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俊科的头像

冯俊科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7/16
分享

《北大哲学系的师长们》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哲学专业。这期间,有幸聆听任继愈、周辅成、李世繁、朱伯昆、朱德生、黄楠森、杨辛等一批哲学大师们讲授哲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先生们的渊博学识、乐于清贫、坦荡胸怀、为人师表的品格,真是令人难忘,受益一生。

一是他们满腹经纶,功底极深。哲学系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哲学原理两个赵(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是赵家祥先生,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赵光武先生),哲学史两个朱(中国哲学史是朱伯昆先生,西方哲学史是朱德生先生)。张世英先生讲授黑格尔《小逻辑》,不用讲义,出口成章,深入浅出,满堂走动。赵光武先生讲原理课用卡片,从一个口袋里掏出来一张卡片,讲授一阵,然后把卡片装进另一个口袋,再掏出来一张继续讲。朱伯昆先生讲中国哲学史,在黑板上写上一句经典的话,然后坐下来,讲授半天。然后站起来,再写上一句经典话,坐下来又讲授半天。没有见到过他们拿着厚厚的教案来上课的。朱德生先生,期末给我们复习西方哲学史,没有讲义,两手空空,胸有成竹滔滔不绝,从下午两点开始串讲,从古希腊讲到到近代,一直讲到晚上约八点钟,把西方哲学史几千年的学派源流,思想精华,摒弃传承,贡献发展,讲得清晰明了、出神入化。其学术造诣之厚重,令学生们惊讶,赞不绝口。这些大师们个个都满腹经纶,旁证博引,功底极深,口才也极好,对学生真可谓极尽全力,极端尽心。学生听课,真可谓是一大享受。

二是他们生活清贫,精神乐观。冯友兰先生住在燕南园,东面是冯定先生家,两家都是平房院落。隔着院内树木花草相望,北面住着周培源、汤一介先生。我们从38楼上图书馆和教室,路过冯友兰先生家的西屋后墙,从周培源和汤一介家中间小道上穿过。经常可以看到,满头银发的周培源先生在打拳。冯友兰先生拄着拐杖从院里出来,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衣着朴素,身后面跟着一个六十多数的老头,手里拿着衣服等,在未名湖畔、校间小道散步。同班同学朱XX,是冯先生河南唐河县老乡,他带我去拜见冯先生。冯先生家的大门朝北,院子不大,居室简陋,到处是书。朱伯昆先生给我们讲授《中国哲学史》。他当时的家,住在北大东门外,和清华大学西门外之间的一栋简易楼里。我去请先生上课,10多平米的斗室,旧砖墙,水泥地,一张小木床,一张桌子,两个书柜和一把旧椅子,床上、桌上堆得全是书。最让我难忘的是朱先生的布书包,背带在肩上的一段因为磨得太久,断了,老先生就系了个疙瘩,继续背在肩上乐呵呵的去教室讲课,去图书馆看书。

蜚声中外的著名伦理学大家周辅成先生,给我们讲授《伦理学》,也是我毕业论文《评费尔巴哈的幸福观》的指导老师,我去他家的次数多些。周先生个子不高,短发花白,敦厚和善,住在朗润园一栋楼的东面单元一楼,进门就是一小间屋。这是先生的客厅、书房兼卧室。一张很小的单人床,一张小课桌是书桌,几把小凳子,屋里到处都堆满了书,基本上已经无处下脚。周先生在《论人和人的解放》中写道:“知识是可贵的,道德是可贵的,文化也是可贵的。这些都是人民艰苦奋斗、用血汗换来的成绩。我佩服古往今来站在人民一边,捍卫人民的权利与人格的有良心的志士们的气节与灵魂。我手中只有半只白粉笔和一支破笔,但还想用它来响应这些古今中外贤哲们的智慧和勇敢,向他们致敬。”还有讲授《形式逻辑》的李世繁老先生,住在校东门外中关园,三间坐北朝南的简易平房,进门是七八平米小厅,左侧是书房兼卧室,十二三平米大小。后来,看到有位学兄写哲学系91岁的李德齐教授,当年也是住十余平方米斗室。李先生说:“我这里叫做书山、书海,别看屋子小,对我来说这是最愉快的地方。”学兄写道:“也许,支持他们生命的最大动力就是钻研学问的乐趣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的兴趣都在学术上,有精神力量支撑,有追求的生命自然长久。”“很牛却很低调。”先生们灵魂纯洁,气节高尚,生活低调,作为先生们的学生,我与学兄深有同感。学兄的评价,我由衷地点赞。

三是他们心胸坦荡,深爱学子。李世繁先生1936年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辅仁大学哲学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入北大哲学系。在我国逻辑学领域,可谓大名鼎鼎。李先生给我们讲授《形式逻辑》时,集自己一辈子的研究成果,写出了《形式逻辑新编》,作为内部讲义。我们快要毕业时,出版社准备公开出版。李先生要我协助他做些文本抄写、资料整理等。李先生嘱咐出版时,一定要在后记里写上我的名字。我受宠若惊,连说不敢,作为先生的学生,帮助先生抄写文本、整理资料,本是分内之事。后来此书出版时,真的在后记里写上部分章节和资料由我帮助整理。周辅成先生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攻读西方哲学和伦理学,学贯中西,是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对我写论文倾注了大量心血。北大毕业后,我出版第一本专著《西方幸福论》前,周先生作为这个领域的著名大家,认真审查了书稿,从总体立意、篇章布局、观点论据、语言表述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此书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又再版,《中华书局》出了第三版。此书的每一章节,都饱含着周先生的心血。八十年代初,我破格申报副教授职称,周先生非常认真地审查了我的申报材料,一笔一画的写了两千多字的推荐信。字里行间,显示出恩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周先生的推荐墨迹珍藏至今。

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怪象。由此,更让我想到了当年北大哲学系的老先生们,他们那坦荡心胸、不为名利、深爱学子的高尚品格和博大情怀,真是弥足珍贵,让人无限敬仰,感激万分。

向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师长们深深地致敬!

2022年3月8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