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蒙自市草坝镇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试验纪实
飞吻大地“蒙面侠”
俗话说“脸朝黄土背朝天”,这是自古以来农村生产的真实写照,其中的道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自从干上了农业技术工作这一行,她们就注定了要和农村打交道,要与田野结缘,要经受风吹日晒。特别是接受“超优1000”示范点杂交水稻这个试验项目之后,她们跑村庄的时间更多了。
女人天生爱美,为了不让田间的风吹雨打、日头曝晒,粗糙了皮肤,晒黑了脸庞,她们灵机一动,每次下乡都要全副武装。除了必备的雨伞、水杯等,她们穿上便于在田间行走的长统水鞋,薄薄的防晒服、带上有面罩的帽子,把自己包了个严严实实。
前来指导的一些技术顾问和当地村民看见她们时,因为她们都蒙着面,只露出一双眼睛,几个人个头又都差不多,分不清谁是谁,于是就叫她们“蒙面侠”。只见她们在细长细长的田埂上,水汪汪、绿油油的田间行走自如,健步如飞。蒙面的身影在田园里简直就是如鱼得水,活脱脱像电影里的一个个侠客。
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这让农艺师韦亚猛然想起,过去有一次自己进入水田观察时,由于对在其中行走的平衡有些生疏,加之要避让一排排的秧苗,匆匆忙忙中鞋子陷入泥土中,任她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她不禁有些又气又急,心浮气躁中猛一用力,身子一晃就一屁股坐在了田里,弄得衣裳、裤子全湿了。她急忙跑到水沟边随随便便洗一洗,然后去车里换一套干净的衣服。后来,这种事情几乎时常发生。无独有偶,其他几个姐妹也相继步入了她的“跌坐”后尘。对此,她们一笑了之。时间长了,这种事也就慢慢减少了。
2019年,推动实现袁隆平院士提出的“超级杂交水稻每公顷产18吨的世界最高纪录,向中国共产党100周岁生日献礼”的宣言在这片大地上响起。
4月份,到了移栽杂交水稻的最佳时候。一天,上午的拔秧苗如期进行,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拔好秧苗的村民们都回家了,下午两点多才开始插秧苗。和往常一样,她们三四个同事在草坝街的烧烤摊上吃了点凉米线、烧豆腐和一些烧烤,填饱肚子后也没个去处,就驱车在村子转了一会,找个有树有荫凉的地方停好车,放心地坐在车里眯上一觉。因为都是女同志,如此休息倒也方便,这对她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下午的移栽时间到了,村民们按时到来,她们神采奕奕地投入到指导工作中。
秋天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来临,黄色的稻杆上辍满了沉甸甸的稻子,它被大粒大粒的稻子压弯了腰。大地一片金黄,看着都让人眼热。在专家组选定并划好范围的几块田里,从前进村各村民小组抽来的三十多人挥舞着镰刀收割,在“唰唰唰”的声音里,一排排黄黄澄澄的水稻倒了下来,被人们小心谨慎地有序放于地上铺好的长方形塑料布上。不知过了好久,一块块红蓝白相间的条形花格子塑料布上就被占据了。
有几个人将水稻放入灰黑色的方形简易打谷机里脱粒,瞬间,谷子和稻杆分离;有人将谷子装包,一袋袋背到称秤处称重。这一切都有条不紊,有些让人眼花缭乱。
另一边,验收专家组成员更是忙碌,测量面积、水分,称重、计算……2019年验收结果:百亩片平均亩产1138.2公斤。
人工收割验收之后,正式的机械收割开始了。一台高大的红白机身收割机高调地开进了田地,机声欢鸣里,机轮转动中,所到之处一片片稻杆应声倒下,谷粒却被它收入了肚中……
当好稻田“小保姆”
2020年,注定是更加繁忙的一年。草坝在继续种植第二代超级杂交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品种——第三代超级杂交稻。
因为品种不同,她们安排的育秧、插秧时间也不同,今后的田间管理自然而然地也会增加一倍的工作量。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美丽的村镇。寒来暑往,大地上,小草们已经迫不及待地伸出了嫩芽。
3月15日,前进村人声鼎沸中,举着育秧现场横幅标语的两个村民,从有规则的田中走过,已将一袋袋秧苗提进田地里的村民开始撒秧,现场一片欢声笑语。这些小小的种子,将经过25-30天的育苗期,然后被移栽到属于它们生长的地方。
4月19日,移插第二代秧苗的第一天,一条红底黄字的“2020年蒙自市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移栽现场”的横幅出现在了田头。今年刚调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主任、农艺师吴伟也来到现场,35岁的他头戴草帽、面貌温实,和技术人员一齐奔忙于田间。
以袁隆平院士题字石碑附近为界线,101亩地一分为二。村民们在靠右边的田里一字排开,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栽插,有86个村民参加的这插秧苗场面连续了三天。
