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鱼乐的头像

陈鱼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09
分享

话说黄水国家森林公园

        山路弯弯弯弯弯弯上霄汉,溪水潺潺潺潺潺潺下龙潭。

清风徐徐徐徐徐徐吹不断,云烟渺渺渺渺渺渺聚又散。

……

当你听到这高昂、激情、奔放、动人的歌声,就会猜呀想呀,这是谁作的歌词?反映了哪个地方?这就是由袁晨光作词、孔昱演唱的一曲《天上黄水》。

天上黄水在何方?他就在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你知道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是怎样得来的吗?

要知道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由来,首先得从黄水旅游业的兴起说起。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更是无烟产业。旅游兴,则百业旺。渝东绿色生态旅游在石柱,而石柱生态旅游在黄水。

黄水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枫木乡,东南接冷水镇,南抵中益乡,西靠悦崃镇,西北挨石家乡,东北达临溪镇、湖北省利川市,距县城63公里。黄水镇政府所在地黄水坝,因其地形像凤凰,被称为“凤凰山”。其北山李家梁一直到红沙即为“凤头”,南北走向的新建街与连乡路则为“凤腰”,杉树湾至大风堡则为“凤尾”,西边的文化街和东边的川鄂街就是两个“凤翅”。凤凰山在《黄水镇志》和《石柱县志》(2008年版)均有记载,后因场镇西北边的小溪黄水河之水呈黄色,而更名为“黄水”。

明初,黄水属石柱县溪源里六甲,清乾隆时置塘汛,1930年始设黄水镇,1940年改为黄水乡,1950年1月至1986年10月沿用此乡名。1987年10月21日,黄水撤乡设镇,到2001年机改时隶属黄水区。撤区后,原黄水区洋洞乡所有行政村4个、黄水区东木坪乡的茶园、兰花、明月、石井4个行政村一并归新设的黄水镇管辖至今。目前,全镇共有2个社区、5个村、32个村(居)民小组、3700多户、12000多人。

1997年春,在被黄水派出所借用3年多后,我回到黄水区工委,搞综合治理工作。当时,我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时间也很充裕,也一直坚持写写画画。时任黄水区工委书记谭彬奇(今为重庆市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财贸工委主任(即区长)龙中发(现已退休)给我安排一项任务,我没有考虑,不假思索地答道:“只要我做得来,就一定完成任务。”谭彬奇开门见山地说:“黄水抓农业没有优势,抓工业也没出路,真正有特色、今后看好的产业只能是旅游业。因此,区工委想让你尽快写出《黄水十大风景名胜》来,你看怎样?”龙中发补充:“谭书记已经把工作任务安排了,区上会考虑一定的报酬作为补助,因为码文字是个苦差事。”我也直截了当地说:“抓旅游,这是件好事,但要写哪些自然景点、人文景观哟?”谭彬奇说:“你就写大风堡、谢家梁、人工湖、马老城、水杉树、黄连城、姚家院、安子沟、出鱼洞、油草河等等。”他眨了眨眼,停了停语气,接着又说:“鱼乐,你把文稿写出来交区工委审定后,再由黄水区实验电视台负责,按照时间季节去把《黄水十大风景名胜》逐一拍摄录制出来,只要有县内外客人到黄水来,我们就把这个专题片放给他们看,让他们认识黄水、了解黄水、欣赏黄水,直到青睐黄水,为黄水旅游打好开路宣传仗。”

领了区工委领导的指令,我就开始思考。这任务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黄水十大风景名胜》的文稿,要写成什么文体?新闻稿?散文稿?介绍资料?说明文?要怎么定性?要怎样纵横对比?经反复推敲,我打算写成散文大家庭成员之一的说明文,每处景观景点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好在我先后在石家乡、枫木乡、黄水镇工作过,对石家的安子沟、姚家院人文景观,枫木的出鱼洞、宝塔寺自然景观,以及黄水的景点景观,都了如指掌。我成竹在胸,没走多少弯路,按部就班地写起来。

1997年夏天,我写出了《黄水十大风景名胜》初稿,向区工委交了差。谭彬奇、龙中发看后很高兴,只作了小小的修改,便将其定稿成形。其编委是中共黄水区工委,顾问是谭彬奇,编委主任是龙中发,执笔是陈鱼乐。成形的《黄水十大风景名胜》文稿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驰名天下的水杉母树》;二是《驰名世界的马老城》;三是《神奇莫测的出鱼洞》;四是《今古传奇宝塔寺》;五是《今古奇观姚家院》;六是《游兴不竭的安子沟》;七是《风景奇观大风堡》;八是《风光旖旎的十二花园姊妹山》;九是《誉满中外的黄连城》;十是《风景秀丽的人工湖》。文稿里的景观景点除三、四在枫木乡,五、六在石家乡外,其余均在黄水镇境内,距离不是很远,也相对集中。

