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玲的头像

李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12
分享

我想约你去武汉

                          我想约你去武汉(四题)

                                  李玲


一、梦中又登黄鹤楼

每每提起武汉,我首先想到的是武汉长江大桥,不只是因为那是新中国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当然后来又有了南京长江大桥等等。据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回广东姥家,武汉是必经之路,然而,火车一过长江大桥我就病了,害得妈妈在接下来的日子带我不得不与朝思梦想的亲人们匆匆相聚又匆匆离别,到了我记事的时候,妈妈还心存遗憾地对我说,人家都是晕车晕船什么的,你呀是晕长江。也许,从那时起我与长江就结下的一种神秘的割舍不断的情愫。那也算是我第一次去武汉,其实只是途经的匆匆过客而已。接下来就是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体验世事的悲欢惆怅。这样的奋斗似乎永远不能停止。因为,希望总是那样光亮。不过,每次我路过武汉长江大桥总会想到从前。

人生的每一次路过都是珍贵的,不管是谁说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记不得是哪一年了,大约是20年前,我真真切切地来到武汉,当然,第一件事肯定是要了却心中的情结,迫不及待地奔向武汉长江大桥一睹“尊容”,那一刻,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以我之渺小与浩瀚的长江相“碰撞”,能不“晕”吗?那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当然,来武汉必须要去黄鹤楼,这也是上学时的一篇课文,记得当时的教语文老师很是博学,他不仅把黄鹤楼壮观的景色描述的使人身临其境,而且把诗人怀乡的那种愁绪阐述的淋漓尽致。好像是深秋了,观赏黄鹤楼的游客络绎不绝,从西门进入黄鹤楼景地,迎面有一尊铜塑的两只仙鹤屹立于黄鹤楼的脚下,也许这就是那只传说中的仙鹤吧,铜鹤的下面有一铜塑的龟,龟背上盘有铜制的蛇,看那条蛇,简直就像在蜿蜒行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两只仙鹤亮着翅膀像要西去一样。

巍峨耸立于武汉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山东蓬莱阁、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传说当年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我还是喜欢“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那样的诗句,有了那样的胸怀气度,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

时光荏苒至今日,我,我们又一次与武汉不期而遇,一个看起来陌生的词语——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使得原本最热闹的春节变得异常“冷清”,随着疫情范围的扩大,这个本来陌生的词语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认知。于是,我们不得不宅在家里过年,在朋友圈给亲朋好友拜年。宅在家里,为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牵肠挂肚,为奋战在抗疫一线那些村官、街道干部、各种执法人员,还有那些知难而进真实报道的媒体记者们加油。宅在家里,不出门不会友就是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

昨夜我梦见自己又来到武汉,又登上了黄鹤楼,放眼望去,长江依旧,风景依旧,一切还是那样安然、从容、澎湃。武汉,我与你的情结依旧。

是的,关上所有的灯,便是一片黑暗。但是不忘初心的人,用自强不息的精神,照亮前行的路。历史踏着长江与黄河匆匆走过,岁月摇曳着轻快的舞姿,灿若星河。亘古的洪流,奔腾不息。

如期而至的春天来了。武汉,你的明天一定更好。

二、腊梅报春

俗话说,二月梅花三月桃。我喜欢梅花,这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不论是腊梅、花梅、果梅。不论是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粉红色的,绿色或绿紫色,都格外喜欢。腊梅的品格,腊梅的美丽,我无法尽情表达。不过,我想武汉人会比我更有认知。因为,梅花是武汉是市花。

没有什么能改变你的信念,那些深深地植入灵魂的是你光鲜亮丽的风骨。这个春节,新冠病毒像恶魔一样弥漫了武汉,弥漫了中国。但失去了往日喧嚣的城市并不寂寞,或推开窗,或站在阳台上,举目四望,那些星星点点的娆艳或许还会使你疲惫的心灵得以安然。

武汉,别怕。

据说湖北自古就是梅花的故乡,南宋时期,武汉一带居民盛行栽培梅花。武昌东湖梅岭,古来就是赏梅胜地,也是近代梅花品种研究中心。东湖梅园现有面积已达800亩,拥有梅树2万余株,梅花品种达340余种,其中包括龙游梅、美人梅、金钱绿萼、黄香梅等诸多珍贵品种。

