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丽琴的头像

艾丽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06
分享

我的父亲

我父亲是个农民,也是个木匠。

我父母年纪相仿,父亲只比母亲大三岁,可村里人都说我父亲苍老得很,看上去比我母亲大十几岁。你看他那廋廋的身骨,明显拱起的驼背,还没到五十岁的年纪却似六十多岁的老头。我的几个姑姑,她们心疼自己的哥哥,便时常在我们几姐妹面前说:“为了供你们读书,你们的父亲,一把榔头,从年初一敲到年三十,就没歇过一天”。

此话一点也不夸张,父亲长年辛苦劳作,我是看在眼里,更记在了心上。

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了木匠,这门手艺是爷爷亲自传授的。成为木匠不是父亲的意愿,可是命运由不得他选择,作为大家庭里的长子,爷爷需要有人替他分担生活的重担。其实父亲是块读书的好料子,他学习极其努力,初中时成绩在整个年级名列前矛,未来可期,可是上初二的时候,却在爷爷的威逼下辍了学。在一个阴暗的日子,父亲无奈地收拾起书包,从学校一路哭着回家。父亲哭着回家的情景,是奶奶向我描述的,她因为无力为父亲争取而痛惜,同时也更加埋怨爷爷的鼠目寸光。我无数次,在脑海里想象当日的情景:父亲极不情愿地跨出校门,泪眼模糊地深情回望了一校园,扭头走在狭窄的田间小道上、穿过王竹港村、进入山林、踩在的黄泥土路上、最后淌过一条小河。他一定是左手捏着斜跨的包带,右手摸着麻布书包,一路低着头伤心绝望地挪着脚步。父亲心慈人善,他绝不会因为心情低落而对路边的花草虫鸟肆意践踏,即便是一只蚂蚁他也不忍伤害。

走过那条河,也就到家了,父亲从此永远告别了学校。

于是十几岁的父亲便做了爷爷的学徒,斧头、刨子、榔头、锯等各式木匠工具成了他生活的重要伙伴,常年不离手。农忙时种田种地,农闲时帮人家建新房、制家俱,父亲做事细致认真,打制的家俱美观结实耐用。在八九十年代,农村嫁娶婚俗,新娘家要请木匠上门打制嫁妆,大件有床、柜、五斗橱、木箱,小件如脚盆、毛巾架、冬天烤火用的火盆等,整套下来,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父亲严格默守行规,寡言实干、精细栽料、远近口啤极好。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打制的家俱因样式陈旧,逐渐被工厂里的新式家俱所替代,传统木匠手艺人似乎被时代嫌弃,前景暗淡。然而几乎是同时出现了新的机遇,彼时农村掀起了打工潮,外出务工使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农村破旧的砖木瓦房纷纷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漂亮的钢筋混凝土小洋楼。这其间,父亲的角色是模板工,钉模板比打制家具要简单得多,他由木匠自然而然地退化成为模工,于是父亲的榔头从新建的洋楼上,发出梆梆的欢快声响。父亲变得更加忙碌起来,一个人忙不过来,他组建一支三五人的“施工队”,常年流动在村里村外。

十几年的时间里,无数像父亲这样的工匠为乡村的房屋建筑业倾注时间和精力。

近两年,由于农村的房屋翻建基本完成,父亲也终于清闲了些,可此时的父亲也确实是老了,他那精廋的身躯在高强的劳作中透支得厉害,健康状况时常让家人担忧。

母亲说若不是因了这门手艺,拿什么供你们几姐妹读书呀。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父母的想法是一致的,饭桌上女儿与父亲曾有过一次对话:

“爸爸,小学以后到哪去读书呢?”

“到乡里读初中。”

“初中读完了呢?”

“到县里读高中。”

“那高中以后呢?”

“高中之后就是大学啦,上大学不用交学费,由国家培养,还给发生活费哩。你要是考取了大学,村里会敲着锣打着鼓放鞭炮相送的。”父亲说到这些时,脸上堆满了笑容,他似乎想象着将来的某一天,这样的情景出现在自家儿女身上。

读三年级的女儿还理不清这漫长的求学路,却记住了“国家培养”这个词,她想那一定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九十年代初期,在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外出务工的浪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我们那小村庄里,有的是全家出动,十三四岁的孩子离开学校,跟在父母身边做些手工活。没有青壮年的农村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显得极其清寂,只有年底他们返乡过年才又热闹起来,只是过不了几日,又回归沉静。

每年年底,打工者们笑谈着一年的收入,谁家的孩子赚了多少多少钱。各种新奇的打工趣事传播在小村的每个角落里,于是吸引着更多的孩子,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小学都没毕业,就迫不急待地加入这浩荡的队伍。

上学的路上,总是孤单而冷清,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弟妹们读中小学,家里的经济已经是非常地拮据,时常为学费东挪西凑。而这全部的经济重担都压在父亲一人身上,可父亲没有任何怨言,他终日忙碌、从春到冬,真正一天也没有闲着。

在农村人的观念里,培养女儿读书更是不划算的买卖,为此父亲还曾与人激烈地争执过。

大妹妹中考那年,为了给女儿争取继续升学的机会,祖辈都是代代相传的土生土长的农民,没有任何背景的父亲,硬是找到了一点点关系,奔走于学校与教育局之间。为了显示十分的诚意,父亲脱下他平日的工作服,换上正统些的装束:白底蓝衬衫、长裤、一双半旧的黑色皮鞋、还特意配备了一个崭新的公文包,在好心的乡干部带领下尽他最大的努力,历时半月余、来回若干趟,终因填报志愿失误,无法更改而失去了卫校录取的机会。那天傍晚时分,父亲脚刚踏进家门前的院子,茶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就一屁股坐在石凳上,呜呜地放声大哭起来,全家人都很失落惋惜。夕阳的余辉罩着门前的梧桐树,宽大稀蔬的梧桐叶子在空中无力的轻愰着,平日叽喳的鸟儿和欢跃的蜻蜓此刻无声地立在竹篱笆上,静听父亲那深沉痛惜的哭声。血色的晚霞铺满了西边的山头,父亲哭得那样无助与伤悲,因为他太明白人的选择在关键时刻一步失误、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从此女儿的前途将充满更多的变数与艰难。

