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海峰的头像

曹海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26
分享

无丝藕

初秋的午后,阳光明媚。柳阴下,风已有些微凉。包河里的荷叶就像一顶顶巨大的绿色斗笠,清雅矜持,含情脉脉。千年以前的读书声,仿佛就潜伏在斗笠之下。朋友问我:“包河的藕真的无丝吗?”我说:“以‘无丝’寓无私,或许只是后人向包公致敬的说辞吧。不过,我相信这世间真有无丝的藕!”

香花墩,是包拯年少时的读书之地。安徽省图书馆选址于此,许是要占尽“书香伴荷香”的地利吧。那排绿瓦红墙的建筑,因了这一池清荷,显得分外高洁脱俗。

这个下午,省图的东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即将步入大学的贫寒学子们分享着自已的励志故事。故事里,有心痛,有感动,更有坚强和畅想。这是我和同事们第12次参加“阳光助学行动”。整整12年了,每一年,新安晚报都要为100多位贫困生发放助学金,每人5000元。把一个个信封交到孩子们手里,就如同传递着新安晚报办报26年来从未改变的初心。一项公益活动,做一年,或许很平常,但坚持做上12年,从不间断,算不算是在培育一池难得一见的“无丝藕”呢?

台上,一对双胞胎同学手捧鲜花,含泪感恩从未向苦难低头的、无私的母亲。台下很多人都不禁热泪盈眶。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中学老师。没有老师们的无私,哪有我们这些从山村里走出的寒门学子?

我曾在散文《彼岸的灯火》里提到过舒城县龙河中学——大别山区一座偏僻的乡村中学。如果说,她是我1987年时的生命“此岸”,那么划着小舟送我渡河的领航者中,吴为友老师便是最让人尊敬的一位。

吴老师教我们地理,40多岁,头发稀疏,身材略胖,脸上似乎永远带着微笑。但是,我们对他的敬畏,并没因为这笑容减少一点。他的笑容里,藏着不动声色的威严。

一次上课,吴老师捧着一摞作业本走上讲台,笑着说:“上一堂课提到的知识点,这次作业又有同学当成耳旁风了。谁将‘直射’写成了‘反射’?!曹海峰!”接着,他操起红色圆珠笔,动作夸张地在我的作业本上狠狠地画了个叉。我拿到本子时,发现那个红叉力透大半个本子。尽管吴老师始终微笑着,但我从此看到“反射”就“条件反射”。

听吴老师的课,绝对是一种享受。他的每堂课都是在笑声中开始,又在笑声中结束。他讲过的一个笑话,我至今记得。他说,有个喜好见风使舵的家伙去财主家做客,见院中有个孩子,肚子很大,便奉承道:“唉呀,少爷福肚啊!”主人说:“这是我家的小放牛哦。”此君立即改口:“哦,难怪长了个屎不肚(俚语,嘲笑别人的罗汉肚)”。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吴老师时常会用这类小笑话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那时候,广播电台每天傍晚有一档节目,叫“天气形势”,传播对象好像是各地的气象专业人士,节目中多是“低压槽”、“高压脊”之类的术语,还有个慢读抄录的环节。从没想过,这个节目跟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关系。有一次晚自习时,吴老师拎着一块小黑板走进教室,上面画着清晰复杂的天气图。随后,他又回家取来录音机,对照着当天的“天气形势”节目录音,一点一点地讲解小黑板上他亲手画的天气图,把知识点有机嵌入对未来天气的分析中。在那个年代的乡村中学,能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于我们真是一种幸运。

吴老师家的小屋,位于校园北侧一排平房的最东头。屋前,总是摆着几盆鲜花。每天清晨跑步,我们都会经过他家。迎面碰着吴老师时,他多是在去学生寝室的路上。

冬天天冷,早上我们会赖床。起床号响过,寝室门口,时常会射来雪亮的手电光。反应快的,赶紧爬起穿衣,反应慢的,被窝里有时就会塞进一只冰凉的手电,吴老师的笑声从床边传来:“还不起来?寒(方言,冰之意)死你!”

1986年12月22日,上课之前,吴老师忽然问我们:“今天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吗?”见我们摇头,他说:“今天是冬至,离高考只剩七个月了。都该醒醒了!”随后,他在黑板上写下 “天时地利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回”。

高考之前,吴老师为我们出了几套练习卷。令人惊讶的是,当年的高考地理卷,至少有一半题目与练习卷题目几乎一致。1987年高考,我们班不少同学的地理都过了90分,我考了95分。全县第一,被我们拿到。

直到今天,我都无法知晓,吴老师是用什么样的魔力将“大气环流”、“冷锋暖锋”讲得那么生动、那么深入骨髓。我也无法知晓,一位乡村老师怎么能把高考考卷琢磨得那么透彻、精确。

尤其让人惊叹的是,在吴老师的教学生涯中,龙河中学的地理高考分数连续十余年名列全县三甲,大部分年份都是全县第一。他所教授的数学同样在县里名列前茅。

在今天的很多人看来,以吴为友老师的实力,他完全可以转战全国任何一所名牌中学,去做名利双收的“名师”。不知从何时起,一根根无形的“丝”,将众多优秀的老师从乡村牵到城市,从三线城市牵到一、二线城市。正因如此,像我的地理老师吴为友、数学老师王先平、英语老师程从树等一群数十年倾心乡村教育的无私领航者,特别值得尊敬。

前不久,亳州有考生“达了线没上北大清华”引发热议,似乎全中国的高分考生都读了清华、北大才算合理。其实,上世纪60年代,合肥师范学院也是一所名师云集的著名院校,吴为友老师就毕业于该校地理系。若没有老师选择在乡村中学一守几十年,我们便不会遇见小屋前的那几盆鲜花,也未必会相信,这世间,真有不为名利牵扯的“无丝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