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维颖的头像

刘维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评论
201906/04
分享

上海观剧断想

五月的上海,鲜花盛开,惠风和畅。期盼已久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拉开帷幕。我受吕梁市文化局和黄河艺术研究院邀约,赴沪观摩,从24日到31日,先后观赏了七场舞台演出。其中有戏曲,有歌舞,有曲艺,有话剧,可说是一次难得的艺术盛宴和学习机会。感谢市文化局和黄河艺术研究院给了我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对我这个年龄层次的人来说,来之不易。在沪期间,我坚持将每次观赏印象及时做了记录。现将一些不成章法的想法表述如下与同行者交流。

从本次演出的节目看,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现实题材多。七台节目中,除《顾炎武》、《羽扇》外,皆可看作现实题材。有的虽然取材自革命史,但从本质上看,它们都是回应现实中“勿忘初心”之警示的,意识指向明确。有的虽然“事”涉数十年,是史诗式制作,但重心亦在对现实的某种回应。二是全部“正能量”,很少涉及负面人事。三是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形式创新已成潮流,且已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如表演区的多维划分,时空穿越,背影写意,不再分幕分场,结构上一气呵成等。四是演员表演“文武皆备”,堪称精湛。能看出的毛病,也有一些是共同的。如:不惜重金,艺术输入。看导演、音乐、舞美名单,外请已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即使名团也不例外。这对本团艺术力量的培育应该不是好事,是急功近利的选择。再如,舞台装置科技含量大,演出成本高,可能会给下乡下厂造成困难。三是思想、艺术两方面都还有较大的发掘空间等。特别感觉缺少那种观照现实的思想震撼力,这可能是中国舞台艺术当下最为突出的缺憾。

印象较好的几台节目:

25日白天看到的新疆艺术剧院、新疆艺术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团、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等四单位合力创作演出的歌舞《阳光下的舞步》,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台节目。作品被命名为“音舞诗”,实际是由诗的语言串连起来的音乐歌舞。有简单情节。据节目宣传单上的“剧情梗概”介绍:“这是一部到乡村、下基层的心路历程笔记。三位年轻人:画家、歌者和舞者,以及众多的各族青年,他们背着行囊走出机关离开城市,走向新疆辽阔的山川大地……在基层的日子,他们感受到了阳光,感受到了像石榴子儿一样紧紧抱成一团的各族群众似火的热情,写下了一行行难忘的笔记。”全作为情绪与情节结合类抒情歌舞。共11段舞蹈:《石榴红了》、《塔里木河》、《高原琴声》、《清茶飘香》、《摇篮曲》、《翱翔》、《盛典》、《银色月光下》、《美丽姑娘》、《国色天香》、《阳光下的舞步》。可以看得出来,此作是由三个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亲历亲闻亲见串起了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风情歌舞,感觉想法还是好的。演员阵容十分可观,男女均好。布景、音乐将地域特色与现代气息融合为一。虽然同行者颇多微词,但我的感觉还行。

当晚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和昆山当代昆剧院联合演出的昆剧《顾炎武》是此次观摩中给我印象最棒的。顾即昆山人,号亭林先生,明末抗清英雄。杰出的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金石文字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代表作《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对于此人,一般观众过去即有一定了解。剧作重点不在军事抗争,而在表现顾的思想气节上。越到后边越精彩。从母亲自尽母子诀别,狱中二友人潘柽章、吴炎为保住顾的性命以完成立心立言、编纂明史、庚续文脉之重任而舍弃自己生命,到隐居著述拒绝科考,到后来让弟子参考继续编纂明史,妻子亡故后的悲伤,再到最后一场与玄烨神游皇陵,明显的感觉是开掘深广而意味无穷。到最后一场,感觉有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悟萦绕于胸。这,正是一部优秀作品的应有的审美特征。作品语词典雅华美,是昆曲应有的特色。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干字碑》,是观众反映最好的戏。该剧根据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村委主任、全国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八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先进事迹创作。毛丰美用其一生的精力,用三十年的时间,把一个贫穷落后、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穷山沟,建设成了满山花果树、家家住别墅,人均收入两万多元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他的个人魅力本身就是一通“干字碑”。可以看出,剧情十分紧凑,生活化,冲突皆由人物个性和价值观不同生成,步步推向高潮,其中既有新老领导间的,也有干群间的,更有家庭成员间的,都是浸透情感色彩的。写这样一个人物而基本没有标语口号式表白,实在难得。结尾处的“干字碑”,突显“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主题,十分贴切。故事由毛丰美若干生活片断组成,以村民、亲友数人的回忆带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封闭式结构。舞台装置和布景尽显现代科技魅力,一台分若干表演区,层次分明,在装置和景块不时旋转变化中,将时间空间依剧情变化做了写意性分割。

