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发恒的头像

杨发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20
分享

熟悉的地方才有风景

一段时间里,我总固执地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不是自己熟视无睹,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闭目塞听、美丑不辨。后来,我明白,这句话所反映出来的,大概只是一个美学命题:审美疲劳。往深处说,属于审美疲劳状态下迸发出来的“审美腻味综合症”,这是我给下的一个定义。

对一个人,对一个城市,对一个地方,都一样。见多了,打交道深了,没有了最初的新鲜和刺激,自然心中生腻,情感的触角也钝了。一切了然于心,认知平静如水,不能泛起感知的涟漪,再也难以在脑海里留下新的印记。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就成了顺理成章而又看似合乎情理的结论。

除了家乡是永远美好的,在去过的那么多城市中,我对广州的记忆最深。没有别的,也不是偏袒,因为在广州生活的时间最长,社会接触面最广,认识的人、去过的地方也最多。因而,总有一些话说。

初参加工作,在衡阳郊外的一个山沟里待过几个月后,又去了山西雁北地区。两个地方,都是学习训练,锻造必备气质,掌握专业技能,所以就小学徒似的,老实受训,虚心求教。在湖南是新人,到了山西境内,山光水色大变,四季特色分明,大不一样了,仍旧是新人,无从改变,整个一张白纸。有人问我们从哪儿来的,我们就说广州。不是说假话蒙人,也不是故意在身份名号上贴上广州的标签。我知道,我们的档案已经到了广州,说是广州来的,经得起推敲。对外的窗户已经打开,正是南风劲吹的时候,广州毗邻港澳,得风气之先,大踏步地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头。广州的声名鹊起,说是广州来的,大有已经成为了广州人的优越感,言语中透着豪气。

一起学习的,还有几个来自潮汕地区的学员,他们才是真正的“广”字号的人物。广东腔流行,没有到过广东不怕,只要听他们说话就能知道。我经常听他们讲当地的风土人情,讲社会发展大势,都是闻所未闻。那个时期,“走私”是个热词,港澳台的小商品,通过政府一时难以管控到的地下途径流进来,畅销各地,购买走私货的暗潮涌动。电子手表算是其中的一种,风靡一时,追风的年轻人,以拥有那样一块用塑料拼凑制成的小东西为荣耀。几位潮汕地区的学徒,助人为乐,发动家人往那儿邮寄。把电子表夹带在茶叶里,就能顺利寄到身边。外地人不懂喝茶,甚至把茶叶水当作草药水,绝不入口,潮汕学徒就留下茶叶自己享用,电子表交给别人,每块手表收费好像是五元钱。潮汕人会做生意,从中大概也能看出些端倪。有人问,邮局怎么让寄了,他们笑而不语。

再后来,我在广州工作四年多后,又去了北京几个月,不少人喊我们“老广”,连名字都不叫了。我们几个一出去,他们就问:老广去哪儿?我们就说要到什么地方去,如果碰巧是找地方吃东西解馋,就顺便邀请一下他们。我们很得意,在别人眼中,我们是广州来的!同行伙伴中,有一位很有语言天赋,已经能熟练地讲一些粤语,就更像广州人了。

都在发展,沿海、内地差距逐渐缩小。但广州在国内,尤其是在华南地区的龙头地位,已是举世公认。“北上广”,也成了人所共知的固定用语。媒体中绝少有以这样的方式称呼三个城市的,北上广为特例!到了这个份上,广州,还有什么说的。

早两年,我还四处里说,广州没有什么好玩的,根源在于觉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让人看了还想看的地方少之又少。现在大不同,如果再有人问起广州,我会说,广州好地方很多,而且好玩,非同凡响。我现在的观点反过来了:熟悉的地方才有风景。在陌生的地方,看了风景可能也不知道如何评判,无法言说。只有真正熟悉一个地方,才明白,身边有着那么多独到的风景,可以欣赏,可以品读,可以与朋友分享,可以寄托情感,可以成文入画,可以铭心刻骨。

先说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云山珠水”,如此精准地把广州山水之城的轮廓勾勒出来。简单的四个字,包涵着坚毅、挺拔,澄澈、润泽,底蕴、份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过去在城北,现在已经被高楼广厦环抱入城的白云山,有树有景有好空气,山上无仙胜有仙,市民休闲养生的绝佳去处。外地来的客人,也多慕名前往,或登高远望,或观花赏草,或临风品茗,各得其乐。穿城而过的珠江水道,犹如一条碧绿的飘带,蜿蜒入海,留给广州海纳百川的博大情怀。到了夜间,灯光水色,交相辉映,各式游船,犹如一座座移动的舞台,往返于划定的游览区域内。有水又能行船的地方不少,惟独置身珠江的游船上,才更能领略南国水乡特色的独特韵味。珠江夜游已经成为现代广州又一张名片。这儿有着不一样的广州,不一样的风情。

