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缪振光的头像

缪振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26
分享

大通镇的记忆

前几天,因偶尔翻看了以往与同学的几封通信,不禁使我忆起了江南名镇——大通镇来,那是我二十年前生活和工作了一年多的地方。

大通镇,置长江下游南岸,西北与枞阳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与贵池、青阳交界,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的北大门,是九华山头天门的所在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然而,我来大通却纯系偶然。二十年前,或许我对世事过于达观,在一个冬天下午,便懵懵懂懂由市区“流放”到大通镇来。那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了。但好在当时自己还很年轻,加之古朴秀丽的大通,使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颇能寄情山水,饱览风物,以致于至今难以忘怀。

我工作的地方,位于大通镇北边长江之岸的一家石油公司。公司内有十余个硕大的油罐,管理森严,旁边有一池塘,约有三十多亩的水面,主要用做消防汲水,平常亦兼作渔塘,水较深,夏天我们便经常在此游泳嬉戏。出公司向南,便到了大通镇街心,街道路面系由一块块磨得光洁的石头铺成,街的两旁大都是较古旧的老式建筑结构,商铺林立,多出售一些陶瓷、藤编之类的精美手工品,人游如织。由街心向东,有几处古井,及几处水池,水池不深,但亦较清澈,岸边杨柳依依,有石櫈可供人休憩。再向东一点,有两座天主教堂及遥相呼应的大士阁。大通的宗教曾有三个教别,即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为使教会成为侵略的工具,大肆进入我国建立教堂,传教布道。大通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也就是在这样情况下,陆续地建立起来的。那时的这座大钟楼就是天主公教会的遗留建筑。而天主公教会创建于1872年,1936年全部建成竣工,由芜湖洋码头总堂创办。当时的规模有圣堂一幢,旁侧建有大钟楼,是全部建筑的制高点,用料考究,坚固雄伟,屹立于长龙山西端,面对长江,登临其顶,一览无余。日寇侵占大通时,传道土纷纷逃走,据说,日军曾在大通天主教堂设立了指挥部,抗战胜利后,当时的负责人西班牙神父纪纳德曾来大通整理、恢复,但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原建筑物已所剩无几,只剩下这座高大的钟楼,成了外国教会在大通的唯一遗迹,见证着东西方文化的变汇融合。

大通镇的东面,如果说宁静古雅,那么其西面则有滔滔长江,每年夏天江水猛涨,惊心动魄。这也造就了大通成为沿江的重要港口之一,水上交通十分发达,有码头数十座,年吞吐量达数百万吨。江中有一小洲,即有名的和悦洲(也称荷叶洲,因形似荷叶得名),面积约两平方公里,距今亦有近200年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大通和悦洲旳鼎盛时期,被誉为“小上海”。洲与街心有趸船摆渡,每次五角。有一次,我与同寝室的小张有幸过江,上得荷叶洲一游。时值春天,洲上处处桃花盛开,金黄色的油菜花更是让人如醉如痴,燕子则来回于湿地与小洲民居古屋之间,呢喃悠闲,一派春光融融的景象。据传,洲上土地肥沃,以细沙地为主,亦盛产生姜,其特点是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细脆嫩、香味浓烈等特色,自清朝成为“贡姜”以来,即驰名全国,现制成品大多销往销往武汉、上海等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

 当然,大通镇除有古朴沧桑的街道和建筑,及优雅的生态环境外,还盛产地方特产,如生姜、小磨麻油、藤编、茶干等。大通茶干,早在明朝时就闻名于世,为途经大通朝九华的香客必摆的供茶素点,它具有形方体薄、质地柔韧、色艳味浓、鲜美耐嚼等独特风味,品种有火腿、虾米、蒲色、臭豆腐等系列产品。我对于这大通茶干又尤其记忆最深,因为这其中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二十多年前,正值我青春年少,工作单位在当地也算是不错的,于是有好心人为我介绍对象,对方便是大通镇茶干厂厂长的女儿,也是厂里的唯一小车司机。记忆中,她个子高挑,眉目清秀,笑起来总有一对浅浅的酒窝挂在脸庞,是典型江南水乡女孩儿。于是我们很快相识、相恋。阳春三月,我们携手渡大通镇之南的青通河,上神椅山撷取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听百鸟欢快地歌唱;夏天,我们相拥着来到小镇的郊外,迎着徐徐清风,头枕青草,数着天上的星星,或者嬉闹着扑捉流萤,直到深夜.....然而,至丹桂飘香,雁叫声声的时候,我却因工作调动,只身来到遥远的北方。由于她或许过惯了江南生活,不愿随我而来,我们只好洒泪分别。然二十年过去了,她的音容笑貌却也几度梦里相见——这也许是初恋的记忆,总是那么深刻而难忘吧。

是呵,二十多年过去了,记忆中的大通镇还是那么地清晰秀丽。自然,如今的大通镇应是日新月异了,也应变为很好的旅游之地了吧。只是,那两座天主教堂还在吗,和悦洲还是那么生机盎然吗,还有我的那位姑娘可是安好?人生有时如雪印鸿爪,或如浮萍漂泊,虽然有许多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渐渐淡薄或深刻起来。然光阴匆匆,何时才能回大通镇,再寻觅那过去的踪影呵。(缪振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