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昌平文艺》的头像

《昌平文艺》

内刊会员

散文
202002/12
分享

一座戏台,一道城墙

一座戏台,一道城墙

邱振刚

小时候,每天吃晚饭时,总和父母坐在小圆餐桌前,观看那部九吋黑白电视里的《新闻联播》,日复一日下来,就牢牢记住了片头那一组长城画面,对长城充满了向往。后来,我来到北京读大学,开学后第一个周末,就兴冲冲地搭乘长途汽车去了八达岭一偿夙愿,对那种横卧天地间的壮观气象铭记于脑海,至今难忘。毕业后客居京城多年,长城更是去得多了。等到有了车,自驾游成了家常便饭,远在北京范围之外的长城,如天津蓟县的黄崖关,河北滦平的金山岭,秦皇岛的山海关、老龙头等处,也曾经多次叩访。终于慢慢发现,长城对于北京,尤其对于北京北部的各郊区县来说,与其说是一处处散落的景点,不如说是一种永恒的背景。只要驱车行驶在这一带的公路上,长城就会时常撞进视线。那些在远处山顶露出一段极小的城墙,往往已经残破得看不出原来的轮廓,会给面前的视野增添若干古意,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沧桑起来。

这些年来,看了这么多长城,始终对八达岭印象最深,觉得慕田峪、居庸关、黄花城等处,和八达岭的磅礴气势相比都逊色了几分,心里模糊觉得,长城的形态,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个印象,就在今年的初夏时节被击碎了,我在昌平境内,太行山北部余脉深处的长峪城村,见到了一处完全不一样的长城。

那天,应当地作协邀请,我和一些作家朋友前去采风。一行人尚未进村,车子还在山路上盘旋,我就从窗外远远看见一截城墙斜斜倚在远处的山坡上,上下两端渐渐倾圯,显然是原汁原味的古迹。车子沿着山路一直蜿蜒上行,视野越来越开阔,只见山路尽头,在那截城墙之下,有一个小村子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这就是此行目的地长峪城村了。

进了村,发现除了刚才那截城墙,四面的山顶上还有零零散散的城墙遗迹。当地的朋友说,这一线长城是明朝正德年间开始修的,但和别处长城不同,这里原本是一座瓮城,也就是用来供守城官兵休整操练的。那时这里驻扎的兵员不少,后来陆续有随军的家属也住在这里,渐渐就有了这个村子。我暗暗想,对于古时戍边官兵,自己的妻儿就住在山下的村里,如果真有敌寇来犯境,守城的决心勇气,恐怕会更大些。

我们一行人开始在村里各自漫游。村里虽有些村民新盖的红砖房,但还是以灰墙黑瓦的旧式宅院居多。不少院子都锁了门,屋顶院里也长满了杂草,可令人意外的是,哪怕是已经破败不堪的院里,堂屋门框上还贴着春联。看得出,宅院的主人虽然已经搬进了城市,但心里仍然为故乡保留着一个位置。

有中国人的地方,有两个地方一定是少不了的,一个是戏台,一个是庙宇。这个村子也是如此,只是因为谷内平地宝贵,不可能拿出一块地来建专门的戏台,所以,在长峪城村,戏台和庙宇是合二为一的。

这座庙坐落在半山腰上,比村子大部分房屋都要高些。进了庙门,到了第二进,正面是供着神像的正殿,左边就是一座半米高的戏台。殿门是锁着的,透过门缝,也看不清里面供奉的是哪路神祇。

没关系,我感兴趣的是戏台。这座戏台很小,就面积来说,大概也就和城里人家的客厅差不多。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戏台了,又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座建在寺庙里的戏台,还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座东西方向的戏台。

在墙上,还贴着一张褪了色的大红色戏单,上面用流畅的赵体,写着今年正月里当地剧团在这个戏台上演的剧目。按照习俗,这里每年正月从十三到十六,村里的剧团都要连演四天梆子戏,每天还分早晚场,基本都是《打城隍》《白蛇传》《双官诰》之类的传统戏。

