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春申伐鲁得荀子
1
春申君所说的“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家领导人齐桓公在稷下,即:齐国国都城门,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办了一个高等学府。
所谓“祭酒”的原意,就是稷下学宫在举行宴饮之前按礼必须先进行祭祀,而主持祭礼的“祭酒”人必须是德高望重才可担任此重任。
“稷下学宫”相当于现代的国家社会科学院,学宫的成员也应该是学部委员或科学院士之类,后来的“祭酒”逐渐发展成主持学宫各项事务和活动的领袖者,大概类似于社会科学院的院长吧,一般由公认的享有很高名望的尊长者担任。
荀子在齐国三次担任祭酒,并且还被齐王称之为“最为老师”,这个“最为老师”,若是按照今天来理解,应该是学问最高深,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得了的老师,可以想见,荀子当时在齐国稷下学宫的名望之高。
荀子不但在当时战国各国名气大,而且是继孔子、孟子后儒家学派集大成者之一,是“人定胜天”唯物主义的奠基人,被历史上称为孔圣、孟圣之后的“后圣”。
荀子的儒学是结合当时各国治国实际,创造性的发展了孔圣、孟圣儒教学说,是活的儒教学说。
后世的儒教学说实际就是荀子的儒教学说。这与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样,是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的儒教学说。
不过,荀子与孟子儒教学说在人性的看法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孟子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性善”的。而荀子却提出与孟子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论对立的“性恶”论,即:荀子认为人生下来都不是好东西,是要通过后天环境来改变品行的。
这有点象基督的“原罪”说相似,呵呵,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荀子经过对社会反复观察,认为所谓的“善”就是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所谓的“恶”就是犯上作乱,破坏封建统治秩序。
由此,荀子得出结论,认为这种“善”在人的本性中是没有的,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知道封建道德,从而遵守它。相反,人从来就是好利、自私、贪欲、嫉妒的,人的本性是“恶”的。
荀子《性恶》这篇论述文中论述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都是后天经过教育或者约束,是后天人为的。荀子的“教育或者约束”是不是与毛泽东思想中所论述的人要不断进行“思想改造?”当然,这要由哲学们去论证。
对于这么一个做过齐国国家科学院的院长的“最为老师”,创造性地发展了儒教学说的大儒,而春申君接见荀子之后,为什么只仅仅让荀子担任楚国兰陵县一个小小地方县令呢?
这要从春申君了解荀子个人简历后说起。
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战国时期的赵国(今山西南部),从西汉刘向《荀卿新书?叙录》中“荀卿有秀才”,荀子少时聪慧颖悟,拜虞卿(就是为了拯救魏相魏齐而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的那个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为师,学习《左氏春秋》记录中可以推测,荀子父亲至少是个奴隶主或小官僚,荀子自小生活在一个有条件培养孩子读书的富足之家。
也有人研究荀子出身孙氏,很可能系卫国卫公子惠孙之后,由卫而入赵。
荀子15岁(前299年(15岁)即与老师离开邯郸,出国赴齐都临淄“稷下学宫”学习,在齐国一学就学习了十四年,可谓是资深留学生了。
荀子30岁左右(前284年)前后,齐闵王好大喜功,北征西伐,导致燕国联合楚、赵、韩、攻齐,齐国陷入战乱,齐闵王被联军打败后逃亡到莒地(今约指沭河、潍河上游以东的鲁东南近海沿海地区,包括莒县、沂水、沂南、临沂、日照、五莲、诸城、胶南等县市)被楚将淖齿所杀。
