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三祥的头像

李三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22
分享

杨家寺鹿圈湾行记


 

李三祥                                   

 

                                        【一】在   路   上      

 

    杨家寺镇境内的鹿圈湾,这的确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奇特地方。     

      

    从位于茆水河上游芦子沟河西山脚下的李家河村进去,沿着一条夹在南北两条山脉之间的沟谷,有一条长达六七里之遥的山间小道。在小道的中间路段,有一处夹在两山之间的山头突兀挺出,从地处村子不远的沟底西望,山头形状浑圆莽然,这样的地貌形态,映衬在头顶的天空背影之下,犹如一颗端放在托盘间的牛心,这大概就是这个山头被当地人称为牛心山的缘起所在。       

    2017年(丁酉年)五月初五日上午,在结束了头一天的重游小洞子之后,我们一行9人,又来到了这次杨家寺之行的第二站--苫子梁,后来被当地住户告知叫鹿圈湾的地方。

    冒着微雨欲来星星雨迹拂面而落的天气,一行人顾不了许多,手里拿上自带的雨伞,分乘两辆坐车和一个电动三轮车,从镇内出发,沿着与茆水河逆流而上的乡村公路,直抵位于李家河附近的一所废弃的学校,停放好车辆,便开始历时半天的徒步登山之游。 

    李家河村坐落在芦子河西岸的山脚地带,这里村子规模不大,沿着一条夹在南北两山之间的出口地带,顺着地势开阔的地面,散布着大约不到10户左右的人家,一家一户的农家院落,在近年来乡村建设整体搬迁安置的大背景下,显出一派人迹稀少有些败落的景象。现有的居民屋舍,多以土木结构的传统民居为主,也有部分大致为十年前建成的新房。穿过村庄一路朝着沟底进去,可见几户人家路旁院墙的角落里,有花开正旺的白牡丹馨香扑鼻,而那些伴生的紫牡丹,倒显得落花遍地,枝头残败的一片光景。路下边溪流两边的沟渠地畔,生长着一丛丛一片片的茂草绿茵,有星星点点的小黄花点缀其间,听哗然流水,倒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心生满怀。三五只芦花鸡,悠闲自在地在柴垛附近地面的草丛间游走觅食,农家生活的其乐融融,由此可见一斑。一路所见,村子里留守的人迹,都是老人妇孺,只有在一处打麦场边的地头间,仅见有一老人手持锄头耘土,大概是在除草间苗亦未可知。此情此景,与城市和镇子里攒聚拥挤的新居楼房相比,其繁华与人流密集,和这里的院落空锁人迹稀少,形成了天壤有别的不同景致。 

    一路顺着延伸在谷底的小道前行,看两边的山峦峰影,延伸出南北两相屏立对望的夹谷之势,在位于村落附近的山口地带,倒显得有些开阔平整,山脚下不远的角落里,分布有面积不大的农田地埂。再往沟里进去,路面就有了不规整的情状呈现出来。靠近北山一侧的谷底,坡度渐变铺开,有缓缓落地的平坦之态,地面也显得略微干燥而草地疏短,南侧的一边,山体就显得有些突然陡峭而突兀不整了,大概是背阳属阴的缘故吧,这里的山体表面,植被状况明显要比北边茂密而绿意葱茏。从山脚留下来的溪水,清流淙淙而一尘不染,让人觉得有一种清新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欲解渴,其清澈见底,是可以直接捧掬而饮的。 

    期间有一段谷间地面显得开阔的地带,在这里坡度也显得舒缓平展,在这里,遇到一位年近六旬的放牛人,一个人看护着大约有十二三头的牛群,从牛身黄白相间的毛色判断,这应该是一个当地以养殖奶牛为生的庄户人家。这里的路面,穿行在杂草相间的沙土地带,徒步穿行,倒显得轻松随意,给人以自由自在之感。 