在村委会,我在村里保存的资料上看到过,这种梆子戏已经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我回想着自己看过的各种传统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之类。那些在城里大型剧场里上演的剧目,稍大一些的场景,就是这里难以容纳的。就拿戏单上的《白蛇传》来说,里面水漫金山的那场戏,我就无法想象如何在这里上演。

村里人介绍,本村的梆子戏,如果按剧种细论起来,不但在北京,在全国可能都是独此一家的。因为靠近河北,这种梆子戏以河北梆子为基础;又因为村里的早年居民来自全国各地,里面又糅合有各地剧种的痕迹。

我站在戏台中间,低头看着空荡荡的台下,寺外那片灰蒙蒙的民居,又抬头望着远处连绵环绕的群山,心里泛起一阵难以言说的沉甸甸的感觉。一出戏的诞生,都是艰难而复杂的,更不用说一种戏——那一定需要更加漫长的岁月。站在这小小的破旧的戏台上,我仿佛看见,守城戍边的将士们和他们的家眷,凭着记忆里的各种曲调词令,在这里吟唱,歌哭。这些,都是他们自小在故乡听惯了的。

戏台如此狭窄逼仄,台下也不宽敞,站上十几名观众,大概就需要肩碰肩、脚挨脚了。剧团里的演员,都是由村民充任。所以,这出戏的观众,到了下出戏,或许就成了台上的主角。

对于五百多年前这里最早的士兵和他们的家眷来说,他们远离故土,来到这里戍守、耕种。在劳作的间隙,当他们把故乡的那些腔调词句朝着北国凄冷的夜空,朝着莽莽群山喊出并传之后人的时候,流传下去的还有对故乡的记忆。

记忆在一代代的流传中总会变得稀薄,而且,穿梭于山岭高处的风,强劲而浩荡,可以轻易撕碎他们的吟唱。这些声音的碎片,就像生物体的DNA一样,在五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在这小小山村的每一处院落里,悄无声息地重组,拼接。等它们再由新一代戍边的汉子、持家的女人吼出唱出的时候,一个新的剧种也就诞生了。

或许,在戏曲专家看来,这里的梆子戏,并非是独立的剧种。虽然地处北京,但因为由河北梆子变形改造而来,还是要划入到河北的地方剧种中。那些汇入梆子戏的各类戏曲痕迹,终究只是枝蔓,无法改变河北梆子才是梆子戏最原初的根系,这就像江河永远都是用干流而不是支流来命名一样。但是,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隐藏在一出出老戏中的那些古老信息,无论多么微弱黯淡,若有若无,仍然是先辈留下的关于故乡的一切,有了这些,故乡就不再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名。他们可以循着这些线索,想象出故乡完整的模样。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基因。

和很多景点附近的村子一样,这里凡是临街的房子,几乎都开设了农家乐。出了庙,我和同行的几位作家踱进一家小院。这户人家前院供应餐饮,后院则是客房,供人住宿,就连院子里都扎起了天棚,为的是多摆下几张桌椅。这天游客并不甚多,我们吃过饭,老板也得闲,和我们攀谈起来。他说,因为当年守城的兵来自五湖四海,村子里菜肴的口味也就是庞杂得很,我看了菜单,发现有的菜,的确能和江浙、川陕一代的菜式遥相呼应。而几种京郊常见的家常菜,如干炸花椒芽、侉炖鱼之类,菜单上反而不见踪影。

和老板聊了一阵子,这才发现同行的作家都已经不在四周。有服务员提醒说,他们都到城墙上去了。我有些纳闷,心想那些城墙高高地悬挂在村外的山崖上,攀登起来不是件轻松的事儿,怎么说上就上了。服务员告诉我,他们去的城墙,不是外面山上的,就在村里。