齐君国破家亡,“稷下学宫”中的专家教授学子们当然也只能是鸟兽散。
荀子不免也与一部分学子逃到了楚国,直到五年后,齐国将军田单攻燕收复失地70余城,迎齐襄王于莒,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才又招集云散的学者,因为战争,稷下学宫的专家学者都走散了,需要补充人员,所以又开始重整稷下学宫,“修列大夫之缺”的整治重建。
荀子在楚国,正逢秦将白起攻楚,陷楚国首都郢,并火烧夷陵,楚国举国大乱,楚人仓惶迁都于陈(今天的淮阳)。
荀子在战乱中被迫又离开楚国回到齐国,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
原来稷下学宫中田骈、邹衍等老一辈学者在战乱中去世,荀子也就百倍受齐襄王倚重,不仅被齐襄王拜为“卿”,并担任首任稷下学宫祭酒(学宫首席学者或相当于科学院长或教育部长之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卿”分为上卿、中卿、下卿,一般是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享受国家总理或副总理一级待遇,没有实权,是一种虚职。
一个逃亡回来的学者,年纪不满四十就担任科学院长,受到君王如此器重,还享受到“卿”的待遇,自然遭受到同行学者的嫉妒,正所谓如老子所说:娇娇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意思是说,太直的东西就容易折断,太白的东西就容易污染;树木高于其它林木,就必然受到大风的摧残。
荀子正直壮年,心高气胜,看到有人不满,异常气愤,就愤然离开齐国到燕地等外国旅游,登太行,观沧海,散心游玩。
2
荀子在外国旅游散心玩了两年,齐国的稷下学宫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荀子更有学问,更有威信的学者了,在齐国领导同志的再三邀请下,于是荀子又回到齐国担任祭酒职位。
不久,齐襄王去世,儿子太子田建接班即位,由于太子建尚小,国家由田建母亲君王后辅政掌握实权。
稷下学宫本来就是一个天下学者自由讲学、相互论辩、著书立说、收徒传道的学术场所,学者们在这里讲书论道,想怎么讲就怎么讲,真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即使是在当朝治理国家官员面前讲话也是历来无所顾忌。
荀子曾经在评价齐桓公时说,桓公杀了他的哥哥来争夺国家的政权;在宫门之内,他纵情作乐、奢侈放纵,用齐国税收的一半供养他还不够;对外他欺骗邾国、袭击莒国,吞并国家三十五个;甚至拿桓公家里人说事,认为桓公的姑姑、姐姐、妹妹中没出嫁的有七个也是桓公的过错。桓公的所作所为险恶肮脏、放荡奢侈,怎么能够在伟大的孔圣人门下称道呢?君王后掌握朝政后,荀子仍然按照以往一样看到国家出现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
有一次,荀子向担任齐丞相的田单提建议时抨击“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等时弊。
有人把荀子的话传到王宫,君王后是个女人,未免小鸡肚肠,听了大为愤怒,认为这是明目仗胆的影射她君王后主政乱宫,要有司部门追究荀子,所以连《史记》也有“齐人或谗荀卿”的记载,可见风波闹的不小。
此时的荀卿已经年过五十,受到谗言攻击,荀子担心自己的老命不保,此时正好秦王派来使者邀请荀子到秦国考察政治、军事、自然形势及民情风俗,给秦国提出一些强国建议。
荀子心想,先到秦国找一份工作维持肚子不饿最要紧,于是便离开齐国前往秦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奖励农耕,崇尚法治,国家经济富庶,日益强盛,同时借助地利之险,在与战国诸雄的争战中,就象美国借助先进武器一样,想打谁,就打谁。
当时中国纵横家的鼻祖张仪与满腹韬略的蔡泽、范雎之辈都得到秦国的重用,但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轻视文化教育,推行实用主义的愚民政策,喜欢玩弄诈力之术,不讲仁义道德,就象如今的经济管理学科兴起,只讲为了达到目的,达到追求金钱的利益,不计一切的手段方法,不讲信仰、思想追求、道德教育一样。
所以荀子到了秦国考察一番之后,应侯(范雎)问荀子:“在秦国考察之后有何感想?
