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孟伟的头像

梁孟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10
分享
《​有种感动叫乡愁》连载

第四章 筚路褴褛拓家园

筚路褴褛拓家园

每个人之为人,本身就是奇迹。社会的每一场变革,民族的每一次冲突,自然的每一波灾难,战争的每一簇烽烟,无数次巧合无数种偶然,无数个传奇无数场突变,才有了我们的降临,才有了子孙的承传。所以,祖先是引渡人,我们才来到人生的彼岸;祖先是传种者,家族才有了血脉的绵延。为什么许多人只有在祖宗面前,才会感慨生命的神奇,感激祖先的佑护,感谢上苍的垂爱,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才有了自己的一段。

如今故乡显露的只是母亲乳房似的几处山头,断裂的却是父亲血管似的纵横阡陌!故乡的沉沦代表着祖地的消失,乡亲的搬迁预示着宗族的离散。

这时作为故乡的子孙,才开始“我从何处来”的思考,发出“我往何处去”的追问。站在已是一片烟波的故乡,一次次地向蒹葭苍苍的历史深处遥望,寻觅祖先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路径,但沿路草木摇落白露为霜道阻且长,场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迷离惝恍。

两晋南北朝时期,剡东已有丁、董、梁、张、黄、王、袁、陈、俞、支等姓氏的人居住,他们是最早的“新昌人”。有文字记载的新昌先民大都从中原地区迁入,迁入有两晋、唐末五代、南宋等三个高峰时期。

其实最早载入故乡史册的,是大禹治水登临过的地方,它就是蟠龙岗东王罕岭西的一个小山冈,一个叫做顾东山的地方。

昔时的浩淼剡中,正因“禹凿了溪”,才变成一片盆地沃野;“人方宅土”,人们在此耕作繁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正因大禹的最后一次治水,才有了故乡今天的地貌山川。因此故乡至今仍流传着大禹的众多故事:据旧县志记载,新昌县北有山名叫渡王,山上就有禹王遗迹;县东有山名叫东岇,山脚水帘洞周围有中空圆石,当地人称为石馒头,传是大禹治水到此弃其余粮干化而成,所以又称其为禹粮石。就是故乡祝家庙村后的顾东山,“世传大禹治水时,登之以望东海诸山。”大禹为何登山而望?曾因“东海尧平洪水”,大禹登此远望,既是为民祈福,也是对尧的缅怀。

顾东山,据民国《新昌县志·卷三》记述:“其由剡界岭上大湖山,过陈公岭、王罕岭下岗路,起顾东山极蟠龙岗而止,为东乡支山之大者。”东乡支山脉,从天台连四明的剡界岭起脉,过陈公岭、王罕岭下岗路,又从大甏头分为两支小脉,一支经飞凤岗、顾东山极蟠龙岗而止;一支经金沙湾岗、羊角山(称小顾东山)极岩头卜而终。顾东山不高也不峻,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正因是禹迹圣地,祖先们都以生于斯长于斯为荣,将顾东山列为各村八景、十景之一,赋诗作文,广为传颂。更以顾东山为地望,分别有胡氏、梁氏、吴氏、俞氏、王氏等名门大族列为“顾东派”,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据《查林梁氏家谱》记载,查林最早的先民居住在蟠龙岗南侧的里屋基顾东山麓,“顾东陶冶”就成查林十景之一;有诗曰:“锅釜铸从铁鼎,甏壶烧自缸窑;先民锻冶和甄陶,村里犹传名号;东海尧平洪水,南岩任钓巨鳌;夏王登此顾东峤,古迹至今夸耀。”顾东山的北面是梅溪江,《梅溪胡氏家谱》称胡卜村有八景,其中一景为“顾东牧笛”。柘树湾、吴家一带,系胡氏顾东派体系,多为耕读传家,风范朴实,居住环境优美如画。吴家村由缸窑、吴家和甏壶三个自然村组成,居住在缸窑、甏壶的梁姓人家,被查林梁氏家族称之为顾东派。吴家村的吴氏是三门吴氏顾东派,下庄村也称梅庄俞氏为顾东派。由原嵊县东林迁徙碇岭脚的王羲之后裔,在民国三十七年修纂的《王氏家谱》中,也将顾东山作为碇岭九景之一,这一带的王氏也为顾东派。

