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孟伟的头像

梁孟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16
分享
《​有种感动叫乡愁》连载

第五章 双尖山高梅水香

黄泽江上游,蟠龙岗南为广溪主流,蟠龙岗北是支流梅溪。溯梅溪而上,第一个村就是胡卜。

胡卜最早叫梅溪,“是地为剡东胜景,盘山耸秀,石鼓钟灵。岸上梅开数树,冰清玉洁;溪中泉出一泾,白浪清波。”胡卜村背靠七星峰(又名双尖山),面对蟠龙岗,是块“风水宝地”。

七星峰,以“七峰如北斗”而得名,上有两峰耸峙,故又名“双尖山”,高高地矗立在新嵊两县之间,北与巍巍四明相望,南与苍苍天台为邻,七星峰下一畴沃野,沃野前一湾梅溪,环绕在胡卜村前。梅溪之南有一道蟠龙岗,它是王罕岭顾东山的终点,成为胡卜村一道天然的屏障。胡卜人看久看熟了,觉得蟠龙岗更像一道徐徐展开的诰书,所以当地人称其“展诰岗”。明朝王洪有诗赞云:“逶迤崇岗信有神,俨如鸾诰展来新。乾坤恩泽相承久,钟得居民半缙绅。”

卜氏胡氏在此立基开村,也意识到村西无凭、风水不关,犯了西不能漏之大忌。《地理大全·山法全书》卷首所云:“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大致意思是,水源进入村落,应以环抱曲流为佳,不宜直来直去。梅溪水迤逦东来,到胡卜村东由于马鞍峧一挡,溪水由西而南再往西,走出一个漂亮的半环,如一条玉带环绕在胡卜村前。胡卜祖先为了补救西面空远这一缺陷,在村西由北到南种植了数十棵香樟,为东来紫气聚风积水。再在香樟树西100米处挖了口清钻塘,据说天旱两个月也不会干涸。不知道胡卜先祖植樟,包含了什么寓意暗示?是根据什么星宿图系?旁边再挖口水塘,是否有“众星伴月”等内涵?风水中有“大树如成材,一树顶三山”的说法,几十棵樟树就形成数十个峰峦,为整个胡卜村聚气生财、挡雨遮风。再站在樟树下综观四周,胡卜布局还真有讲究,村口路廊外操场也有口池塘,如以一轮鱼塘为砚,塘边条石为墨;再以旁边晒场为纸,村后虬松为笔,而樟树恰似文章传世,翰墨飘香,这样就构成了“文房四宝”式的风水格局,勾画出耕读传家的愿景。