武汉号称九省通衢,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也是历代文人雅聚之地,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千百年来,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为世所颂。武汉人喜欢梅花,因为梅花具有坚强和高雅的气质,居二十四种花信之首,色、香、姿、韵俱佳。特别是梅花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为人们所敬仰和珍视。梅花与雪花,如影随形,相互激励着,在冬天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梅树苍劲,曲枝横斜,在寒冷的冬天,梅花点点怒放,愈寒愈艳。若单株孤植,可尽呈英姿秀气;成林成片,则现白云挽霞奇观。

相传隋代有个叫赵师雄的人,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典雅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并有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嬉戏欢唱。原来,那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怅惘不已,他回忆梦境,写下了“梦游梅树下,幸得仙女痴”这样的诗句,也算是一段佳话。

梅花铁骨冰心、高风亮节,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含笑绽放;面对凛冽刺骨的寒风,她坚贞不屈。

梅花喜欢挑战困难、挑战自我,她认为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才美好而有意义。

梅花已经深深地植入到武汉人的脑海中,激励着武汉人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未来——“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暮冬时分,梅开绽放美丽,昭示万物:腊梅开花的时候,春天就快要到了。

种子要冲破泥土的覆盖,才能发芽生长,小鸟要克服对天空的恐惧才能去飞翔,经历了苦难的洗礼,才会有未来的精彩。

武汉,挺住!

三、守望水杉

武汉不仅有市花梅花,还有市树,就是水杉。这种树挺拔笔直,碧绿葱郁的叶子,我甚至误认为是我们辽宁丹东的市树银杏树。其实,它们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被称为植物的活化石。不过,银杏树应该比水杉年长,而水杉要比银杏树高达。

据说,当年水杉以绝对的高票当选市树。理由是水杉耐寒耐温、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树形优美、观赏价值高,最能代表刚毅坚强、刚直不阿的英雄武汉人民。在武汉,水杉会种在长江、汉水边,像守护卫士一样,守护着江城人的安全。每到仲夏,市民上堤抗洪,都有水杉为伴,人与树,一同守卫家园。可谓蓝天下,它昂首挺立,狂风中,它昂首挺立,雨雪中,它依然昂首挺立。岁月不老,历经沧桑的水杉树,武汉人早已把它当做是不离不弃的朋友,心中的英雄。

钟南山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肆虐,武汉面临封城的特殊时期,接受采访时含泪哽咽地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认为这既是他对武汉这座城市和武汉人民有深刻理解和真切认知,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大爱情怀和悲悯仁心。

大武汉是个大气磅礴、风云际会的地方,也是一个文采风流、人文荟萃的地方。自古以来,更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地方。三国的孙权在这里驻兵、南宋的岳飞在这里练兵、元末的陈友谅在这里退兵、中晚清的洪秀全在这里用兵。后汉三国的吴主孙权在武汉驻军并修建黄鹤楼,黄鹤楼后来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名楼。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曾经在武汉驻军七年,现在武汉还有岳飞亭、岳飞街和岳家嘴等地名,足以证明当年岳飞在武汉的这段光荣的历史。元末的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与朱元璋为争夺天下的鄱阳湖大战大败之后退兵武汉,其子陈理在这里继位,至今武汉的武昌蛇山上还有陈友谅的墓寝……武汉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水陆要津、九省通衢、位于中国之中,得武汉者得天下,所以说武汉是个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武汉,更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都、北伐大革命的赤色首都以及中国抗战的战时首都,周恩来总理把这称为武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座高峰。在这里国共合作进行了政治总动员、实现了全民大团结、掩护了中国的战略大转移,使武汉成为中国抗战的转折点和最后胜利的起始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如此说来,武汉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战斗的、英雄的城市。

“英雄者,国之干。”一直以来,英雄是一种偶像般的存在。时代的进步,更是离不开大英雄的光彩夺目。在全民皆兵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阻击战中,钟南山和我们的白衣天使成为最美的逆天英雄。他们义无反顾地星夜出征,驰援武汉,以英雄的壮举捍卫英雄的城市。