父亲的眼泪装着深厚的爱意。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的眼泪,那个夏天的傍晚,父亲的哭泣如鼓点般声声敲击在我心上。

两年后,我和小妹同时参加重要的升学考试,小妹学习天赋最高,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排在年级前三名。而我在高中时期明显感觉学习很吃力,但凭着一股韧劲硬是坚持了下来。父亲依然忙碌着,钉模板的榔头声在一栋栋的新房里回响,他每天早晨出去,太阳落山才回家,难得在家吃顿饭。素日与子女们交流也很少,可是在我参加高考那几天,父亲竟特意放下手中的活,亲自来到县城陪考。至今我还记得那个早晨,我们在餐馆吃过早餐后,在走进考场前与父亲分别的情景,他的反应从容而淡定,没有说一句叮嘱的话。可是我知道父亲就在考场外陪着我,在我身边,与我一起,这让我格外安心定神。

这年夏天,我和小妹录取通知书相继送达,小妹以超高的分数进入师范中专学校,我考入大学,在九亲十友的道贺声里,父亲的笑容最是灿烂。

开学之期将至,兵分两路,母亲与小妹往北,父亲与我向西。

十几年前,父亲在餐桌上曾说的公费大学的好政策我们没有赶上,谁叫我没有早出生两年呢。进入大学不久,我写了一封家书寄给父亲,大意是:我清楚农民生活的艰辛,我不要那样的生活;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女儿读书同样是会孝敬父母的;我懂得他的付出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后来,小妹告诉我说,父亲在读这封信的时候哭了,我没有想到父亲会有这样的反应,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父亲对我们言语上的教导是很少的,平日也难得与父亲促膝谈心,以书信传情达意最为合适。

父亲的眼泪透着些许欣慰。

我能读懂父亲的眼泪,他没有重男的轻女的旧思想,他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跳出农田,为此他作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我和小妹的学费及每月的生活费,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是一项巨大的开支,于是父亲更忙了,他的榔头敲得更响却也更欢快。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父亲的榔头敲出来的,实在是艰难的时候,向亲戚们借钱读书一般都不会遭拒绝。只是后来弟弟也进入高中,三个子女每月的生活费实在是让父亲难以支撑,在听说外面木工收入比家乡高很多的消息后,从来没有离开过土地也不愿意离乡背井的他,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带着母亲一起加入了打工的队伍。父亲因为老实本分,相由心生,即便是陌生人都愿意请他做工,而母亲只是做饭洗衣照料日常生活。

刚跨入新世纪,打工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租住的房子多为当地人旧的老宅,收入虽然多些,但是父母不适应外地漂泊的生活,也由于父亲对乡土的依恋,在我毕业后他们也就结束了打工生活,回到家乡。

然而这两三年的打工经历对母亲的影响是深切的,想当初她也曾羡慕外出打工人员,想象过外面多彩的世界,终于她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把打工的滋味。可如今她却常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有一次,她跟我聊起这期间所见所闻,她说当初没让我们几姐妹出去打工是正确的,打工太辛苦啦。她见过太多的青少年,没钱吃饭、露天睡觉、东游西荡、无依无靠,实在是可怜的模样,若是他们的父母看见一定会心疼半边。当弟弟读高中时有厌学的情绪,想弃学外出打工的时候,父母坚决反对,硬是逼着他读完高中考进大学。

时光流逝,岁月易老。门前那棵并不茂盛的梧桐树被父亲推倒,家里的青瓦房也早已拆除,盖了一栋三层高的小别墅。这其间父母头发渐渐花白,两人相伴相惜过着极普通的农家生活。父亲已六十多岁,随着年纪渐老性情却更温和,对孙子外孙和气可亲,对爷爷奶奶也是和颜悦色。我奶奶年逾八旬,苍老体弱,瘫坐轮椅有三年多时间,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生活起居时时需要人照顾。而父亲在照料奶奶时尽心尽孝,近来奶奶神志有些不清,对身边的亲人都认不出来,有一天晚上,父亲在给奶奶洗脚的时候,看着被光阴摧损残败不堪的奶奶,竟忍不住号啕大哭。母亲一脸疑惑地问及缘由,父亲说眼看着老母亲受这般折磨实在地心疼得很,于是母亲劝慰道:“生老病死,谁也躲不掉,儿子媳妇如此照顾周全,也对得住她啦”。

父亲的眼泪含着满满的孝义。

父亲平日不曾说什么大道理,却真正做到了以身示教。向我们展示了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应有的样子。

小时候不了解父亲,而如今透过父亲的眼泪,才真正地看懂他身上那些珍贵闪光的品质,我的父亲,勤劳、质朴、善良、孝顺……。

如今,国家大力发展扶持教育事业,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政策,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如今,外出务工人员,打工生活条件大大地改善,出行多有汽车,住房多为公寓,有的甚至安家置业于异乡。

如今,农村年过六十的老人,政府每月发给一定的生活补助,经济条件的改善,儿女孝顺父母心也更温存。

而将来,一定只会更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