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苡的头像

南苡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18
分享

汉江之秋

一程大雨,翻过秦岭南麓的嶓冢山,沿汉江而落,正式把这个秋天渡了回来,那满眼的秋色,铺平整条汉江,再回过头来看,一条奔向远方,一条流进心里。

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源于汉中市宁强县北,途径陕西,湖北,在武汉汇入长江。途中多滩险峡谷、径流量大,经流汉中汉台区的这一段,河流平缓,风景秀丽,在市政府的开发和建设中,已经是汉中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天汉湿地公园。

那天的午后,独自一人顺着天汉大桥,拾级而下,步入汉江的北岸,撑着伞缓慢地向西行走,看着江水动也不动,不动也动,只是那绵绵不绝的秋雨落下去,像一根根细长的银针插进江中,瞬间没了踪影。跌在石板上的,像个魔术师,把它们变成了无色的水泡泡,一个接着一个,可爱极了。

走在木栈道上,看到江中一个又一个,小小的荒岛上,长着的垂柳,一棵棵低着头,像一个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给面前那些名叫芦花的青年人,授业解惑。远处几只鹭鸶大约听到某段深情的语句,也急忙飞来,驻停在这里,像个旁听生,认真聆听着那些实用的人生哲理。

往前走着,瞧着。看到河中的那些芦苇还有垂柳都攀爬于河床之上,他们狼狈,他们疲惫,他们是被十天前的那场大雨搞垮的。

穿过高高的芦苇荡,就是片片粉黛乱子草映入眼帘,如画家笔笔撒下的粉色般的云雾海洋,她更像是我们看不到的一种自然奇幻,在每个秋天,始终保持着自身独有的一种快乐和开心的样子。

蜿蜒迂回的木栈道,依据汉江水的走势,合理而落。再往前走,就被一个白色女子雕塑所吸引。该雕塑总高18.5米,底座长12.9米,宽8.0米,通体采用汉白玉雕琢,头挽发髻,手捧宝珠,体态婀娜、衣袂翩翩,面向东方,仪态端庄。听汉中本地的市民介绍,她就被人神化的汗水游女,是一位集美丽善良、宽容谦和、勤劳聪慧于一身的女神。这尊雕塑立在汉江北岸的湿地公园里,她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展现着一种自豪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民俗,代表着新时代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零零散散的游人,匆忙的走着,没有人认真去看汉江的秋,有几分醉意,或憔悴,或精神。也没有人认真的听汉江的水,有几分苍老,或厚重,或轻薄。这些风景都被这一场秋雨所掩盖。远处的巴山头顶云层,山体清晰可见,连绵起伏,混为一体,确实是秋天里难得一幕自然景色。

如今的汉水之上,再也看不到那一艘艘装有棉布,皮张的货船出现了。因长时间淘金,采砂,导致生态系统恶化,船只早就退出这个交通舞台了。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改造,汉水从原来只是个交通航道和防洪保安的江河,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座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就是因为依托汉江,我们汉中人才用智慧结合汉江的地貌特征,打造出了一个自然,人文,生态等多元素的这样一个湿地公园。

汉江横穿汉中市区,向东而去,引发着往来人的思考。枫杨、垂柳、水杉都在为季节换了服饰,准备在汉江的秋色里放纵。银穗芒、蒲苇、狼尾草、细叶芒匍匐在地上,等一阵风或是一个人来安抚一回孤独的自己。

走至龙岗大桥,又折返回来。那些成群的水鸭落在岸边的沙石上,还没等人靠近,一激灵的都飞远了。

我顺着汉江的木栈道走着,这一回江水跟我是朝一个方向往东走了。巴山眼看着我,离他越来越远,不知不觉间,模样渐渐朦胧,渐渐走远。

我在游览途中,偶遇一个年长我十来岁的大哥,他是位摄影爱好者,为我做了一回向导。从他的口中得知,汉江这儿的景色极为诱人,四季轮回,季季不同。早晚而来,大有异样。特别是一到冬季,那成百上千只的红嘴鸥从俄罗斯迁徙过来,汉江更是能热热闹闹一段时间了。

除了这植被,树木和建筑让汉江的风景得到提升,还有那很多珍贵的鸟禽都来此栖息,更是让这座城市,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平衡作用。

秋天的汉江是沉稳的,雨中的汉江的宁静的。我只想在一个清晨,从曙光中认识那个害羞的汉江,或是在一个黄昏,从晚霞里寻找那个温柔的汉江。

我走了,带着汉江的秋,汉江的雨,汉江的友情,还有汉水里流淌的不舍与不得走了。再会吧!汉江,再会吧汉江的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