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翟传海的头像

翟传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17
分享

老家门前的柿子树

我老家所在的村落位于伏牛山南麓一个圈椅样的山窝,我家的院落紧依“圈椅”的右扶手——家后坡跟儿艰难地生长着一棵柿子树。

那棵柿子树具体生于何时不得而知,听奶奶讲是爷爷建造我家房屋时修养的一棵野树苗。如此算来,它已有百岁之久了。说它艰难地生长,一是它生长的坡跟儿全是麻骨石,底部十分坚硬。二是它所处的里沿是我家的出路,不多的沙土也被我们踩地坚瓷坚瓷;外沿是条小河沟,几条树根经沟水的冲刷常年裸露在外。

我记事时,那棵柿子树的主干就有一人高碗口粗。整个主干虬曲古怪,树皮黑暗而且粗糙。其上有两棚儿,第一棚儿分两叉,第二棚儿有三四叉,第三棚胡乱地生长着许多细枝。整个树冠也不过一间房屋大小,通体也只是三四人高的样子。叶似槲叶,椭圆形,巴掌大小,但厚实而光滑通体干不直、枝不繁、叶不茂,叫人入眼一看,就有一种瘦骨嶙峋,病态连连,可怜兮兮的感觉。

由于它就生长在我家门前,我的整个童年及至少年间,曾无数次攀爬到它的身上,把它当马骑当轿坐,有时干脆当床睡。无数次寂寞时骑着它瞧看外面的景致儿,无数次饥肠辘辘时骑着它盼望着父母的归来,更有很多次攀爬到它的上面躲避父母打骂,当然也有爬在树杈上装模作样读书的时候。

    每年四五月间,柿树也会绽放许多小小的四瓣花。每朵小花都像是淡黄的奶酪做成一般,它们躲在四瓣绿色的花托中,不细细看还以为柿花就是绿色的呢扳一枝开满柿花的枝条放在鼻尖细嗅还真没有花香。我问奶奶柿花缘何没有他花鲜艳和芳香”?奶奶说“柿子是单性不经授粉即可结果的,所以它没有必要招蜂惹蝶”,我一脸茫然。

    花朵谢后便长出了小小的柿子,起初指头肚一般,然后有鸡蛋大小。到了秋天长到拳头了,并在人们不经意间绿色紧身衣,穿上橙的外套穿上橙外套的柿果一如羞臊的孩子,一个个躲在大大的柿叶间,脸庞橙黄半藏半露,很是喜人。

我的童年及至少年,是以粮为纲,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我和我的伙伴大多没有见过桃梨、苹果,甚至连花生、西瓜什么的也见的很少。陪伴我们的瓜果只是山里果(山楂)、野酸枣之类,家门前柿子树结出的柿子更是我们的宝贝。在当时来说,它可是我们家的“摇钱树”,许多与钱有关的开支都靠它。其中我们每年秋季的学杂费,就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这要感谢我们家的老柿树,我们不曾为它施肥、浇水和整修,而它全凭艰难的自生自长,年年为我们提供许多鲜果。当然,这更要感谢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农家妇女,但她每年都能在我们秋季开学前,把老柿树提供的果实,用温开水、草木灰和北瓜叶将其漤制成商品——漤柿,并到街市上“心忧柿贱愿天暖”地换回我们的学杂费。制作漤柿的方法大概是:在柿子尚未红透之时便提前摘下否则漤出的柿子就不脆烧上一锅开水倒在水缸里,再加适量的生水(水温到人手适应即可)兑成“阴阳水”,加入适量的草木灰(锅灶灰)搅拌均匀。而后把完好的柿子一一浸泡到漤水中(以水淹没柿子为准),最后在水面上覆盖几层新鲜的北瓜叶,再在缸口盖上盖子。倘若温度合适,三个对时(三天三夜),新鲜的漤柿便制作成功了。制成的漤柿较桃子要清脆,比梨子要细腻,整体的感觉就是清香、脆甜、滑嫩。莫说在那年月,即便想来也口齿生津,犹闻柿香。

丰收的年景,那棵柿子树总能为我们提供三四箩筐数百枚柿果。一枚卖三分或二分钱,也可换回十数元钱,总能为我们的上学解决燃眉之急。然而,我读四年级的那一年,不知是时令不赶或是干旱少雨,老柿树竟在我们秋季开学好长时间,才将其果实姗姗送上。而我的母亲,为了让我们早一天上学校已催逼多日的学杂费、早一天领到各样课本和作业,在急切之中把漤柿子的水温一再提高。结果,漤柿子成了煮柿子。虽然在母亲的声声恳讨中换回几元钱,但与我们欠缴的学杂费相比、与我们的期望相比还是相差很多。为此,我还是非不分地爬到门前那棵高高的柿树上,同母亲大闹了一场。亲亲的母亲便由声声惋惜而失声痛哭,并因此病倒在床。这是我终身最大的痛,以至于到今天看到柿子或柿子树,我的内心都会升起一阵深深的愧疚。

因为要制作漤柿,所以我家的树上是很少见到“满树挂红灯笼”的景象。但为了奶奶能吃到软甜的红柿子,也为了年节做些红烧肉(用红透的柿子酱上色),在采摘时母亲总会指点我们,在树杈上便于采摘的地方留下一些个大的柿果。霜冻过后树叶全都脱落了,那留下为数不多的几柿子,通红通红地挂在树端枝杈间也很有诗意……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又是半个世纪。如今爷奶、父母都已作古,老家的房屋也早已坍塌,而那棵老柿树依然形单影吊地生长在那里。几十年过去了,老柿树的主干依然碗口般粗细,其上仍是棚儿。但为了结出柿果、为了柿果的成熟,每个主叉都生出一簇簇新枝。在新生枝条和柿果的映衬下,老柿树的主干及主叉愈发地显得黑瘦和细高。入眼一看,一如往昔困苦的母亲。

哦,苦命的老柿树我须向你致谢和致敬!

    

   翟传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农行系统优秀人才南阳民俗学会理事,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南阳市分行。出版有《银苑小葩》、《守望家园》《月奶奶黄巴巴》《曳杖行歌》、《我图尔居,莫如南土》及《百年多是几多时》六部作品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