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枫信子的头像

枫信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26
分享

跟着水云天去旅行

在上下班的公交,地铁上,利用午休时间,临睡前,以及所有能利用的零碎时间,我读完了朱老师的赠书《行云流水水云天》。

看完最后一个字,我合上书,走到阳台。抬眼望去,远处的中山桥和白塔山格外醒目。桥下黄浪滔滔,桥上人头攒动。我在想,这里也是旅游胜地,不知道朱老师来过没?

以前,我只读过三毛的游记。她描写的人物比风景多,所以只记住了一些有趣的对话和有意思的人。而朱老师这本游记,图文并茂,文笔优美,好词好句数不胜数。我勾勾画画,一本书读完,记录了好多优美的词句,还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联想。比如我也想要一件树皮衣。

游记开篇就是沈从文先生的故乡:边城。《边城》我看过,买回家读完至今静静躺在我的书架。善良的翠翠还在等着她的心上人吗?那个人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了。凄美的爱情故事给那一方美丽的小城笼罩了一层神秘感。朱老师去了那个地方,好羡慕。他也坐了渡船,他去过了翠翠生活的地方,这是一场跋涉,更是一种幸福。

接下来朱老师详细记录了他在异国他乡的几次旅行,还有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座编织桥。世界上大部分的桥都是由钢筋水泥,混凝土或者木头制造的,可是这座桥竟然是由盘根错节的树根编织而成。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互相缠绕,互相取暖,就像一对对害怕分离的恋人。看照片感觉很震撼,走在上面一定很激动吧。

世上所有的桥都是一条路,通向未知的远方。这座桥是编织桥,我第一次听说,也第一次通过照片看到它。谢谢朱老师用照片和文字把他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记得余秋雨先生在《山河之书》里面写到:

总有人在路边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所以,没走过的路就用读书代替吧。

书里面这件衣服看起来平淡无奇,款式就是一般的马甲。可是材料可就让人大开眼界了,它就是我也想拥有的那件树皮衣。

用树皮做了一件衣裳,真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朱老师收藏了它,每当看到这件衣裳,他就会想起来跟这件衣服有关的旅途中的一切。有甜蜜的回忆,有奇特的经历,有深刻的感悟。

朱老师国内外去过很多地方,走过山,跨过海,渡过沙漠。见过太多的异乡人,领略过不同的风景与四季。所以他的面相看起来那么亲和。是因为内心已经刻进了一种深深的宽容,我想这些都是旅途中的种种赋予他的。

朱老师在微信群提起过三毛,他说:“三毛只能算半个游记专家,读者感兴趣的多半是她传奇的身世。”作为一个特别喜欢三毛,买了她所有书的粉丝,那天真的想和朱老师聊聊三毛,但是又怕说错话,最终还是沉默了。当我看到朱老师出书了,而且还是游记的时候,就想,他的书里会不会出现对三毛的描写。没想到翻开书一看,竟然提到了张爱玲。对我而言真的是一个惊喜。

而且朱老师对张爱玲这篇散文《爱》的解读也很独特,很诗意。人生不就是遇见,告别,重逢吗?只是幸运的人等到了重逢的这一天,不幸的人有的等不到,有的等到了,却已经物是人非。用书里的话说,就是凄美,凄到美到如同读了整部梁祝恨史。

书的后半部分是诗歌。以前只知道朱老师散文写的极好,没想到诗也写的清新脱俗,读起来觉得异常美好。我每一篇都喜欢。

诗歌的美是无法言传的,它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忧伤的。它可以是高亢的,也可以是静美的。它可以是奔放的,也可以是含蓄的。朱老师用细腻又强劲的笔触诗之咏之,使笔尖开出花朵。读到它的人,何其有幸。

整本书妙语连珠,文采斐然,朱老师用了很多可爱的口语化表达。读的很轻松,很愉快。通篇读完,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就像自己也把书里的地方都走了一遍一样。脑海里会自行闪现一些想象出来的画面。也许这就是读书的意义,身体到不了的地方,让眼睛通过文字去抵达。

我为读到这样的文字而感到幸福。多年以后,看过的风景,遇见过的人,呼吸过的空气,都变成了你的气质,构成了你生活的底色。我始终相信,经历过平湖烟雨,看过山海流澜,城市花火的人生会更加动人,更加妩媚。

书本来就就是给同道中人去读和写的,而且作者和读者有同等的心力才能够相呼应,感恩遇见朱老师,感恩遇见这本书。没有什么回报您,就写一篇文字,留下来,当做一种回复。

在遥远的大西北祝福您平安喜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