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悠长,在这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里,我们能学到许多东西。我在《顺着历史学古诗》里面学到了许多,不只是历史知识,还有一些诗词与文学常识,真可谓受益良多。
这本书的第一篇章说到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均取自《诗经》之中,这里面的诗歌我们有一些是学过的,《采薇》描述征人思家,《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君子对心爱人的喜爱,《蒹葭》也是如此。《诗经》中的诗歌很接地气,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现状。
第二篇章是秦汉时期,秦人尚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可见其勇猛善战,他们这种同袍之谊,很是让人羡慕,也是因为他们的团结一心,勇猛善战,最终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汉高祖刘邦,一个小混混,能够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令人不可思议,但他却是有过人之处,首先就是他有鸿鹄之志,当初他见始皇帝出行时说了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可见其当时很有理想抱负,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从这首诗便看得出其胸襟气魄,而且很有识人之明。刘邦能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一众贤臣大将,就是他能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他的对手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用,最终只能自刎乌江,成就“霸王”之名。
雄汉盛唐,唐朝盛世,几多繁华,不仅表现在经济与国力上,还表现在文化上,唐诗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唐诗以情胜,书中分门别类,从初唐时期、中唐时期、晚唐时期三个时间段描绘了大唐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以及诗人们的不同机遇,唐朝由盛到衰,从李白的纵酒高歌,豪放不羁到杜甫的忧国忧民,在到最后杜牧的有心无力,诗人们见证了大唐荣耀,也见证了大唐的衰落。这一时期,唐诗有边塞诗人,如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等立马边塞,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等闲居山野,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有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自由洒脱;也有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伤时;还有那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理想信念;更有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与自豪。这就是雍容华贵的大唐,他孕育了许多的诗人,唐诗三百首又何止三百首,他给后人留下了对盛唐的回忆。
唐诗以情胜,宋诗则以理胜。儒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三教合一,理学兴盛,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那就是朱熹了。纵观大宋一朝,真是文人的天下,虽然他的对外战争输多胜少,但却不妨碍他的文风兴盛。宋朝最著名的是词,有婉约与豪放之称,婉约派词人李清照,这是一个才女,经历了两宋的突变,深受打击。豪放派的代表则是苏轼和辛弃疾,苏轼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才超群,在诗词、绘画、书法等方面都很是精通。而辛弃疾则更为厉害,一介书生却有统兵之能,从金人之地率领部众回到南宋,其魄力才能缺一不可,一生致力于收复北地,他的那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读后令人荡气回肠,真想在沙场上建立一番功业。而宋朝我最为惋惜的一个诗人当属文天祥,他是一个状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历朝历代都会是朝廷重视的人才,但奈何时运不济,他的一生漂泊无依,就像山河破碎的宋朝一般“风飘絮”“雨打萍”,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保家卫国,就像他所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已经将自己的这颗心留给了国家。
明朝的文人里面,我最为喜欢的文人当属于谦,他作为一个文人,指挥了北京保卫战,避免了明朝步南宋的后尘,英宗被俘他没有落井下石,上奏迎回英宗,他被人陷害,死时万民跪送,他一身清廉,家徒四壁,让世人所敬仰。书中还写到了抗倭英雄戚继光,想他一员武将为何也能在此列,巧巧相反,武将之中也有文武双全者,谓之“儒将”。有精神追求的武人是勇士,没有精神追求的则只能是一个舞刀弄枪的街头无赖,此书要说的便是此。
而清朝则最为特殊,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也是唯一一个跨古代与近代的王朝。此书中选取的诗人是龚自珍与秋瑾,他已经闻到了盛世下的危机,他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中他已经看见了王朝的末年,死气沉沉,同时他也想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想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人才。而秋瑾则是一个革命者,她已经看清清王朝的腐朽,想要推翻她,她是女权的倡导者,她的最后还是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为了碧涛,死在清王朝的屠刀之下,令人感到敬佩与惋惜。
看了这本书后,我不仅感受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渊源流长,更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他具有沧桑感,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也愿意沉醉其中。从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汲取古人的教训,更重要的是学习古人的品德操守,潜移默化之下改造自己,升华自己,这不仅仅是言行,更是心灵与思想。
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初衷,不单单是学诗,更是学会做人的道理,人生百年,总要学习如何为人处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此书给了我极大的灵感,或许我能从其它典籍窥得一些奥妙之所在,学会一些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古人的高尚品行,以达到自勉自励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