我不大相信,但还是按照介绍,一路寻去,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上了一道缓坡,脚下的石灰地,也变成了条石。等到坡地变成平地,我这才看到,自己已经站到了一段城墙上,脚下也已经是大块的城砖了。几位同来的作家,正在前面拍照片。原来,瓮城的城墙,竟然断断续续,一直延伸到了村里。想想也不奇怪,瓮城建成后,容量本就有限,一代代的戍边者,还有他们的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构筑房舍,时间长了自然会突破城墙的限制。所以,不是城墙侵入了村落,而是村落慢慢溢出了城墙。

如今这段城墙,已经成了村里的活动中心。城墙边早长出几株高大树木,树影里几位老人正聊天喝茶,下棋打牌。他们表情从容,皱纹里荡漾着轻松的笑意。我和一位作家朋友过去和他们聊了几句,知道他们的孩子都在昌平城区或者北京市内买了房,不会再回村居住。孩子也多次请自己去城里安度晚年,可他们去住了一段时间,都觉得还是山里空气好,风景好,日子更加舒心清净,纷纷搬了回来。

我们不忍心用好奇心去打扰他们,远远地来到城墙的另一端观看着风景。老人们的笑声语声,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一阵阵传来,看得出,他们对于自己的一生和现在都是满意的。我望着四周连绵的山岭和一处处城墙的遗迹,心想,对于他们,对于峪中的居民,长城既是生命的屏障,又是生活的内容。他们的祖先在长城的臂弯里,在绵长无尽的岁月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方式。这些当年的戍边者,无论来自哪里,他们最终在这片狭小的峪中平地上,交付出了余下的生命,也把一代代子孙留在这里。他们就像一块块城砖,把日子过得稳当,坚密,厚实。等到他们逝去,也会变成了一阵阵山风,熨帖着山势的每一处起伏,沉潜于城砖的每一道缝隙之中。

行走在这段城墙上,和在其他各处长城上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在别处,登上了长城,基本上也就登上了某道山岭的峰巅。透过垛口极目四望,只见天高地阔,山势逶迤,脑海里会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个狼烟四起、箭矢如雨的古战场,震耳的喊杀声中,两支军队正在这里合演着一场攻城大战,无数人的命运会因为这场血战的结局而改变。面前每一块城砖,都沉淀着一部王朝更迭,鼓角争鸣的历史。尤其是站到了烽燧的顶部,简直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自己脚下,城墙上有千军万马供自己调遣,自然也就会不由自主地吟哦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类的豪迈诗句。

而在这里,视线被四面的山崖牢牢挡住,只能很清晰地看见面前这小小的村落里房前屋后的玉米,院子里堆放的柴火。当然,这里也能看见烟,但不是狼烟,是炊烟。正值午饭时分,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烟还不少。风斜斜一吹,吹散了炊烟,还把不知谁家柴火燃烧的木料香、饭菜烧熟的米香肉香大批送进鼻子。此时人想得起的诗句,自然也只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之类。总之,人站在这里,闭上眼睛都能感觉到浓重的烟火气息,人间味道。人的思绪,也就断断不会和江山社稷之类扯上关系。

距离产生美。对于游客,长城自然极美极壮观,对于毕生都生活在长城脚下的村民,长城却只是山普普通通的一部分,和山上别的东西没什么区别。而在更多世人眼中,长城是一个灰色的巨大建筑物,超然世外,远离人群,沉默地矗立在中国北方的山岭上,听凭风雨的吹打,岁月的流逝,孤独而无语,似一只有力的长臂,一道浓重的笔迹,划破大地,分开了农耕和游牧两个世界。

是的,长城佑护着大山这边的人们,但,人们又何尝不是在守卫着长城,成就了长城?长城和它无数的建造者、戍守者,一起缔造了地球上这段绵延万里的千古传奇。有了他们,长城就不再是一处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土木工事。城墙是长城的一部分,在城墙之上守御的士兵们,所有围绕着长城的传说,也是长城的一部分。在长峪城,古老的瓮城是长城的一部分,瓮城内外的那些宅院,那座小小的寺庙、戏台,所有在这座小小山村里来过又离开,活过又死去的人,也都是长城的一部分。正如这一天,我虽然没有踏上过一步山岭上的城墙,却无时不在长城之上。