    在徒步前行快要走到牛心山脚下的时候,这里的地势,显得突然陡峭起来了。两边的山体,在脚跟地带交会,路面沿着崎岖不平的山势,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显得突兀而无路可走,继而又别开生面脚下有路,由于谷底到这里多为裸露出地表的石体,这无疑也也增加了前行的难度,甚至还要猫着腰钻过一段树枝横逸的谷底,越过几次水沟,才又有了柳暗花明的开阔之境。站立在牛心山下这里,抬头仰望,看这里的地势,却原来是一处左右两侧均为谷底的交汇地带。牛心山一峰突起,在这里倒显得有了一种挺拔耸擎的气势。以这里为分界,在牛心山山体的南侧和北侧的两边脚下,前行西向的路,犹如一株树干,在这里呈枝叉形一分为二,而这里正是一个交会点。正可谓要知山路行,就问当地人。好在同行的杨家寺当地朋友中,正客老榆杨志军是曾经去过那里的,他对这里的路径,早已是心中有数的。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选择了朝向南侧的这条道路继续前行。       

    从靠近牛心山的南侧进去,谷底的道路状况,明显与此前经过的路径有大相径庭之别。道路随地势的高低起伏,时而行走在狭窄的溪谷侧畔,时而顺着山脚曲迂的溪流地面向前,路面越来越逼仄难走,待穿过一处崖体逼人的崚嶒石阶之后,呈现在眼前的光景,突然间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铺展之美。看两边的山崖上,有繁花盛开的野丁香,镶嵌在在满山满坡的绿意丛林树影间,松枝的挺秀,灌丛的簇拥或铺展,映衬在高低起伏的绿叶间,那一簇簇一树树盛开的白色花影,还有时不时传来的数声鸟语,把一派天然的机趣,呈现在眼前的视野里。                       

 

                                      【二】鹿圈湾里西垂人家,可曾望见秦时明月  

 

    一行人跋山涉水经过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登上了这个被附近居民称为苫子梁的地方。站立在山梁地带,回顾四望,看四围群山环护,整个形势,已然没有了谷底看到的山高路陡的一丝况味,映入眼帘的,是曾经走来的那条山谷,隐没在南北夹山的结合部,遥望出谷地带是沟门口,给人以远了又近了的时空之感。那些附近的群山,与周边合拢的山形地势,由原先看到的纵深与绵长之象,骤落而成高低起伏的连绵立体之态,苍茫一体,杳然居卧和融合在东边那片青峰如浪的山海里边了。在微雨空濛天地相接的背景下,掩映在灰蒙蒙云气里。没有了阳光辉映下的那种明媚与晴朗之感,天地浑然的云山之美,清风拂面的天然气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滋生出恰似身登仙境般的飘忽仙游况味,数声鸟语,一缕清风,挺拔成林的树影,还有脚下满眼铺展的青草地,让人觉得这里的一切,是那样的神奇与美好,甚至在陶醉的心态下突发奇想,自己或许正是在这种古老而天然的气息里,饱览和享受着一种显得飘忽而富于诱惑的仙游境吧。  

    登高望远,站立在这片远离闹市和繁华的地面上,尽收的天然生态,山河大势的脉络分明与独特与别致,让人觉得,这里的确是一个令人向往而神奇的地方。山头地带形如掌背,开阔而铺展延伸,向东边看去,中间横隔着牛心山,是与其南北屏列纵向东延的南北两山,这就形成了三山夹两谷的地表分布状态,这让人在脑海里,想起了一只手的三个指头这样的意向来。从牛心山西端看,翻过靠山梁的一侧,也是一条夹在南边山峰与背面另一个山脉之间的山谷,这条谷底的走向,依傍着这里山形地势的起伏与延伸,一直朝向地处西南方位的陇南市礼县固城一带而去。这样的地貌状态,恰如一只手掌张开的四个指头,每一条谷底,就是两个指头间的分沟了。  

