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归来煮白石的头像

归来煮白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10/13
分享
《春申君灭族之迷》连载

第二十章 春申君江东治水

          1

且说,春申君等到楚都全部搬迁到寿春后,这一天进宫对楚王说:“国都搬迁已经完毕,老臣想暂时辞去令尹丞相一职,即将到江东去,不知大王还有何事吩咐老臣?”

考烈王说:“爱卿要到江东去为何要辞去令尹一职?”

春申君自从率领六国攻打秦国失败以来,就感到考烈王就对自己不满意。春申君知道考烈王唯一的爱好就是美女,也曾千方百计给考烈王选送无数美女讨好考烈王,希望让考烈王看到自己的忠心,由此重新得到考烈王的信任。可是一直未能如愿。万万没有想到,李嫣此次进宫受到考烈王如此的宠爱,竟然将本来给秦公主盖的王后宫让李嫣进去住了,难道考烈王有封李嫣为王后的意思?

春申君怎么也想不透,李嫣虽然美色绝伦,自己也是非常的喜欢,可是要将李嫣纳为正室,将来管理自己的家业,自己是无论如何是不愿意的。李嫣只不过是一个山中村姑,娱乐晚年确是美事,怎么能够给予正室待遇,这也太抬举她了。

更让春申君欣喜的是,考烈王纳李嫣后又将朝中诸事交由他办理了,不在象过去那样冷落自己。心想,这次将李嫣献出还真献对了,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把李嫣献上,又何至于让自己在朝堂之上受到这么多屈辱。春申君这次进宫辞职行,故意说要辞职的话,只是试探考烈王而已。

春申君说:“老臣遵照大王的旨意到了江东治理水患,空留令尹位,不能回来协助大王,还是把令尹让出来吧。”

考烈王心想,黄歇没有把启儿从秦国要回来,也怪不得他,异人是自己的表弟,又当了秦王,都不能作主将启儿放回楚国,又何况黄歇。只是以前有人告状说令尹借给君王选送美女的机会趁机将美女自己留下享受用,让自己听了很是生气,看来此话不实。令尹若是将自己门下李圆妹妹李嫣留下不献给寡人,寡人即使知道了也不便为此怪罪于他。现在连李嫣如此美女都献给了寡人,春申君对自己还是很忠心耿耿的。过去到是错怪了他。

考烈王想到此便说:“谁说爱卿到了江东就不能回来,爱卿到了江东仍需要协助寡人治国。听说江东近年水患连连,百姓流离失所,爱卿去时可以从国库中领取万两黄金前往救灾安抚百姓,治理水患,将来若是淮北之地也要保不住了,寡人将来还有江东可以退守的啊。”

春申君说:“谢大王恩赐,老臣此去一定不辜负大王期待,定将江东治理成鱼米之乡,让江东之地成为楚国的米粮仓库。 ”

春申君知道考烈王又恢复了对自己的信任,终于放下心来。

春申君回到令尹收拾好行装,临走时嘱咐朱英说:“注意朝庭动向,有什么情况,必要时随时亲自到江东报告。”

朱英说:“大人尽管放心,府中一切有小人照顾,小人定当竭尽全力报效丞相。”

春申君将令尹一切事宜安排好之后,立即动身前往江东。

            2

春申君新的封地江东,原是吴国的故地,大约是包括今天江浙沪三省市的苏州、上海、无锡、江阴、太仓、湖州等一大片地方,封地的主要城邑设在了原来吴国的首都苏州。

吴国(约前11世纪—前473年)是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

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在今天的苏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攻破楚国都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阖闾的儿子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逼迫反对攻击齐国的重臣伍子胥自杀,结果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消灭了吴国,夫差自己最后也被迫自杀。不久越国又被楚国所灭亡。经历了越灭吴、楚又灭越两场战争浩劫,吴国故都只留下一片废墟。

春申君被封江东后,让儿子负责在 “吴墟”上重新营建江东都邑,其都邑宫室规模之宏大、装饰之豪华,连四五百多年之后见多识广的司马迁也不由得大加赞叹,说是:“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

春申君除了让儿子在苏州建造规模之宏大的都邑宫室,又在吴锡舜柯山北麓修筑城池,名为黄城,还在今天的无锡城中公园白水荡一带设立行宫。

可惜的是,如今这些豪华宫室历经二千多年的无数战乱,除了《越绝书》记载中所修造的“无锡西龙尾陵道”,在无锡钱桥的龙山梢还留有遗迹外,其它建筑都已经荡然无存,遗址究竟在何处,无从查考。

不过,2010年,苏州市文物部门向社会公开苏州西郊木渎地区发现春秋晚期大型都邑城址。

这个新发现的大型都邑城址,位于木渎古镇五峰村吴家场,这里三面环山,是一处小盆地。由东至西有灵岩山、天平山、狮山、五峰山、大头山等,地势险要。往西南面还有穹窿山,也就是中国古代兵圣孙武隐居之地。

十年前若是沿着吴家场的一条小路步行往西北,大约走10分钟左右,绕过一小片树丛,就能发现,古都邑城址就在隐藏在一大片农田的地下深处。

据报道说,考古挖掘,在木渎盆地的南、北两端发现了城墙遗迹分别是木渎镇五峰村北城墙、城壕遗迹,及胥口镇新锋村南水门遗迹,南北两道城墙相距约七公里,相当于今天的中等城市,可以想象得出其城邑在那个时候的宏大规模。因此,木渎古城城址入选为“201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

这是不是春申君封地都邑呢?至今似乎并无定论。

春申君的奢侈豪华的都邑与吴王宫都没有遗留下来,但是,春申君却在无锡、苏州一带却留下了治理水患的千秋功业。

春申君自从出征秦国回来后,曾经不断收到儿子从江东送过来的治理江东河道进程报告。有时从信件中看得不清楚,就让儿子黄永或负责河道工程设计的水利工匠孙继敖将工程进展图带回来当面讲解,与孙继敖讨论治水工程。

春申君到江东考察时,曾经深入水患地区观察地形。经过对芙蓉湖一带地形的实地察看,了解到芙蓉湖对百姓造成的苦难,决定首先对芙蓉湖进行大规模的治理。

江东境内湖泊众多,尤其是仅次于太湖的古芙蓉湖给当地百姓造成灾害最多。

唐人陆羽《惠山寺记》对芙蓉湖描述说,“南控长洲(今苏州)、东洞(洞:穿越、穿通解)江阴、北掩晋陵(今常州)”。

芙蓉湖又称无锡湖,北通长江,南通太湖,地跨当今的武进、江阴及无锡三地,面积号称一万三千顷。

当年,芙蓉湖的湖盆较浅,看不到清晰的湖岸,小雨小灾,大雨大灾,略有雨水,湖水就四处漫溢,经常发生水患,也是当地连年水灾的祸患根源。治理好芙蓉湖,也就解决了江东西部大部水灾。

春申君说:“要解决水灾,先要疏浚,开挖河道,把湖水引入长江,并且筑土遏水,设立无锡塘,消除了水患。”

春申君所说的“塘”,即史籍所称,乃“绵以水左右通陆路也”,是指两岸堤路夹河的水道,外挡洪涝,中通航船并用以排灌,挡住湖水外泄,便利农民开垦农田,种植农桑。

孙继敖说:“芙蓉湖易患水灾,在于湖浅,丞相设想疏浚,开挖河道,将湖挖深好是好,只是......”