荀子回答说:“‘形胜’(谓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百姓朴’、‘百吏肃然’(严肃谨慎、畏惧貌)、士大夫‘明通而公’(知道为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遇到问题及时处理不拖拉)、‘治之至’(治理的非常好);然而‘殆无儒’(殆是危险,意思是缺少政治思想教育)是‘秦之所短’。”
《荀子•儒效》中关于范雎问荀子这一段的原文是: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
翻译成现代话的意思则是:我踏上了秦国,观察它的习俗,这里的百姓质朴淳厚,音乐不淫荡卑污,人们穿戴的服装不轻薄妖艳,百姓敬畏官吏十分顺从,很符合古代三皇五帝圣王统治下的人民啊;所见到的各级官府里的官员,都是严肃认真的样子,无不谦恭节俭、敦厚谨慎、忠诚守信而不粗疏草率,也很符合三皇五帝圣王统治下的官吏啊;进入咸阳国都,观察这里的高级官员士大夫,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走进公家的衙门,走出公家的衙门,就回到自己的家里,没有私下的事务;不互相勾结,不拉党结派,卓然超群地没有谁不明智通达而廉洁奉公,更像是古代三皇五帝圣王统治下的士大夫啊;再观察政府办事效率,处理决定各种政事从无遗留,安闲得好像没有什么需要治理似的,这科简直就是上古圣王治理的朝廷啊。所以我认为,秦国四代都有胜利的战果,并不是因为侥幸,而是有其必然性的。秦国目前社会朴俭无华的民风,恭俭敬业的普通官员,尚公杜私的士大夫,社会安定和谐,很少贪污腐败、政治清廉高效,国家强大,已经是到了“治之至也”——政治的最高境界了。
但是荀子又说,秦国虽然在管理国家方面虽然达到了最高境界,但是不注重礼教(思想政治工作)、不用儒术是长不了的。如果说战争年代把枪杆子出政权作为指导方针,那么一旦到了和平年代,如果不讲思想教育,仍然把枪杆子出政权作为法宝,采取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强制性执政手段,即使得逞一时,却难保长治久安。
随着秦朝统一中国不久即被推翻,历史已经证明荀子的政治远见。
《荀子•儒效》篇在记载秦昭王接见荀子时又有这么几段话:
秦昭王一见荀子就问,儒者对于人世间的国家没有什么益处吧?
荀子说,儒者,是效法古代的圣明帝王、崇尚礼义、要使臣子谨慎守职而极其敬重他们君主的人。儒者在朝廷上当官,就能使朝政完美;在下面做个老百姓,就能使风俗完美。儒者做臣民时就像这样的啊。
秦昭王说,那么儒者当了君主又怎么样呢?
荀子说,儒者当了君主,影响就广大了。他在内心意志坚定;于是在朝廷上,礼节就会整饬;在官府中,法律准则、规章制度就会公正不阿;在民间,忠诚、老实、仁爱、利人等美德就会蔚然成风。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而能取得天下,他也不干。这种做君主的道义被人民相信了,传遍了四面八方,那么天下的人就会像异口同声地欢呼一样来响应他。
荀子讲到这里不禁摇头晃脑地念起诗经中一段诗来,《诗》云:“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哪个不服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秦昭王听了嘴上说,先生讲得好。心里却不以为然地想,什么“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而能取得天下,他也不干”,这不是痴人说梦话吗?秦国的远大目标就是统一六国,不去南征北战,不坑杀赵国四十万将士,秦国能够不断扩大疆域吗,不用刀枪谁又会来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服从秦国,投奔秦国?真是腐儒,愚不可及。秦王相信武力,自然不会使用荀子。荀子只得失望的离开秦国。
3
齐国君王后嫉恨荀子,这让荀子已经不能前往齐国,一个人学问再高深,品德再高尚,理想再伟大,也得养活老婆孩子,荀子自己可以高尚,宁愿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老婆孩子怎么办?再者,即使饿死了也改变不了任何现状。
荀子原准备前往鲁国,走到徐州这个地方听说楚国已经占领了鲁国,心想不如找春申君,看能不能为自己暂时找到一个安身之所,于是到了春申府第要求面见春申君。
春申君与荀子交谈后,才知道荀子在齐国受到君王后的猜疑,到秦国又没有得到秦王的赏识才不得不离开秦国准备前往鲁国找一个安身之地。
