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历来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鲜活生动、最形象的记录。建国前和建国后初期,雷州各地的农村,男女穿的大多是黑、灰、蓝色唐装衫裤,裤身、裤脚较宽,裤头左右相掩后紧束于腰。匮乏的经济限制了服装的发展,为了尽可能地节约,人们做衣服看重的是耐磨和耐脏,灰、黑、蓝色成为城乡流行色。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在雷州的城乡,葛布和香云纱是最时尚、最高档、最珍贵的布料。男女能拥有一套葛布或香云纱做成的高档服装,那是何等的气派。我母亲有一件葛布做的大襟式上衣,那是她解放初期和我父亲结婚时自己缝制的。那时,有钱人家平时能穿葛布做的衣服,无钱人家的女儿出嫁时,也会想方设法做上一件葛布衣服。女孩子出嫁了,很看重有没有一件葛布衣服。葛布衣服是女孩子结婚的珍贵必备品。
葛,植物名。多年生蔓草。其茎的纤维所制成的织物叫葛布,俗称“夏布”,质地细薄。除作衣料,魏晋以来多用制巾。葛之产地,一为吴越,一为岭南。《书.禹贡》:“岛夷卉服。”孔传:“南海岛夷,草服葛越。”孔颖达疏:“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诗经》里有一篇《葛覃》中提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说明人类已经在那个时候在利用葛藤的纤维进行纺织了。
关于葛布,中国向有“北有姑绒,南有女葛”之说,“南有女葛”指的是广东雷州妇女织的葛布。《广东新语》说:“雷人善织葛。其葛产高凉,塷州,而织于雷。”葛的主要产地是阳江、硇洲和雷州,而葛布纺织主要是雷州。雷州人最善于纺织葛布。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雷州先民已学会了制衣技术,当地盛产葛布,为优质贡品。这种葛布从汉代起就是进贡皇帝的主要物品。广东葛布很多,雷州葛布才是正宗。
当时,雷州妇女大都是以纺织葛布为生,纺织的葛布有粗有细。精细工纺织出的葛布,质量上胜过绸缎,薄如蝉翼,重量仅有数铢。此布薄爽凉快,宜为南方夏衣。东汉时期,岭南地区的葛布已经全国闻名,雷州葛布“百钱一尺,细滑而坚,颜色若象血牙。……故今雷葛盛行天下”,中原皇室不断派人索取。1000多年前,满载丝织品、古陶瓷的西汉官船自雷州城南的沿海口岸起航,往南亚、西亚及欧洲等地经商贸易,雷州葛布曾随古瓷器及工艺品远销异国他乡。明清两代,雷州半岛葛布生产、贸易发达。各乡、社生产的葛布汇集雷城,通过雷州港对外输出。雷州是当时中国葛布生产基地。
康熙十年(1671年)四月,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在雷州知府吴盛藻的邀请下访问雷州半岛,对雷州当年的社会作了深入的了解。他写有《雷女织葛歌》:“雷女采葛,缉作黄丝。东家为綌,西家为絺。夫寒衣葛布,妇饥食葛乳。得钱虽则多,不足偿租赋。一日织一匹,十指徒苦辛。只以肥商贾,无能养一身。”这首诗通过描写雷州织葛女子的生活艰辛,深刻揭露了其时租赋的苛重。前六句写雷州织葛的普遍及高超的技艺,后六句写雷女辛苦劳作,所得仍不够交纳租赋的不平事实。此诗是当时雷州社会的现实反映。
雷州葛布以质地优良的特点,千百年来得到人们的喜爱。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水浒传》第一百零三回写道:“黄达……穿一领雷州细葛布短敞衫……”想来宋江、武松、鲁达等梁山泊英雄穿的也是“雷州葛布”制成的衣服。令人惊奇的是,著名作家王安忆长篇小说《天香》写的是明代上海官宦人家的故事,书里也有这样一段文字:“过年的事轮不上他们小两口操心,他们只管初二去岳丈家的年礼。半担年糕,半担上好的新米,两匹姑绒,两匹雷州葛布……”以雷州葛布等物作年礼,可谓情重礼也重。
雷州葛布在古代是响当当的名牌产品。古代有所谓官员任土作贡的说法,也就是地方大员定期或者在年节向皇帝进贡地方特产。清代时候,各省总督或巡抚每年在重大节日或年终都要进献方物给皇帝。各省物产不同,所献各随所产,数量亦多少不同。广东巡抚端阳节进贡的礼品中,就有雷州葛布五十匹……
雷州人喜欢雷州葛布,也喜欢香云纱。雷州人称香云纱为“丝子布”。香云纱是岭南的独特的夏季服装面料,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做“香云纱”。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香云纱在雷州也十分流行。由于该面料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的特点,特别受到人们青睐。
在织造上,香云纱的特点是以桑蚕土丝为原料,经线以绞纱组织织成带有几何形小提花的白胚纱,在织成纱罗组织织物和平纹丝织物后,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含有宁胶与单宁酸)多次浸泡、晒涂于练熟的坯绸上,使织物粘聚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质,后用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发酵,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香云纱价格不菲,不是贫寒人家所买得起的,故解放后香云纱衣服往往成为戏台上反派人物的标志。
在雷州的农村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便做一件香云纱,但只在访亲探戚或赶圩时才穿上,平时舍不得穿。我的村里一位张姓大叔结婚后,省食俭用才做了一套香云纱衣服。他第一次穿上到岳父岳母家,赢得了满堂彩。人们认为这女婿的经济条件就是好。但他就这么一套新衣服,每次去岳父岳母家才舍得穿上,岳父岳母的村里人满腹狐疑:这女婿如此摆个面子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必潭村一70岁阿婆于一个夏日来到我的村子说媒,她身穿一套黑色香云纱,满脸笑容,富态十足,引来村中不少男女老少围观。有人对她说:“阿婆,你这套丝子衣服太美了,您也年轻了!”她听了,有点得意洋洋。人们啧啧称叹:丝子衣服就是美呀,穿上丝子衣服就是不一样!人靠衣服马靠鞍。她穿着这套黑色香云纱,显得特别有精神。
我在老家坡心小学读五年级时,班中一位姓周的男同学于夏日常穿一件用香云纱做成的黑色长裤子,在校园里十分引人注目。他看着我们羡慕的目光,说:“这丝子衫就是好,我父母给我做的,穿起来有一种沁凉沁凉的感觉,好舒服!”我只有望之兴叹。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葛布和香云纱作为天然纤维物,在服装用料上仍广受人们青睐。后来,有关方面对服装原料进行了广泛的开发,生产出多种化纤织物布料,葛布和香云纱渐渐退出市场,现已看不到这两种布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