春申君说:“只是什么?先生有话只管直说。”

孙继敖说:“疏浚,开挖河道固然能够引水入江,只是湖底疏浚出来的巨量淤泥何处存放?”

春申君听了沉吟了半天说:“这个...这个...老夫到没曾想过。”

孙继敖说:“将挖出的淤泥放于它处占用大量农田,必然会遭受到农民强烈的反对。”

春申君思索了一会说:“有了......”

孙继敖说:“老爷有何措施?”

春申君说:“将疏浚出的淤泥直接堆在湖中间如何?”

孙继敖深思了一会说:“老爷这个措施真是妙啊,既疏浚挖深了湖道,又解决了淤泥存放问题,且不是一举两得。”

春申君长子黄永与孙继敖回到江东按照春申君的办法,带领百姓对芙蓉湖进行治理,从芙蓉湖中疏浚出的淤泥堆成一个两百多平方米的小岛,后人为了纪念他,称之为黄埠墩。

黄埠墩又名小金山,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兵押解北上时曾在此过夜,写下名篇《过无锡黄埠墩》:

金山冉冉波涛雨,

锡水茫茫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

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先碎,

父老相从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国事,

一回惆怅一沾巾。

诗写的很悲怆,若是放于市场经济的今天,后面应该再续写几句:今日赵公充先锋,唯有金钱是至亲;传统忠诚今何在?此地空余黄埠墩。

呵呵,一笑。

闲言少余,春申君谈不上爱国,但在治理自己封地水患上却是在客观上为百姓做了好事的好官。

如今现存的黄埠墩,地处江苏无锡古芙蓉湖中心,惠山浜出口处。位于无锡吴桥以南、惠山浜口的古运河中心;北为双河口,南为江尖渚。旧名小金山。

黄埠墩为圆形,面积220平方米,用石砌驳岸,四面环水。岛上有寺,百姓为记念春申君当年治水功绩,至今仍然香火不断。

春申君此次回到,住进儿子在无锡建筑的黄城行宫,稍作休息,第二天就急忙吩咐要与儿子及协助儿子治理水患的门客到治水工地视察治工程进展。

这一天早晨起来就见天上堆积了厚厚的铅色云层。黄永说:“看样子要下雨了,父亲是否在家休息一天,等待明天若是不下雨再去工地巡视若何?”

春申君说:“下雨好,下雨好啊,老父就想看下雨后芙蓉湖能不能起到防水作用啊。”

黄永只得备下雨具,带领父亲前往芙蓉湖周边行走。

春申君在儿子黄永带领下,走出家门不远,灰蒙蒙的天空,忽然间细细雨丝纷纷扬扬的从空中飘了下来。

黄永急忙给父亲穿带上雨具,当走近芙蓉湖边时,雨丝开始变的又急又大,雨水直直地从天上倾泻下来,砸在土地上,砸在湖面上,砸在树枝上,雨声似阵阵鼓点,雨水打在脸上、身上,雨具已经挡不住大雨的袭击,行人衣服舜间湿透。

黄永说:“请父亲找一个地方暂时避一下吧。”

春申君说:“出来就是为了看工程效果的,芙蓉湖偃埭(偃:堤坝、埭:堵水的土坝)下面站了很多百姓,我们过去问一下,听听百姓是怎么说的。”

原来,周边村庄百姓听说春申君带领一批官员冒雨视察芙蓉湖,纷纷走出村庄,四面八方一齐涌向芙蓉湖,站在新垒的芙蓉湖堤坝下面迎接春申君。

那些百姓见到春申君冒雨向堤坝走过来,纷纷跪在泥泥水水的地下欢呼:“谢谢老爷为我们治水!谢谢老爷帮助我们修堤坝!老爷千岁千千岁!”

春申君连忙向前说:“乡亲们辛苦了,堤坝是你们修的,也谢谢乡亲们,没有你们付出的劳动,堤坝是修不起来的,请乡亲们都起来说话。”

春申君问道:“芙蓉湖堤坝修起来了,你们认为作用大吗?”

一位老者说:“作用大了去了,请老爷看远处大片稻田,往常遇到今天这样的大雨,稻穗早已经没到水中了。”

大家随着老者手指的方向,快要成熟的稻穗沉甸甸的在风雨中虽然低下了头,但叶干却庭立在茫茫水中。近处田野一片黄绿相隔,远处则显示一片蒙蒙笼笼的绿色。

一位妇女不无担心说:“就怕雨下的时间长了,湖水依然漫出堤坝啊。”

春申君说:“这位大嫂担心的是,老夫已经计划下一步开凿人工河道,使芙蓉湖与长江、太湖沟通,以调节湖水水位。水涝时,芙蓉湖水就能够排入长江、太湖,以减少沿湖一带的农田灾害。”

众百姓听了齐声叫好,欢呼万岁。

《越绝书》记载,春申君“凿语昭渎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凿胥卑下以南注太湖,以泻西野”。

据相关史学家调查推测,春申君所提出的开凿“语昭渎”,即是“五泻河”,五泻河后来成为锡澄运河的一个河段。凿胥卑以南注太湖,这条人工运河可能就是今无锡西北自洛社流经阳山、藕塘、胡埭通向太湖的直湖港。同时,春申君还领导民众在芙蓉湖北开凿了两条通往长江的河流,一条即今江阴城区的黄田港,一条为今申港镇的申港。江阴素有“春申旧封”之称大概来源于此,北宋名相王安石路过黄田港景象赋诗描绘道:

黄田港北水如天,

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

人间鱼蟹不论钱。

可见由于黄歇的建设,黄田港不仅发挥了节制太湖水系与长江的关系的作用,而且使江阴具备了优良港口的条件,以至后来发展成商贾云集的繁华之所。

春申君封于江东后大修水利,使江东的农业迅速得到发展,几乎年年大丰收,不仅自己的封地创造了财富,也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富足日子。

据《越绝书》记述:“吴两仓,春申君所造。西仓名曰均输,东仓周一里八步。”古代的仓主要指粮仓。一座仓库,周长竟有一里八步,其面积相当可观,这两座仓库堆放的粮食当不在少数。粮食生产如此之多,由此可以推测当时农业发展的盛况。随着农业生产的大丰收,大发展了,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相应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产品有了更多的剩余,集市交易的市场也就随之扩大。