从竣工那天起,长城就是有生命的。或许,这才是长城最大的秘密,最真实的本质。

一座戏台,一道城墙

邱振刚

小时候,每天吃晚饭时,总和父母坐在小圆餐桌前,观看那部九吋黑白电视里的《新闻联播》,日复一日下来,就牢牢记住了片头那一组长城画面,对长城充满了向往。后来,我来到北京读大学,开学后第一个周末,就兴冲冲地搭乘长途汽车去了八达岭一偿夙愿,对那种横卧天地间的壮观气象铭记于脑海,至今难忘。毕业后客居京城多年,长城更是去得多了。等到有了车,自驾游成了家常便饭,远在北京范围之外的长城,如天津蓟县的黄崖关,河北滦平的金山岭,秦皇岛的山海关、老龙头等处,也曾经多次叩访。终于慢慢发现,长城对于北京,尤其对于北京北部的各郊区县来说,与其说是一处处散落的景点,不如说是一种永恒的背景。只要驱车行驶在这一带的公路上,长城就会时常撞进视线。那些在远处山顶露出一段极小的城墙,往往已经残破得看不出原来的轮廓,会给面前的视野增添若干古意,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沧桑起来。

这些年来,看了这么多长城,始终对八达岭印象最深,觉得慕田峪、居庸关、黄花城等处,和八达岭的磅礴气势相比都逊色了几分,心里模糊觉得,长城的形态,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个印象,就在今年的初夏时节被击碎了,我在昌平境内,太行山北部余脉深处的长峪城村,见到了一处完全不一样的长城。

那天,应当地作协邀请,我和一些作家朋友前去采风。一行人尚未进村,车子还在山路上盘旋,我就从窗外远远看见一截城墙斜斜倚在远处的山坡上,上下两端渐渐倾圯,显然是原汁原味的古迹。车子沿着山路一直蜿蜒上行,视野越来越开阔,只见山路尽头,在那截城墙之下,有一个小村子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这就是此行目的地长峪城村了。

进了村,发现除了刚才那截城墙,四面的山顶上还有零零散散的城墙遗迹。当地的朋友说,这一线长城是明朝正德年间开始修的,但和别处长城不同,这里原本是一座瓮城,也就是用来供守城官兵休整操练的。那时这里驻扎的兵员不少,后来陆续有随军的家属也住在这里,渐渐就有了这个村子。我暗暗想,对于古时戍边官兵,自己的妻儿就住在山下的村里,如果真有敌寇来犯境,守城的决心勇气,恐怕会更大些。

我们一行人开始在村里各自漫游。村里虽有些村民新盖的红砖房,但还是以灰墙黑瓦的旧式宅院居多。不少院子都锁了门,屋顶院里也长满了杂草,可令人意外的是,哪怕是已经破败不堪的院里,堂屋门框上还贴着春联。看得出,宅院的主人虽然已经搬进了城市,但心里仍然为故乡保留着一个位置。

有中国人的地方,有两个地方一定是少不了的,一个是戏台,一个是庙宇。这个村子也是如此,只是因为谷内平地宝贵,不可能拿出一块地来建专门的戏台,所以,在长峪城村,戏台和庙宇是合二为一的。

这座庙坐落在半山腰上,比村子大部分房屋都要高些。进了庙门,到了第二进,正面是供着神像的正殿,左边就是一座半米高的戏台。殿门是锁着的,透过门缝,也看不清里面供奉的是哪路神祇。

没关系,我感兴趣的是戏台。这座戏台很小,就面积来说,大概也就和城里人家的客厅差不多。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戏台了,又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座建在寺庙里的戏台,还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座东西方向的戏台。

在墙上,还贴着一张褪了色的大红色戏单,上面用流畅的赵体,写着今年正月里当地剧团在这个戏台上演的剧目。按照习俗,这里每年正月从十三到十六,村里的剧团都要连演四天梆子戏,每天还分早晚场,基本都是《打城隍》《白蛇传》《双官诰》之类的传统戏。