自禹之后,从夏到晋,故乡罕有人迹,难见人烟,荒山野岭隐现豺狼虎豹,榛莽幽溪少有樵夫行旅。历史翻到唐贞观年间(公元641年),比新昌建县还早267年,浙东梁氏第十四世祖梁山宝,见沃洲之阴、顾东之阳、广溪之滨,山环水绕,奇峰罗列,就从黄泽江边的前梁村,沿溪上溯,迁徙此处,开村立基,卜居新地,卒后葬于来龙山麓。他的子孙繁衍分发,外姓纷至沓来,渐成望族名村。据《查林梁氏宗谱》记载,查林古有十景,即南山樵牧、湖北游钓、顾东陶冶、西山谒墓、盘山钟秀、香林诵读、仁山拥翠、曹岭兴怀、石鼓奇踪、查溪鼓櫂。并写有查林九景诗五首,查林十景词一首,构成了一幅幅农村山水景观和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丰富了故乡山水的文化内涵。

当查林村升起第一缕炊烟,七星峰下还荒无人烟,所以查林旧九景中,又有“湖北钓游”一景,有诗为证:“桃花雨后水平湖,引动闲情作钓夫。贪口肥鱼更有意,不烦风送丝飘弧。”可以想见,当年的蟠龙冈北,还是查林人的游钓乐土。

弹指一挥三百年,到了五代(907—960)时期,七星峰下才升起缕缕炊烟。据说七星峰下梅溪边,最早有数家卜氏居住。卜氏中有记载的是卜曾,北宋有名卜曾者,“仕宋为兵马司,有惠政。”他为官清廉,惩恶扬善,公元960年,他告老还乡,空空私囊,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才筑起简陋的茅舍栖身。他以自己的德行教化乡里,引导村民垦荒种植,走勤劳致富之路,做奉公守法庶民。并发动大家种桑养蚕,发展畜牧;还在沿溪两岸遍种梅树等果木,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硕果累累。乡民受其教诲,获益颇丰,亲切地称他为“兵马太师”。卜曾公常在梅溪江上纶丝垂钓以娱老,死后葬于七星峰之阳。乡民缅怀卜曾功德,奉为新昌乡主,宋皇为旌表贤臣,谥封为新昌乡主正神,敕建新昌乡主庙。乡主庙原位于村口长街西端,进门两边的石柱上有联:梅溪一带忆钓游,梓里千年霑惠泽。乡主庙的正厅、厢房、门厅,虽然经历百年风雨,依然硬朗朗地支撑到今天。正月十三为卜曾公寿诞,人们纪念卜曾公,逐渐形成乡主庙会。卜曾无子嗣,又无遗产,胡璟公后裔会同新昌乡十二庄百姓解囊购置庙产祭田,供修缮及庙会之需,现存乡主庙建筑为清光绪时重建。正月十三为卜曾公寿诞,人们为纪念卜曾公,逐渐形成乡主庙会。

在吴越王钱镠麾下,有位大将胡进思,历任将相五十年,屡立战功。他的长子胡璟亦习武,任明州指挥使,开运年间为偏将,破李景、克福州,论功加赏,升行军司马兼尚书事。他自叹道:“人生以昂然七尺躯,不能为国建功,为民除害,亦虚负此生耳!今既破贼,拓封疆,于志亦已伸矣!”他明白古人所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道理,眼看自己荣宠既盛,年已高迈,就离开了朝廷,公元948年,胡璟“游于新昌乡七星峰之麓,遂卜居焉”。胡璟生性高洁,沿溪广植梅树,蜿蜒十里;疏影横斜,绿水流香。“每岁宴,踏雪咏诗,悠然自适,遂有终焉之志。”他常常竹杖芒鞋,缘溪而上,吟啸徐行,以山以水以梅以诗颐养天年,高洁淡雅一如梅香。他亦自号为梅溪,村民也以梅溪唤之。自此,梅溪胡氏逐渐繁衍为当地大族。如今梅树早已香消玉殒,但东首梅坑村名仍延续至今。

梅溪胡氏尊奉胡璟为第一世祖,在村中建了胡大宗祠,堂名“垂裕”,意谓“祖之积德累仁垂裕无涯,世世子孙当守祖宗之垂裕于勿替”。

胡璟乐为之卜,构楼架堂以蔽风雨;卜曾乐为之筑,掘井垦荒以谋生计。两位先祖在七星峰下奠定了一村根基,留下两座祠庙,他们的血脉在后世子孙中代代传续。子子孙孙降生在这可钓可游、可耕可读的梅溪江畔,后屏星峰之苍翠,前朝蟠龙之郁葱,怎能不默默地感谢先祖的安排?