《越绝书》又记载:“吴市者,春申君所造。阙两城以为市”。想见当时的吴市有着相当的规模。后来历经历史的演译,几千年后的今天,春申君被无锡百姓视为财神爷,很多地方为他建立了祠庙。惠山黄公涧旁有春申君祠,后来迁到锡山北麓称大王庙,百姓尊春申君为“保民大王”。无锡民间至今保留有梅雨季节,到黄公涧“游大水”的风俗。还有诸如君山的春申君衣冠冢以及黄公涧、黄埠墩、黄山、君山、黄田港、申港等遗址受到吴地人民世世代代的赞颂和瞻仰祭拜。

唐朝著名诗人张继游览惠山春申君祠后,也曾经留下传世佳作《过惠山春申君祠》,其诗曰 :

春申祠宇空山里,

古柏阴阴石泉水;

日暮江南无古人,

弥今过客思公子。

萧条寒景傍山村,

寂寞谁知楚相尊;

当时珠履三千客,

赵使怀惭不敢言。

除了无锡外,在太湖流域,春申君庙多得不胜枚举,有关春申君黄歇的歌谣和民间故事至今流传。涉及春申君的地名不胜枚举。除了黄埠墩、黄浦江、黄田港、申港而外,无锡的黄公涧、大王基、上马墩,苏州的黄埭,江阴的黄山……都是因春申君而得名。

春申君在开凿人工河道同时,又听取孙继敖意见,亲自出马,带领儿子和一批治水人员对太湖实地测量,了解太湖地势比吴城邑高出许多, 每逢雨季上游洪水暴涨,倾入城池,造成水患。春申君便在吴城城内开凿河道, 使河水贯通全城, 城内水流经水门循环出入。为了防止洪涝, 封闭了城西青门的水门,让骨江水流绕道入城, 缓冲水势。增辟了薪门水陆城门。

苏州古城最繁华的景德路察院场口还有一座城隍庙,就是后来民众奉春申君为苏州府当地城隍。

城隍是保护地方百姓的守护神,担负着 “剪恶除凶、护民保民”,庇佑一方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重任。苏州的城隍庙,至今香火旺盛。

所谓民不可欺,春申君兴修水利,或者是是为自己的封地增加税收,以掠夺百姓更多的财富,但在客观上减少了百姓遭受洪水的灾难,给百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即使到了几千年后,百姓仍然忘记不了他当年为百姓做下的好事,年年记念他。

而在中国的几千来的官员们又能有几人能够在死后受到百姓的瞻仰祭拜?如果掌握权力的官员们不为百姓办事谋取利益,反而强拆迁,强征土地,惊民、扰民、甚至官商勾结,与民争利,残害百姓,或利用其所掌握的社会公共权力让自己亲属老婆子女成了暴发户,若是让这些官员看到春申君当年的遗迹不知有无一丝羞耻之感。

且说,春申君在江东治水,转眼过去了五六年之多,水患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是每逢遇到连阴大雨,洪水排泄不及,农田仍然会受到洪水的侵害。

春申君与孙继敖等一批治水专家门客经过一番实地测量考察,了解到洪水排泄不畅,这与下游断头河水道堵塞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将下游断头河道堵塞再疏浚解决了,上游的吴地水水灾将会大大减少。于是春申君带领孙继敖等一批治水门客又来到申地,在断头河鱼村安营扎寨,对断头河沿岸周边地形考察。

          3

春申君治水“申”地的“申”字出处源自在哪里?

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上海的代称“申”,源自春申君名字之中的“申”字。

其实不然,至少有分歧。

《辞源》对“申”释为:“上海的别称。战国时为楚春申君黄歇封邑,故名。”

而《史记•春申君列传》载:“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这段话载明,黄歇的封地有前后两块,前者是“淮北”,后者是“江东”,《史记》中并没有“申”的记载。

除《辞源》之外,《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历史大辞典》等大型权威辞书均释为:“上海市的别称。以境内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而得名。”

《辞海》在“春申江”条目中特别的指出:“误传为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疏凿此江而得名。”而在“黄歇浦”条目中又说:“此上海黄浦不见于宋以前记载,以此浦为黄歇所凿,显系后起的说法。”

由此可见,“申”地源自春申君名字中的“申”不怎么确切。

那么上海别称的“申”字究竟来源何处?

三国时期吴国史学家韦昭给《国语•吴语》作注云:“员奔吴,吴子与之申地,故曰申胥。” 文章中的“员”指的是伍子胥。

意思是说,伍子胥被吴王阖闾封于吴国的“申”地,便叫“申胥”。

伍子胥是何许人也?

据相关历史资料介绍:伍子胥(?——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

伍子胥“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性刚强,勇而多谋,有“文治邦国,武定天下”之才。公元前522年受到楚平王迫害避难奔吴,曾辅助吴国阖闾、夫差两位吴王管理国家。是历史上著名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苏州古城的开拓者。

由伍子胥提出的“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革”、“安君理民”的强国之策,使吴国在春秋战国的政治舞台上迅速崛起。公元前484年五月初五因反对吴王伐齐被赐死。苏州的不少地名都与这位伟大人物有关。连接古城和太湖的水道名胥江;古城门有胥门;山有胥山;地名有胥口。

伍子胥因被吴王封于申地(上海),历史上又称申胥。

早在春申君之前两百多年,伍子胥就已经被封为“申”,相当于是首任上海市市长,而春申君只能算是由安徽调任到上海的第二任市长。

可以肯定的是,伍子胥应该是春秋末期开发“申”地(上海)的第一人。也最有资格承继上海别称“申”城。

上海《金山县志》也记载:“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年),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凿河,自长泖接界泾而东,尽纳惠高、彭港、处士、沥渎诸水,后人称为胥浦。”,历史上,胥浦乡、胥浦里、胥浦庙渡、胥浦村、杨胥浦等相关地名都是与伍子胥相关。

由伍子胥在今金山区境内所凿的胥浦塘河,为上海最早的人工河道。后人感其德,自汉唐以来就立祠祭祀,名“伍公祠”,俗称胥浦祠,今位于今上海金山区吕巷镇马新村。

胥浦塘虽是吴越争雄的军事战略产物,却在客观上起到了沟通太湖与浙江西部诸水的作用,使上海西南部上游来水在杭州湾分流入海(由于出海口封闭已改道曲折北流),对于联结沪杭航运至今仍具重要意义。

不过,春申君也确实为“申”地治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对上海开创初期发展功劳最大的一位好市长。