在村委会,我在村里保存的资料上看到过,这种梆子戏已经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我回想着自己看过的各种传统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之类。那些在城里大型剧场里上演的剧目,稍大一些的场景,就是这里难以容纳的。就拿戏单上的《白蛇传》来说,里面水漫金山的那场戏,我就无法想象如何在这里上演。

村里人介绍,本村的梆子戏,如果按剧种细论起来,不但在北京,在全国可能都是独此一家的。因为靠近河北,这种梆子戏以河北梆子为基础;又因为村里的早年居民来自全国各地,里面又糅合有各地剧种的痕迹。

我站在戏台中间,低头看着空荡荡的台下,寺外那片灰蒙蒙的民居,又抬头望着远处连绵环绕的群山,心里泛起一阵难以言说的沉甸甸的感觉。一出戏的诞生,都是艰难而复杂的,更不用说一种戏——那一定需要更加漫长的岁月。站在这小小的破旧的戏台上,我仿佛看见,守城戍边的将士们和他们的家眷,凭着记忆里的各种曲调词令,在这里吟唱,歌哭。这些,都是他们自小在故乡听惯了的。

戏台如此狭窄逼仄,台下也不宽敞,站上十几名观众,大概就需要肩碰肩、脚挨脚了。剧团里的演员,都是由村民充任。所以,这出戏的观众,到了下出戏,或许就成了台上的主角。

对于五百多年前这里最早的士兵和他们的家眷来说,他们远离故土,来到这里戍守、耕种。在劳作的间隙,当他们把故乡的那些腔调词句朝着北国凄冷的夜空,朝着莽莽群山喊出并传之后人的时候,流传下去的还有对故乡的记忆。

记忆在一代代的流传中总会变得稀薄,而且,穿梭于山岭高处的风,强劲而浩荡,可以轻易撕碎他们的吟唱。这些声音的碎片,就像生物体的DNA一样,在五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在这小小山村的每一处院落里,悄无声息地重组,拼接。等它们再由新一代戍边的汉子、持家的女人吼出唱出的时候,一个新的剧种也就诞生了。

或许,在戏曲专家看来,这里的梆子戏,并非是独立的剧种。虽然地处北京,但因为由河北梆子变形改造而来,还是要划入到河北的地方剧种中。那些汇入梆子戏的各类戏曲痕迹,终究只是枝蔓,无法改变河北梆子才是梆子戏最原初的根系,这就像江河永远都是用干流而不是支流来命名一样。但是,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隐藏在一出出老戏中的那些古老信息,无论多么微弱黯淡,若有若无,仍然是先辈留下的关于故乡的一切,有了这些,故乡就不再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名。他们可以循着这些线索,想象出故乡完整的模样。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基因。

和很多景点附近的村子一样,这里凡是临街的房子,几乎都开设了农家乐。出了庙,我和同行的几位作家踱进一家小院。这户人家前院供应餐饮,后院则是客房,供人住宿,就连院子里都扎起了天棚,为的是多摆下几张桌椅。这天游客并不甚多,我们吃过饭,老板也得闲,和我们攀谈起来。他说,因为当年守城的兵来自五湖四海,村子里菜肴的口味也就是庞杂得很,我看了菜单,发现有的菜,的确能和江浙、川陕一代的菜式遥相呼应。而几种京郊常见的家常菜,如干炸花椒芽、侉炖鱼之类,菜单上反而不见踪影。

和老板聊了一阵子,这才发现同行的作家都已经不在四周。有服务员提醒说,他们都到城墙上去了。我有些纳闷,心想那些城墙高高地悬挂在村外的山崖上,攀登起来不是件轻松的事儿,怎么说上就上了。服务员告诉我,他们去的城墙,不是外面山上的,就在村里。

我不大相信,但还是按照介绍,一路寻去,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上了一道缓坡,脚下的石灰地,也变成了条石。等到坡地变成平地,我这才看到,自己已经站到了一段城墙上,脚下也已经是大块的城砖了。几位同来的作家,正在前面拍照片。原来,瓮城的城墙,竟然断断续续,一直延伸到了村里。想想也不奇怪,瓮城建成后,容量本就有限,一代代的戍边者,还有他们的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构筑房舍,时间长了自然会突破城墙的限制。所以,不是城墙侵入了村落,而是村落慢慢溢出了城墙。