春申君想,秦王是最重视有才学的人,既然连秦国都不用,料想这个人对于治理国家没有多大用处。再者,已经选派好治理鲁国的官吏,也没有什么官位适合这位祭酒高官可安排,不如先带回到楚国再考量安排。春申君正准备对荀子讲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又转念一想,鲁国次邑兰陵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合适县长,何不让荀子到那儿去担任一任县长,如果干的好,以后再考虑升迁到朝庭重用未为不迟。于是便对荀子说:“在下出来已经多时,不知朝庭哪些职位最适合先生,想请先生先委屈一下且担任兰陵令,替为相管理一个时期,等待老夫回到首都后再为先生谋划,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兰陵的地名来源,传统解释是因当年兰陵周围高地上开满兰花而得名。
孔子喻:“兰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与善人处,如入蕙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孔子把兰比作理想人格之化身,这说明了兰无媚素态和俗气,“不以无人而不芳,不为困穷而改节”的优雅崇高之品德。以兰草或当地特色为地名,这是中国很多地名最常见的命名法。
这兰陵在夏、商、西周时代为鄫国。属地范围包括楚军驻扎的襄贲(今长城镇)、开阳(今临沂城)两个军事要地,是楚军驻扎与齐国对峙的边防线。
因当时“县”的概念是悬在边疆的军队行政区域,即军管地区的意思。秦楚等国在新辟的疆土军事要地率先设立县治作为军事管制区域。
前601年,鲁国季孙行父(季文子)任鲁国正卿大夫,掌管鲁国经济大权。这时期南方的淮夷人趁势北上,抢占黄淮滩涂。
鄫国弱小,无力阻止淮夷人北犯,依附鲁国,为维护鲁国利益和季孙氏费邑封地不受侵犯,季文子派鲁国军队、奴隶南下,占据今兰陵建立次室邑(“次室”大概是副首都的意思)。同时,在鲁国、鄫国井田上耕作的奴隶们也纷纷南下谋生,到泇水、泗水中下游的湖泊滩涂边开垦“王土”。
一时间黄淮滩地私田大量增加,奴隶们成了自由人。
前594年,鲁国大夫季文子首先在此推行“初税亩”制度。
于是,次室周围的土地上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耕农,农户家庭单位,有了属于诸侯规定或自己登记纳税的姓氏,从此中国老百姓中有了“农民”的别称。
公元前568年,鄫国秘密归附鲁国,鲁国与莒国发生战争,鲁国收复鄫国故地。因鲁国三桓之一的季孙氏家族长期专权,次室(今位于山东省苍山县)成为鲁国南部疆土上并行于公室曲阜的行政管理机构(相当于直辖市),建有宫殿式建筑次室亭等王宫建筑。
鲁国次室还曾经留下一个老处女忧君爱国凄婉的传说故事。
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仁智传·鲁漆室女》记载:“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
什么是次室,历史上还有很多记载:
刘昭《地道记》注:漆室邑即“故鲁次室邑。”《续汉书·郡国志》注:“东海郡兰陵有次室亭”。《论衡实知篇》亦作“次室”。
所以《列女传》中的“漆室之女”应作“次室之女”,是一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鲁国女性。
所以说,“漆”即是“次”,“漆室女”即是指次室女;“过时未适人”意思是说已经过了应该嫁人的年纪还没有嫁人,大概是今天称之为老处女的意思吧。
刘向的《列女传·仁智传·鲁漆室女》这段故事意思是说,鲁国次室这个地方有一个老处女,听说鲁国的国王已经老了,而太子却很年幼,于是倚靠在家门前的一根柱旁嚎啕大哭,引得路过的行人无不为女孩子的悲痛而感到悲伤。
这个老处女为什么要嚎啕大哭呢,列女传中记载的不够祥细。
不过下面民间流传的这个故事就清楚得多了。
鲁穆公时期,鲁国次室这个地方,有一个老处女倚靠在家门前的一根柱旁嚎啕大哭,邻居家的一位妇女,听到隔壁女孩子的哭声,以为她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而烦恼,于是就热心的跑过来上前安慰她说:“小妹妹,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啊?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嫁出去而悲伤吗?请你不要伤心的哭了,姐姐一定帮助妹妹你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丈夫。”
女孩子说道:“哎呀!亏姐姐平时与妹妹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原先一直以为你是聪明有见识的,没想到竟然如此对妹妹不了解。我哪里是因为找不到帅哥嫁不出去而悲伤,我是因为国君年迈,太子却年幼无知,无法继承王位而为国家没有可靠的人治理而担忧难过啊!”
