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丽琴的头像

艾丽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31
分享

怀念恩师

我时常认为:“人得先有理想,然后才有实现理想的可能”这句话我是最近才真切地悟到其中真谛。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中学老师,记得当时教我们英语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于是她自然地成了我心中的偶像,是我努力学习的动力。高考后,虽然没有如愿进入师范类的大学读书,但是想成为一名教师的理想并没有破灭,反而想成为大学里的老师。在我的观念里,大学老师知识渊博,精于学术,更有良好的修为。于是大学毕业后,一直朝着这个理想一步一步努力。

而今天,我可以站在大学讲台上,很自如地把握课堂,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偶尔还为自己的进步沾沾自喜。然而回想刚入道的时候,工作并不是很顺利,那种无形的压力与迷茫曾一度怀凝自己是否适合做老师。不过我很庆幸,因为我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他便是我的恩师王教授。我的职业及人生态度上都都深受他的影响。

04年的时候我很顺利地进入一个民办大学里做建筑专业的老师,由于我学的专业只是与建筑有一部份重叠,所以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首先我要对建筑类的很多课程都要自学一遍,尽可能地把专业知识扩展,因为在大学里主修过工程测量,于是从这门课程入手。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以及民办院校对教师的培养有限,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困难,压力太大。而此时正好认识王教授,他在江西省测量界颇有名望,我便虚心地向他请教,我们一见如故,很是投缘,又得知他本是我母校的退休教师,于是更多了一份亲切感。有一次,他开玩地说,如果我们早认识半年,说不定我会成为他的儿媳妇。我便笑着回答道,如果真是那样,那是我三生有幸。他决定收我为关门弟子,之后我便成了他的助教,每一堂课都随堂学习。一个学期下来,对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教学技巧上给了我很多建意,比如上课时要做“目中无人,而又目中有人”“老师首先要自信,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等等都让我获益非浅。是王教授让我认识到,要做好大学里的老师,教书只是其中的一部份,在学术、科研上有成就更显重要,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写些论文。并且发表,只要有机会便积极地参加各种与学术科研活动。由于没有测量实践的经验,在理论知识讲解的时候总是无法拓展,于是我毅然决定到施工现场去学习,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在工程项目上做了一年半,吃住都在现场。经历一个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对提深我的教学起到了莫大的作用。再后来,我开始承接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为工程进行桩基的定位测量并且得到了认可。就这样有了实践的经验,再运用到课堂,课堂才更加生动。

“传道、授业、解惑”是对老师最经典的诠释。教育从来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对学生人格、身心健康加以培养。而作为教育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看到人性中善的一面。于是我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去发展,在专业上,我从未停止过学习;在教学上我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在我最初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没有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以为那不过是一些空洞的道德条文而已,但是随着对学生思想上的了解,发现现在大学生道德水准严重下滑,他们的思想似乎没有一个标准,偏面夸大个性发展,就连“尊敬师长”这一基本素质都没有,实在令人寒心。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灌输传统的道德观念,比如在测量课,结合实训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切身体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等品德。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但是我都认真地详细讲解,从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我认为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教书这些年,一直有学生毕业后仍然记得我,或是工作中遇到专业上的问题向我求救,或是随意闲聊,每当接到他们的电话或是短信问候,心里有种说不出自豪感。

王教授不仅是我工作上的良师,更是我生活上的益友,我们有时总笑着说我们是忘年交。我认识教授的时候他年近七十,而我只有27岁,能够遇上他是我的福气。因为在我人生最为低谷的时候遇到了他,当时工作上有挫折,再加上生活上也不如意,曾经一度悲观失望,甚至想自暴自弃。然而正是他为我的人生道路指引了一个方向,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教授家庭和睦,婚姻幸福,我第一次登门拜访时,见到师母,是一位贤良淑德的中国女性,师母的年龄比教授小十几岁,但是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令旁人羡慕不已,而对他一家人我也有亲人般的感觉,于是后来便会常去看望他们。

教授于前年底离开了人世,他一直工作到最后,在医院治疗无望,没多久他坚持回家调养。我是后来才知道的,于是赶忙去看望,我一直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说“中午留下来陪我吃饭,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我当时鼻子酸溜溜的,不过我还是忍住了,因为我不想让他难过。一个月后再去看望他,没想到便是最后一次见到恩师。他躺在床上,真的是瘦骨嶙峋。我拉着他的手心痛无比,他说“以后想见都见不到了”。我便泪如雨下,无声地哭泣。在那一年冬天,教授走了。

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而如今我对教授的怀念只能放在心里,从未忘记。心存感恩,是为人的基本原则,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对每一位有助于我的人我都深深记在心里,并且只要有机会就会回报。“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

永远怀念恩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