治水之初, 春申君亲自带领儿子黄永和水利工匠孙继敖等人投入治水工程勘探之中。

上海松江区的春申村便是春申君当年治水留下的历史痕迹。若是沿着这条痕迹追溯春申君当年治水的事迹,多多少少能够窥视春申君在申地治水中的一斑。

且说,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天,春申君来到春申村,跟随断头河村鱼民向导沿着断头河河岸往前行走,看到鱼民向导已经走了很远,便想超近道赶上向导。没走几步,突然感觉前脚陷进草丛中的泥水中,春申君连忙想将前脚从泥水中拽出,谁知前脚没有从泥水中拔出,后脚也陷进了泥水中。

春申君只得用力挣扎,不料越用力挣扎,双腿却越陷越深,舜间只见将春申君下半身已经没入泥水中。

一个随从急忙走向前拉住春申君的手,试图将春申君从泥水中拽出,没有想到连自己也陷入泥水之中。

正在众多随从惊慌失措,大声惊呼的时候,当地领路的鱼民向导回头看见后,大声惊呼说:“千万不能用力,越用力,身体下陷的越快。”

接着只见鱼民向导一边大步往后跑过来,一边迅速地从腰中解下一根小手指粗细的绳子扔向春申君身边,大声说:“赶快将绳子套在腰上。”

春申君听了鱼民向导喊话,按照农民向导要求将绳子套在自己腰上。

鱼民看到春申君已经将绳子套到了腰间,随即对众随从说:“大家拉住绳子用力拉吧。”

众随从跟着鱼民向导喊着号子,一齐用力,终于将春申君从沼泽的泥水中拽了出来,接着又用同样的办法将春申君随从也救了出来。

春申君掉进沼泽,弄的浑身上下都是污泥浊水,只得回到春申村指挥所沐浴更衣。

今天的上海春申村,就是传说当年春申君黄歇开浚浦江时的断头河鱼村“指挥所”。

如果今天到春申村农民家作客,说不定还能听到2300年前流传至今的民间儿歌传唱:“啷啷啷,啷啷啷,爷娘去开黄浦江,然后再开春申塘,领头的大爷叫春申君,住在伲村黄泥浜。”

如今的春申村位于上海西郊松江区最东面,与闵行区毗邻,沪杭铁路横贯全境,马路宽阔,花园洋房林立,林木森森,约有三千多人口,七十多家企业。再也看不到当年一望无边无际的沼泽地了。而两千多年前春申君看到的春申鱼村,不过是一两户鱼民临时搭建的茅草小棚罢了。

自春申君在断头河旁边这个小小鱼村建立了治水总指挥部后,这里便热闹起来了。

当时断头河只是一条无名之河,河中由上游河道泥沙冲积的淤泥越聚越多,河床过高,即使是稍稍小雨也常常泛滥成灾。

春申君在整治断头河过程中,往往亲自带领百姓进行筑堤坝,开浚,疏通河道。后来的百姓为了记念他,不仅为他建了庙宇,还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

春申君在整治断头河过程中,还大力在“申”地广为兴修水利,疏浚水道,主持疏浚东江、娄江、吴淞江“三江”,开浚断头河(又名黄歇浦、黄浦江),连通太湖和淀山湖,将其江面拓展到300米至700米,深挖至十数米,与东海、黄海之间的长江出海口连通。后人继承春申君的传统,不断深挖疏浚,至今,黄浦江江阔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吨级船只,属一级航道。黄浦江由此成为上海市的母亲河。

除黄浦江之外,儿歌中传唱的“春申塘”也是对上海发展影响巨大的又一治水工程。

据《上海县水利志》所载:春申塘,又名莘村塘。传说为战国时期春申君开浚,故称春申塘。

今天的春申塘又经过整治,西起北竹港,向东穿越北横泾进入徐汇区,在华泾和关港之间入黄浦江,闵行区境内长8公里,是贯穿淀南水利大控制片的骨干河道。整治后的春申塘有效提高了周边地区的防汛排水能力,改善了水质、水环境,成为集防汛、排涝、航运、休闲、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河道。

黄浦江、春申塘疏浚后,当地水系分明起来,千里泽国变成良田,至此经济长足发展,地位日彰,上海地区的行政建制和历史沿革从此开始。隋代,当地开始设镇,名曰华亭镇。唐时开始设县。北宋淳化年间(990年~994年),这里开始称上海,在上海有春申浦、黄歇浦、黄浦江、申江、春申江、黄浦区、春申桥、春申塘、春申路等地名,均为纪念这位继第一任上海市长伍子胥之后的又一个“申”地开疆拓土之祖。

可以说,春申君在“申”地治水为后来的上海发展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文明和水上航运文明。

正当春申君驻扎在申地春申村这个地方整治水患成功之时,却听说楚王病危,楚王派人传旨让他立刻返回首都主持朝政大事。

楚王身体患病不是一天的了,近年来已经不能正常上朝处理朝政。春申君身在江东,心在朝堂,时刻想回去看望太子和王后,却又担心没有得到楚王昭命会受到楚王的怀疑,迟迟没有动身。

最主要的是,从派往秦国的探子传过来消息说,荀子当年穷困撩倒的学生李斯投奔吕不韦门下,如今已经被任命为秦国的丞相了。

又听探子说,李斯担任丞后发誓一定灭了楚国,活捉黄歇,以报当年夺妻之恨。

还传说昌平君与李斯为攻打楚国而发生争执,被秦王政软禁起来,不知生死。也有传说,昌平君被迁徙到已经被秦国实际控制的楚国旧郢陈。

不是说昌平君帮助秦王政平反叛乱,立下大功,已经被秦王政任命为丞相了吗?又怎么会被秦王政软禁起来呢?

昌平君如果真的被迁徙到楚旧郢陈,离楚国如此之近,一天之内就可到达淮北,那么会不会有一天突然逃回到楚国继承王位?

若是吕不韦尚在相位,即便是秦军灭了楚国,想来也不至于为难自己,若是吕不伟遭遇不测,李斯担任秦国的相国,那么春申君可就真的为自己的性命担忧了。

吕不韦不是秦王政的仲父么,怎么秦王政却把吕不韦丞相位子给了李斯了?

