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侯,每年的中秋夜,大人们都会拿出街上买来的月饼,围坐在家门口的道地上,吃着月饼聊着天。几个小孩抢着月饼吃,抢着吃的月饼,味道是当然的好。大人们往往都会找一些诸如我已经吃过了这样的理由让我们多吃一点。
中秋月夜,听大人们讲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则故事记忆犹新,说月亮上有一棵很大的桂树,桂树下住着一个叫吴刚的男人,吴刚每天的任务就是锯桂树,在中秋节的晚上,吴刚会把一截桂树枝锯下来,掉到地上,要是哪户人家捡到这根桂树枝,把它做成锅铲的柄,锅铲一剁(敲),一锅粥!锅铲一贯(放或扔),一锅饭!只要用这根桂树枝做的锅铲敲一敲锅,锅里就会变满米粥!锅铲锅边一放,锅里就会冒出米饭!我们听着故事,不自觉的抬头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希望能在天空中闪现出一道黑影,然后就奔去捡树枝。然而,这仅是一个故事,是那个年代人们对温饱的美好向往而口口相传的故事,不可能真的掉下树枝来。
而年长一点的老人们吟唱的歌谣却是现实的反映,这是奶奶在中秋夜经常传吟的歌谣:
月亮汪汪,
囡梦爹娘!
爹爹百花香,
姆妈心头肉!
……
说我偷柴偷米孝爹娘,
前堂敲过后堂续。
我的爹娘也不穷,
珍珠玛瑙搭莲蓬。
九间楼屋红彤彤。
小时候听这样的歌谣是听不明白的,有些句子也只能是音译,后来长大一些才慢慢明白一点大致的意思。前面几句是远嫁他乡的女儿在中秋之夜对娘家人,特别是父母的思念。后面一段,则是描写了做为媳妇在婆家的遭遇。那个年代,媳妇在婆家是没有多少地位的,也可以说女人地位的不平等。女人生活上的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反而被误以为偷柴偷米去孝敬娘家,其实娘家的家境并不差。通过歌谣反映了奶奶那代人曾经的生活。这样的歌谣,随着一些老人的作古已经无法正确的、完整的整理出来。
民间的歌谣最能反映当时的社会,而现在自己的孩子也渐渐长大。每年的中秋节一家人照样围坐在一起,除了月饼之外,还有吃不完的瓜果零食。我们也会给她们讲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当我们讲述大人们曾给我们讲过的故事时,现在的孩子明显的要比我们小时候来的聪慧,孩子们把这样的故事当做不可思议的笑话看待。于是往往在再一次讲述锯桂树的故事时会结合李白的诗“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进行与进俱进的讲解,更好的适应孩子的感悟和接受。当然奶奶的歌谣,她们更是无法理解的,我自己也是没有勇气给她们吟唱。
中秋月夜,月亮还是那个月亮。遥望月亮的人已经大变样了!月亮下面人们的生活也是大变样了!我们小时候是抢着吃月饼,轮到我们的孩子,我们反而要劝说她们和老人,月饼要少吃,油多!我在想,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孩子的后代又会怎样过以后的中秋节呢?
本文首载于《慈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