国家京剧院出演的《红军故事》,是下了大功夫的。此作系由三个小戏组成的系列作品。分别是:《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和《军需处长》。三个故事都发生在长征路上,由一位老红军回忆一个个带出。前两个都是从小事开掘的。《半截皮带》写部队完全断绝食源后,为救伤病员走出绝地,班长让卫生员把小战士最后保存的一条皮带煮了让伤病员吃,但这条皮带是另一个为救小战士性命牺牲的小战士的遗物,而那牺牲者又是老班长的亲生儿子。于是围绕这条皮带展开“小情”与“大情”间冲突。《半截棉被》写军民关系。三个女战士战场颠沛奔波仅剩一条棉被共同御寒。但当她们发现老乡所有可以御寒的衣物都被敌人抢光时,就要将棉被相送。老乡不受,最后在推来让去中战士将整块棉被一分为二,送给老乡半截,相约革命胜利后大家团聚。于是那老乡倚门一等五十年,但三个女战士再未出现,是牺牲了。这里无论是五十年前的那个约定还是五十年的等待,都属韵味无穷的诗意开掘。三个小戏里,最好的是《军需处长》。军需处长是掌握物资的,可是他把自己的皮坎肩让给病员穿,本人却被冻死了。作品在主要人物弥留之际,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写他对恋人的忆念,对未来的想望,把戏写得充满浪漫色彩。如此,将战争的残酷与希望的美丽熔于一炉,十分感人。说明:现实主义一旦与现代主义结合,即会大大拓宽艺术表现空间。此作根据李本深同志小说改编,因为文学基础深厚,故而特显成熟,庶几可称精品。国家京剧院演员阵容强大,乐队舞美一流,真是很好的。

有些作品整体看还是不错的,但走出剧场回味,却感觉多有遗憾。

天津市曲艺团演出的“鼓曲情景剧”《羽扇》是三国诸葛事迹的演绎。节目宣传单说:该剧“以京韵大鼓为基调,贯穿始终,并采用说书人旁白的手法,介绍剧情,突出主题,又加以现场古筝的伴奏,穿越时空,烘托气氛,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打造一台使人耳目一新,震撼心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经典力作,给观众听觉视觉共同享受。”

剧场观众不多。气氛较为沉闷。就演员的演唱讲,都还是很好的,但整个形式不过旁白加京韵大鼓,另有乐师伴奏罢了。既无歌舞相伴(除开头“滚滚长江东逝水”演唱外),也无人物故事的表演,形式有些呆板,而故事本身观众都知道,没有什么创新处。感觉与其称之为“情景剧”,不如叫它“传统鼓曲联唱”更合适些。不知艺术节组委会是从什么角度,将它“鉴定”为“情景剧”,还说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演出结束后返回,感觉颇为不值。