春申君一方面让探子继续到秦国打探消息,一方面着手在封地组织军队。

楚国的军力已经很弱,指望楚军将来救助楚国大概是不可能的了。再者,如今军队掌握在项燕手中,项燕是王族重臣,历来看不起外姓人,要救自己只能自己想办法,以备万一。

      4

春申君经过再三再四的打探,吕不韦真的从相位上退休了。

原来,吕不韦被秦王政罢免丞相位,祸事出在赵姬身上。

自从吕不韦将嫪毐送给赵姬后,赵姬便于与嫪毐在后宫朝夕不分,不久就怀孕生子。

寡妇死了丈夫又有了儿子,在春秋战国那个时代,一般百姓家也许不是大事,大不了再婚就是。可赵姬是皇太后,不是一般的寡妇。

赵姬的儿子秦王政又是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第一个始皇帝,朝中众大臣们若是知道秦王政母亲偷人,且不嘲笑:秦王政若是知道自己的父亲死了,寡妇母亲偷人又生下野种,还不知会怎么愤怒。

赵姬害怕奸情暴露,当然不敢让自己的儿子知道,于是假意向儿子说,不久找人占了一卦,卦师建议她到王宫之外以避灾难。

秦王政见母亲说的活灵活现,信以为真,便同意母亲带着假太监缪毐移住远离皇宫的雍城。

赵姬与缪毐在雍城先后生了两个儿子,缪毐知道这样下去不会隐瞒太久,便与赵姬商谋,不如趁秦王政不知道时,买通雍城侍卫把秦王政赶下台,让他与赵姬生的儿子继承王位。

缪毐超常的床上功夫,早已经让赵姬每时每刻也离不开缪毐的恩爱,也过怕了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自然对缪毐的话无不顺从。

于是缪毐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在秦王刚刚开始亲政,人心不稳之时,乘机发动叛乱。

秦王政是何许人,是历史上统一春秋战国,开创中国封建社会皇帝称号的第一人,怎么可能让一个街头小混混政变成功。缪毐的政变闹剧自然为秦王出兵镇压。

这个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阳具最大最厉害,以其阳具能够转动桐木车轮而不知疲惫的真正猛男嫪毐,被秦王政下令五马分尸处死;嫪毐与赵姬生下的两个私生子也被诛杀。

秦王政愤怒之下把他的母亲太后赵姬幽禁了起来之后,在追查缪毐的政变过程中得知缪毐是由吕不韦送进宫中,还听传说这个仲父也与自己的母亲有过暧昧关系,既感觉丢脸羞耻,又非常的愤怒。一怒之下,免去吕不韦的相位还觉得不解恨,不久又把吕不韦撵到边远地区四川。

关于这段故事,正史《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作了如是记载,不妨顺便摘抄一二,以愽读者一笑: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

不韦又阴谓太后曰:“可事诈腐,则得给事中。”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

太史公曰: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即:

秦始皇越来越大了,但太后一直yín乱不止。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就暗地寻求了一个yīn茎特别大的人嫪毐作为门客,不时让其歌舞取乐,命嫪毐用他的yīn茎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诱她。太后听说之后,真的想在暗中占有他。吕不韦就进献嫪毐,假装让人告发他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吕不韦又暗中对太后说:“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就可以在供职宫中的人员中得到他。”太后就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西,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假充宦官,这就得以侍奉太后。太后暗和他通奸,特别喜爱他。后来太后怀孕在身,恐怕别人知道,假称算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来躲避一下,就迁移到雍地的宫殿中来居住。嫪毐总是随从左右,所受的赏赐非常优厚,事事都由嫪毐决定。嫪毐家中有奴仆几千人。那些为求得官职来当嫪毐家门客的多达一千余人。

秦始皇九年(前238),有人告发嫪毐实际并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yín乱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都把他们隐藏起来,还和太后谋议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于是秦始皇命法官严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牵连到相国吕不韦。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众全部杀死,又杀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并把太后迁到雍地居住。嫪毐家的食客们都被没收家产,迁往蜀地。秦王想杀掉相国吕不韦,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又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说好话,秦王不忍心将他绳之以法。

秦始皇十年十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等到齐人茅焦劝说秦王,秦王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归咸阳,但把吕不韦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又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杀,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

秦王所痛恨的吕不韦、嫪毐都已死去,就让迁徙到蜀地的嫪毐门客都回到京城。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太后去世,谥号为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在芷阳。

太史公说:吕不韦带及嫪毐贵显,吕不韦封号文信侯。有人告发嫪毐,嫪毐听到此事,虽然秦始皇查讯左右,事情还未败露。

等到秦王到雍地祭天,嫪毐害怕大祸临头,就和亲信同党密谋,盗用太后的大印调集士兵在蕲年宫造反。

于是,秦王调动官兵攻打嫪毐,嫪毐失败逃走,追到好畤将其斩首,就把他满门抄斩。而吕不韦也由此被贬斥。孔子所说的“闻”,指的正是吕不韦这样的人吧!

吕不韦自从保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丞相十三四年,其门客多达三千多人,曾经亲自组织门客编写了流传千古的《吕氏春秋》。

吕不韦当权时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富贵,又是何等的权倾朝野,何等的权势冲天。现在竟然被自己儿子罢免相位,又被儿子撵到了四川,受尽了自己儿子的羞辱,还不敢说出自己就是秦王政的父亲。

吕不韦被儿子秦王政贬到四川两三年后,绝望的饮毒酒自尽于蜀地,这自是后话。

春申君想,秦昭襄王死了,范雎不在相位了,吕不韦被贬到边远地区蜀地了;当初秦国承诺一旦协助秦国灭了楚国,就可让自己作楚国一郡之主,现在了解自己的人一个个都不在了;李斯不但提出要灭了楚国,还指名道姓地说要捉拿自己以报夺妻之恨,真是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眼中无名穷小子竟然成了自己的摧命鬼;如今的楚国衰弱到不堪一击,更何况军队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之计,只有在自己的封地建立强大的军队,让秦军过不了江东,或许能为自己的儿子将来退守保住一块封地。

春申君此时一听说楚王病危了,想到楚王一旦病故,太子继位在即,朝中皇族必然趁机闹事,以李圆之威望怎么能稳定朝政。转而又想,楚王是真病还是假病?怎么不见李圆和朱英的消息?莫不是熊启昌平君从大秦国逃了出来,太子和王后遇到了危难,朱英和李圆也突然遭受到暗算?

春申君正当胡思乱想,有些迟疑不决。这时,朱英派出令尹府的人也到了江东报信,说是楚王病重,要春申君速速回去。春申君这才相信楚王是真的病重。于是立即安排儿子在封地准备招兵买马,组织训练军队,以防不测。自己则轻车简从,急急忙忙从江东赶回淮北。

春申君自从那次带领李嫣到江东考察水患又回到江东领之后,转眼又过去六七年,其间仅仅被楚王招回过楚都一次。

记得那一年,春申君回到淮北是儿子熊悍被策封为太子,楚王让他回去以令尹身份参加儿子的太子加冕典礼。

春申君将李嫣送进王宫不到一年,李嫣在王宫中竟然产下了一对双胞胎。这下子可把考烈王乐坏了。过去一直担心没有儿子继承王位,这下好了,李嫣竟然为他一胎生了两个儿子。考烈王非常兴奋,给先出生的儿子取名“悍”,希望儿子长大成为一代勇猛的楚王,后出生的起名犹,意思是生下太突然,如同第一个一样,让考烈王高兴异常。后来,这兄弟两人分别都做了楚王,也就是在历史上被称为幽王和哀王的熊悍、熊犹。