    据此前已经来过这里的正客老榆杨志军的介绍,这个地方叫苫子梁。苫子梁,这本身就是一个富有诗意和饱含状态色彩的名字。在自己的记忆里,在老家西汉水上游秦州一带的农村,一提到这样的叫法,往往让人想到的映象,就会想到一种叫苫子房的古老民居,这种简易房舍的用料,就用土坯筑砌或墙板打墙成体,屋顶的形状类似马鞍,在屋脊的横梁上骑架着挂上就地取材砍来的椽木,椽头向两边铺展下来,中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均匀地铺排开来,再用树枝或短柴棍作棚顶串子覆盖在上面,之后用长柴泥把顶面抹平,待托连成体之后,在上面分层铺盖上茅草或麦秆一类的覆盖物,以利雨水顺着枝杆的体势经屋檐流到地面。人们把这种茅屋,就叫苫子房或苫苫房。由于这种简易的房舍,可以根据用途的需要和地面的状况,随意修建成大小高低没有固定规格的便利房舍,故而它可以建在朗天地头,作为看护庄稼或果园的小茅屋,也可以建在山梁附近或靠近窑洞的崖面地带,作为巡山护林人遮风避雨的住地安身之所。用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就是茅草房。在当地农村,过去在农业社的年代里,这种房子的存在,是一种普遍常见的现象。从这里叫苫子梁的情况看,苫子梁地名的来历,大概是与这里原有的苫子房不无关系。  

    时令已是农历五月的端午节,当地山下地带的各种花木,已然是流水落花,春天已去,花季不再的初夏光景。可是在这里,由于地处山区的林缘地带,加上山头一带地势高风力盛,等我们从南坡翻过山头,穿过一处灌木丛生的路径,来到地势最为开阔的山梁地带的时候,眼前的景致,除了用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恰当而传神的诗句来形容,是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代替的词汇了。  

   当我们的足迹踏上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正好处于几个山峰的交会地带,前面提到的那些山峰,都是从这里发脉,沿着谷底的走向,形成不同的山体和纵深,一路沿着水流的方向散放开去的。顺着牛心山向西的这一段山梁,地面宽阔,向北向面两面与对面的山势连接成体,在靠近山梁的西面东侧地带,形成一个半环状的坡面,整个地形,夹在西高东低南北西三面合围的地势间,恰似一把顶端向西倾侧斜靠的芭蕉扇面铺陈在眼前。当我们沿着山路经过的缠梁一线前行的时候,可见一行排列整齐的老山梨树,大约有十几棵之多,依据树干的粗壮老劲,推断其在这里的栽植年代,至少当为百年以上的老树而毫不夸张。此情此景,让人在头脑里,浮现出那些过去岁月里,曾经出现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古老镜头,或许是那些匆匆而过的路人,抑或是一对对赶着马帮驮子的脚户,当他们从这里经过的时候,是否想起了栽树乘凉这样的古语,还有那个为他们提供了一片阴凉的前辈与好心人?突然间又觉得,或许,这些迎风而立老树,它们原本就是一些守望着历史时光的哨兵吧!

    一行人在这里的梨树下,用随带的摄相机,留下了这次行游中曾经遇见的合影,其价值和意义所在,或许可与某年某月某日,大家到此一游的寓意齐观吧。  

    沿着山梁的走向,饶了大半个弯子来到当地住户家里的时候,眼前的一切,把自己的思绪,又一次带回到了历史岁月里曾经熟悉的地方。这里地处北坡向阳的一处台阶地带,门前正面,正好对着的就是前面曾经提到的那一排梨树所在的山梁。  

    站立在主人家房门前的台阶的廊檐上,拿出行游时随身携带的罗盘测定一下方位,知道主人家的房子和院落,正对着的就是正南方向。据此判断,眼前靠向左前方的谷底,也是顺着由西向东而下的坡面,朝着正东方向为出口的。这里的住户情况,从破败弃的两处院落来看,都是以前的四合院,因为长时间无人居住,已经是一派塌房烂院景象。老旧的房屋和围墙,已经被院子里和墙脚外面丛生的杂草所包围,有部分房子的墙面和围墙,由于年久失修,已然有了随时可能倒塌的迹象,那些曾经作为厨房或牛圈厕所的房子,就显得更加残破不堪了,房体歪斜倾侧,甚至连安装在墙面间的门窗框架,已经被明显的扭曲变形了,墙角靠近地面的础基都是用青石板砌成的,也许正是因为凭着这种地基的坚固与牢靠,那些就连门框已然倾斜的老房子,才没有在风雨中随时倒塌。经过与女主人和她的小儿子交谈,了解到这两家住户都姓邵,几年前随着当地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的安置步伐,都从这里走出去,迁移到山下镇子附近的川面去了。他们家的男主人叫邵丁酉,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被安置搬迁到山下去了,刚才接待和招呼我们这些客人的,就是他的小儿子。他们老两口在这里住惯了,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他们想利用这里便利的养殖条件和环境,继续守在老地方,自己可以多养几头牛,顺便在院子附近的田坡地里,种些粮食和油料作物来维持生活。在这个远离人家,交通不便而又地处偏远的地方,生活着这样的人家,他们的留守,让我们在感受到一种古朴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同时,也生发出一种心酸与无奈的情怀,让人心里久久不能释怀。                         

