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耀民的头像

冯耀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20
分享
《漳河记忆》连载

第一章 南条荆山,漳水出焉

中国有三条漳河:山西的清漳河、浊漳河,湖北的漳河。

《禹贡》和《山海经》有载:“南条荆山,漳水出焉。”这里的“漳水”,就是湖北的漳河,鉴于北方有清漳河和浊漳河,古时称南漳河,亦名漳水。

“南漳”县名以此而立。《襄阳府志•沿革》载:“隋开皇十八年,改思安曰南漳。......绍兴五年,省中庐入南漳县,乃统于一属襄阳府。”春秋时期,南漳属罗国和庐戎国领地,秦设伊庐县,汉设中庐、临沮,晋设中庐、上黄,隋设思安、义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思安属南漳流域,改思安为南漳。秦至南宋,县域多次分合,治所几度变迁。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合中庐、南漳二县为南漳县,县治所定于玉溪山北,蛮河中游。此后,县名、县城沿袭至今。

这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左转•哀公六年》文中楚庄王说:“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当时,楚昭王病了,占卜的说:“河为崇。”说是黄河之神在作怪,要楚昭王去祭祀。楚昭王不去。他认为,黄河之神远在北方,即使自己做错什么,也不会得罪黄河之神,黄河不是楚国望祭之地,而长江、汉水、沮水、漳水,才是楚国的大川,祸福的到来,不会超过这些地方。因为当年,楚先人熊丽率领族人南迁,过汉水,越险境,入住荆山,“筚路蓝缕,以山启林”,正是以湖北境内的这四条江河为命脉,壮大楚族,从一个“子男之亩五十里”的区区之地,开疆拓土,发展为“楚地半天下”的泱泱大国,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楚文化。知此历史,也就不难理解楚先人何以格外崇尚水和望祭江、汉、沮、漳了。

漳河是楚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古楚文明。古楚文化源远流长,深深扎根漳河人心中。古今很多人心系漳河、感恩漳河、敬畏漳河,不畏艰险,穿越荆山,探索漳河之源。

荆山山脉苍莽而辽阔,是鄂西北最大的山系,在湖北南漳县境内就有九列支脉。漳河发源于南漳县县城以南百余里青龙山下的老龙洞,海拔1220.5米。

老龙洞就在我们村子。我们村叫三景庄。因漳河源头有“老龙洞”“蓬莱观”“自生桥”三个古老闻名的景观,“三景”围成一庄而得名。明·崇祯初年塾师阎在志写有对联:“文风启东南群山围列成三景;秀气终西北一水长流贯九江。”此对联收录乾隆版《襄阳府志》,是三景庄地标性宣传语。

这副对联最初写在三景庄入口处的牌楼上,现在镌刻在漳河源头入口处的石碑上。“漳河源”三个字居正中,魏体,红色,字大如斗,老远都清晰可见。此石碑,立于2010年11月。

石碑旁是公路,公路修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沿石碑左边的峡谷走二三里,就是老龙洞,藏在高山峡谷深处。“蓬莱观”“自生桥”均在老龙洞同一方位,居村子西北角。在没有通公路前,这里森林茂密,古木参天。里面有农田,村人去做活,只有半山腰一条羊肠小径。小径下面是几百米深的三景水库。山势陡峭,行走其间,不敢俯视。

我很小就听祖父讲老龙洞的故事。老龙洞很深,有十几里长。洞里有个很大的深潭,老龙就住在里面,有万万岁了。老龙是这一方的保护神:若遇大旱,村人带着供品,吹着唢呐,背着绳索,攀着崖壁,走过深谷,架上木桥,进入洞内求雨,很灵验;洞里有块平地,能藏两千多人,战乱时,远近的村人都到洞里藏身,老龙洞是村人的庇护所。洞口顶壁上有两条水锈石龙,活灵活现,像守护的“门神”。

小时候,站在村子高处,远远凝望老龙住地,众峰峥嵘,周围对峙着峭壁,直插云霄,山岚弥漫,雄伟而神秘。虽近在咫尺,却不得亲见。直到半山腰的小径修成公路,通向老龙洞的山路修成水泥小道后,我才第一次站在老龙洞面前。洞口高十几米,宽四五米,银涛从洞口卷地而来,泉雷轰鸣,造化的宏大庄严,使心灵深受震撼。从外望向洞内,洞阔大,一面高,一面低。高处是平地,大泉从低处涌出。要想进去,需攀岩壁。上面是陡岩,下面是大水,望而生畏。

这里就是漳河涌出大地第一股水的洞泉,这里就是日夜奔腾不息的漳河起点。因为它,就是干旱年份,漳河仍然水流不息,养育着荆山儿女。

不过,这里还不是漳河的正源。漳河的正源在老龙洞西北十余里远的泉头岩。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这是他们多年多次琢磨探究出来的。他们探究的问题是:老龙洞这么大的水是从哪儿来的?泉头岩的大水又流到哪儿去了?

