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的小说,几乎每一部都能给读者提供长时间谈资,小说中的一些词语往往会成为一度时期的网络流行语。《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莫不如此。长篇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发表以来,“吃瓜”和“吃瓜时代”这个词语又被网络传得随处可见了。这说明文学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关键在于作品本身是否真的关注了读者所关注的,在于作家是否真的与底层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了,是否真的以他们喜欢接受的话语方式说了他们最想说的话。
前几年曾经看到过一篇新闻,准确内容已经淡忘,大意为重庆一个名叫赵红霞的女子,一人与多名高官“劈腿”,后由她曝料,先后抓了贪腐官员多名。当时不知这事是否属实,官方似乎也未“辟谣”,而网上却出现大量“红霞赞”和帖子,那小女子一时竟被坊间传为“反腐英雄”,于是“红唇反腐”亦成为中国社会的“一道靓丽风景”。
刘震云这小说似乎就由此新闻演绎而来。
一向以来,刘氏小说有着很高的辨识度:善用白描,通篇几乎没有静态的心理剖析和风景描写;喜欢用思辨、推理色彩极浓的语言组合;人物性格、故事推进几乎都靠一个连一个的“动作”完成,几乎每一篇都是影视改编绝好的底本。这部《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也不例外。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小说的结构。长篇小说是结构的艺术。这话对现代小说来说,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新世纪以来,中国作家长篇小说创作中的形式试验已蔚然成风,大致都源于此一理论。
刘氏此作的结构亦很独特,全作由三部分文字组成。第一部分“前言”为故事主体。标题为:几个素不相识的人。内含五章,另加两个“附录”。整个小说所讲故事在这一部分之“前言”已基本完成,当然只是它的“过去时”部分。“附录”是前述故事的“新闻”跟进,是通过网络“跟帖”对前述故事做出的宏观评述。小说的第二部分主体也是“前言”,标题为:你认识所有人。只不过实际内容却只有一句话:“一年过去了。”显然,此为全作的前后“过渡”:由故事的“过去时”部分“过渡”到了“现在时”,也即全作第三部分。
小说的第一部分占了全作的绝大多数篇幅。五章写了三个人。其中第三章只有一句话:“一年过去了。”它与全作第二部分之“前言”是完全相同的五个字,但作用不同,只是全作第一部分的一个过渡段。 第一、第四两章写了同一个人:牛小丽。也即从农村女子牛小丽打开“话匣子”讲故事,用第二、第四两章的篇幅讲了一大一小两个贪官,内中第二章讲了某省省长李安邦的从政生涯(选择了省长换届前后省府大院权力斗争最激烈的一段),第四章讲了某省某县公路建设局局长杨开拓的故事(以彩虹三桥垮塌事件为中心)。牛、李、杨三人原本“八杆子打不着”,却由牛小丽将他们串到了一起。
原来这牛小丽本是一个勤劳朴实办事干练的农村女子,她在临出嫁时,想给她老实巴交、媳妇被人拐跑的哥哥牛小实买个女人回家,结果借下了十多万的高利贷,新媳妇宋彩霞却在几天后消失。牛小丽一怒之下按照宋彩霞当日所说老家地址去找她,原以为以自已的聪明干练是可以做到的,没想到不仅宋彩霞所说地址是假的,让她找无处找,而且她本人自从离家便步步受骗,几乎寸步难行。最后,所带一点盘缠被骗,自已又被一个名叫苏爽的女人骗到另一个省,在举目无亲、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听从苏爽“建议”,冒充处女,与一些掌权的大小官吏睡觉,以维持生命并偿还借款。所幸她的长相像个外国美女,市场看好,前后假冒宋彩霞之名以每晚一万元的价格共和官们睡了十二个晚上,然后抽身回到家乡,谎称自已找上了宋彩霞,已将被骗的钱讨了回来,于是偿清债务,自已还开了个小吃店,想要从此和她男人过普通人的安宁日子。谁知公安却找上了门来。原来,她和十二个官员睡觉之事皆为地产商安排,且被录了相。于是:“这年九月初,全国各大网站的头条新闻是,因为一个女人,ⅩⅩ省与ⅩⅩ省十二名官员同时落马;十二个官员,跟同一个女人睡过觉;这个女人叫宋彩霞,真名叫牛小丽……”“这些新闻下面,跟帖有上百万条。谩骂娼妇者有之,谩骂贪官者有之,谩骂社会黑暗者有之,称颂宋彩霞者也有之。称颂者中,流传甚广的有一首歌,歌名叫‘彩霞之歌’:……你从床上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贪官奔去,轻松解下了裤带;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群公仆;你那汹涌的波涛,淹没了省长的脑袋;我们赞美彩霞,反贪如拔青菜;我们依恋彩霞,你是难得的人才。……微信中,还有一段颁奖词,也被刷屏:……她是一个处女,却睡了十二位官员;她只用一张床单,却揭开了一出反腐大幕;她拿到的仅仅是劳动所得,却让贪官丢了千万家财;她不是007,却深入虎穴擒敌;她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却站了千千万万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我们。