 

                                   【三】鹿圈湾,这是一个出人意外的发现  

 

    趁着其他人围着火炉坐在炕头上,煮着罐罐茶喝茶吃馍的当口,顺便拿上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沿着主人家的房前屋后和院落随便走走,可见这家的男主人,正在和一位年龄与他差不多上下的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两个人一起,站在梯子上,正在维修一处已经显得破落就差没有倒塌的老房子,房子的骨架主体,依然是过去的样式和规模,只是对部分的木头构架作了更换调整,后面的墙体,看上去大概已经自然倒塌,他们正在利用原先拆下来的土坯和石块和着稀泥重新砌垒。在路边两旁和院子西头靠近低矮的山体上,有几棵粗壮的梨树,山下的梨花已经开败零落,但在这里的梨树枝头间,却是满树的梨花洁白如雪,朵朵盛开绽放在初夏的这个时光里。感觉这里沿着山梁地带,还有院落附近和周边的坡面上,生长着众多的棠梨树,这实在是一次难得经见的夏日赏梨花之约。    

    在这户人家的院子东头,靠近一间厢房的墙脚外,有一株合抱数围的老梨树,从它粗壮而又显得有些枯朽的树体株干和铺展硕大的树冠来看,这棵老树,应该是之一带树龄最为古老的梨树王了,从其显示出的老态和主干数围的情况来看,它的年龄,在这样的环境下,大约应该有二百年左右历史。沿着树下的路径下去,在位于东南方向一处的打麦场上,静静地横躺着两个白斑石碌碡,由于年代久远,从表面已经显得斑驳脱落的风化情况,揣想它的年代,大约应该为上千年之久的遗物。  完成了这样的游山玩水,当自己也和其他几位朋友一道,坐在主人家炕头上,喝茶吃馍谈加入到他们谈天说地的行列。也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中,在大家与主人的交谈的话题里,主人的儿子说到了他家住的这个地方,叫鹿圈湾,而此前我们心目中的苫子梁,是鹿圈湾附近对面山后的另外一个地方。 

    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人对这个地方有了新的获知。联系到一路所见和在这里看到的一切,事后回味,顿然觉得,或许,这里在过去曾经是有过鹿的。 

    一个村子,三户人家,古老的碌碡,还有鹿圈湾这一信息的意外出现,让人在沉思和回味的过程中,联想到古代人关于五兽就包括鹿在其中,是与祭祀相关的,还有就是古籍中有关鹿守之地的记载,以为鹿守之地,为帝坟,种种思绪,让人心生畅想,杨家寺一带,作为古代的西垂境域,这里的地下,是否也会有秦人先祖某个不为人所知的陵墓存在呢?  正当自己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时候,坐在靠近窗扇墙角位置的曹雅丽女士,突然间有了惊喜的发现,顺着她手指的墙面位置,几个人凑近一看,原来是这家人用来糊墙的一份2010年8月下旬的《天水晚报》,而版面上刊登的一首诗作,是本人当时从新闻里看到一周前的8月15日,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有感而发,写的现代诗《雨后雾溪》,在这样一个曾经居住过三户人家的僻远地方,在这家主人的家里,能够看到自己曾经的一首小诗,就象娘家人在外地不经意见到了自己失踪多年的女儿,这其中的机缘和萦怀暖意,让人觉得,这次来到这里的文学采风,实在是一次令人感到惊喜和欣慰的发现之旅。  

     鹿圈湾之行,的确是一次难得而又让自己收获了诸多意外的美好之旅。  这次杨家寺之行,同行者九人,(正客老榆)杨志军、(西堃)郭永杰、曹雅丽、李文玉、李维康、曹红卫,张耀辉、李丙午、(嶓冢山人)李三祥,特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