再说陈家祠,又名陈氏书院,是镶嵌在中心城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当年全省陈氏家族集聚众人财富,修建下的这座最具岭南特色的建筑,原为族人在广州备考科举的居住场所。郭沫若当年游览到此,有感而发,即席赋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郭老先生目光如炬,给出如此高评,实属难得。以张艺谋的艺术造诣,拍摄北京奥运宣传片,镜头里能出现陈家祠的影子,绝对是精挑细选沙里淘金的结果。地铁的开通和广州亚运前辟出的陈家祠广场,使陈家祠更加豁亮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与陈家祠相隔不远的新荔枝湾,再现了当年“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景。碧树绿水、特色建筑、传统美食,还有西关风情、人物故事,应有尽有。龙津桥头的文塔,是广州文脉的象征。历史上多少读书人,顶礼膜拜。

商业方面,传统的北京路步行街、中山五路、上下九商圈、农林下路,以及近年迅速兴盛起来的天河商圈等等,不胜枚举。加上遍地开花的士多店,更让人领悟到广州为什么享有购物天堂的美誉。观赏现代化建筑,体验现代都市风情,一定要去天河路、天河北路和黄埔大道西一带。广州塔,人们更愿意亲切地称之为“小蛮腰”,是广州又一地标性建筑,同五羊雕像和琶洲会展中心一样,代表着广州。亚运会把珠江新城和花城汇广场推向了世人,它与二沙岛,以广州大道为轴线,紧相呼应着,穿流而过的珠江水把它们紧紧地织在了一起。沧海桑田,可曾想也就二十几年前吧,那一带还是农田,二沙岛芒草没人,满目荒凉。

广州的红色旅游,当数党的三大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它们和党史上的众多著名人物,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等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广州的骄傲。

广州的先烈路是全国惟一以“先烈”命名的路,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一路向沙河方向走,沿途有兴中会坟场和邓荫楠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华侨五烈士墓和张民达墓、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朱执信墓、新一军征缅印阵亡将士公墓。每一处纪念地都是一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美故事。每一次走在这些地方,心情总是难以平静,理想、使命、真理、忠诚,这些字眼儿时时闪现在脑海。当你知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你会明白,广州为什么被称作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一条先烈路,一部中国近代革命史。

今年正值甲午战争120周年,中国海军在海上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相信很多人都会对当年海上那场战争的惨败感到痛心。何止北洋水师,惨败的是整个满清政府,那是一个王朝行将远去的缩影,一个民族抹不去的大伤,一个历史即将改写的转折点。“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有公足壮海军威”,城里的邓世昌纪念馆、邓世昌衣冠塚寄托了世人对这个广州汉子的敬重和思念。而近日有闻,当年邓公指挥的“致远号”战舰残骸已经在那片海底被发现,并计划打捞出海,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三元里抗英的故事就发生在当年广州城北的几个小村子里,当不可一世的洋人端枪架炮出现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沉默。三元里抗英纪念碑,铭刻着这段历史。这是中国人不甘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奋起还击的真实写照!不知道全国还有多少以“抗英”命名的纪念地。

每次到白云山,看到能仁寺后面那个硕大的一笔写下的“虎”字,就想起刘永福一生御敌的虎威和青史留名的风范。从台湾归来的老将军在广州城里休养,有一天,他来到白云山南麓,在沙河涌畔,感于风景优异,亲自选定一块土地,建起了一座有着两进院落的房子,一则凭吊黑旗军亡灵,一则接待过往宾客。这栋房子,就是现在的刘永福家庙。

冯如,第一个驾机飞向蓝天的中国人。离刘永福家庙不远,在沙河涌另一侧,“冯如坠机处”就在那个叫花生寮的城中村里。从美国归来的冯如,驾机在广州东北郊的燕塘飞行失事,永别了蓝天,永别了他航空救国的梦想。也从此,一个年轻的只有29岁的生命,在中国航空史上铸起了一座丰碑。

康有为、梁启超读书处,鲁迅故居白云楼,省港大罢工旧址,共青团一大会址,沙基惨案纪念碑,广九火车站,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东亚大酒店,等等,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只不过它们不像大片大片的纪念地、旧址那么醒人耳目。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这是一座有文化、有故事、有内涵和值得玩味的城市,一座能让人知晓过去、洞察未来、奋起当下的城市。

一个城市,总有走不到看不过来的地方。知道了这些,已经足以表明你对广州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广州蕴藏着什么样的城市文化。

每次陪外地的朋友到街头走,到所谓风景区里观望,都会被他们那种真诚、好奇,甚至叹为观止的神情打动。在众多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蕴含着那么多美的元素!

直到有一天,你说,真的熟悉的地方才有风景,就可以证明,你已经融入到了熟悉的风景中,并且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我站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和桥头上的你,都是风景。

因为熟悉,所以才有底气。每有外地朋友到广州来,我都会一一介绍、讲解广州风景,如数家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