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剡城三江合流,四溪交汇,自古就是交通枢纽。据《嵊县志》记载,民国嵊县还有过塘行10多家(过塘行就是经营航运的商号)。全县有客货木帆船300余艘。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还有100多只客、货木帆船,从县城到上虞沿江有10个码头。试想一下,本地、外地的来往船只,在剡溪上游穿梭往返,真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加上剡溪四源的无数簰筏,更是波卷浪飞簰歌唱和。
正因交通枢纽、贸易中枢,近在一个甲子前的嵊县,还像湘西的茶峒,江边多茶馆,皆是吊脚楼,突出江面上。待卸完了货,面孔黧黑脚着草鞋的船工们,总要上岸吃吃茶、歇歇肩。
剡源之一的黄泽江(东江)上游,数千年与外面往来的,竹簰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水路是最早的运输纽带。溪涧适合放排,江河宜于行舟,可以想见当年,簰筏对故乡的重要。《载敬堂集》:“竹排、竹簰、竹筏,又称筏儿,简称筏,其物一也,古来为水上运输重要工具,也是代替桥梁渡水之要用。”
新昌梅溪湖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志威分析,查林原名可能是楂联(新昌人念zuolian),而楂的本义就是水中木簰,楂联就是水中相连的木簰,因为古代运木,需扎捆成排,再顺流而下。同理,查林上游竹岸,也可能叫过楂岸,因为查林和竹岸的第一个字,家乡都读同音,而且竹岸实名楂岸,也更符合地处两江交汇、岸边泊满木簰的实际情况。
剡溪上游地形复杂,湾多水浅,适宜撑簰。祖先们逐水而居时,竹簰就应运而生。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仍能看到“小小竹簰江中游”的场景。竹簰拉货,一是吃水小,浮力大,可以在浅水溪流中航行;二是稳定性好,水上行驶平稳安全,不大会翻船;三是制作简便,可以就地取材。
所以竹簰制作,成为乡亲的看家本领。做竹簰时,用刀削去竹子表皮,将粗的一端放在火上烤软,按一定弧度将其“弹”成弯状,做成的簰头如龙头高昂,然后涂上防腐汁液。干燥后再一层层涂上桐油和沥青,这样做成的簰竹拒腐蚀又防水,坚固而耐用。簰竹加工好后,就可以进行组合,先搞好支架,在上面排好簰竹,一人在上,另一人在下,用藤条绑紧扎牢即可。当然,这样制作出的竹簰,主要是各村渡人或载货所用,而更多放出山去的竹木簰筏,只要扎牢连拢即可。
纤夫,拉的上水船;簰客,撑的是落水簰。行程虽然相反,同样要经历暗礁险滩,一样要遭遇惊涛骇浪。那些从上游源源而来的竹簰木筏,如一条条硕大无比的蜈蚣,摇头摆尾,挤满江面。簰客手拿一根带有铁头的长篙,左边支一下,右边点一记,避开那些眨眼而至的明石和暗礁,看似脚忙手乱,也能化险为夷。有时簰疾如箭,在涛翻浪涌中飞射而去,夹岸景物一闪而过,簰头簰侧溅起的浪花,哗哗作响劈头盖脸,一次次将簰客打得浑身透湿,有的干脆就光着个身子,“哟嗬哟嗬”的吆喝声,应和着波涛声,回荡在云水间!
时序三月桃花水发,故乡正是放簰时节。几张十几张扎好的簰,静静地靠在岸边,等候着主人们的到来。因为剡溪上游都是山区,山民们常常趁着雨后水涨,把山里盛产的毛竹和木材串成簰,顺水放出山来。那些打着赤脚、扛着簰篙的簰客,从一个个晨雾笼罩的村落中,三三两两地走到溪岸簰边,一番商议讨论之后,便两人一组爬上了各自的簰筏,“开簰啰!”随着头簰老大的一声吆喝,簰便被簰客们慢慢地撑离岸边,漂浮在满是花瓣的潭水里,花儿拥着,流水推着,一张一张循序渐进地向下游漂去。簰如长蛇阵一般,簰尾一人掌舵,簰头一人持篙,遇到礁石或桥墩,就使劲支开。每到浪大水急的江段,大伙儿齐齐吆起号子,喊声响彻江上,簰筏顺江而下,一直撑到嵊县南门桥头。
剡溪上游撑簰,用撑簰佬自己的话说,过的是“神仙,老虎,狗”的生活:遇上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驾日而驰驭风而行,只要把住舵就行,惬意时忍不住“嗬—嗬—”两声,两岸山谷传来轰轰回声,这时真觉得快活似神仙。枯水季节时,船只难行,船工们往往咬紧牙关,圆睁双眼过滩,用尽全力撑篙,活像一只只瞪眼发威的猛虎。一旦顶风,即使天寒地冻,也得跳下水,跋涉在狗也不愿走的崎岖纤道上,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拉纤。“神仙,老虎,狗”的形象比喻,是他们撑簰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然那时也有旱路,“旱路,虽在南朝宋初,就由谢灵运开创了,但直到唐末,经过袁晁、裘甫两次起义,旱路成为往来台越的行军路线后,才成为‘通道’。而水路,则阳与江左平原沟通,阴与深山腹地相接,加上‘剡好为楫’,游人往来比旱路方便得多。”这是浙东唐诗之路发现者竺岳兵的解释。
“驿路古今通北闽,仙溪日夜入沧溟。”此句回答了古人所指的水陆两路的去向。陆路由台州而通北闽,水路则由剡溪通向江海。今日白竹(潭遏溪即新昌江上游)村民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黄坛百竹,撑竿掇掇。据说古时新昌江一带,六千多人口中经营船工运输的多达四百余人,白竹设有中转站、簰工工会组织。于白竹溯江而上为竹簰,顺流而下可通舟楫。
正因为簰运的发达,当年黄泽江上游莒溪合溪交汇处的竹岸,溪中竹簰木筏密布,岸上街道店铺林立,热闹繁华有“小上海”之称。
欸乃的桨声,骑浪的木簰,记录着剡溪的航道变迁与航运历史。晋代时自剡县城乘船沿剡溪而下,至三界入曹娥江,经萧绍内河可通钱塘江。明代时,经上虞通明等堰入姚江可达宁波。清末民国初,嵊县境内还有航道总里程181公里。
剡溪水路,尽管由于陆路的开发以及种种原因,逐渐丧失了原有的运输功能而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剡溪四源以水的灵动雅致,开启了一条令人迷醉的唐诗水路,辉煌的历史至今依然焕发着熠熠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