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黎丽的头像

刘黎丽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407/12
分享

《游走西湖遇上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

杭州的天气很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趁你毫不防备,想下雨就痛快地倾盆而泻,想热就汗蒸馆似地让你淋漓得汗如水沐,一天几变。这几天,天热的不但吓人而且可怕,连续高温38度39度。

我们从少年宫接了孙子出来,本想沿着西湖边的断桥走一走,让湖水的凉意恩赐点滴,虽然今天的云似乎很给面子,时不时半遮一下面容,但一路走来还是酷热难耐。

眼巴巴地寻公交站牌等公交,可又眼巴巴地望车而去,北山路上连个饮料店也没有,人也就稀少了许多,只有一池又一池的荷,静静地绿着过往人的浓浓兴致,时不时留下自已眼中的美。

要不是天热,人要走在这西湖边上,心情应该很是不一样的,可天偏偏热得让人无语。我们在寻找、希望、盼望、失望、绝望的境况下,孙子第一眼发现门口站着有保安,他以为终于发现有饮料的商店,要不我们进去看一看吧?

刚走进门口,一股凉意袭身而来,心想就是没有饮料,我们走进去凉快一下也可,大门不大,但往里瞧了一眼,便立到吸引了我们。我又回身看了一下,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名字听上去挺绕口的。

本为乘凉而来,没想到大饱了眼福——

一座座落在西子湖畔,宝石山南麓,带有欧式风格的黄色建筑,在绿树的掩映下,看上去并不那么显眼,也并不是太醒目,游西湖的多少人走来走去,却很少有人光顾和晴睐一眼。

它就是1929年第一届西湖国际博览会工业馆的原址,2003年才改建成了西湖博览会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会展类专题博物馆,真是匠心独运,卓尔不群。

我们从进门到出馆,只碰到三个人,看上去像外地的学生,他们的观看似乎比我们了草多了,我们摸摸展品,听听音乐,拍拍照,那几个学生什么也没做就一溜烟地走了。

举办西湖国际博览会的设想最早是由浙江军事善后督办卢永祥、省长张载扬在1924年(民国十三年)七月提议的,并制订了较为详细的计划,但由于时局不稳未能实现。

1928年(民国十七年)秋,北伐胜利后,为奖励实业,振兴文化,浙江省政府决定筹办西湖国际博览会。

1929年6月6日西博会开幕,到10月20日闭幕,前后历时137天。

博览会共分八馆二所,分别在平湖秋月、中山公园至西泠桥和岳庙、里西湖一带,分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艺术馆、农业馆、教育馆、卫生馆、丝绸馆、工业馆和特种陈列所。此外还有三个特别陈列处:铁路陈列处、交通部电信陈列处和航空陈列处。

为纪念1929年的盛会,发扬杭州文化中开放大气的品格,打造杭州会展业平台,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上,建立西湖博览会博物馆。沉寂了70年的博览会,于2000年10月20日,才又举办了第二届西湖国际博览会。

博物馆建筑依山面湖,与白堤遥相呼应,主体呈“回”字型,采用的是当年国际上流行的风格,以铁钎做接口,用木横梁贯穿支撑建筑整体,是浙江乃至全国最早的展览馆建筑。

整座建筑的结构既精致又严谨。不但严格保留了历史建筑的风貌,并适当融入了部分现代的设施和装修。古朴的青砖、木料,与现代的钢筋、玻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建出时尚的装修风格,使原汁原味的建筑外观与现代时尚的元素和风格得到了结合。

这座不起眼的博物馆,不仅可以参观,而且还可以触摸展品,你可以通过亲手触摸,可以对当年西博会工业馆的建筑结构有直观的了解。

更让人奇怪的是,我们走过一个展厅,又一个展厅,博物馆采用了音、像、影相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法,让你闪过的影子,顿时会响起举办时的音乐声,这些珍贵史料和实物,是宣传杭州,是研究西湖博览会和中国会展业发展历史的重要场所。这也证明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巨、人数最众、影响最大的博览会。

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共设:八馆二所三个特别陈列处,馆所设在西湖的孤山与西湖一带,面积约5平方公里,博览会历时137天,展出物品共计14.76万件,有20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该展厅是整个博物馆展品最丰富、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展出了许多当年西博会上的遗物,江南第一药店“胡庆余堂”各类精致小巧的药瓶和雪机罐、杭州震旦丝绸公司的五彩丝绸织品、西门子的电机模型、中华珐琅厂的富裕炉、80年前的黄包车;还有一组栩栩如生、极其逼真的蜡像,其制作工艺之精细、造型神态之生动,让人惊叹,孙子窥视良久,然后说怎么像真人在开会;其它如龙泉宝剑、张小泉剪刀等等,琳琅满目的展品仿佛把参观者带回到1929年的那场旷世盛会之中。

出了展馆,我又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小小的不引人注目的博物馆,可以触摸的展品,闪过的影控音乐,真让人想起那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哲语。博物馆的名气虽不大,但它留给世人的启迪很深远,让杭州走出中国,让中国走向国际的一张金名片也许就在此诞生吧!

2024.7.10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