和查林胡卜一样古老的,新林乡东首还有一村叫棠家洲。棠家洲就在王罕岭下、合溪之畔,四面环山,两面临水,一条合溪成“U”字形穿村而过,到麻地头与龟溪汇合,形成了一个半岛形的绿洲盆地。五代之前,就有卢姓人家在此居住;五代时期(907—960),唐氏五世祖文成公由剡迁此,开创了南明唐氏。周围数村也以唐姓居多,为了区别各村唐家祠堂,该村祠堂取名秋海棠,“棠”“唐”同音,就名棠洲,后演变为棠家洲。

唐氏在新昌很有名望,特别是文成公、原禄公、琦秀公、方公名气更大。宋朝监察御史俞浙为文成公题词:“公之德泽,何远长兮。公之子孙,何繁昌兮。乔迁棠洲兮,永世无疆兮。”明朝兵部尚书何鉴为原禄公题词:“睹公之容,降自狱崧。厥德弥厚,厥貌弥丰。才华未展,肃曹之寄。佐理已传,调变之功。仕赣州,士民歌其声绩。归新邑,亲友仰其高风。奋迹棠洲,绍中书之遗泽。遁居真诏,接陶土之芳踪。峰峦生色,草木增荣。宜其兰葩郁郁,桂萼丛丛。振家声以有日,流余庆于无穷。”

就这样,七星峰下,王罕岭脚,来龙山麓,有了查林、胡卜、棠家洲等村庄的奠基和一代接一代的传承,又有了溪畔岗上更多村庄的滋生繁衍。各姓像一颗颗种子,不管这些种子是飞鸟衔来,还是风雨吹送,因缘巧合,际会风云,一直繁荣至今,直到水库搬迁。

成化新昌县志云,林居曰村,野市曰墟,皆郭外(即城外)之地也,或烟中绿树而茅屋参差,或墙外青帘而柴门掩映,山静如太古,日长似小年,盎盎而居,熙熙而乐,吾有以知祖宗之恩泽如天地之覆焘也。可见新昌山区村落,烟中绿树,茅屋参差,屋舍古朴环境佳胜。洵隐居之胜地也。

于是聚族而居成一个个台门,慎终追远建一个个祠堂,祈福求佑筑一座座庙庵。查林原来有梁氏庆远堂、德庆堂,吕氏思本祠、恩公祠,董氏隆昌祠、隆山祠6个祠堂;有昭庆庙、关帝庙、威德庙、毓灵庵、桥头庵等5个庙庵;有大沈家台门、小沈家台门、梁家台门、黄家台门、唐家台门、乌漆台门、吴家台门、吕家台门、石家台门、裘家台门等十多个台门。

有的祠堂在建造时就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查林的德庆堂也称宣三祠,就是为纪念三十六世祖一茎公追思上三代“立言、立功、立德”之志,称其生平有宣“三不朽”之志:即三十三世祖师齐公识见高超,乐交名士,后封国子监司业,其不朽在立言;三十四世祖元凯公以圣贤事业为务,其教风流传百世,后封国子监祭酒,其不朽在立功;三十五世祖天麟公勤读史书,遵守礼义,乐善好施,气度豁如,其不朽在立德。为不忘祖上“三不朽”,后人设祠祭之,有尊重三代宣其不朽之怀,这是氏族文化的精华所在。每个祠堂都载有堂名立意、建造情况,堂内还有匾额、对联、题词等,对宣传氏族文化、教育子孙后代都有重要作用。

而“胡卜”是一个表示疑问的动词—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梅溪后来改名胡卜,是对开村立基先祖们的怀念?还是对宗族血脉的秉承和固守?坐落在七星峰下梅溪之畔的胡卜村庄,成为梅溪胡氏共同构筑又生生不息的家园。万历《新昌县志》“市镇”下记载有肉店、酒店、豆腐店、茶食店、点心店、药店(景春堂),最兴旺的时期,有三爿肉店,五爿豆腐店,城里有的胡卜基本也有。古街东西延伸,长300米,宽3米,两旁的店铺有单檐、二层等。现在走在胡卜村中,蛋石路遍布全村,两边店面虽已冷落,但当年街市景象,仍然依稀可见。

胡氏先后建起了七座祠堂:垂裕堂、敦裕堂、祥裕堂、庆裕堂、德裕堂、孝子祠、德昌祠;俞氏也有两座祠堂。另外还有白鹤庙、祚福庵、惠方庵、赐福庵。胡卜村中最大特色,除了遍布全村的蛋石路外,就是那一个个栉比鳞次的台门(四合院或三合院),全村有台门二十座。这些祠堂、庙宇、台门,是古代村落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集中点,也是村落文化的传承处。

姓氏,是血缘的河流,溯流而上,可以追寻到自己的祖根,追访到自己的故乡。姓氏不断在演变、分化、迁移,但始终有一条“根”维系着。所以祖先不是一种虚无,曾经实实在在地存在,一以贯之的血脉,从古到今地流淌。祖先是让后人成为后人的全部理由,后人是后代和祖先的连接和转换,缅怀祖先其实是贯通血脉的一种方式,让生命的走向如河流般源远流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