一面弧形崖壁,镶嵌在两座高山之间,高百余米,长四百余米。岩壁似一刀切,直垂谷底。奇的是,岩壁上有洞,洞口大小不一,有七个洞有泉水流出,因而叫“泉头岩”。当地人还根据洞口上面岩石长的“形象”,称石洞为:人洞、狗洞、鸡洞、羊洞、猪洞、牛洞。靠近岩壁中间吊在半空的那个石洞,水很大,水流成瀑。飞瀑垂底,山谷轰鸣,震人心魂,人称“吊洞”。吊洞最大,洞内没有水流的高地能容纳四百多人。吊洞外左边有古人用钻子凿的近两尺宽、一丈多长的石道,从岩顶攀着岩壁,踩着石窝下来,走过石道,进入洞内。洞内岩石上刻有清嘉庆六年冬月的碑文,碑文记录了重修此洞的原由,因碑文中刻有“古者卷堂岩避乱之地”字样,因此“泉头岩”又叫“卷堂岩”。古人在这么高的悬壁上凿路,不知是怎样做到的。今人在修建泉头岩水库时,曾用钢丝做成软梯,挂在吊洞口处的石柱上,攀援进洞,凿壁扩宽洞面,以增加水量。上面是不确定稳妥的石柱,下面是悬壁、乱石、滩水,脚稍微一滑,人下去就没命,为了吃水,山人胆量过人,令人心里充满深深敬意。

泉头岩如此陡峭,它上面却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在岩壁上面的左边山上,这条悬壁上的公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就动工修建,先后整修了三次,如今是条宽阔的水泥公路,通向山上的村子。一条是泉头岩当头顶上的一条简易石子公路,通向保康县。“悬岩顶上修公路,费好大劲啊,都是悬着命在修。点一炮,周围十几里房子都发抖。共产党领导群众干劲儿真是大啊。”王陪刚老人,82岁,住在泉头上面的白果树湾,回忆起当年修公路的情景,很有些动情。白果树湾农田肥沃,如今改种蔬菜,路边一辆大卡车正在装运青椒、西红柿等蔬菜,若果没有这条公路,村民肩扛背驮、爬坡上岭走五六里才有公路,有了这条公路在家门口就能装运。

泉头岩,上面汽车嘟嘟叫,下面泉水哗哗流,真是难得的奇景。

泉头岩上七股泉水在岩底汇合,流过一小段沟壑,进入泉头岩水库,休养生息后,沿着河道,向东流一里多,注入一地坑,人称“龙潭”。龙潭椭圆形,周长六七十米,极深,水色苍苍,不敢久视。龙潭上面是山垭,水不得外溢,全部伏流地下。

泉头岩与老龙洞相距十多里,怎见得龙潭的水伏流到老龙洞了呢?村里老人说,有位研究水文的人,追根究底,动员老百姓捐上百背篓麦糠,撒到龙潭里,着人在老龙洞那边看,结果有麦糠流出。最让村人奇怪的是,1973年修泉头岩水库时出现的现象。说修水库时,先修了溢洪道截流。这时,叫人看老龙洞的水,发现水量变小了。不久,溢洪道水猛涨,影响修水库,又扒开,这时,又发现老龙洞的水量大增。

人们对老龙洞水的探究,何尝不是对漳河的一种感恩呢?

其实,从地理学角度来说,河源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绝大多数河流的源地是一个由多股水流汇合而成的集水区。漳河也是这样。泉头岩的水伏流到老龙洞而出,只是漳河源头的第一股水。

还有从蓬莱观、自生桥而来的水流。

从老龙洞流出的大泉,与从自生桥、蓬莱观流出的小泉,在三景庄水库汇合后,沿着一丈多宽的河道东流,穿过三景庄街道时,在三景庄西南,还有一股白龙洞水汇入(白龙洞水河道现在全部掩藏在楼房下面)。行不远,又有般若寺河、土河、九夹河的注入,又有小鱼泉、大鱼泉的水注入。

正是漳河源区多条清泉的不断汇集融合,最终才形成了浩荡奔流、永不干涸的漳河。

源头活水源源不断,东南流泻,流经南漳、远安、荆门、当阳四县(市),在当阳河溶镇的两河口与从保康县呵岭沟而来的沮河汇合后,称“沮漳河”。沮漳河流经枝江、江陵,于沙市的宝塔河注入长江。全长201.75公里,流域面积3027平方公里。

漳河在南漳县,流经薛坪、板桥、肖堰、巡检、东巩5个乡镇,18个行政村,长91公里,横贯西南山区,是南漳县第二大河流。漳河到达东巩镇昌集时,河面宽广,乘木帆船,顺流而下,能通达武昌。昌集是货运集散码头,长年,船来舟往,热闹非凡,素有“小武昌”之称。1958年,在荆门当阳交接的李家湾,截断漳河,修筑漳河水库,大坝下游水位骤减,这条古老的水路才中断。

漳河在南漳县境内干、支流总长达593.7公里,流域面积1140多平方公里,是哺育了世代荆山儿女的母亲河。

我家就住在漳河的北岸,我是枕着漳河的水声长大的。丰水期,听着水声,像一阕奔放浩荡的交响乐。冬春枯水期,圆润如玉,如鸣佩环。它掩映在高山峡谷里,从高空看,像一条银色带子,在山间起伏飘舞。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落日斜晖下,我走在街头,从远处高楼里飘来了这首歌,总会潮湿了眼睛。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