李嫣一胎为楚王生了两个儿子,为楚国传宗接代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不久便被楚王策封李嫣为王后。

考烈王等到儿子熊悍四五岁时候,听说在秦国的儿子启已经取代吕不韦担任了秦国的代理丞相,决定立熊悍为太子。

在太子加冕典礼结束,李嫣让太监传话给春申君说,王后有事招请令尹到王后宫去。

自从李嫣进了王宫,春申君又到了江东,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李嫣,与李嫣说话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春申君听太监说王后请他过去,就急忙跟随太监到王后宫。

春申君到了王后宫,看到李嫣面向南端坐在后宫大殿大之上,端庄高贵美丽典雅,两只凤眼平和不怒而威,再也看不到往日那种冷淡之中含有淡淡忧怨的样子,又见宫廷外两排禁卫手中的斧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不由得跪下身子,向李嫣行了君臣跪拜之礼说:“不知王后找老臣有何事?”

李嫣示意宫女太监退下后说:“令尹可知当年给我验身的验身婆都到哪儿去了?”

春申君不禁一楞,心想,这已经过去多年了,还提这干什么?见李嫣没有让他起身的意思,自己站了起来说:“请王后放心,老臣已经作了妥当安排。”

李嫣追问说:“她们现在何处?”

春申君本想说,嫣儿是担心大王会怀疑我与嫣儿之间的关系吗?见到李嫣脸若冰霜,严肃认真的样子,只得改口说:“当时给王后验过身子之后,就给了她们一些钱,又给她们在乡下买了房子,让她们到乡下去了。”

李嫣说:“丞相还知道她们的住处吗?”

春申君说:“知道的,她们原是乡下人,她们在乡下买的房子都是我让门客分别帮助她们买下的。”

李嫣听了就让春申君把当年给李嫣验身的验身婆住的地方告诉她。

春申君说:“王后怎么现在想起她们来了?”

李嫣说:“这些人可靠吗?”

春申君说:“王后大可放心,这些人当初都是我招进宫的,回到乡下,又是我让人给她们买了房子,她们对我感恩还来不及,怎么会出卖我呢。”

李嫣说:“噢,我知道了,令尹可以回去了。”

后来春申君回到江东不久就听说,所有知道王后验身的验身婆先后遭受到灭门暗杀。

春申君想,李嫣过去见到令尹时,一副怯声怯气怜人模样,是那么的柔弱,没有想到当了太后后,却变化如此之大。

春申君猜想,这一定是王后担心事情败露,让李圆指使府中仆人所为。虽然手段未免狠毒了些,但想到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犹如母虎护犊,更何况生活在王宫相互猜忌倾辄之中,事关太子生命,留下验身婆本就是隐患,稍微疏忽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这或许也是女人护犊心切,也是人之常情吧。

春申君还记得,那次向太后说出验身婆住地之后,还向太后提出想到东宫看望太子。

李嫣当时说:“这就不必了,太子还小,令尹年事已高,就不必去看望了。”似乎很不愿意让他这个亲生父亲前往看望自己的儿子。

春申君说:“听说太子喜欢养枭(猫头鹰),这次我特地让人捉了几只红角枭,比鸽子还小一些,上体褐色,有黑色和黄褐色斑;后头部有黄白色斑,下体淡褐色有暗褐纵纹,头上还有两簇小型耳羽,太子看了一定喜爱。”

李嫣说:“太子已渐知事理,令尹今后就不要带这些玩意儿送给他了。”

春申君说:“老臣知道了,就这一次吧,下不为例。”

李嫣冷冷地说:“太子今天已经很累了,令尹将猫头鹰送到太子宫也不要耽搁,以后也不必送其它礼物给太子了。”

春申君说:“老臣知道。”

春申君到了太子宫,远远就看见太子正在给猫头鹰喂食。

春申君走近前,见儿子看到他来了,不理不睬,好象没有见到他一样。

春申君心想,原来的老婆对待自己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到也罢了,明明是自己亲生的儿子,现在却也不敢相认。若是在令尹府,儿子见到自己来了,应该早已跪下给自己请安磕头了,现在相反,自己反要与儿子施礼,春申君想到此,心中不免有些伤感而又无奈。

春申君站在廊下给儿子施礼后说:“老臣捉了几只红角枭献给太子殿下,不知太子殿下喜欢否?”

熊悍站在枭笼前继续喂鸟,头也不回地说:“拿来我看看。”

站立在熊悍身后的太监忙从春申君手中接过装枭的笼子,对太子说:“这猫头鹰真的很可爱,这头两边两簇小耳羽更是有趣的很。”

春申君将枭笼交到太监手中,见熊悍仍然继续给笼中的猫头鹰喂食,就凑到跟前说:“太子殿下给猫头鹰喂什么呢?”

熊悍说:“我给枭吃的是梧桐果。”

春申君说:“猫头鹰喜欢吃蛇,鼠,小鸡,小鸭,兔子,特别喜欢吃小老鼠的呀,怎么喂梧桐果呢?”

熊悍说:“老师说了,凤凰喜欢吃梧桐果,我天天喂枭吃梧桐果,希望有朝一日枭也能像凤凰那样婉转鸣唱。”

春申君说:“殿下养的是猫头鹰,猫头鹰跟凤凰是两种不同的动物,这是不可改变的,不管让猫头鹰吃什么,也没有办法让猫头鹰变成凤凰的呀。”

熊悍说:“你给猫头鹰喂过梧桐果吗?”

春申君说:“老臣没有给猫头鹰喂过梧桐果。”

熊悍说:“这就是了,你没有喂过梧桐果,怎么知道猫头鹰不能变成凤凰呢?”

太监插嘴说:“别看太子殿下很小,聪明的很呐,令尹是说不过太子殿下的。”

春申君听了很高兴,心想,这小子小脑袋瓜子反应快,真的很聪明,可惜自己却没有办法新近与他,更没有机会教导于他。春申君想到这里,心里又觉得很沮丧。

春申君回到令尹府,每每提起熊悍用梧桐果喂猫头鹰,总是不自觉地夸奖自己儿子几句,说太子是如何的聪明。

门客朱英听了这件事,就对春申君说:“老爷应该知道太子喂枭吃梧桐果不可能让它变成凤凰;但令尹门下却养了那么多整天偷鸡摸狗,鸡鸣狗盗的无赖混混,老爷对他们宠爱有加,让他们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富贵,难道老爷也象太子那样希望猫头鹰吃了梧桐果就能变成凤凰那样希望这些门客将来能以士为知己者死的行为报答老爷对他们的恩宠吗?在小人看来,老爷这些想法跟太子喂枭吃梧桐果希望它像凤凰那样鸣叫没有什么不同啊!” 

