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1年(天禧五年)春天,春风和煦,草长莺飞。时年33岁的范仲淹踏上了泰州这片土地,这一年,朝廷调任他担任泰州西盐仓监。此时的范仲淹步入仕途已有六年,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27岁的范仲淹与滕子京一起考上了进士,跻身官场。自从踏上官场的那一天,范仲淹就给自己定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深知盐铁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因为当时的盐税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泰州海陵是淮南盐的主产地,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从汉代吴王刘濞在此“煮海为盐”起,泰州的盐业就享誉中原,唐开元年间朝廷在泰州设立海陵监,管理沿海各盐场,至北宋年间,泰州海陵的盐税收入占到全国一半。
一代名相吕夷简早在范仲淹踏上泰州这块土地之前的公元1002年(北宋真宗咸平五年)就在泰州担任西溪盐仓监,在此整整苦心经营了六年,带领灶民盐丁,解决泰州盐漕运中转缓慢的痼疾,使得盐税征收与日俱增。吕夷简虽然在盐场生活清苦,但苦中作乐,亲手种植了一株牡丹,精心养护,每年春天,牡丹花开得万紫千红。吕夷简触景生情,为在海边怒放的牡丹花赋诗一首:
异香浓艳压群葩
何事栽培近海涯
开向东风应有恨
凭谁移入王侯家
很快这首诗就传遍大江南北,人们争相传读抄颂。范仲淹又怎能不知。但他更知道十年之前神童晏殊也在泰州担任盐监官,虽然时间不长,但晏殊才华出众,又有老师陈彭年的指导,将盐场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晏殊并不满足于此,他更是身体力行,创办书院,施仁政、宣教化、开启民智,亲自任课执教,一时开风气之先。
两位前辈在泰州所做的功绩更激励着年轻的范仲淹为泰州老百姓谋福祉、做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到泰州后,范仲淹马不停蹄四处视察民情,深入到盐场一线,他亲眼看到前辈吕夷简手植的牡丹花迎风怒放。而这一年,吕夷简也正式拜相。范仲淹在花树下久久徘徊,心潮澎湃,写下了“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的诗句,正是他心中的那份“为官不择贫富地,偏让海角逢春光”的远大志向和高洁品格的写照。
范仲淹很快就发现泰州附近的各大盐场,东临黄海,深受海潮之害。捍海堰还是两百多年前唐大历元年淮南黜陟使李承修筑,后因战乱年久失修。滚滚海潮席卷楚州、泰州、扬州各大小盐场,冲毁了盐灶,毁坏了房屋,淹没了灰亭。范仲淹站在退去潮水的大海边,忧心如焚,他清楚的知道,退潮之后,过去的良田都会变成盐碱地,老百姓将无法耕种,将流离失所。面对眼前的一切,范仲淹决心在唐大历年间修筑的常丰堰的基础上重新修复捍海堰,根治海潮洪水之害,为民谋得千年平安。范仲淹想到时任泰州司理参军的同科进士滕子京,两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范仲淹越级冒昧多次书信向皇帝宋仁宗谏言,慷慨成词,力陈兴修水利,造福民众。
然而,两个下层官员哪有权力实施如此巨大的工程。 所幸的是两人的上司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深深感受到范仲淹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赤胆忠心。张纶多次向宋仁宗转奏范仲淹的奏则,面对朝中保守派“修好大堤会产生内涝,灾害更多”的责难,张纶以“涛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筑堰拦潮,利多弊少”说服了宋仁宗。
天圣元年,望眼欲穿的范仲淹终于等来了一则好消息,任命范仲淹为兴化知县,主修捍海堰。次年范仲淹汇集了通、泰、楚、海四州四万多民众,在数百里的海岸上修筑捍海堰。范仲淹夙夜在公,亲临一线,将自己的俸禄和积蓄全部取出,用于筑堤。海堰工程全面展开,北起阜宁庙湾场,南到栟茶场,都是施工现场,号子声此起彼伏,工匠川流不息,盐灶改饭灶。堰段以方石加固,内植树木,以保工程质量。
张纶考虑到一个县令主办如此巨大的工程,物力财力殊为不易,又奏请朝廷,让范仲淹监楚州粮科院,以便让他随时有权调用国库粮草,为工程所用。
正当修堰工程紧张施工之时,天有不测风云,冬季雨雪来临,海潮意外涌来,冲垮了堤坝,吞没了正在施工的一百多个民工,工程被迫停工。这时泰州司理参军滕子京闻讯赶来,在一线工地指挥士兵,稳住阵脚。
朝廷中的反对派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抵毁诽谤范仲淹。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受宋仁宗委派,实地考察后,认清古捍海堰年久失修,农田、盐灶和百姓生命财产难以保障的事实。于是积极支持范仲淹修堤,并上书宋仁宗。一度停工的捍海堰又重新启动。
然而天并不随人愿,公元1026年,天圣四年,在据范仲淹来泰州任职四年五个月,范仲淹远在家乡的母亲去世,按照朝廷律例,范仲淹必须辞官返乡,离泰之际,放心不下修堰工程,眼含热泪将此时已初具规模的工程托付给上司张纶,张纶是个忠厚长者,已经功成名就,但他不顾工程艰难和年事已高,亲任董役(工程总指挥)并兼任泰州知州,坚持将捍海堰修完。竣工后,张纶高风亮节,不计名利,不署堤名,只称捍海堰。百姓为感其恩德,在捍海堰旁为其修建了生祠,以纪念这位忠厚老者。
捍海堰修完后,堤外烧盐,堤内种粮,给整个泰州周边的沿海地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屏障。而筑堤取土又形成了一条与堤坝平行的大河,这条大河是一条贯穿南北的盐运河,更是苏中苏北人民的母亲河,至今依然奔流不息,滋养着两岸的芸芸众生。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56岁,已是人生暮年,被贬到河南邓州,时值深秋,收到好友滕子京的一封信和“洞庭秋晚图”,读信看图后的范仲淹,百感交集,回想起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与滕子京一起考上了进士时的欢欣鼓舞,回想起和滕子京两人惺惺相惜,在泰州克服万难,修筑捍海堰,为民谋福祉的场景,不禁思绪万千,提笔写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这篇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不仅是范仲淹一生追求的人生理想和行动准则。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一代又一代的流传,激励着无数炎黄子孙奋发向上,报效祖国。
而范仲淹在泰州修堰治水,为民请命,在苏中特别是泰州百姓心中树立了一座高大的丰碑,古老的捍海堰被百姓称为范公堤。泰州海陵八景中专门将“范堤烟柳”列为一景,为的就是让百姓记住范仲淹在泰州为官,请命筑堤抗潮的丰功伟绩。
一千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捍海堰两旁绿树成荫,杨柳依依,往远处看,炊烟袅袅,菜花金黄,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古老的捍海堰上南来北往的车辆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早就成为我国东部沿海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204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