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景的头像

张景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2/06
分享

吴起瓤(rǎng)皮


在吴起,从前街到后街,从县城到乡下,基本是每走几步就能见到一个凉皮店。我记得我上小学初中那会儿,人们都把凉皮叫瓤皮的,估计是后来做门牌的广告师傅和卖凉皮的老板们不知道“瓤”字应该怎么写,就全部改成凉皮了。后来久了,人们也就都开始叫凉皮。但我认为,吴起凉皮还是叫“瓤皮”好,一个“瓤”字叫出了这种美食的特色。

在关中、渭南一带,也把凉皮叫瓤皮,他们制作瓤皮有两种,一种是洗面的,一种是不洗面的。不管哪一种,我感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有点厚。吴起瓤皮必须洗面,而且以薄为特色,给人的感觉必须是软个楚楚、薄忽了了、亮个锃锃、白个刷刷的,要有透亮感。切好了在案板上用手一挼(rua),薄薄的一层瞬间就蓬蓬松松成了一盘子,太厚了显得有点笨拙、迟钝,用筷子怎么挑都感觉不解风情愣头青小子,挑起来一根,放下去一叠。

做吴起瓤皮,得选上好的白面,高筋粉为好。先和面,再洗面,那一遍一遍地搓,一遍一遍地洗,不停地揉,不停地捏,一遍遍把洗下来的面糊过滤出来,一直洗到只剩下一团再也洗不下面糊的面筋才作罢。洗好的面筋放在蒸笼上蒸上一个小时左右后,就会变得蓬松柔软,颜色泛黄,用刀切开来断面都是小眼,吃起来口感绝佳。洗好的面糊则要在盆子里澄,让面糊渐渐沉淀下去,三四个小时后,把长余的水倒掉就摊制了。

摊制瓤皮需要先烧多半锅水,水开了,便把摊瓤皮的特制铝锅放在水面上,在锅底抹上油,然后把洗好、澄好的面糊用勺子舀上合适的量倒在铝锅内,面糊不能太多,太多了瓤皮会厚;也不能太少,太少了盖不住锅底。把瓤皮锅端起来前后左右地转,一直转到面糊均匀地布满锅底后立即放进锅里,盖上锅盖,让大气蒸三分钟左右后,就揭开锅盖,端出瓤皮锅,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凉水盆里。等到瓤皮上面膨胀的气泡全都消失后,就从锅里揭起瓤皮,放在盘子里.....就这样周而复始,等到面糊一勺勺见底,瓤皮便一层层垒高......

瓤皮要好吃,关键在调料。现在的很多凉皮店都带有擀面皮,为了方便快捷,直接用擀面皮调料调瓤皮,一下子把瓤皮的味道改得不伦不类。我还是觉得,瓤皮是手工做的,那么调味品也应该是原汁原味的好,就像两个人谈恋爱,相互适合才是真的好。记忆中,老吴起街道上,从城关社起,一直到副食公司,街道两边全都是白布搭起的瓤皮摊,中间是一张四方饭桌,三面放着三个条凳或者六七个小板凳,卖瓤皮的大姨大姐们坐在对面,饭桌上大大小小放着十来个罐头瓶子,瓶子装有各种调味品。时日久了,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好像有以下这么些:酱油、香醋、蒜水、芹菜丁、黄瓜丝、胡萝卜丝、韭菜、香菜、油炸辣子、稀释的西红柿酱、调料水、泡菜,还有两个小瓶子,瓶盖上扎开有小眼,里面是花椒粉和味精,正中间放一搪瓷盆洋蔓菁酸汤。因为布篷篷是白色的,显得碟子里的瓤皮也别样的白,然后自己根据喜好,用小调羹在各个瓶子舀调料,多少自定,一边尝一边添加,调瓤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艺术的享受。喜欢的可以多放点,不喜欢的可以不放,调出来的瓤皮就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味道。

现在的很多凉皮店,用各种调料熬制了麻辣汤,然后就是辣子、芹菜、韭菜、香菜啥的,不管你喜不喜欢,所有的调料都在汤里,多少也不由你定,真的感觉吃不出过去小摊摊那种美味的感觉了。

外地人来吴起想吃好瓤皮,就选择纯手工瓤皮店,他们现场摊制,你看得见,信得过,美美吃一盘子,那瓤皮上似乎还带着平底锅的温度呢,吃下去很暖心暖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