苍翠西园几树松,晨昏翘仰意无穷。

后雕夙具凌霜骨,枝干将来尽化龙。

《梅溪胡氏宗谱》里这首诗,既勾画出七星峰上的松干虬枝,也蕴含着对后人的满怀希望。

胡卜人为美丽的家乡自豪,根据周围的山川形胜,列出“胡卜八景”,清竹溪学者吴尚綗还为胡卜村作了八景诗。一景“鞍山钟秀”,胡卜村东侧有两座山峰,形似马鞍,又似笔架,或像金钟,诗云,“联峰突峙镇东偏,秀削天然号玉鞯。春到芝兰香更远,时鸣万籁响金鞭。”二景“星峰叠翠”,胡卜村后双尖山,自顶至村,七岗逶迤,如仙下凡,古松虬曲,气势非凡,有诗赞云:“峰势参天似七星,林光草色尽含青。四围碧峰如辰拱,造物原来早毓灵。”三景“曹州樵采”,准确说是胡卜村西的石坑(胡卜通向嵊县小坑村的一个双尖山山湾)樵采,傍晚西天晚霞欲燃,樵夫列队肩柴而归,好一派采樵风光。有诗赞云:“地接曹州径路回,纷纷遥望采樵来。寄言利锁名缰客,何似肩薪踏月回。”四景“蟠龙列障”,胡卜村南一冈逶迤,如龙列障,蔚为壮观。有诗赞云:“四围叠嶂抱层峦,恍如蛟龙屈曲蟠。一旦风云当际会,定当飞舞上云端。”五景“小溪渔唱”,小溪就在鹭鸶岗东蟠龙岗西,两岗夹一溪,滩宽流清浅,是鱼儿产卵洄游的必经之路,也是渔夫捕钓的最佳地段。他们或挥竿踏波,随流而钓;或游丝拦截,收银一片。捕钓鱼虾回,煎烹沽酒醉,有诗赞云:“小溪相隔一村明,遥听渔歌唱晚声。羡煞得鱼沽酒乐,胜他名利日牵萦。”六景“思源诵课”,梅溪胡氏第十四世祖善缘,隐居村东盘山寺之右,创办“半天书院”,储书万卷养性怡情,耕读传家课教子孙,有诗赞云:“空林说法日初升,宝鼎焚香祝圣明。未向竹林吟素月,经翻贝页梵音清。”七景“盘山钟鼓”,胡卜村东2公里处,有一盘山禅寺,北宋已有,清代重建。建筑仿天台国清寺,有二进及两廊侧屋100多间,修竹婆娑,大树参天,环境深幽,兰馨蕙香。每天晨昏,经课之声萦绕古刹,晨钟暮鼓风流云散。有诗赞云:“山势盘旋一寺藏,禅房花木发幽香。遥闻暮鼓晨钟声,适为书斋励课章。”八景“顾东牧笛”,柘树湾、吴家一带,系胡氏顾东派体系。村庄四周竹林参天,风光优美如画。耕读传家风范朴实,自给自足牛羊满山,牛背牧童吹箫弄笛,山歌小曲余音绕川。有诗赞云:“四顾东皋景色幽,牧童弄笛乐优游。骑牛胜似乘黄鹤,何必追寻黄鹤楼。”

七星峰下,梅溪之滨,胡璟卜居梅溪,卜曾归隐故里,是否同时代?可否曾相识?只是居住地稍有不同,卜氏居住胡卜大村,胡氏始居村东大园,两姓通婚修好,宛如一家。后来随着卜氏的消亡,至今已无一户卜姓,胡氏逐渐覆盖了全村。

胡璟、卜曾,姓氏不同,志趣相投。两人都生性高洁、脱俗超凡。胡璟还把卜氏种梅发扬光大,沿溪植梅,绵延十里,自号“梅溪”。从此,七星峰青松虬屈,梅溪江绿水流香,两位先贤常常踏雪寻梅,作文赋诗,悠然走到生命尽头,都把自己安葬在七星峰下。《梅溪胡氏宗谱》有赞:

十里梅溪景深幽,赏花垂钓乐悠悠。

功成身退思隐逸,野鹤闲云共漫游。

两位先祖,他们的骨架撑着七星峰搭建,他们的血脉随着梅溪水流淌,他们的子孙在这方山水绵延。后来据说卜氏因瘟疫而渐渐消亡,胡氏则不断壮大繁衍。

胡卜村东有一山,名为“半天书”。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倒不是像“半天势”、“半天赐”般形容山势高峻、直插半天,而是因为胡氏十四世祖胡善缘曾在此创办过“半天书院”。“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李涉《题鹤林寺壁》)。胡善缘建起了这个幽雅脱俗的地方,让身心得到了安顿,让后代获取了知识。书院前堂后寝,静阁闲亭,储经史万卷,既是怡情养性之所,又是教书育人之地。胡善缘的三个儿子在这里学有所成,《胡氏宗谱》在这里被首修成辑。200多年后,明朝人徐志文听说了善缘先生的事迹后,专程前来书院拜访。只见青山矗矗、秋水泠泠、钟灵孕秀、荒原草碧,不闻当年弦诵之音、衿佩之集,先人远矣、古迹尚存,徐志文追慕前贤高情,写下了《善缘公传》。梅溪水带走了许多岁月,书院也只剩下土砾碎瓦,但“半天书”的课诵之声,伴着阵阵林涛,随着梅溪之水,仍在七星峰下久久回荡。