春申君不以为然地说:“孟尝君门下若不是有鸡鸣狗盗之徒相救,又怎么能逃离秦国?老夫若是有一天遭了难,也不见得门下没有人学得鸡叫救助老夫脱离苦难。”

      5

春申君所说的孟尝君门客都是鸡鸣狗盗是有典故的。

孟尝君是把是齐国丞相,王族贵族出身。

有一次,孟尝君曾经代表齐王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向秦王献了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皮衣,秦王看了欢喜异常,爱不解释手。听说孟尝君非常有才能,在齐国也很得人心,就有心想把孟尝君留下,让孟尝君当相国。有的大臣对秦王说,孟尝君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留下孟尝君只会对秦国将来统一六国不利。

秦昭王觉得有理,心想,既然不能为秦国所用,且不是给秦国留下祸根,于是便把孟尝君和他的随从门客软禁起来,准备找个借口杀掉孟尝君。

孟尝君见秦王把他们一行人软禁,很是恐惧。

有一个门客对孟尝君说:“秦王一个宠爱妃子吴美人是自己的同乡,秦王平时对吴美人言听计从,很少违背,如果让吴美人答应做秦王的工作,估计可解此难。”

孟尝君听了大喜,立即让这个门客带了很多金银珠宝拜访吴美人。

吴美人说:“金银珠宝呢,我不希罕,只想穿你们送给秦王的那件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

门客说:“白色狐腋的皮衣仅此一件,天下无双,已经献给了你家大王,到哪里又能找出第二件来?”

吴美人说:“秦王平时舍不得穿,放在美人乌西施宫中的贮藏室中,只要你们能够将其偷出来送给我,哪怕穿上一天,我也一样的愿意帮助你们丞相。”

门客回来将吴美女的要求对孟尝君说了一遍。

孟尝君说:“王宫警卫森严,怎么能偷得出来?”

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既然知道狐白裘藏在什么地方,只要吴美人愿意帮助我进宫,我就能把狐白裘偷窃出来给她!”

孟尝君听了说:“也罢。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这个门客在吴美人的帮助下,很轻易地把藏在乌西施宫中的狐裘偷了出来。

吴美女见到狐白裘非常高兴,便趁秦王宠幸之时,设法说服秦昭王同意放孟尝君回国。

孟尝君听说秦王同意他离开秦国,见到软禁他们的秦国卫兵也已经撤去,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奔逃。

孟尝君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是通往山东的必经之路)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

孟尝君着急地说:“这该如何是好,万一秦王知道我没有告别,便私自返回齐国又返悔派兵追赶怎么办?”

正在大家犯愁时,只听见随从中发出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不一会,城关内外的雄鸡打鸣连成一片。都“喔,喔,喔”接连不断的叫了起来。

原来,这是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

公鸡有一个特性,具有人类的丛众心理,只要听到有的鸡啼叫,不管是什么时候,就会立刻会跟着叫起来。

守关的士兵觉得奇怪,半夜三更地,鸡怎么就叫了呢?

但是秦朝有鸡叫开关的规定,秦朝那个时候律法极严,动辄劓鼻断足(劓:割掉鼻子的一种酷刑)只要违反了,不管什么理由,也不管什么人都要受到严厉制裁。不象后来社会,即使违反了法律,只要后台强硬,或者有钱买通权势,都能躲避法律的制裁。守关的士兵虽然怀疑鸡叫,但也只能按照规定起来打开关门,放行人出关。

等到秦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果真反悔,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孟尝君早已经出关远去了。

朱英见春申君以孟尝君自比,便说:“此一时,彼一时也。孟尝君时代,七国争雄,势均力敌,且秦国势力并没有扩张到中原之地,如今秦国已经占领中原半个天下,六国衰弱,楚国也危在旦夕,国将不保,要鸡鸣狗盗之徒又何用耶?”

春申君不听。

春申君参加太子加冕典礼之时,考列王对春申君说:“爱卿在江东已经很长时间了,寡人已老了,太子尚小,爱卿还是回到寡人身边协助寡人处理朝政,也该让太子有机会向爱卿学习学习治国之道了。”

春申君知道,考烈王已经让李圆代理朝政了,现在考烈王提出让自己回来,是不是在试探自己呢?春申君想到此便说:“老臣也已经老了,没有气力服侍大王了,既然已经立悍为太子,那么何不就让国舅李圆处理朝政呢?”

考烈王说:“李圆哪有爱卿的才干和威望啊!”

春申君说:“才干是锻炼出来的,威望也是长时间积累出来了,只要大王给了李圆的机会,相信李圆一定不会辜负大的期望。”

考烈王说:“是呀,是呀,寡人也是这么想的,就让李圆试试吧。”

春申君从王宫回到令尹府,又想到李嫣只身一人在王宫,儿子现在虽说已被立为太子,那些王族后代未必容得下自己的儿子,不免对儿子和李嫣的安全很不放心。想到此又对朱英说:“老夫即将回到江东,最担心的是太子和王后安全,希望先生与李圆在我走后,时刻注意宫中动静,一旦发现宫中有不利于太子和王后的蛛丝马迹,即刻及时传话于我,以便及时做出相应对策。”

朱英说:“令尹提到李圆,属下也正有一事相报。”

春申君说:“何事?先生请讲。”

朱英说:“太子出生后不久,李圆就受到大王信任重用,给予上卿待遇,几乎代理了令尹之职,李圆家菜农李二也被楚王招进宫中,安排在王宫禁卫军中当差,恐怕将来对老爷不利啊。”

春申君说:“有什么不利,李圆是太子的亲娘舅,被封为上卿也属正常;太子是老夫的儿子,难道王后还会让儿子杀害亲老子不成,先生不必过虑。”

朱英见春申君不重视自己的忧虑,摇头叹息走了出去。

春申君嘱托了朱英之后,又让人将李圆叫到令尹府,对李圆说:“太子未有成人,年纪还小,李嫣虽然贵为王后,但本是赵国人,在宫中应该也没有可信之人。而大王的叔辈子侄王公贵族遍布朝野内外,从今以后就指望你照顾她们母子了,今后如果遇到什么疑难之事,尽可找朱英商量,必要时让朱英进宫保护她们母子,不知兄弟可有什么安排?”

