让随行的小厮铺纸、碾墨,写下了许多字,告诉农妇可以拿去换钱。他换到了鹅,高兴至极,但鹅仍在小溪里戏水,无法赶着回家,书圣无可奈何地走了。农妇换到钱后,才恍然大悟,那个慵懒自信、充满童趣的不起眼的人,竟是王羲之!

生命的年轮依旧前行,经历了多年惊心动魄的宦海沉浮后,他开始追寻生命的落脚处。于是摒弃了年少的孟浪与孤傲,在平淡处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游历完了江南的名山大川,他为自己找到了金庭山。这里有千岩竞秀、百壑争游、钟灵毓秀的美好景致;这里有清净恬淡、安闲舒适、无为自然的道观;道观里有和他一样崇尚天人合一的道长,他们可以一起“把酒问青天,狂歌度余年”。然后,他留了下来,一直到了生命的终点。

终于走到墓前。墓不大,青石围砌的土堆,前面立有石碑,上书“晋王右军墓”,明人所书,颇有功底。极目望去,东有香炉峰,拔地而起,气度非凡;西为卓剑峰,峰峦陡峭,傲气冲天;南是五老峰,壁立万仞,无欲而刚;北曰放鹤峰,古木参天,一枝独秀;中间有潺潺的流水,细细密密,悠悠缓缓,一直流淌到墓旁的墨池里。池里虽没有他喜爱的白鹅,但那一汪碧碧幽幽的水,把池衬托的深邃古朴,让人揣测,有月的夜里,羲之会踏歌而来,挥毫泼墨。

返回的路上,遇一孩童叫卖王羲之的法帖。问他是否知道王羲之的故事?回答说他是书圣的后裔,当然知道。开玩笑地告诉他,我和书圣的岳父郗鉴是老乡,可否打折。小孩听后大气地说:白送你了!我一愣,还是给了钱,飞也似地逃之夭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