邻家的妇女听后,嘘了一口气,嘲笑道:“这是国家贵族老爷们考虑的事情,与我们民间百姓有何关系,与你一个小小女子又有何干啊?”
次室女说:“姐姐呀,你这样说就不对了。有些事表面上看来好象正你说的那样并没有关系,以前有一位晋地的客人在我家住宿,把马系在我家的菜园里。马挣开了缰绳四处乱跑,踩坏了我种的向日葵,让我一年没有吃到葵花子;就说不久前隔壁吴大妈家的女孩跟随人家私奔那事吧,吴大妈请我哥哥帮忙去把她追回来。恰巧遇到雨后河里发大水,我哥哥不幸溺水而死,这件事让我终生失去了兄长。姐姐你看,这些原来与我家没有关系的事,却都影响了我家正常生活。我听说河水能够滋润方圆九里,浸湿方圆三百步的地方,万事万物都是相关联的。现如今我们的国君年迈体弱,太子却年幼无知,朝中官员虚假盛行,奸臣当道,纷纷欺瞒国君,欺压百姓,不允许百姓谈论国事,为了永远欺瞒国君,还到处抓捕上访的百姓,所以鲁国不久的将来定有大难。若君王与良臣百姓皆被欺辱,祸患必然殃及老百姓,你我又怎能幸免?每每想到这些,我便情不自禁地想哭。可你竟然也说,小女子不要参与这些国家大事,为什么呢?”
邻居家的妇女听后,深受感动,立马道歉说:“妹妹想的极是,可这些却不是你我小小百姓能够改变的呀!”
次室女说道:“正因为大家都麻木不仁,我才放声大哭呀!”邻家的这位妇女被她说的深深震撼了,也与次女相抱一起大声哭了起来。
三年后,鲁国内部果然大乱,外部又连年遭到楚国、齐国的入侵,国内外动乱,田地大片大片荒芜,成年男子甚至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都被贵族强行征兵,妇女纷纷到前线运送粮草,受尽了苦难。
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6-407年)所绘的《女史箴图》是至今传世的作品,其中就有“鲁漆室女”的形象。画面中有一男一女,女为鲁漆室女,形象的反映了次室女无力地靠在石柱上,左手伸出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因担心鲁穆公年老体衰,少主幼弱,国将有外患,故依柱而哭。另一男子从服装上推测应该为鲁国大夫,当他知道漆室一个普通女子为国担忧的心事,揖手肃立,洗耳恭听,满脸的钦佩之色。
中国近代史上的女杰秋瑾以《列女传》中的次室女关心国家大事精神投身革命;民国初年梁漱溟编成“女子爱国”剧本,由名角崔灵芝演出多次,其剧本全文就披露在《京话日报》上。后来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关心国家大事,参与革命,涌现出赵一嫚、江姐、刘胡兰等一大批女英雄人物,为妇女作出了关心国家大事的榜样。
至于解放后,毛泽东主席他老人家提出“妇女能抵半边天”之后,涌现出的妇女英雄人物则更多了。
4
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齐国稷下学宫祭酒职位15年,受到过齐国等战国和国国君的尊崇,如今听说春申君仅仅给他一个小小的的兰陵令职位,有些意想不到,有些失落,也有些感到凤凰落水不如鸡之叹息,想到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不禁又有些感慨万分。
“五十而知天命”出自儒教创始人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孔子所说的天命与今天百姓理解的天命不是同一概念。
百姓讲的“知天命”,是指自己的命运归宿。认为“生辰八字”隐藏着每一个人天命的符号、密码、档案,只要能破解自己的“生辰八字”就能够知道自己一生的富贵成败的天命了,只有严格按照“生辰八字”规定的规律办事才能逢凶化吉,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孔子的知天命是指孔子学《易》而知天命,他讲的“天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易》就是通常说的《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说《易》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的(并在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什么是“易”?