李圆说:“老爷是我与妹妹的恩人,没有老爷就没有我与妹妹今天的荣华富贵,小的只是一个乐工,什么也不懂,虽然大王让小的代管朝政,也仅仅只是按照大王的意思办事,一点也不敢走样,老爷有什么尽管吩咐,小的万死不辞。”

春申君说:“也没有什么吩咐,以后如有疑难可询问朱英,也可以派人送信到江东让我知道。”

其实,自从李嫣被封为王后,李圆渐渐受到楚王的信任,已经被楚王视为上卿对待,实际已经担当起令尹的职责,甚至还可以可以享受到春申君过去没有享受到的随意进出王宫,看望王后的待遇。

李圆在外甥熊悍出世不久,有一次进宫,李嫣对李圆说:“宫中很多妃嫔对待妹妹表面尊重,背后总是在大王面前中伤妹妹;幸好大王宠爱妹妹,常常将妃嫔们背后中伤妹妹的话询问妹妹,让妹妹能有解释的机会;现在大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万一大王有个三长两短,妹妹在宫中势单力薄,没有可信之人,只怕危难之时,远水解不了近渴,无法及时告之哥哥,哥哥在宫外也帮助不了。请哥哥回去与赵将军商量,能否想想办法,让妹妹无论何时遇到危难之时能够通知哥哥知道,及时进入宫中保护我们母子才好。”

李圆回去立即将李嫣的担心告诉了赵弧。

赵弧说:”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李圆说:“将军想出什么办法了没有?”

赵弧说:“这事说起来不容易,也很容易。”

李圆说:“这话怎么说?”

赵弧说:“说不容易,白天宫中发生什么情况较容易知道,但是夜间发生什么紧急情况,宫门紧闭,王宫警卫森严又难以进去,即使知道发生什么情况,也难及时赶往宫中;说容易,只要设法让楚王同意让我进入宫中住下来,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李圆说:“将军这话等于没说,将军又不是王宫卫队士兵,怎么可能住入王宫?”

赵弧说:“为什么就不能让我成为王宫警卫士兵呢?”

李圆说:“等等,将军的意思是说,让李嫣求楚王,把你招进宫中作王后宫侍卫?”

赵弧说:“如果嫣儿向楚王要求让我进入宫中,就不知楚王会不会答应。”

李圆说:“不管楚王同意不同意,先试试再作打算。”

赵弧说:“如果楚王不让我进宫,还有一条路可走。”

李圆说:“还有什么路可走?”

赵弧说:“当初平原君派我们来楚国,目的就是为了杀死黄歇,以报黄歇出卖赵国四十万将士生命之仇,只怕事情败露牵连赵国,惹来楚国对赵国的报复,以至于迟迟不敢动手;现在春申君人在江东,我带领几个人潜往江东,伺机杀死黄歇,也就完成了使命。”

李圆说:“不可,万万不可。”

赵弧说:“有何不可?”

李圆说:“一者,将军在我府中住了很长时间,很多人已经认识将军,潜入江东杀死黄歇未必没有人认出将军。即使认不出将军,黄歇封邑武士何止千百,以将军几个人之力,也未必能够刺杀得了黄歇,万一刺杀不成,反而引来杀身之祸,继而引起楚赵战争,就悔之晚了;二者,将军之子已经成为楚国太子,太子一旦登位成为楚王,那么赵国也就等于控制了楚国,孰重孰轻,请将军思之。”

赵弧说:“兄长说的极是,那么也只有让嫣儿试着求楚王让末将进入王宫这条路最保险了。”

李圆与赵弧商量妥当后,抽个时间进入王后宫将赵的弧意思告诉了李嫣。

李嫣说:“赵将军能够进入王宫是最好了,妹妹过去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这就瞅时机向大王说去。”`

没有想到,当李嫣向楚王提出将哥哥府中李二调入宫中照顾太子时,楚王一口答应。

考烈王说:“寡人也一直思谋着,太子尚小,王后在宫中生活不长,没有可以依靠的亲信,眼见寡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万一寡人将来有个三长两短,让谁来保护王后太子?既然王后说李圆家中李二武艺高强,有了王后娘家人进宫保护太子就太好不过的了,寡人这就宣李二即刻进宫,先在王宫熟悉一段时间,等立了悍儿为太子后,就任命李二为王宫禁军都尉首领,太子与王后在宫中有了娘家人保护,寡人也就放心了。”

自此之后,宫内有赵弧,宫外有李圆,两人内外相互呼应,基本上把持了朝政。

李圆见春申君临到江东之前召见自己,此时突然说对太子不放心,问自己有什么安排,心想,不知春申君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李圆稍稍思虑一番,心想不如照实禀报,以免引起猜疑,随即又说到:“自从老爷到江东后,微臣也知太子年纪还小,嫣儿在宫中没有任何势力,失去了老爷的保护,深感孤单。微臣日夜思虑,王后与太子在宫中即使处处小心谨慎,也难免不受到伤害,思来想去,就让嫣儿设法请求大王将我府中种菜的李二等人调入宫中,老爷是知道李二会一些武功的,现在李二已经住在宫中,随时随地可以传递宫中消息,又有丞相安排朱英在宫外保护李嫣和太子母子二人,那就更是万无一失了。”

春申君见李圆并没有将李二进宫一事隐瞒自己,更加信任李圆了。

春申君心想,李圆是太子的亲娘舅,太子是我的亲儿子,李圆怎么会对我不利呢。

春申君又想,既然李圆在朝中已经代理令尹职务,自己虽然有令尹之名,早已经不过问朝政,且自己年已老迈,人又在江东,何不就此再次向大王辞去令尹职务,推荐李圆担任,让李圆有权也有名,李圆且不是对自己心存感激,对保护太子更加有利。

春申君想到此,便对李圆说:“老夫曾经多次向大王辞去令尹之职,大王始终没有同意,大王大概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吧,这次老夫准备再次向大王辞去令尹职务,由你来担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圆心想,楚王已经私下允诺不久即将任命我为令尹了,何劳你来推荐,嘴上却说:“小不敢,小的万万不敢!小的现今之能够代理朝政,那也是凭借老爷过去的威信,小的仅仅是一个乐师,怎么能敢担当得起令尹的重任?”

春申君说:“你是老夫的内兄,按理,老爷还要称呼你一声哥哥,兄长不必过谦。老夫已经是虚占令尹多年,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推荐你担任令尹,不仅仅是让你有机会施展才能,更重要的是让朝政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家人手中,让你今后更有力量保护太子和王后。老夫已经老了,有了你掌握朝政,宫外有朱英,宫内有李二,即使老夫不在朝中,太子将来继承王们也可保万无一失,老夫也就更放心了。”

春申君那一次与李圆密谈之后,临行前又向考烈王提出辞去令尹之职,并推荐李圆代替自己担任令尹。楚王这次听了既没有反对,也没有立即同意,不置可否。

春申君自从那次回到江东后,依然是久久不见楚王罢免自己令尹之位。

春申君想到这些年来自己心怀黄国仇恨,与考烈王貌合神离,楚王对自己却是恩泽至深,始终不愿意让自己离开令尹之位;更没有想到,考烈王如今病危如斯,仍然对自己信任有加,非要召见自己回去主持朝政大事。春申君想到此,对考烈王又不禁有些愧疚起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