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亮(陈十)的头像

陈亮(陈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1807/10
分享

笛羌之歌声声长

 

到达陕南的宁强县是在傍晚之前,正值初夏,一路从郁郁葱葱的秦岭山脉中穿过,满眼层峦叠翠,青山之上,云蒸霞蔚。我深深地吸进一口空气,让它在身体的每个角落打了个转,才不舍地慢悠悠吐出来,空气怎么可以这么清新,好得简直不像话。

宁强县城并不大,在大街小巷中穿行,扑面而来的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强大气场,这种独特的气韵在繁华得令人窒息的大城市是无法领略的,是崭新的建筑、宽广的马路、现代化的小区无法替代的。在小巷古建筑边偶遇几个穿着民族服装的羌族女子,仿佛时光穿越,一梦千年,恍惚间似乎听到远方传来阵阵羌笛,由远而近,如泣如诉。

宁强是羌族聚居地,并在长期生活的积累中产生特有的羌族傩文化。给我们表演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羌族老人,穿戴上羌族特有的面具服装,顿显英气逼人,身形矫健得恰似少年。赤脚踏上锋利的刀刃,在一把把尖刀上如履平地,轻轻松松地就爬上五米高的刀山之顶。接着又唱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羌歌马不停蹄地跳进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盆,惊心动魄地闯过刀山火海却神情自若,衣服皮肤丝毫无损。老人演了一辈子傩戏,带了八名弟子,把一生都献给了傩戏,只希望羌族的文化能发扬光大。

宁强有一个神奇的地方不容错过,那就是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被誉为鸡鸣三省的青木川古镇。民国时期是三省繁华有名的商贸场所,富甲一方。步行在回龙场老街的青石板路上,两旁巍然屹立着百年前的古建筑,闭上眼似乎能听到百年前天下客商云集于此的人声鼎沸。能看到鳞次栉比的店铺摊点,繁忙交易的买卖商客,能感受到盛极一时的繁荣。

当年传奇人物魏辅堂的新宅老宅与回龙场遥相呼应,老宅子是典型的中式建筑,宅院雕梁画栋,门窗雕花镂空。新宅紧依老宅而建,却是西洋风格,庄重肃穆。

时光烟云的深处,多少名噪一时的人物都湮灭得无影无踪,青木川也逐渐为世人所遗忘。幸运的是我的同行叶广岑老师还原了这一段历史。小说《青木川》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的热播使得青木川犹如被舞台上的追光牢牢圈定,独特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仿佛一股重生的力量,将这个昔日辉煌的小镇从时间的深渊中重新凸显在世人面前。

我一直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离不开百姓的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宁强街头的烟火气似乎格外浓烈,来到青木川老街时,恰逢当地一家人在宴客,人来人往挤满一条街,十几口大铁锅一字排开,用的却是柴火,炒菜的铁锅碰着勺子叮当作响,几十上百斤的整块猪肉在火上烘烤,随后整块扔进锅里。宁强吃食的味道和这种烹调方式同样毫不矜持含蓄,几乎每种食物都酸辣得那么纯正,米豆腐、野菜、凉粉好吃得简直不讲道理,初一入口,就打开你的整个味蕾,随后整个身体也被调动起来,再配上宁强特有的天麻酒,我想人生的幸福时刻也不过如此。

宁强的同志介绍,这么美味的食物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尤其要感谢汉江。宁强是三千里汉江的源头,汉水源在深山环抱中,山路十分崎岖,驾驶员师傅颠簸数个小时的山路才领着我们来到汉江源。令人吃惊的是,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却有骑着摩托车来此地的几个美丽的羌族姑娘,这几个姑娘和陪同我们参观的宁强同志非常熟悉,仔细一打听,都是义务来汉江源头捡垃圾的志愿者。宁强是个羌汉杂居地区,但无论是羌民还是汉民,对汉江源头的爱护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清晨,我收拾好行囊,在离开酒店候车时,恰逢酒店在广场给员工过集体生日,员工集体唱完生日歌后,又唱起了民族特色浓郁的羌族歌曲。离开宁强很远,如诉如泣的笛羌歌声依然在我耳边回响,我知道那是笛羌故里、汉江源头的心跳,那是秦岭山脉、巴山夜雨的呼唤,那是陕南文化的氤氲和悠久历史的回眸,蕴含着宁强三十万秦巴儿女的生生不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