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叫做易。易字是日月组合而成,日代表阳,月代表阴,阴阳变化是易文化的根本,《易》是研究变化的学问。
宇宙之间,万物之景,人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易》学又叫“变易”。千变万化都在自然规律控制下进行,揭示变化规律,预测变化规律的方法的则是《易》要研究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预测未来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孔子虽然被后代称之为是圣人,也不是生而知之。直到五十岁了才看到《易经》这本奇书。
孔子那个时代没有纸张,文字都是用刀刻在绳子编的若干块长方形的小竹板上,孔子开始学《易经》时,竹简的绳子被孔子翻断了多次。
孔子学习《易经》还写了十篇心得体会,后人叫《易传》。孔子读了《易经》后,不禁发感慨地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让我多活几年,五十岁的时候学习《易》,知道了做事要按照规律,以后便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
孔子这里“五十而知天命”,是把《易》和“知天命”是联系在一起的的,只有学“易”才能以知天命。
其实简单地说,“易”就是一门讲述规律的学问。凡事都要秉承一定的规律,同样一件事情,让一千个人来做,同样的过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的结果也可以有不同的过程,任何事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变你也跟着变,顺着规律做事就是合乎了“易”,不容易犯错误了。
荀子想想自己也已经五十岁出头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失去的生命就象孔子老师比喻这流水一样的啊!流去了就流去了,再也不可能回头了。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就象民间比喻的那样:“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招自己去”。儒教的先辈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即便自己能够活到先辈们那样年纪,剩下的生命时间也仅仅还有三十年左右,既然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何不将自己一生追求的理想整理出来,留给后人学习研究奋斗呢。
荀子想到这里就对春申君说:“在下年纪已经五十有余,只希望有个地方著书讲学,终老其身,令尹能够让在下留在兰陵,我愿足也,愿意遵从先生的委托,担任兰陵县令。”
春申君说:“既然先生应允担任兰陵县令,那么我还有一事嘱托先生。”
荀子说:“请令尹示下。”
春申君说:“兰陵酒为当今天下最奇异的酒,斟之杯中,具有天然形成的琥珀色泽,晶莹透明,喝一口,香气馥郁,醇厚可口,回味悠长,可陈色、香、味三美。过去只供应楚王宫,从不对外出售,先生任职后,要严格监督兰陵酒的生产,除了先生自己饮用外,不得让任何人将酒私自运往它地。”
对于兰陵酒,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对兰陵美酒赞赏道: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是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荀子说:“兰陵酒在齐国是特供,我在齐国稷下学宫主持祭礼时才能领到少许特供兰陵美酒,即使后来有了卿的地位也还是享受不到兰陵酒的,只有齐王宫才能享受到特供兰陵酒。令尹能允许在下随意饮到兰陵美酒已经是在下的三生有幸了,又且敢违背丞相的规定。”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对兰陵美酒更是赞誉有加: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是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由此可见,兰陵美酒传承千年,仍然誉满天下。不知今天的山东没有将如此侍承几千年的美酒保留下来了没有。
春申君说:“除此之外,楚国还有一规定,郡县首领的家属子女不能随在任上,必须由国家统一安排住在首都,不知先生同意否?”
荀子说:“既然是国家规定,微臣自然是要遵守的。”
春申君说:“那就好,就这样说定了,我即将回府了,一切拜托先生了。”
由此,荀子在兰陵作官前后一共干了二十余年。
5
荀子前十年在兰陵,一方面给李斯、韩非等徒弟讲学,一方面在治理兰陵中,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兰陵百姓中享受有崇高声誉,也为春申君带来善于用人的好名声。
李圆看到楚王宫的高官们在春申君的领导下,个个贪污腐败堕落,贪图享受,唯有兰陵的荀子在楚国的信誉越来越高,对自己复仇计划极为不利,于是有一次面见春申君趁机进谗说:“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
这段话意思是说,商汤王朝最初只占有七十里之地,最后却推翻了夏朝;周文王最初只占有百里之地,最后却推翻了商王朝,这都是因为受到天下拥护的原故;荀子也是被称之为有道德“贤者”的人,如今却给他百里之地统治,难道不担心给楚国带来危险吗?
