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中期,我在老家雷州双水小学读书时,多次听到该村一位陈姓青年吹笛子,那悠长的笛声如溪水在山间潺潺流淌,让不安的心有了一份宁静和慰藉。
我高中毕业后回乡,也多次听到村里一位姓张的男青年吹笛子。在那艰苦的农村岁月里,吹笛子是他的唯一爱好。当时由于生活贫困,购不起笛子,他就地取材,砍自家屋后的竹子,自制一支笛子,夜里常在屋前横笛自吹,悠然自得,独得其乐。
这位姓张的男青年是我小时候的伙伴,他读完小学后,便辍学在家,天天跟着父母到地里劳作。他爱吹笛子,这我想不到。
当时,我所在的双水大队实现村村通有线广播,父亲在大队里当干部,优先在自家房屋外墙上装了一个简易喇叭,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爱听一听广播。有一天晚上,我听着听着,便倒头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父亲对我说:“昨晚广播播了一首笛子乐曲,很动听呢!”
“是什么笛子乐曲呢?”我问。
“没听清楚曲名。”父亲说。
我为错过听不上这首笛子乐曲而懊恼不已。
几天后的傍晚,广播里播出了一首笛子乐曲,激昂欢快的音符随之飘散开来。笛声中仿佛听到了马蹄“哒哒”的声响,看到了络绎不绝的马队,看到了欢天喜地的人们……
父亲说上次听到的就是这首乐曲,但我不知道是什么曲名。
后来,我到了纪家中学读书,偶然收听广播电台时才知道这是著名的笛子演奏名曲《扬鞭催马送粮忙》,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热情欢快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让人振奋不已。
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度过了一段耕读的日子。漫漫长夜里,青灯一盏,伴我夜读。记得一个风清月白之夜,我读到高适七言绝句《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我为笛声带来这美妙阔远的意境而叫好。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关山。此时此景,让将士们情难自抑。我随着那穿越悠悠历史而来的笛声,放飞缤纷的思绪。
我曾写了一首题为《月夜忆恩师》的古体诗:“偶闻笛子一声声,撩起当年惜别情。相依留影欣长伴,永记遥知远景明。”“恩师”,系我读高中二年级时的老师戴明光,“遥知远景明”是戴明光老师的诗句。当年,他教我所在班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我高中毕业回乡后,他到了遂溪县第一中学任教,我抄录此诗寄给了他。
正是因为喜欢笛子,我心生学吹笛子。离乡到湘南求学时,班中有一位同学擅长笛子吹奏,傍晚散步时,他常执短笛,坐在校园后面的山坡上,吹着一支又一支曲子,让我好生羡慕。由于学校在九嶷山上,购买笛子不是容易的事,我于星期天坐车几十里到了宁远县城,才购到了笛子,回来后一有空便向他请教。可惜没多久,放在宿舍的笛子被人偷去。又由于当时学习紧张,学习笛子吹奏之事就这样化为泡影。
我认为,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它具有泥土气息的声音,最能拨动人的心弦。正因为对笛子乐曲的喜爱,在后来离乡求学和参加工作后,我购买最多的音像制品就是笛子乐曲带子,闲时听一听成了一种无穷的乐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而爱好将伴随人的一生。我想:一个人有一支笛子作伴,即使人生落魄,天涯孤旅,也不会寂寞孤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