她是一个圣女,她叫宋彩霞。(以上引用‘附录一’)在宋彩霞新闻发酵的第二天,因涉嫌李安邦案、逃亡美国的中国商人赵平凡,在纽约接受一家美国电台采访,谈及他所知道的李安邦案的真相。他说,李安邦的被抓,绝不仅仅是因为贪污腐败这么简单,更深层的原因,他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赵平凡又说,单论反腐,中国的腐败已是积重难返,抓起来的是贪官,留下的人就干净?接着谈及他三十多年来,在中国从事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与从北京到地方众多官员打交道的种种黑幕;谈话中,对许多官员指名道姓,其中有些官员目前还身居高位;同时谈及中国官商勾结黑吃黑的乱象,并举一个例子,前年,一个有‘天字号’背景的人,利用国家机器,从他手里敲诈走一百多亿;而这个人的事业目前如日中天,上个月,刚高调收购了几家欧洲企业……(以上引用‘附录二’)”
第三部分没有“前言”了,只有“正文”,标题为:洗脚屋。未分章,共8节。核心人物叫马忠诚。马忠诚为某省某市环保局十一个科长之一。属于那种“平日与世无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等几年后平安退休”的人。“年初一个副局长到站,腾出一个副局长位置,单位打成了一锅粥。十来个科长相互告状,人人还都是实名举报;从年初到现在,单位成了纪委的家;刚把一个人一件事搞清楚——没有一个人屁股上没屎,另一封举报信又到了,纪委的人又来了。正因为人人屁股上有屎,不举报没屎,一举报就有屎,马忠诚没举报别人,别人也没举报马忠诚——谁也没想到马忠诚会成为竞争对手;一锅粥煮成了烂粥,锅外的马忠诚最后因祸得福。”
“兵不血刃”就当了副局长的马忠诚欣喜若狂,为表庆祝,阖家去了南方某省去年新开发的景点“自由海神”遊玩。谁知刚到游览地,就接到局长电话,让他回局开会。马忠诚只好买票返回。又谁知在等车期间,却被人骗去洗脚屋接受性服务,是“口活”。又谁知“服务”期间,竟被“车站联防大队”抓了,一阵恫吓,罚款两千四百元。事后才知,此为“钓鱼执法”,是联防队让洗脚屋“配合”“创收”。而尤其让他震惊的是,为他服务的那个名叫小翠的女人竟是下台省长李安邦的女人康淑萍。这个当日作威作福的女人目下男人关在秦城监狱,儿子酒驾撞死人,老子在位时,被公安设法弄成“无事”,老子一倒,旧账重算,关在了少教所。康淑萍为让丈夫和儿子少受罪,不得不干上这个勾当,以满足疏通各种关系的金钱需求。马忠诚现在唯一后悔的是:当初不知道那女人是省长老婆。要知道,就不只做个“口活”,“就连她下边也弄了,等于一鱼两吃”。
这小说的第三部分显然是整个故事的延续,算一个“尾声”。马忠诚因为接受了下台省长李安邦女人康淑萍的“服务”,所以他实际也和“宋彩霞”,也即牛小丽拉上了关系。如此,一个牛小丽串起了“八杆子打不着”的李、杨、马三位官员。但马忠诚并非十二个官员之一。“洗脚屋”的“生意”还在火爆进行中,康淑萍还在努力“服务”,如此想来,也不知还会有多少官员会与那个农村女子牛小丽拉上瓜葛。
现在,我们暂且不对这个小说的内涵种种作出评述,单就结构来看,也确是怪异——怪异到见所未见。它的主要特点是:反规则性和不均称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部分内容的“分量”轻重不符合一般“文章学”规则、不均称。二是打破了传统“文章学”里所谓“前言”、“正文”和“尾声”的一般规则:“前言”实为作品主体,成了事实上的“正文”;而第三部分之“正文”实际称之为“尾声”似乎更贴切,但那只是“似乎”而已,因为传统的“尾声”一般都较简短,而眼前这个“尾声”却是长达八节。如此,整个小说读罢,就给人留下“不该出‘事’时出了‘事’(前言)”“该收尾时,‘事’还正出得紧”的“反规则性”和“不均称感”。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作者作如此处理只是率性而为?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我将小说连读两遍后,突然明白了,正是这“反规则性”和“不均称性”,与小说反映之现实——我们的“现实”的内在韵致是完全相符的。一切都有点匪夷所思。一切都有点怪异。一切都有点吊诡啊!就小说所讲故事而言,十二名大小不一、素不相识的“公仆”竟然因为一个被逼为娼的善良朴实的农村女子牛小丽相互成了“连襟”,被纪检部门“一勺烩”了,这和我们无限美好的“特色社会主义”实在也是有点“反规则”和“不均称”的。故,我们可以说:作者取这样一种结构方式是与小说反映内容高度一致的。
但,我们在看到这种“反规则性”和“不均称性”的同时,还是不能忽略那“反规则”里所包蕴的“规则”,以及“不均称”里的“均称”的。比方前后两个章节里只有一句话“一年过去了”的过渡。是在强调时间的“变动”与某些东西的“稳定”也即“合规则性”和必然性的。作者可谓“苦心孤诣”了。
将一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人”通过一个人连到一起,是需要强劲的想象力的。而通过一个“不均称”的结构将一个吊诡的故事讲出让人心惊肉跳的效果来,是需要有强劲的思想力的。刘震云,正是这样一个既有强劲想象力又有强劲思想力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