春申君听了李圆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派出人对荀子说:“先生已经为楚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先生年纪已经老了,不敢再劳繁先生治理兰陵,就请先生休息养老吧。”婉言炒了荀子的鱿鱼,辞谢了荀子。
荀子被迫下岗失去了工作,只得带着弟子李斯等人离开兰陵回故乡赵国,随即被赵王聘用为上卿;另一个学生韩非辞别老师回到故乡韩国另谋出路。
这个跟随荀子的徒弟李斯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李斯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已有成就,感觉在赵国没有前程,于是遂辞别老师西入秦,先是投在秦相吕不韦府中为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相当于首长秘书之类,如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后来做了秦国的丞相。
韩非子本是韩王室诸公子之一,也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韩非子听说老同学在秦国得到了重用,趁着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时机留在秦国,也希望在秦国能够象同学李斯那样使展自己平生才学抱负。
不过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首要的目标就是韩国,而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出于对韩国利益的维护,与李斯政见当然不能统一(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廷尉将韩非子投入监狱,最终被逼其自杀狱中。
春申君有一个门客朱英听说荀子被赵国聘用为上卿,就对春申君说:“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齐强。故贤者之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
春申君曰:“善!”。
这段话翻译为现代话就是说,从前伊尹离开夏朝,去了殷地(商朝发祥地),因此殷人称王而夏朝灭亡;管仲离开鲁国去了齐国,因此鲁国衰弱而齐国强盛。凡是贤人所在的地方,君主必定尊贵,国家必定兴盛。你辞退了荀况,难道是想楚国衰弱、赵国强盛吗?
黄歇听了朱英的话,连忙说:“先生说的对极了。”
不过黄歇心里却想,若是让荀况留在楚国,至少会给自己增加爱才的好名声,并无坏处。自己如今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楚王也已经将淮北十几个地方,包括祖上的黄国都封给了自己,领地比比黄国要大了好几倍,楚国虽然不是自己的国家,没有必要让楚国强大,但是楚国的衰弱被灭亡,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啊!于是派出使者到赵国又请荀况回到楚国。
且说荀子自从担任兰陵令后,就感觉到黄歇周围任用的都是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没有多少主见,整天只知道追求享受,个个图谋私利,相互攀比富贵,谁与春申君意见不同就打击谁,根本不以国家利益为重,现见到春申君派来的使者邀请他再次回到楚国,便一口拒绝回到楚国。
等到楚国使者走后不久,荀子又有些后悔,感觉自己在赵国虽然享受上卿的待遇,但是整天迎来送往,吃吃喝喝,赵王也是从来不重视自己的任何见解。
有一次楚国派出大将临武君到赵国访问,赵王虽然邀请荀子参加会见,并且允许自己当着赵王面与临武君谈论打仗策略(见《荀子·议兵》),临武君认为打仗主要靠天时地利,反对荀子关于人民拥护不拥护对战争胜负起着的重要作用说法。赵王对临武君大加赞赏,也认为自己所强调的打仗攻战之本不在于得到人民是否支持不支持,强调最强大的军队就是“仁人之兵”辩论是腐儒书生义气。
荀子感到在赵国没有一件正事让自己干。自己提出的治国方略也根本受不到赵王重视,在赵王面前不过是摆给别人看的一个花瓶而已,还不如在兰陵时期一边收徒弟教书育人,一方面整理自己多年的理论教材更有意义。
荀子相想到此,正在后悔,谁知,春申君见到荀子不来楚国,听说门下朱英想取荀子女儿为妻,于是让朱英为使者,再次到赵国聘请荀子,使者说:“春申君说了,过去没有充分发挥先生的治国大才,此次回到楚国,一定对先生委以重任。”
荀子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春申君周围那些小人,就不可能怎么重用自己。