面对疫情,面对恐怖,面对生离死别,英雄的武汉没有胆怯。就像那一颗颗一排排一片片永远也不会倒下的水杉树。

守望水杉,分明是守望住一种昂扬挺拔、直冲云霄、心无旁骛、团结协作的风骨。

守望水杉,武汉,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四、去武汉,吃热干面

武汉号称是全国最早醒来的城市。据说,武汉有全国最高在外就餐比例。两万五千余个早餐网点,为全武汉一千多万人忙碌着。甚至连在武汉的外地人,也已经习惯了在外吃早餐。

不过,武汉人从来不说“去吃早饭”,他们有个统一的称呼,叫“过早”。顾名思义,就是把吃早饭这件事,当成每天必须要过的节日,成为了一种习俗。如果你去到武汉,你会看到天刚蒙蒙亮的早晨,很多走在你身边的人手上都端着一份早餐,不管春夏秋冬,永远热气腾腾。当然是热干面。

武汉人吃热干面根本不顾及面子,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室内,拿到面的一瞬间就要开始拌面,并在最短的时间将其全部消灭,一个字——美!外地人或许很难理解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热爱,就像米粉之于长沙人、早茶之于广州人、火锅之于川渝人。有人戏言,如何能快速地从人群中找出武汉人?那就要看他是不是能够捧起碗大口大口地吃热干面。一个武汉人问北京人,你们北京人天天吃烤鸭吗?北京人回答,当然不,难道你们武汉人天天吃热干面?武汉人回答,对呀,天天吃。

武汉的早餐文化,其实有着“苦难”的经历——九省通衢、码头林立、行栈遍布,来来往往的交易庞杂,很多做挑夫和脚力的行栈“扁担”,和三轮车“麻木”遍布大街小巷,一份热干面,能随时端着就走,还能管饱、抗饿。久而久之,简单、廉价、实惠的热干面,就成为武汉人的最爱,慢慢根植于武汉人心中的文化符号。武汉人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是热干面的热辣和“过早”的精神。

宅在家里,每天关注抗疫新闻。今天,看到的最新抗疫数字, 2月8日,武汉又新增新型冠状肺炎病1379例,总计已达14982例。数字很恐怖。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全国新增人数在持续下降,武汉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辽宁第三批1000名白衣战士驰援湖北。

大爱无声。封城了,街上少了车辆行人,但武汉更亮了,中国更亮了,看一看,“武汉,加油!”“万众一心战疫情!”等无数的“坚强”点亮夜空,在这样激昂的奋进中人们安然入梦。想一想,在武汉,那些随处可见、不惧严寒而独自绽放的梅花,快快告别这个寒冷的日子吧。

我们不缺少浪漫。封城了,武汉人可能要暂时放下在外吃早餐的习惯,那碗情有独钟的热干面,也只能在家自己做与家人享用,我好奇地想,那该是多么风情万种的温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武汉,在中国在世界有多少人为你牵肠挂肚?

但丁说,上帝的恩惠像一支蜡烛,人的意志像制蜡烛的蜡,人要登上炼狱山顶的乐园,缺少不得自己的意志。封城了,宅在家里,但意志还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所有的遗憾都不是遗憾,在与柴米油盐更加亲密的接触中,一定会更珍惜有滋有味的生活。

我想约你去一趟武汉,再去品一品那魔法般穿透武汉人味蕾,令其爱不释手难舍难分的热干面。在武汉,做热干面的地方多得很,什么蔡记、陈记、卢记、庞记、石记、疤子秘制等等,我得劝你一定要去李记热干面馆,不仅仅是因为我也姓李是本家开的。相传,在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一天,天很热,面没卖完,李包怕面发馊普变质,就把剩下的面条煮熟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油泼在了面条上,李包索性就把麻油拌合在面条里。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了麻油的熟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滤去水,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立刻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李包顺口说“热干面”。原来,快乐就这么简单,武汉人能如此的珍惜。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快乐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