如今这段城墙,已经成了村里的活动中心。城墙边早长出几株高大树木,树影里几位老人正聊天喝茶,下棋打牌。他们表情从容,皱纹里荡漾着轻松的笑意。我和一位作家朋友过去和他们聊了几句,知道他们的孩子都在昌平城区或者北京市内买了房,不会再回村居住。孩子也多次请自己去城里安度晚年,可他们去住了一段时间,都觉得还是山里空气好,风景好,日子更加舒心清净,纷纷搬了回来。

我们不忍心用好奇心去打扰他们,远远地来到城墙的另一端观看着风景。老人们的笑声语声,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一阵阵传来,看得出,他们对于自己的一生和现在都是满意的。我望着四周连绵的山岭和一处处城墙的遗迹,心想,对于他们,对于峪中的居民,长城既是生命的屏障,又是生活的内容。他们的祖先在长城的臂弯里,在绵长无尽的岁月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方式。这些当年的戍边者,无论来自哪里,他们最终在这片狭小的峪中平地上,交付出了余下的生命,也把一代代子孙留在这里。他们就像一块块城砖,把日子过得稳当,坚密,厚实。等到他们逝去,也会变成了一阵阵山风,熨帖着山势的每一处起伏,沉潜于城砖的每一道缝隙之中。

行走在这段城墙上,和在其他各处长城上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在别处,登上了长城,基本上也就登上了某道山岭的峰巅。透过垛口极目四望,只见天高地阔,山势逶迤,脑海里会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个狼烟四起、箭矢如雨的古战场,震耳的喊杀声中,两支军队正在这里合演着一场攻城大战,无数人的命运会因为这场血战的结局而改变。面前每一块城砖,都沉淀着一部王朝更迭,鼓角争鸣的历史。尤其是站到了烽燧的顶部,简直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自己脚下,城墙上有千军万马供自己调遣,自然也就会不由自主地吟哦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类的豪迈诗句。

而在这里,视线被四面的山崖牢牢挡住,只能很清晰地看见面前这小小的村落里房前屋后的玉米,院子里堆放的柴火。当然,这里也能看见烟,但不是狼烟,是炊烟。正值午饭时分,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烟还不少。风斜斜一吹,吹散了炊烟,还把不知谁家柴火燃烧的木料香、饭菜烧熟的米香肉香大批送进鼻子。此时人想得起的诗句,自然也只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之类。总之,人站在这里,闭上眼睛都能感觉到浓重的烟火气息,人间味道。人的思绪,也就断断不会和江山社稷之类扯上关系。

距离产生美。对于游客,长城自然极美极壮观,对于毕生都生活在长城脚下的村民,长城却只是山普普通通的一部分,和山上别的东西没什么区别。而在更多世人眼中,长城是一个灰色的巨大建筑物,超然世外,远离人群,沉默地矗立在中国北方的山岭上,听凭风雨的吹打,岁月的流逝,孤独而无语,似一只有力的长臂,一道浓重的笔迹,划破大地,分开了农耕和游牧两个世界。

是的,长城佑护着大山这边的人们,但,人们又何尝不是在守卫着长城,成就了长城?长城和它无数的建造者、戍守者,一起缔造了地球上这段绵延万里的千古传奇。有了他们,长城就不再是一处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土木工事。城墙是长城的一部分,在城墙之上守御的士兵们,所有围绕着长城的传说,也是长城的一部分。在长峪城,古老的瓮城是长城的一部分,瓮城内外的那些宅院,那座小小的寺庙、戏台,所有在这座小小山村里来过又离开,活过又死去的人,也都是长城的一部分。正如这一天,我虽然没有踏上过一步山岭上的城墙,却无时不在长城之上。

从竣工那天起,长城就是有生命的。或许,这才是长城最大的秘密,最真实的本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