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浙江交响乐团和浙江音乐学院合作,为观众献上现代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该剧讲述作曲家施光南为人民书写创作的一生……全剧通过梦想与磨难、爱情与执着、激情与希望、光荣与别离四个部分,努力勾勒出施光南传奇的一生,反映和讲述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以及他对于人民和国家的热爱,将个体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总的印象:演员一流,音乐设计和舞美都颇有现代意识。但剧本文学基础提高的空间尚大。1.全作走的是西洋歌剧的路子,如何突显民族特色是个大问题;2.施光南几个阶段生活阅历都给人碎片化印象,其间没有找到内在的精神联系,或者可视为:有联系但不是戏剧性的,即没有建立起情节主线来,歌唱不是剧情步步推进所由产生的激情迸发。剧作以屈原的形象和诗句为“背景”贯串始终,突显的是“抗争”精神,想法不错,而从剧作星星点点的词语可看出施的一生也曾经历许多挫折和不幸,“抗争”也是施光南精神的核心所在,可惜这个精神却没有作为作品中人物的精神表征给予具象化。3.人物平面化,没有将施光南与环境与自身内心的冲突写出来,尤其没有将精神冲突作为人物塑造的重心。结果造成剧情平淡而少跌宕的缺憾。4.一些政治性元素似乎只为点染时代而设,于人物塑造几无作用。如周总理之死等。这个作品较为典型地说明了:文学之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最后一台戏是沪剧。由上海沪剧院演出的《敦煌女儿》。该剧以“一带一路”中重要的文明交汇地“敦煌”为背景,讲述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从上海籍北大毕业生到敦煌大学者的人生历程。全剧围绕能不能在敦煌留下来,能不能扎下根,能不能干成一番事业,能不能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创造新奇迹展开人物心理冲突,性格冲突;这些冲突主要发生在樊锦诗和她爱人之间,可惜的是从夫妻俩因为孩子发生剧烈冲突之后,那条冲突线被人为掐断了,代之以樊锦诗围绕丈夫“最后留下的存款单”进行的独唱抒情,之后转入文革和文革后如何与时俱进,先前的冲突没有了,其他冲突也好像不存在了,只剩下时代突变之下,个人如何适应社会坚守自我发展自我,当然也是贡献时代的书写了。故全作看罢,一种遗憾久久萦绕心头。

七台节目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切成功的制作都是既注重艺术开掘,也注重思想开掘的。光是好看不行,还得耐看。好看,即歌舞、剧情、音乐编排好,表演精彩,能给人美的充分享受,让人一接触就放不下;耐看,即有着广阔的回味空间。一切艺术都是对生活有“意味”的把捉。这“意味”即思想内涵的深邃度。淡而无味的东西再好看,也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就艺术创作而言,题材和素材都可以是旧的,但“意味”却应该是新的。自然形态的生活可以浮光掠影,但一当它成为艺术品,即要给人某种深刻的人生启迪,也即可以揭示某种社会人生真谛的。否则,还要创作干什么?

地域文化特色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此次观摩到的七台节目,地域“辨识度”都很强,说明地域文化特色已成为各类艺术创作共同的“关键词”。一切艺术都应该是“世界”的,因而也应该是“地域”的,“共性”包含在“个性”之中。地域文化没有高下文野之分,我们吕梁处地偏僻,但偏僻有偏僻的优势,即:我们的地域文化中有着别地没有的许多东西。我们要把其中最美好的民俗风情在各类艺术创作中介绍出去。让外界了解我们,让吕梁人因为有着这样的文化而自豪。这也是提高我们作品艺术人文价值必须注重的问题。

生活积累还是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之一。生活积累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此次观摩让我们想到“积累”的“质量”问题。日常生活油盐酱醋人际交往的细节对艺术创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是那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大动作”,是这些“大动作”中的小细节。只有深入到国家建设第一线,去亲自经历和感受,了解那些建设者们真实的喜怒哀乐,然后将这种“生活积累”转化为艺术,才是最有价值的。我们应该多在这方面用心。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决定接受某地邀约,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第一线,去感受、体验时代生活的火热气氛。从本月一号起,我已踏上了这条路。

不要回避冲突。戏是什么?戏即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这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冲突,可以是家庭内部的,也可能是个人内心与社会的,三者之间互为表里和驱动,要“抡圆了写”(王蒙语)。此次观摩发现一个问题,即编导总在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个人与社会间发生的冲突。结果往往造成这样那样的虚假感。艺术创作不是宠物培育,不能老想着讨好什么人。艺术家本来就应该是社会肌体的“医生”。真实反映普通百姓生存境况,是我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即维护艺术创作的尊严,也即艺术规律本身对艺术“质的规定性”的警示。说真话,讲真情,也是党和政府一贯提倡的。一切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着想,正是时代要求于艺术创作的。

这次观摩也是有所遗憾的。一是交流学习无可避免地沾染了商业色彩,门票价格不菲,我们买了最低价位的,回回二楼后排,许多演出细节看不清楚。二是我本人近年听力下降,全凭通过字幕了解剧情。话剧《干字碑》没有字幕,便无所把捉,只是看了个大概。看样子是写了冲突的,但是否“抡圆了”,却说不清,故评述难免偏颇。看别的演出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特此说明。

2019.6.4凌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