胡卜东南隔溪一岗,西接蟠龙岗,东起顾东山,半山有村,名曰横山,后改金山。最早落户的人家应在明朝末年(1644),吕氏十七世祖益修公迁居此处。到清康熙年间(1662—1722)又有邱氏华壹公从江西信丰迁入,据说是打虎路过落户于此。因处坡上,山地虽多,但易涝常旱,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不断地修筑山塘水库。比起溪对面一东一西的梅坑和胡卜,横山村民付出了更多的辛劳。

梅坑应该是梅溪的转化,也是胡璟沿溪植梅的终点,所以最早迁此的也是胡氏,他们从胡卜、大坪头、枫树下迁入,当年多为看山和守坟之人。梅坑村小,名气不小:一有盘山寺。成化《新昌县志》记载:“盘山禅寺,在三十二都,洪武二十四年(1390),归并石佛寺,初建何时不明。据《查林梁氏宗谱》载:“梁兴,生于宋至和元年(1054)六朋登治平四年(106)许安世榜进士,年十四,尚玉清宫主,拜驸马都尉,迁至太常左丞,墓盘山寺后。”证明此寺至迟北宋时期已在。据《梅溪胡氏宗谱》记载,盘山寺始建于唐代。明洪武年间为新昌县内九大寺院之一,现遗址为明万历年间兴建。寺宇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既严整对称,又蕴藉空灵。据传香火鼎盛时共有房屋120来间, 寺田240余亩,僧众100多人。竹林幽静、水潭清澈,青山焕发、鸟儿欢唱,钟磬之声时隐时闻。20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时,其建筑尚存二进及两廊侧屋,前进为大殿,面阔三间,明间抬梁式,次间抬梁穿斗结合式,梭形柱,平石础,耍头为浮雕古代吉庆人物,牛腿只存两只,透雕鹿含草及四星像。寺内原有铁钟两口,大的约重600公斤,被当作废铁出售。小的一口当时尚存,铸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现建筑全废,铁钟遁形。盘山寺原存明碑一方,从《查林梁氏宗谱》中考证,此碑刻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十月。为振兴当地教育,开启民智、弥振国势,盘山寺贡献了一切:1944年胡卜村胡氏、查林梁氏两大家族,把所属的盘山寺寺产拨充入四庄乡盘山中心学校;1980年大殿木料用于新建新林中学,只剩下一角砖墙掩藏在茂林修竹之中。

盘山水库在寺庙遗址上方,高映云天,近照青山;岚光叠翠,烟景迷人。如今的无限风光,浸透着当年多少血汗。从1964年10月开始,梅坑、胡卜、金山、上祝等村民经历九个寒暑,终于建成这个小二型水库,服务了当地四十年后,如今水库下面筑起了更大的水库,它们的清流都将倒流宁波,润泽泱泱东方大港。盘山寺水库不会想到,筑水库的人也不会想到。

梅坑沿溪而上数里就是石沿山。石沿山吴、孔、冯、顾、叶、梁等先民,大多为看山守坟迁此,所以沿山傍溪分散居住,不足百户人家,八九个小村组成。梅溪的两支源头水系—龙潭岗和笔架山之水,在湾口自然村汇合,形成一块平地绿洲。东北面的岩门、岩根,古时是新昌东部到嵊东、奉化的出入口。岩门北边岩山峭壁,南边山高峰险,两山之间溪狭水急,最窄处一座石拱桥飞架。出了石桥一片平川,嵊州念宅村就在眼前。

石沿山村东首的上祝村,地处龙潭岗下,东与陈公岭、王罕岭接壤,西与双尖山毗邻,北靠五姥峰与走马岗。村前有伏虎山威镇山岭,村后有孝斗山阻挡北风,环成村庄的天然屏障。村口有数棵百年樟树、千年古松伫立溪边,监护着这块风水宝地。终年不竭的梅溪水,从王罕岭直泻龙潭坑,紧贴村庄由北向西环绕一圈。唐元和二年(807)三月,诗人小白曾到金庭游历,从王罕岭去沃洲山,见此山巅茂密,险峰壁立,“奇丽幽妙,隔绝尘世,眷恋不能已”。据说新昌设县(908)时,上祝就有人散居,贾姓最早入住,建有里外贾家宅院,可惜与岩头卜的梁氏走马楼一样,在太平天国时被烧毁。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