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娟的头像

郭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31
分享

以旷达的诗意栖居在大地上

苏轼的一生应该说是坎坷很多,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静祥和地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真的该好好学一学苏轼,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

那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他解衣欲睡,发现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于是到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和苏轼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原来是竹柏影。苏轼于是有所感悟,发出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怀民和我这样的两人者罢了。”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当苏轼和朋友张怀民在庭院中散步时,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文中有一个词可以看出苏轼此时的处境,那就是“闲人”,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呢。我以为可以这么理解,这和当时苏轼的心境有关。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的“闲人”就是闲情雅致的人。

“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苏轼几多感慨,有贬谪的薄凉,有失意的落差,有自我疗伤的达观,还有得闲赏月的豁达。 他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为什么苏轼谁也不找,独寻张怀民呢,在这里介绍一下张怀民吧。张怀民也是被贬黄州,刚开始的时候寓他居承天寺。张怀民虽是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广大,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是位品格清高、脱俗超逸的人。苏轼到了张怀民的住处,发现怀民亦未寝,于是相与步于中庭。“亦”字显出朋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契相阔、相知的喜悦。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气氛十分恬适。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看看苏轼眼中的景致吧: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写月。先写月色,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月色之明;再写水中之物,疏条交错,参差披拂,摇曳生姿,可以想见月色之美;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辉,互相推进,就平添了月夜畅游的美景了。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谜底解开,大家嫣然一笑。

夜游,因月起兴,因兴生情,因情抒爱。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情,不明写,而从竹柏影人手;写爱的时候,苏子化身为一位丹青妙手,把这一幅月夜小景用笔墨确实描绘到美妙绝伦。

司马迁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名利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也无珠,看不到任何美景。苏子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有闲心啊。

苏轼在朝为官,他直言面对,敢于硬刚,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低视也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的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难得的是他始终保持自我,随缘自适、自得其乐。贬官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记得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总是忽略了她的美。后来有个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此后,路过的人们总是尽情徜徉,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离开。

此刻我也说一句:“慢慢赏,体悟啊!”让我们把这句话放在我们人生的路标上,让我们像苏子一样乐观、豁达,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让宁静、喜悦、明亮、澄澈把我们的内心填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