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江平的头像

潘江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03
分享

我心中的“过年”

这些年来,我一直漂泊在没有亲人的他乡,一个人在一陌生的异乡四处奔走寻梦漂泊,当还寻找故乡的那一缕消失的炊烟踪影,却再也没了头 绪,剩下的只有我丝丝的乡愁。对此,又是故乡在“那头”,我在“这头”。

转眼间就到又要到过年的时间了,可如今每当 说到过年,心里不免多了几分担忧。小时候总盼望过年,如今害怕过年, 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想想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小时候过年有父母操心 又有好吃好喝好穿的,而且运气好时还能收到不少的压岁钱,可如今三十 而立的年龄了,不免多了几分忧愁,小时候是大人们担忧过年怎么样才能 让我们过得好,过得开心,如今父母已经垂垂老矣,反过来已经到我们作 为儿女反哺的时候了。除了担忧自己每过一个年就慢慢与岁与俱增外,更 多的是担心父母双亲在过年中垂垂老矣。三十而立的年龄,我们已经不再 是孩子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可如今我们还在“温饱 线上”徘徊,在“车奴”、“房奴”中艰难前行,可时间还得照样走,年 还得照样过,只是多了几个年轮,少了几分青春罢了。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们的年节和汉族一样,就是春节,从除夕夜到正月 十五。

后来,从老人们那里知道,我们的年节与汉族的春节有本质上的区 别,首先是在时间上的区别,我们苗族过年不仅时间上和汉族不同而且以 居住的地方不同,也有差异,苗族内部过苗年的具体时间上也有区别。有 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 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开始举行,节日有三天也有十天到十五 天的。苗年有大年、小年和尾巴年之分,由于历史的演变,到现在,在许 多地方小年和尾巴年都已经淡化了,只是在一些苗寨里面,小年还会打点 糯米粑祭祖,尾巴年也象征性的过下,唯有大年最为隆重。从我懂事起在 我记忆中已经没有这个苗年的概念,是因为除了一些如黔东南的雷山县等 县市的个别山乡苗寨中还有外,许多苗族人已经过上了汉族的春节,但是 各地都会在原来年节的日子里举行盛大的集会,称“看会”,举行斗牛、 赛马、斗鸟、跳芦笙舞、踩鼓,同时还加上了赛球、拔河等现代竞技体育 项目,这似乎已经有把传统与旅游融合在一起了。

 在节日盛会上你可以看 到最集中地展示的苗族服饰、银饰和工艺美术,因为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 天穿戴出通过一年准备的最好的服饰和银饰,希望在会上一比高下,成为注目的焦点。过年除了很热闹之外,我还对过年的来源特别感兴趣;为此从不同的 途径知道了两个关于“过年”的不同传说,一个是从寨子里老人们的口中获得的,一个是上大学时在大学图书馆的一本书中看到的。

小时候听老人 们说的是: “传说中我们是居住在水边,而“年”是一个水怪,经常会上 岸侵扰随水而居的苗族,破坏他们的庄稼,吃掉他们的小孩,使他们的收 成一年比一年差,女人们也不敢生孩子,生活没有安宁。后来有一个聪明 的寨老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在每年丰收后,新米入了仓,肥猪长成的日 子,准备一桌美食,大放鞭炮,宴请“年”来吃,并且,晚上灯火通明的 陪着他直到天亮。这样做了之后,“年”每年只固定上岸一次,其余的时 间再不会上岸,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另外一个版本是我在大学图书馆里的一本苗族民俗节庆来源的书中看 到的: “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一个人人夸奖的苗家姑娘,名叫莴独对。不 但天生的聪明,而且很美丽。地知道了地爱她,要娶她做妻子,天知道了, 天也爱她,接她当老婆,媒人又不断上门来说亲,把莴独对的父母搞得心 慌意乱,没了主张,不知道把女儿许配给哪个好,父母只得找莴独对商量。 莴独对扑到妈妈的怀里,泪流满面的用歌作答: “天遥几万里,地近在咫 尺; 若要嫁给天 ,爹妈有病谁来看;水缸无水谁来挑,灶边无柴谁去砍… 若是嫁给地,爹妈有病我来看,水缸无水我来挑,灶边无柴我来砍。”她 的歌声使得父母也落起泪来。 莴独对的母亲说“天最富有,嫁天享荣华,跟地受辛苦!”她听了母 亲的话,然后坚定地唱道“天富天遥远,地贫地相连;富妾居冷宫,穷妻 坐正殿。”天得知情况后,从此与地结成冤家,见面就打架。天用雷轰地, 地用山刺天,越打越难解,越打越激烈。终于有一天,空中一片乌云翻滚, 雷雨交加,直杀得天昏地暗。 狂风暴雨过后,父母发现莴独对不见了,喊破了喉咙,跑痛了脚杆, 还是不见人影,只有几只归巢的鸟,苦苦的哀啼“鲜花遭雹打,姑娘天公 劫!”莴独对被劫到天宫后,被打入冷宫,与世隔绝,饱尝人间从未有过 的苦难,她想着亲人,思念人间,眼泪流成了天河。到了农历的冬月间, 天限定在三更一定要成亲,否则就将莴独对千刀万剐。但是她拒绝了,最 后吊死在宫中,她的灵魂飘飘洒洒的走向人间。在这一天,人们隐隐约约 都会听到半空中她唱着歌回来的声音。