黄水实验电视台台长王华(现已逝世)、广播员胡淑兰他们拿到文稿后,按照季节时间,一一录制了各处景观景点。因黄水实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讲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区工委就请县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按照我写的《黄水十大风景名胜》作解说词配音,制成了片长约30多分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介绍专题片。

《黄水十大风景名胜》专题片出来后,每天滚播几次。有上级领导和客人到黄水后,谭彬奇、龙中发就积极推荐他们观看此片。1998年夏,黔江开发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带领渝东南各县县委书记、县长以及地级部门负责人到黄水开经济工作会。与会人员看了这个专题片,发现黄水有如此景观景点后,才开始真正认识、了解黄水。开发区主要领导也非常重视,要求石柱县委、县政府要将黄水旅游当作大事来抓。

石柱县委、县政府也很重视黄水旅游。1999年4月,石柱县成立了旅游局,罗先锋为首任局长,哈文为副局长。他们招兵买马,白手起家,从黄水抓起,逐渐抓全县旅游工作。2000年6月中旬,黔江开发区党工委领导邀请市内各大新闻媒体记者以及旅游企业老总,在黄水开新闻发布会,号召人们宣传黄水旅游,到黄水来投资发展旅游事业。黄水旅游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呱呱落地了。新华社重庆分社社长蒋鹏当即在黄水赋诗一首:

黄水侍渝东,炎夏清凉宫。涤尘有鱼湖,活化见杉松。

林茂药地藏,水秀莼田通。开发付艰辛,云山可腾龙。

黄水旅游兴起来了,但是怎么才能上档升级,在国内外提升知名度呢?于是,石柱县林业局拓展思维,开拓进取,着手为申报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作准备。在县林业局的积极安排下,1997年7月31日,县方斗山林场场长罗先贵以我执笔的文稿、黄水实验电视台摄制的《黄水十大风景名胜》专题片为依据,准备第一手资料。他们只将《风景奇观大风堡》标题改为《风景奇观大风堡原始森林区》,其余的9个标题都没改动。县林业局有了这些基础材料后,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然后层层申报。

1997年秋,国家林业局指派专家来石柱县调查。他们从西沱云梯街起,不辞辛劳地沿途认真踏勘,一直调查到黄水大风堡。经一年半时间的逐个实地调查,专家们一致认为,石柱县以黄水为主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也不少,具备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评选条件。

1998年9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黄水国家森林公园,这也是当时重庆市的第五个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以黄水为中心,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7公里,海拔在1200米至1934.10米之间,整个地域面积75.6万亩,可游面积9万亩,以深谷(七里沟、田湾、代二沟)、溪河(油草河)、水库(安子沟、黄水湖)、草场(千野草场)等独特的地理条件,容人文(黄连城、姚家院)、生物、天象景观于一体,集避暑、度假、旅游、民俗民情(土家族摆手舞、山歌、民歌)、娱乐健身、科普考察于一园,有大风堡原始森林区、毕兹卡绿宫、油草河、黄水湖、十二花园姊妹峰等20多处景点。

几年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中外游客源源不断地到此游乐,黄水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

2005年夏天,重庆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书法家、享誉长城内外的歌曲《小白杨》的作者梁上泉先生旅游石柱黄水后,一口气填成20首竹枝词,其十专门写《啰儿调》: 

太阳出来二啷啰,啰儿金亮照山河。

民歌向着青天唱,唱响五洲迷嫦娥。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国作家》杂志副总编萧力军,中国作协少数民族创作委员会主任尹汉胤,《民族文学》杂志主编石一宁、副主编赵晏彪,重庆作协主席黄济人、陈川,重庆书协主席刘庆渝,重庆文联副主席杨矿等文学艺术家,以及重庆市政府的领导,先后对黄水旅游文化的打造和发展作过指导,使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名气进一步提高。

近些年来,黄水的旅游很是红火。游客到黄水农家乐吃过“鼎罐饭”后,终身难忘。那芳香扑鼻、甜润可口的味道,真是独具特色,吃后回味无穷。有一位几次到石柱旅游的外地游客满怀深情地说:“从古老的三教寺旁挂满苞谷、腊肉、红辣椒的农家到黄水大街上夫唱妇随其乐融融的小吃摊主,从大风堡原始森林到天上黄水大剧院,从景色如画的油草河谷里传出的土家山歌到千野草场上围着篝火欢跳摆手舞的姑娘小伙……不知不觉,周围的山川风物似乎也都有了令人亲近的生命风采。离别时,我依依难舍。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我会再来!”

《天上黄水》的歌声余音绕梁,在耳边久久回荡——

天上的黄水哟天上的家园,人间的黄水哟世外的桃源。

美丽的地方哟谁人不喜欢,古老的传说哟在这里流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