荀子本待不回到楚国,可是如此的在赵国当花瓶虚渡光阴,又非荀子所愿,还不如仍然回到兰陵著教书著作,闲来痛饮兰陵酒,且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荀子想到这里,就对春申君派来的使者说:“能够回到兰陵静下心来著书立说就足也,请使者转告春申君,只要春申君仍然同意让我回到兰陵,荀子绝不辜负春申君信任,立即前往兰陵任职。”
春申君请荀子回到楚国,本来就不打算有什么重用,听说荀子只愿意回到兰陵,哪有不同意之理,立即让人告诉荀子,同意荀子的要求。
于是荀子在离开楚国兰陵后不久又回到兰陵,继续收徒教书,最后所收的徒弟山阴人(今天的绍兴)陈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名人。
陈嚣到了七十岁才当上了西汉时期的一个中大夫(相当于国家副部长),只能算是不出名的小官。
陈嚣七十岁能够当上副部级高官,不是因为才学,而是因为道德高尚。
陈嚣之所以在历史上有名,就在于陈嚣牢记荀子〈劝学〉中“堆积泥土就成为山,积聚水流就形成海......普通老百姓积累善行而达到了尽善尽美就叫做圣人。这些都是努力追求以后才得到的,努力做了以后才成功的,不断积累以后才高超的,尽善尽美以后才圣明的。所以圣人这种人,实是普通人德行的积累”的教导,坚持把“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作为自己平时道德行为准则,是当时社会的道德模范。
陈嚣年轻时候就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有一天,陈嚣到城郊外面的自家的湖里捕鱼,发现有个老人在偷鱼。偷鱼的老人远远看到陈嚣就扔下鱼躲到芦苇草丛中去了。陈嚣连忙追上去,把鱼送给那个偷鱼的老人,那个老人感到非常惭愧怎么也不肯接受了,从此以后,这个人再也不偷窃了,这个湖里也不再发生偷鱼的事了。
这个故事有点象《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基督教主教对待刚刚从牢中放出来的罪犯又偷窃他的银餐具冉阿让一样,不仅不责怪冉阿让,还当着警察的面将冉阿让偷窃剩下的银餐具也送给了冉阿让,由此让冉阿让大受感动,后来做了好人。
有一个姓车的老婆婆,年纪八十多了,没有子女,听说陈嚣是个讲仁义尊重老年的人,就曾经要求到陈嚣家养老送终。
但是陈嚣考虑到车婆婆还有一点财产,不敢答应下来,就去问年高长者,他们都说这是好事情呀,应该做的。
于是陈嚣就把车婆婆迎到了家中,每天早晚都去探望、问候,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娘一样,一切费用都不要她负担。等到车婆婆寿终死去,陈嚣办好殡葬一应事后,又让家中仆人守墓,自己也穿衣守孝三个月。车婆婆的财物,除了部分随葬,其余都送给她的一些远房亲戚。
还有一件事,陈嚣有个邻居,叫纪伯,有一次趁夜色偷偷地把陈家土地的标记移动了一下,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土地。不料,这一幕恰巧被陈嚣看到了,陈嚣不作声响,等到纪伯走了,他自己悄悄地把标记拔起来,又往后面退出了一丈土地,把更多的土地给了纪伯。纪伯发觉了这件事后,羞愧万分,不但返还了多占的土地,而且也后退了一丈。
当地的太守知道了这件事后,觉得陈嚣真是一个具有高风亮节、高尚品德的人,就在他们那里立起了石牌坊加以表扬,称这儿为义里。
陈嚣做的这些事迹传遍全国,受到普遍的赞扬,朝中好多大臣向皇帝举荐他,于是皇帝特地派皇家专车来把陈嚣接走,以七十高龄官拜太中大夫。
想来,皇帝不是推崇陈嚣的才能,而是以陈嚣的高尚道德向整个社会发出的一个信号,或者说是一种导向和倡议,鼓励敬老尽孝、与邻为善、以德化怨这样一些行为,其实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一个社会只讲经济效益,只提倡先富而不讲道德,那么这个社会显然不会和谐的。
荀子的著作,在汉代流传的有三百多篇,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后来经过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荀子九十岁左右病死兰陵。
荀子能够有一段时间在兰陵安心著书立说,并将著作流传后世,这与春申君爱惜人才,给予荀子一个安定富足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不过,后来随着荀子在兰陵令任内官誉越来越有名气,春申君担心被楚王知晓从而取代自己,于是多次非难荀子,荀子被迫再次辞去兰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