所以,家家户户都忙杀鸡杀鸭,打 糯米粑粑,准备各种各样的佳肴美味,诚心请莴独对到自家来吃一顿团圆饭,一来表示对莴独对的敬仰,二来也希望自家儿子找上个如花似玉的媳妇。

“过年”自从远古神话中产生之后,不管究竟是那一个神话故事为正 版的,但如今经历千万年一代代的传承下来,中华各民族便逐渐形成了自 己的一套”过年“习俗,关于我们黄飘苗寨的过年习俗,小时候听长辈们说 我们黄飘苗寨的苗族人民在过年期间,有着各种有趣的风俗习惯,如“南 包汤跋”(黄飘苗语,汉语翻译为吃泡汤)、“爱欧哼”(黄飘苗语,汉 语翻译为挑新水)、“羌歌”(黄飘苗语,汉语翻译为敬土)、“担阿黏 沃”(黄飘苗语,汉语翻译为姑娘“偷菜”)、等。 “南包汤跋”(黄飘苗语,汉语翻译为吃泡汤) 吃“泡汤”是每年农历的冬月间,我们黄飘苗寨的苗族人民就进入了 年关,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在苗寨里面,许多人家进入腊月间的第一 件事就是“杀猪”。这件事可不是简单的准备年货,在这一天里面,主人 家的一家老小都会非常的忙碌。

首先,“杀猪”的时间是要选日子的,日 子通常都是找寨里的风水先生算的,这样主要是为来年的丰收做祈福。在 这一天里面,主人家的一家老小都会非常的忙碌,不光要准备杀猪时祭祀 的东西,如糯米、鸡、腊酒等,还要招呼客人,因为在这一天里,还要请 亲朋好友来吃“泡汤”,无论是哪家在这一天都不会“吝啬”他们的珍贵 的猪肉,而客人回家时也总会带上一些猪肉,认为可以带喜气。这种习俗 在我们那里还影响到了汉族人居住的屯上等少数汉族村寨。

“爱欧哼”(黄飘苗语,汉语翻译为挑新水) 挑新水,每年农历正月初二的清晨,鸡啼头遍、黄飘苗寨家家户户的 男主人便起了床,拿着香纸,点着火把,担着水桶赶紧早到水井边挑新水。 走到井边放下水桶,烧好香纸后,才能舀水。挑新水是有规矩的,只能舀 单瓢,不能舀双瓢;只能挑两半桶,太满了到路上怕水浪出去后,认为这 一年要失财。回到家后,必须放几串鞭炮,一是祝贺自家挑新水归来;二 是使邻居知其已挑得新水回来了。天亮后,男主人用挑来的新水煮饭给全 家老小吃,这项活动才算结束。

“羌歌”(黄飘苗语,汉语翻译为敬土) 敬土,按各家做农活的先后,必须是从新年的正月初三起,初五、初 七等,逢单日陆续开始,在自家土边地角田头山坡,采至少 5 根粗壮高大 的巴毛草备用,以作为敬土人心纯意真,然后先面向东方用锄头挖 5 锄,再把巴毛草插入挖的坑内,并在锄根脚烧些香纸表示敬土完后。回家后必须得把锄头放在门外,寓意是允许动农具和动土做农活,开始新年的生产 劳动。如不敬土就不准随便动农具和动土做农活,否则做农活就不会风调 雨顺,收成不好。这种敬土的习俗实际标志着新年劳动的开始,乞求风调 雨顺,五谷丰收,家家有余粮过上幸福年。正因为如此苗年敬土的习俗才 得以一代一代的传下来。

“担阿黏沃”(黄飘苗语,汉语翻译为姑娘“偷菜”) 姑娘“偷菜”节,每年正月十五日这天,我们那黄飘苗寨的姑娘们便 会三五一群,七八一伙地到菜地里偷菜。她们“偷菜”是有规矩的:一是 不准偷本家庭的,只能偷异姓的;二是只偷白菜,不能偷其它菜;三是只 偷够大家吃一餐。在偷菜时若被菜主人发现,骂了他们,她们反认为是吉 利,一个个便只会哈哈大笑而离去。偷得的菜洗好后,集中在一起煮吃, 但不许下饭,只能吃菜,互比谁吃多,谓之这一年谁的蚕娘更能吃蚕叶。

因此,她们个个都吃得饱饱的。 如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部分这 些民俗民风在黄飘苗寨的部分家庭里面已经淡化了,也许是如今的生活节 奏太过于快了,或者是大家开始认识到了只有人才能改造世界。虽然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都有自己的风俗,有时这些风俗总会在 历史的车轮下留有它迷信、愚昧的一面,但是,在它们的身上,我们可以 读到我们民族的历史,追寻到我们祖先的足迹,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环境 中,他们对大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潘江平 写于 2015 年- 锦屏河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