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臊子面连载
臊子面是西北地区汉族传统面食,也是西府名小吃。其实臊子面说通俗就是肉丁面或肉末面。在《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这里的臊子就是肉末,肉丁的意思。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
相传古时,周人由豳(bīn)(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迁至岐之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在渭河边和北原上繁衍生息。后渭河有一恶龙为祸,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离开经过数代开拓出的家园,奋起反击,大战七日才将恶龙杀死,饥饿的人们为庆祝胜利,将龙杀了和面,群体食之觉得鲜美无比。于是在以后庆祝这次胜利时,便用猪代替龙,和面集体食之。后来扩展至其他节日和祭祀,这臊子面也渐渐传开,而其做法也渐渐流传中得到了发展。现如今臊子面已成为大街小巷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但各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有的使用胡萝卜、豆腐、鸡蛋皮、豆角、木耳等将一碗面红白黄绿黑的五色配齐,再加上一勺猪肉臊子便满碗油光红亮的,上桌前加上一勺子细细的葱花提提香味,那感觉美滋滋地,便是你在碗里淘起宝来。面条淡淡的,软软的,很有韧劲。汤鲜鲜的,有点酸,有点甜。面条和汤混在一起,放在嘴里,感觉一会儿清淡,一会儿浓烈,这种滋味真是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