进入5月份的一天,栽插第三代的会战在左边的田地如火如荼地拉开。村民们的手娴熟地一上一下在水中移动,一排排的秧苗便扎根于泥土里了。
大田移栽后,就是技术人员进行田间调查叶龄、茎藥数、群体叶色、田间长势、水肥管理等工作的管理期。
6月15日,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杨柳梅带着她的两个女同事,又来到她们不知跑了多少遍的示范田。
“这些资料去复印一下,交给姜总,然后送来给我。”刚到杂交稻田头,就遇到了骑着三轮车从村里过来的杂交稻管理人员、前进村四组党支部书记金志敏,杨柳梅立即从包里掏出几份资料,递给了他。
“好!”金志敏接过资料,一溜风地把三轮车开进了村子。
虽然是早上,但夏天的太阳却是火辣辣的。才过了一个多月,稻田就泾渭分明,先后栽种的二、三代水稻的高度,显现出一边高一边矮的个头。路边的田埂上,有规律地耸立着几棵很特别的白色电杆,最上面的顶盘倾斜着,中上部的圆形长灯下有一个灯罩,这是一盏盏驱虫灯。绿油油的田中,隔三差五地放置着的白色诱虫罩和一组组白色标示牌异常醒目。
一看到稻田,全副武装的农艺师韦亚,以及今年刚加入这个团队的高级农艺师黄丽如找着一个观察点的标示牌,就一头扑了进去。身子几乎贴着水稻,一边勾着头观察贴在水面的叶片,口中报着数字。
身着白衣黑裤,站在她们身边田埂上的杨柳梅一进入田里,便从包中取出登记表,在她们的报数中飞速地记录着。
穿着白衣卡奇色裤、身材匀称的黄丽如报完一组,马上转到另一组接着报。除了粉色帽子,一身黑的韦亚也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就这样,她们在田间穿梭着,报完一组组数字又跑到诱虫罩前左扭右扭,看看有没有虫害。
记录空隙的时候,杨柳梅东奔西跑地扒着稻叶、翻转着诱虫罩,查看生长和虫害情况,一旦看见杂草就毫不犹豫地拔出,扔到田埂上。因为杂草长很很快,会疯狂吸吮营养,影响秧苗的生长。那杂草与水稻相似,若不是干过农活的人很难分辨。
在观察完第二代稻田,进入第三代稻田时,她们巧遇前来查看的高原育繁示范中心、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高产试验个旧片区负责人、高级农艺师王福昌一行。
高大清瘦、60余岁的王福昌手拎着一根棍子,他总喜欢时不时用棍子在稻叶上面扒一扒,据说是看看有没有虫害。杨柳梅兴冲冲地向他请教今天她们发现的一些问题,他耐心地边观测边做着解释。
在一排排整齐排列着苗的田埂上边说边走间,田里哪里多了一棵苗,哪里少了一棵苗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一旦瞅见,他们就进入田里,轻轻拔出多余的那棵,找到有空位的地方,用手在泥中抠个洞放了进去。
其实,他们几个团队总是团结合作,几年如一日地奔走在田间地头,这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四年来,杨柳梅她们先后制定了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百亩连片示范”“试验示范栽培技术”等方案,在实践中探索栽培配套技术体系;尽管她们这个技术团队每年都保持在3、4人,虽然几年来已经前前后后来过7、8个人,但不管是调走了的、一直在的,还是刚进来的,都会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其中,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心肝宝贝地精心呵护着一棵棵稻子,当好稻田“小保姆”。
她们不计时间,只要稻田需要,都会随时出动,哪怕是星期六、星期天,也会毫不犹豫奔赴到田间。她们也有喜怒哀乐,如果打的药被雨水冲了,会影响大家的心情;如果出现坏死了的苗,心里会很难过;如果有了病虫害,内心会非常纠结……
放眼望去,绿色的田园风光无限。她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任思绪飞翔。不久的秋天,金色的稻浪将在她们眼前翻腾。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了,粮食安全增产了,农民增收了……大地的胸怀是那么的宽广,将包容每一个美好的希冀……
如今,草坝镇这个农垦文化的发源地,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有着滇越铁路的重要节点,揽括了云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省级文明小城镇”“省级生态乡镇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和红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核心区等称号的小镇,蕴藏着一种诱惑,散发着一种韵味,飘荡着一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